百家姓之亓官姓

才智咖 人氣:9.64K

丌官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為第四百四十位,在複姓中排序為第三十二位。下面由本站就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百家姓之亓官姓,歡迎檢視~

百家姓之亓官姓

一.姓氏淵源:

單一淵源:出自春秋時笄官之後代,以官名為氏。

笄官,亦稱丌官、亓官。據史籍《姓氏尋源》記載:“亓與笄同,掌笄官之後”,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官職名稱,專門掌管笄禮的官。在古代,笄禮是當人年齡至十五歲時,在頭髮上插“笄”的儀式,作為由少年正式傳為成年人的象徵。因此,古人十分看重這個儀式和官職。在春秋戰國時期,各個諸侯國都設有這個官職。丌官複姓就是這種官的後代為記念先人而產生的,稱丌官氏。孔子在十九歲結婚時娶的夫人,就是丌官氏的後人。

後來,在明朝初期朱元璋登基後的改姓運動中,“丌官氏”被省文簡化,改成了“亓氏”。

得姓始祖:笄(丌、亓)官。

春秋時期,各個諸侯國都有笄官這個官職,因此亓官氏的始祖不止一人。丌官複姓,後來在明初都演化成單姓亓。故亓氏和丌官氏源流一樣,姓源相同。他們的共同始祖是丌官一職。

二.遷徙分佈:

丌官複姓人口總數在中國的大陸和臺灣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不過,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為第四百四十位,在複姓中排序為第三十二位。

關於丌官氏,據史籍《孔子家語·本姓解》說:“孔子年十九,娶於宋之丌官氏。”又《魯先賢傳》雲:“孔子妻丌官氏。”

在史籍《元和姓纂》中亦有丌官氏。在史籍《姓氏尋源》中記載:“丌與笄同,掌笄官之後。”笄即簪子,用來插住挽起的頭髮或弁冕。

在史籍《儀禮·士昏禮》中記載:“女子許嫁,笄而醴之,稱字。”這是指“發笄”。

另外,在史籍《儀禮·士冠禮》中記載:“皮弁笄,爵弁笄。”這是指弁笄,即男子貴族所用的笄。周代禮制中有掌管“笄”的笄官職,亦為世襲,後裔則官為氏,姓“丌官”。

姓氏學者研究“丌”之字義與“笄”字相通,在古代,插笄為一種禮儀,所謂“女十五而笄”,不是隨便就可以使用的,因此,從先秦時期到列國諸侯都設有掌笄之官,專門董理公族的男女及笄之禮。而丌官氏,便是當時掌笄官的子孫。

據史籍《郡望百家姓》記載,亓官氏望出隴西郡(今甘肅臨洮)、天水郡(今甘肅天水)。

今山東多這個姓氏。

三.郡望堂號:

1.郡望:

隴西郡:春秋戰國時期秦國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79年)置郡,因在隴山之西而得名,治所在狄道(今甘肅臨洮),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東鄉縣以東的洮河中游、武山以西的渭河上游、禮縣以北的西漢水上游及天山市東部,包括今甘肅省蘭州市、臨洮縣、鞏昌縣、秦州市一帶。西漢朝時轄地在今甘肅省東鄉縣東部的洮河中游、武山西部的'渭河上游、禮縣北部的西漢水上游及天山市的東部地區。三國時期曹魏國移治至襄武(今甘肅隴西)。北魏時期轄地在今甘肅省隴西縣附近一帶。

天水郡:西漢元鼎三年(公元前441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肅通渭),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通渭縣、秦安縣、定西縣、清水縣、莊浪縣、甘谷縣、張家川縣及天水市西北部、隴西東部、榆中東北部地一帶地區。東漢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改為漢陽郡。三國時期曹魏仍改為天水郡。西晉時期移治到上邽(今甘肅天水),北魏時期仍改回為天水郡,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甘谷縣等市縣一帶地區。

2.堂號:

隴西堂:以望立堂。

天水堂:以望立堂。

四.楹聯典故:

由於歷史上的丌官氏名人幾乎絕記於史載。明朝初期朱元璋登基後,他在改姓運動中將“丌官氏”被改成了“亓氏”。因此,丌官氏就是明朝以後的亓氏,故丌官氏宗祠的通用對聯一般就是亓氏宗祠的通用對聯。

五.歷史名人:

丌官氏:(公元前?~前485年待考),女,宋國人。著名春秋時期孔子的妻子。

魯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孔子生於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曲阜)。因父母曾為生子而禱於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孔子三歲時,叔梁紇卒,孔家成為施氏的天下,施氏為人心術不正,孟皮生母已在叔梁紇去世前一年被施氏虐待而死,孔子母子也不為施氏所容,孔母顏徵在只好攜孔子與孟皮移居曲阜闕里,生活艱難。

孔子十七歲時,孔母顏徵在逝世。孔子十九歲時娶宋國人丌官氏之女為妻,一年後丌官氏生子,魯昭公曾派人送鯉魚表示祝賀,孔子感到十分榮幸,故給兒子取名為鯉,字伯魚。

魯哀公十年(公元前485年),孔子夫人丌官氏去世。宋朝十七追封為鄆國夫人,被儒家後世尊為聖母。如今孔廟中的寢殿,是供奉孔子夫人丌官氏的專祠。孔子夫人在史書上稱為“丌官氏”。

民國八年(公元1919年),山東省曲阜孔廟舉辦祭孔大典,還特意專門恭請了亓氏門人蔘加(明朝以前的丌官氏後裔),並奉之為上座。作為舅親,孔家後裔始終未忘千古親情。

除孔子夫人丌官氏外,歷史上的丌官氏名人幾乎絕記於史載。直至明初期朱元璋登基後,他在改姓運動中將“丌官氏”改為“亓氏”,才再現出一大批亓氏名人。

亓官俊:亓官俊,字子儀,山東萊蕪人,筆者同窗。1941年投筆從戎,不知所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