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辯論賽實用辯論技巧2篇

才智咖 人氣:1.37W

關於辯論賽實用辯論技巧1

辯論賽經典實用辯論技巧,運用這種技法需要注意:

關於辯論賽實用辯論技巧2篇

第一,攻擊目標要單一。辯論的規則決定辯論的時間有限,因此,不能四面出擊而應擇其要害,強烈攻擊,形成壓倒對方的優勢。

第二,集中火力猛攻薄弱環節。

第三,速戰速決,不能戀戰,在攻擊取得一定的成效之後,應儘快轉移戰場,不能在一點上糾纏不清,以防言多語失。

在面對敵人咄咄逼人的攻勢時,要想方設法,避開對方論證中堅實而有力的那部分內容,然而巧抓對方的薄弱環節或者對論述中的失誤與漏洞進行攻擊。如此一來,你就能在辯論中穩操勝券。

常用的反駁方式技巧

一:以理服人

正面反駁這是最常用的反駁手法,它是用最簡單的語言和最簡單的邏輯推理證明對方觀點的錯誤。這種方法適用於己方準備充分而對方又未加以充分證明的觀點。正面說理反駁由於頗費口舌,在辯論場上只宜用於與辯題最緊密相關的論點上,請看一例:論題:體育比賽應該引進電腦裁判。

價段:反駁陳詞。

反方二辯:……當電腦裁判滿懷自信步入賽場後,過分地強調準確,將嚴重弱化體育比賽的觀賞性和參與性……

正方二辯:……觀賞的是什麼?是一種體育美,美的基礎是什麼?是真。公平就是對真的一種保證。如果連公平都得不到保證,欣賞性從何而來?……

正方二辯用了兩個簡潔的設問和一個反問就把體育比賽的觀賞性與體育比賽的真實性之間的關係講得清楚明瞭,使對方觀點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圓滿地完成了反駁使命。需要注意的是,簡潔是正面說理反駁致勝的關鍵。

二:針鋒相對,以牙還牙

辯論場上,倘若對方辯友妙語連珠,千萬不要慌張。針鋒相對的思想就是讓觀眾把給對方辯友的掌聲加倍償還回來。方法很簡單,就是在對方精彩的言辭引導下,立即找到一個相似的卻對己方有利的事實出來,回敬之,則給人技高一籌之感。看看下面一段反駁,大家就清楚它的成功了。

論題:資訊戰能取代傳統武力戰。

階段:反駁陳詞。

反方二辯:……我請問對方辯友:在取得資訊優勢之後,就一定能取得戰爭的勝利嗎?難道說,為了資訊戰的火眼金睛,就不要傳統武力戰的金箍棒了嗎?

(掌聲)……

正方三辯:金箍捧當然可怕,但卻阻擋不了唐三藏緊箍咒的資訊流。

(熱烈的掌聲)……

這樣反駁不在於展示事物之間的邏輯關係。而在於表現辯手臨場的機智。要想做到這一點,一方面辯手要在平時注意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另一方面是加強自身的心理素質的培養,做到在對已不利時保持冷靜與樂觀。當然,這樣的較量回合太多也不好,一來給人跑題的印象,二來有譁眾取寵之嫌

三:順水推舟,將計就計

這一招與前一招一樣,都是借對方之力攻其自身。所不同的是,前面以牙還牙是借對方語言的魅力。而這一把順水推舟是借對方邏輯的力量。說白了,就是用對方的論據證明我方的論點。還是看一段例項吧。

辯題:資訊戰能取代傳統武

階段:自由辯論。

正方一辯:……面對鋪天而來的.軟體炸彈、邏輯炸彈,親愛的對方辯友難道還能對著敵人說:"親愛的敵人啊,我們的祖宗家法不可變,讓我們打一場傳統武力戰吧!"你知道敵人在哪嗎?

反方三辯:而對方辯友所說的威力無比的軟體炸彈、邏輯炸彈不正說明資訊網路不可靠,所以我們不能把國家安全繫於"資訊戰"這一根繩上嗎?(掌聲)

正方一辯本來是想說有了資訊戰,傳統的武力戰英雄再無用武之地;可到了反方三辯那兒,卻得出資訊網路不安全,不能單純依靠之的結論來。搞得正方一時無語以對。

那麼如何才能達到這種效果呢?關鍵在於透徹的邏輯分析。如果我們能設計一個二難問題,也就可以"順水推舟"了。反方三辯用的實際就是一個二難問題:如果資訊戰沒什麼威力,那麼從戰爭選用最有效的手段出發,傳統武力戰顯然不會被淘汰;如果資訊戰威力強大,而它又是一場網路之爭,那麼從防禦的角度來看,單純依賴網路本身又是危險的,傳統武力戰還是不會被淘汰。經過這樣的邏輯設計之後,反方當然可以"將計就計"了。

四:巧作類比,一針見血

在很多情況下,單純的說理正面反駁枯燥無味,而且艱澀冗長。而運用類比,既能活躍氣氛,又能使反駁生動形象,易於理解。讓我們一起欣賞一個例項:

辯題:資訊戰能取代傳統武力戰。

階段:自由辯論。

正方二辯,請問未來戰爭的制高維是什麼?……

反方四辯:資訊……

正方三辯:……高位勢支配低位勢,高層次決定低層次,對方辯友既然已經承認未來戰爭的制高維是資訊,也就是說,對方辯友也承認:資訊就是未來戰爭的主導了?

反方二辯:對方辯友的邏輯就是建房子只要最高層,不要下面的基礎、(掌聲)

反方二辯短短一句語,就把正方精心設計的圈套了,這不能不說是類比的功勞。類比反駁簡單好用,但要注意:①類比的兩物件要相似性強,免得觀眾、評委在極短的時間內反應不過來。②類比的格調要高,切忌想到什麼就比什麼,以免起反作用。③類比的事物一定要大家熟悉,否則毫無效果。

辯論賽經典技巧

(一)順水推舟

表面上認同對方觀點,順應對方的邏輯進行推導,並在推導中根據我方需要,設定某些符合情理的障礙,使對方觀點在所增設的條件下不能成立,或得出與對方觀點截然相反的結論。

(二)借力打力

武俠小說中有一招數,名叫"借力打力",是說內力深厚的人,可以借對方攻擊之力反擊對方。這種方法也可以運用到論辯中來。

正方之所以能借反方的例證反治其身,是因為他有一系列並沒有表現在口頭上的、重新解釋字詞的理論作為堅強的後盾。

(三)移花接木

剔除對方論據中存在缺陷的部分,換上於我方有利的觀點或材料,往往可以收到"四兩撥千斤"的奇效。我們把這一技法喻名為"移花接木"。

移花接木的技法在論辯理論中屬於強攻,它要求辯手勇於接招,勇於反擊,因而它也是一種難度較大、對抗性很高。說服力極強的論辯技巧。誠然,實際臨場上雄辯滔滔,風雲變幻,更多的"移花接木",需要辯手對對方當時的觀點和我方立場進行精當的歸納或演繹。

(四)正本清源

所謂正本清源,本文取其比喻義而言,就是指出對方論據與論題的關聯不緊或者背道而馳,從根本上矯正對方論據的立足點,把它拉人我方"勢力範圍",使其恰好為我方觀點服務。較之正向推理的"順水推舟"法,這種技法恰是反其思路而行之。

(五)“引蛇出洞”

在辯論中,常常會出現膠著狀態:當對方死死守住其立論,不管我方如何進攻,對方只用幾句話來應付時,如果仍採用正面進攻的方法,必然收效甚微。在這種情況下,要儘快調整進攻手段,採取迂迴的方法,從看來並不重要的問題入手,誘使對方離開陣地,從而打擊對方,在評委和聽眾的心目中造成轟動效應。

(六)“李代桃僵”

當我們碰到一些在邏輯上或理論上都比較難辯的辯題時,不得不採用“李代桃僵”的方法,引入新的概念來化解困難。 “李代桃僵”這一戰術之意義就在於引入一個新概念與對方周旋,從而確保我方立論中的某些關鍵概念隱在後面,不直接受到對方的攻擊。

辯論是一個非常靈活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可以施展的技巧的一些比較重要的技巧。經驗告訴我們,只有使知識積累和辯論技巧珠聯璧合,才可能在辯論賽中取得較好的成績。

(七)釜底抽薪

刁鑽的選擇性提問,是許多辯手慣用的進攻招式之一。通常,這種提問是有預謀的,它能置人於"二難"境地,無論對方作哪種選擇都於己不利。對付這種提問的一個具體技法是,從對方的選擇性提問中,抽出一個預設選項進行強有力的反詰,從根本上挫敗對方的銳氣,這種技法就是釜底抽薪。

當然,辯場上的實際情況十分複雜,要想在論辯中變被動為主動,掌握一些反客為主的技巧還僅僅是一方面的因素,另一方面,反客為主還需要仰仗於非常到位的即興發揮,而這一點卻是無章可循的。

(八)攻其要害

在辯論中常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雙方糾纏在一些細枝末節的問題、例子或表達上爭論不休,結果,看上去辯得很熱鬧,實際上已離題萬里。這是辯論的大忌。一個重要的技巧就是要在對方一辯、二辯陳詞後,迅速地判明對方立論中的要害問題,從而抓住這一問題,一攻到底,以便從理論上徹底地擊敗對方。如“溫飽是談道德的必要條件”這一辯題的要害是:在不溫飽的狀況下,是否能談道德?在辯論中只有始終抓住這個要害問題,才能給對方以致命的打擊。在辯論中,人們常常有“避實就虛”的說法,偶爾使用這種技巧是必要的。比如,當對方提出一個我們無法回答的問題時,假如強不知以為知,勉強去回答,不但會失分,甚至可能鬧笑話。在這種情況下,就要機智地避開對方的問題,另外找對方的弱點攻過去。然而,在更多的情況下,我們需要的是“避虛就實”,“避輕就重”,即善於在基本的、關鍵的問題上打硬仗。如果對方一提問題,我方立即迴避,勢必會給評委和聽眾留下不好的印象,以為我方不敢正視對方的問題。此外,如果我方對對方提出的基本立論和概念打擊不力,也是很失分的。善於敏銳地抓住對方要害,猛攻下去,務求必勝,乃是辯論的重要技巧。

(九)利用矛盾

由於辯論雙方各由四位隊員組成,四位隊員在辯論過程中常常會出現矛盾,即使是同一位隊員,在自由辯論中,由於出語很快,也有可能出現矛盾。一旦出現這樣的情況,就應當馬上抓住,竭力擴大對方的矛盾,使之自顧不暇,無力進攻我方。比如,在與劍橋隊辯論時,劍橋隊的三辯認為法律不是道德,二辯則認為法律是基本的道德。這兩種見解顯然是相互矛盾的,我方乘機擴大對方兩位辯手之間的觀點裂痕,迫使對方陷入窘境。又如對方一辯起先把“溫飽”看作是人類生存的基本狀態,後來在我方的凌厲攻勢下,又大談“飢寒”狀態,這就是與先前的見解發生了矛盾,我方“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使對方於急切之中,理屈詞窮,無言以對。

關於辯論賽實用辯論技巧2

一辯立論。

邏輯清晰,條理井然,有說服力。立論中應提及定義、前提、評判標準等內容,論點應切合辯題及標準。

四辯質詢一辯。

針對立論內容進行一對一質詢,四辯可以打斷一辯,一辯不得反問。一般進行定義、前提、標準等內容的確認,與對方達成一致,確定接下來環節中的討論範圍,也可為二辯駁論、三辯盤問等鋪墊必要前提。質詢和後面的盤問在打斷對方的時候可以用“謝謝對方辯友,……”這樣的表達,不要太強硬,會顯得不禮貌哦。

二辯駁論&對辯。

駁論環節可針對對方一辯立論和四質一內容進行反駁和申論,以反駁對方觀點為主。駁論時間較短,準備辯題時可先預測對方觀點進行駁論的準備,以保證場上語言流利,思路清晰。對辯提倡積極交鋒,對論點進行探討,不要作過長的陳詞,先回答對方問題再提出問題是一種操作方便的形式。

三辯盤問&小結。

三辯盤問對方一二四辯,提問後指明一名辯手作答,若未指明,任一辯手可以回答。盤問方可以打斷被盤問方,不提倡惡意逃避問題。盤問內容可以攻擊對方論點或展開己方論點,提倡對核心問題進行深度探討。

自由辯論。

雙方交替發言,提倡發言簡短易懂,提倡積極交鋒,每位辯手都能有發言機會。

四辯總結。

對場上內容進行概括總結,對己方觀點進行申訴和昇華。

拓展:辯論技巧

第一,概念的定義一定要清晰,只要對於一個觀點(比如中庸之道是否適用於今天這個題)對方的一些定義概念沒有太大問題,比如:中庸之道是我們的優秀思想。那麼不妨沿用對方的觀點,以此為根基拓展延伸,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情況就是對方瘋狂的猛撲,那麼到最後可能會攻擊到我方的定義概念,可是這個概念恰恰是由對方提出來的,那麼以己之矛攻己之盾,讓對方陷入無法自圓其說的困境;

第二,對於概念的模糊,在對方辯論時,可以抓住一些對方沒有立的很清楚的概念,比如對方辯手發言:“中庸之於今天已經不像從前那麼適用。”然後闡述一大段論點,其實這個時候我們可以以一句話回擊:“對方辯友所說我全部同意,可是我們今天探討的是中庸之道而不是中庸。”用對方一個小小的口誤,使對方有一種洪荒之力打在棉花上的感覺;

第三,語氣,煽情,記住不是聲音大就有道理,對於一些觀點的陳述,不要乾巴巴的(可以參考奇葩說的奇葩們,不僅僅舌燦如花,而且煽情,逗逼都可以hold住全場)可謂慷慨激昂之時,聲嘶力竭;沉痛哀傷之處,氣若游絲,但是不可過火,指對方辯友鼻子,拍桌子,爆粗口這樣的行為不要出現,但是煽情一定要合乎邏輯,如果你說“大型對撞機的建成斥資數百億且未必有結果,可如今我們還有如此多的孩童不能上學,難道說我們要用他們的未來去換一個冷冰冰的機器嗎?”那麼會讓人覺得你在強詞奪理;

第四,避重就輕,對於對方的來勢洶洶準備好的問題,把你往坑裡帶的問題,如果沒辦法時刻保持頭腦清晰能認出,那麼在意識到危險的時候可以講一個故事,化解氣氛的同時也讓對方去解讀,而對方會按照自己的劇本解讀,而這個時候,引申出另一層意思,避開其鋒芒,化解對方此輪進攻,

比如,菸草業對於社會利大於弊(弊大於利)這個題目,對方:“菸草行業為我國稅收貢獻了不少力量,而云南玉溪煙馳名全國,農民努力種植優質菸草,也增加了自己收入,帶動了經濟發展,而玉溪菸廠也被雲南省嘉獎,如果弊大於利,難道說雲南省會鼓勵他們發展嗎?”我方:“我身邊有個同學,他從小在煙霧中長大,家裡的長輩都抽菸,開車抽,吃飯抽,打麻將抽,連上廁所也抽,他很不喜歡運動,因為跑步打球會讓他覺得喘不過氣,考體育的時候他總是申請免測,因為他有哮喘。所以我方認為菸草是弊大於利的。”

不把觀點說出來,讓對方去解讀,去質疑,去提問,而此後便可以牽著對方的鼻子走,該題目一定程度上會演變為:同學身體的差欠是否與從小身邊的人抽菸有關。而這個題目對我方就有優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