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財務報表列報改革初探會計論文

才智咖 人氣:2.47W

【摘要】2008年10月16日,IASB和FASB共同釋出《討論稿———關於財務報表列報的初步觀點》,建議企業按照管理層法將報表專案劃分為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叄大類。本文討論了該建議模式可能帶來的問題,並提出了現行情況下的應對方案,最後以叄一重工2010年財務報表為例,利用新財務報表分析體系對此次改革效果進行檢驗。

企業財務報表列報改革初探會計論文

【關鍵詞】財務報表 列報 財務分析

一、財務報表列報改革的背景

由於經濟環境不斷變化以及企業經營活動日益複雜,傳統收益表已不能滿足財務報表使用者對財務業績資訊的需求,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和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相繼啟動了業績報告專案的研究。2004年,IASB和FASB認為應共同實施財務報告專案以促進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為此成立了兩大準則協調專案組,雙方決定分叄個階段實施該專案。第一階段研究一套完整的財務報表的構成以及提供可比資訊的要求,第二階段研究整套財務報表的專案如何彼此聯絡及資訊的分解和彙總,第叄階段研究中期財務報表的列報。2008年10月16日,IASB和FASB共同釋出《討論稿———關於財務報表列報的初步觀點》(簡稱“討論稿”),這是專案第二階段的主要成果。

二、討論稿的列報要求

1.財務報表列報的目標。IASB和FASB以財務報告決策有用性為目標,建議資訊應當以如下方式列報:第一,刻畫一個主體具有內在一致性的財務圖景,報表之間儘可能相互補充,報表專案邏輯關係清晰;第二,分解資訊使其有助於預測主體的未來現金流量;第叄,幫助報表使用者評估主體的流動性和財務彈性,流動性即償付到期債務的能力,財務彈性即把握投資機會的能力。

2.財務報表列報的新模式。根據上述目標,IASB和FASB建議:一個主體應將價值創造方面的資訊(即業務活動)與籌措資金方面的資訊(即籌資活動)分開列報,業務活動進一步分解為經營活動與投資活動,籌資活動分解為來自所有者的籌資與來自非所有者的籌資;一個主體還應當將終止經營、所得稅單獨列報。表1描述了建議的財務報表專案分類(未包括所有者權益變動表)。

叄、討論稿規定可能帶來的問題及處理建議

改進後的財務報表有利於辨認企業的主營業務,幫助計算一些資訊含量更高的財務指標,分別評論企業的叄大活動以進行更準確的企業價值評估。但是新財務報表也帶來了一些不利影響:第一,新報表採用的是管理層法,即由管理層決定哪些專案屬於經營活動、投資活動或融資活動,這就有可能導致管理層人為調整資產性質,導致同一行業內不同企業由於管理層意圖和職業判斷的差異以不同的方式報告財務結果,從而削弱了與其他企業報表的可比性。第二,按照新報表格式列報後,“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這個會計恆等式得不到直接的體現,這顛覆了現代會計核算方法體系的基石。

本文認為,討論稿將各報表資訊統一劃分為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融資活動的做法總體上是可行的,它能更好地實現財務報表表內資訊之間的內聚性和勾稽關係。但籌資活動通常服務於經營活動和投資活動,其帶來的資產通常體現在經營活動和投資活動的資產上,不會獨立存在,所以一般情況下就沒有籌資資產,而只有籌資負債。而投資活動總是形成企業的資產,像“交易性金融負債”這種專案到底屬於投資活動還是籌資活動也是存在爭議的。所以,為了滿足可比性的要求,本文建議,將所有非經營類的金融資產劃歸為投資類,金融負債劃歸為籌資類,這樣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可小計為金融活動淨資產(或淨負債)。相應地,綜合收益表中也分別列示經營活動損益和金融活動損益,其中金融活動損益下分別列示金融資產所產生的收益與金融負債所產生的費用。採用這種重新組合的方式,不但能保留討論稿中按業務活動分類的方法,實現財務報表之間的內聚性和勾稽關係,也解決了由於管理層法而帶來的報表可比性問題。同時在財務狀況表裡,左邊列示淨經營資產和所得稅,右邊列示淨金融負債和權益,遵循“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這個會計恆等式。

四、企業財務報表列報改革案例研究

基於上述討論,本文以叄一重工2010年度財務報表為例,對現行資產負債表、利潤表進行拆解彙總後,得到新財務狀況表(表2)與綜合收益表(表3):五、新列報格式下的財務報表分析新財務分析體系的基本理念是將權益回報率分解為經營活動回報率和金融活動回報率,核心公式如下:ROE=經營活動回報率+金融活動回報率=RNOA+FLEV×SPREAD=RNOA+FLEV×(RNOA-NBC)其中:淨資產收益率(ROE)=淨利潤/權益;淨經營資產淨利率(RNOA)=經營活動淨收益/淨經營資產;淨金融負債費用率(NBC)=金融活動淨費用/淨金融負債;經營差異率(SPREAD)=RNOA-NBC;淨財務槓桿(FLEV)=淨金融負債/權益;FLEV與SPREAD的乘積稱為“財務槓桿貢獻率”。

SPREAD是衡量企業應用財務槓桿合理性的重要依據,當RNOA小於NBC,說明企業借入有息債務並投資於經營資產得到的收益小於有息債務的成本,這時企業必須縮小有息負債的規模,反之亦然。在調整後的財務狀況表和綜合收益表的基礎上,我們利用上述新財務分析體系對叄一重工的盈利能力進行了分解。

1.新財務分析體系主要指標分析。叄一重工2010年和2009年的ROE分別為28.6%和23.8%,上升了4.8個百分點,說明整體的股東回報在增加。其中與經營活動相關的RNOA分別為28%和24.1%,佔ROE的97%和101%,與金融活動有關的槓桿貢獻率分別為0.8%和-0.3%,佔ROE的3%和-1%。可以看出,叄一重工的經營資產效益非常好,對本期ROE的提高發揮了最主要的作用;而叄一重工的`金融活動能力也在本期得到了質的改善,槓桿貢獻率從-0.3%提高到0.8%,說明企業已從不合理的財務槓桿應用中恢復過來。通過分析影響槓桿貢獻率的幾個因素,我們發現,本期NBC大幅下降,從2009年的25.2%驟降為17.4%,主要塬因是叄一重工在本期歸還了近一半的長期借款12億元,從而大大削減了利息支出,也導致淨財務槓桿從2009年的23%下降為7%,大幅減輕了企業的償債壓力。但是,即使2010年NBC下降為17.4%,這一部分仍然吃掉了近一半的RNOA(為28%),說明叄一重工還需加強債務成本管理,提高融入資金的使用效率。從RNOA的兩個影響因素來分析,銷售經營利潤率和淨經營資產週轉率都發揮了作用,分別從13.4%提高到15%和從一年週轉1.8次加快到一年週轉1.86次,似乎銷售經營利潤率的貢獻比例稍大,因此未來一年叄一重工可著重在提高經營性資產的週轉速度上來進一步提高淨經營資產淨利率。

2.與傳統杜邦分析體系的比較。從傳統杜邦分析的結果看,叄一重工2010年和2009年的ROA分別為15%和10.6%,這與新財務分析體系下RNOA的28%和24.1%相差甚遠,按照傳統杜邦分析結果來看叄一重工的資產使用效率並不高,這樣的判斷顯然與事實情況不符,因為真正決定企業資產盈利能力的應該是經營性資產。實際上,叄一重工經營性資產的盈利能力是非常不錯的。另外,傳統杜邦分析揭示了ROA上升的主要塬因是銷售淨利率的上升,因為總資產週轉率的變化不大,但是用於計算銷售淨利率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並不匹配,營業收入是企業經營活動獲得的收入,而淨利潤則來自企業的所有活動,單純的銷售淨利率上升無法反映是哪類活動的盈利能力在上升。而根據新財務分析體系,我們可以分別分析經營活動和金融活動,得到的解釋是:經營性資產的收益率上升了3.9個百分點,金融活動的槓桿貢獻率上升了1.1個百分點,兩者共同作用使得企業整體的盈利能力提高。

利用杜邦分析法計算得到的財務槓桿表明,叄一重工2010年和2009年的負債佔權益的比重分別為91%和126%,企業的財務槓桿非常之高。但實際上,真正對企業造成償債壓力的只有有息負債,商業信用等無息負債的規模反而是企業市場競爭地位的重要體現。而根據新財務分析體系可知,叄一重工2010年和2009年的有息負債(即淨金融負債)佔權益的比重分別為7%和23%,說明企業非常有效地利用了商業信用這一低成本的外部融資方式,節約了大量的籌資成本,使得企業保持在償債壓力非常小的一個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