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生問題面面觀論文

才智咖 人氣:1.49W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各地經濟的強勢飛躍,農民工蜂擁進城,造就了大批的留守兒童,寄宿制學校應運而生,寄宿生在校的種種問題給學校管理和教育帶來新的課題;正確面對和處理寄宿生存在的各種問題並選取恰當的教育管理策略才能讓寄宿生的學習進步、身心健康發展,青春無比燦爛呢。

寄宿生問題面面觀論文

【關鍵詞】:留守兒童、寄宿生、問題、應對策略

近幾年,由於社會發展迅速,人們工作繁忙加劇,外出務工人員增多等諸多原因,致使許多家長為孩子選擇了寄宿制學校。然而由於國中學生年齡頗小,大致在11----15歲,提前接受集體生活,又正值青春期,在加上每個學生的心理狀況不盡相同、適應環境的能力不同,造成了部分學生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

故事一:“嬌寶寶”想家了

在新生入學的第五週的週二,早上剛踏進校門,就看到“大嗓門”孔豪與“笑面虎”張金虎迎面向我奔來:“老師,老師,宋曉翔又不吃飯了,怎麼辦?”“老師,老師,宋曉翔昨天晚上哭了一夜......”我急急忙忙走進餐廳,看到生活老師正在勸慰宋曉翔,走進一看,宋曉翔兩眼紅紅的,看見我,小嘴一咧:“老師,我想回家......”話沒說完,抱著我哭了起來。宋曉翔在家中排行老二,是家中的老么,上面有一個姐姐,父母老來得子,自然是家中的掌上明珠,從小在家中就嬌生慣養,所以非常膽小,晚上去廁所都不敢一個人去。

故事二:“爸爸媽媽,別走”-----缺乏親情的留守兒童

語文老師拿著一本作文字悄悄對我說:“劉老師,你看看賈興旺這篇文章。”我拿過來一看,作文字上寫著這樣一句話“爸爸、媽媽的車越走越遠,看著遠去的車的影子,心想:車壞了多好呀,爸爸媽媽就去不了西安了,就能在家多呆一天了。”讀到這裡,我的眼睛溼潤了,多可憐的孩子,對於許多留守兒童來說,爸爸媽媽就是電話裡的聲音。全國婦聯的調查資料顯示,目前全國農村留守兒童約5800萬人,其中14週歲以下的農村留守兒童約4000萬,近三成留守兒童家長外出務工年限在5年以上。

故事三:缺少親情支援,膽小怕事的小男生

張濱同學個子矮小,做事情唯唯諾諾,其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在鄉下中學老挨別人的欺負,因我校是寄宿制,在他上八年級那年,他爸爸便在春節回家過年時把他轉入我校。瞭解情況後,我特意給他安排了幾個同學幫助他,開始還行,但過了一個多月,有同學就反映情況了,說是有其他同學欺負他,讓他買東西,倒洗腳水。瞭解情況後,他還不承認,一口咬定沒有這事。這樣一直堅持到肇事者承認了,他才羞愧的低下頭,問其原因,他說是他爸爸媽媽常年不在家,他從小感到沒有爸爸在家撐腰,於是從小就膽小怕事,害怕其他同學打他,別人讓他幹什麼,他就幹什麼,已經形成習慣。

故事四:缺乏自控的`“讀書迷”

任課老師反映王志揚這段時間上課無精打采,老是睡覺,詢問他是否身體有所不適,結果沒有。

就這樣又過了幾天,一天早上,夜晚值班的霍老師拿著一本厚厚的書《壞蛋是怎樣煉成的》給我看,說是夜裡一點多鐘王志揚還在偷偷的看,原來他在夜晚熄燈後假裝睡覺,瞞過值班老師的眼睛,然後在半夜偷偷爬起來看,書本是在週末從校外出租屋裡租來的。像這樣偷偷看書還不僅一次。 故事五:深陷網路的“小網蟲”

在八年級剛開學,學校轉來一名男生,名字叫康成志,見到他的第一眼,印象頗深:目光呆滯,神情萎靡不振,不像十三、四歲的孩子,問其轉學的原因,其爸爸一句話,讓我心中一振:在家裡天天上網,父母管不了,無奈把孩子送到寄宿制學校來,原因很簡單,到寄宿學校後,學校管理嚴格學生不能擅自外出,就沒法上網了。

鑑於國中學生常見的種種現象,應該採取相應的舉措來幫助他們,作為老師尤其是班主任老師應該根據具體情況採取以下措施:

對於戀家型的學生,可根據學生的實際年齡,採取不同方法。對於七年級新生,應多與學生交流溝通,理解孩子的性格特點,讓學生之間多交流,同學之間形成一種和諧的氣氛,讓他們感到班級、宿舍就是一個新的家庭,他們就是家庭中的一員,應該好好表現,不能給“家”丟臉抹黑,應該為“家”爭光添彩。同時,可以建立家長接待日,每週固定一天讓家長來學校瞭解學生的情況,讓學生感覺到不僅他們想念父母,同時父母也牽掛著他們,這樣,讓學生感覺一週過的很快。

另外班主任可安排一些適合青少年有益的活動,讓他們在集體中感受別樣的快樂。

對於性格膽小怕事型的學生,老師的指導尤其重要,一般這樣的學生其家長的教育多多少少有些問題,要麼溺愛孩子,要麼對孩子過於粗暴,還可能在國小中受到欺負,其老師或家長處理不當,給孩子心理留下了陰影,造成孩子的性格懦弱,膽小怕事。遇到這樣的學生,教師應分析學生問題形成的原因,對症下藥,首先應讓孩子強勢起來,遇到問題,雖然不能以牙還牙,但絕不能退縮,並不是所有的學生均恃強凌弱,同時多讓學生閱讀勵志方面的文章,並鼓勵其多參加學校或班集體舉行的活動,激發學生的潛質,尋找他的優點,甚至放大優點,讓他找到自信。同時絕不能對於恃強凌弱的學生手軟,要嚴肅處理,加以警示。

對於缺少關愛的留守兒童,老師就是他們的父母,就是他們最親近、最可信賴的人。老師是他們的心靈的寄託,老師是他們語言的傾聽者,老師是他們的領路人,老師還是那個遇到困難給他們排憂解難的人。對留守兒童,應多與他們交流,說說話,談談心,聊聊家常,尤其是週末,可多組織一些例如爬山、採風、讀書交流等活動,讓其生活豐富多彩起來,同時教師多與家長溝通,交流,可採用電話、聊天、小紙條等多種多樣的形式,及時讓家長了解孩子在校的情況,讓家長放心,孩子也就安心。

對於夜晚偷偷上網或者看一些不健康書籍的同學,學校與家庭應嚴加防範,切斷源頭,最主要的應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國中學生正值青春期,對外界的不良資訊有一定的辨別能力,但自控能力較差,尤其是遇到外界刺激時,網路問題更應正確的引導,對於網路有依賴性的學生大多數性格比較內向,不愛活動,與同學交流交往能力較差,對於這種型別的孩子教育,不能操之過急,應把他們先引向戶外,多參加一些戶外活動,。還可安排性格較活潑的孩子與他們交朋友,帶領他們走出狹小的個人空間。

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太陽,每一個學生都是教師的花朵,只要我們用心靈去澆灌,相信每一個孩子的青春都會無比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