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民居對環境藝術設計的影響論文

才智咖 人氣:2.69W

【摘要】我國傳統建築文化歷史悠久,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傳統建築文化崇尚設計的美學原則和形態的構成原則,注重環境與建築的交融。我國是一個少數民族眾多的國家,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特色文化造就了我國多樣的傳統建築文化。因此,中國傳統建築在世界建築史上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傳統民居對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文章對中國傳統民居蘊含的哲學觀念、設計思想、地域文化進行分析,論述了我國傳統民居對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影響。

傳統民居對環境藝術設計的影響論文

【關鍵詞】傳統民居;環境藝術;地域文化

中國傳統民居文化是植根於本土地域特徵的文化資源,在世界建築文化中獨樹一幟。傳統民居作為建築的一種型別,充分體現建築所處的自然環境和社會文化背景,具有極強的地域特色和濃厚的民族特色。傳統建築的形式由多種因素相互作用,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民居,在建築材料、構造技術、建造方法、環境特點、防禦特色、經濟特徵和宗教文化等方面表現出明顯的差異。中國傳統民居建築的營造大多就近取材、因地制宜,其功能與形式、藝術與技術、建築與環境上既滿足了居住者物質的需要,又滿足了其精神的需求。筆者認為,中國現代建築風格的探索應體現以文化為底蘊、以生態為表現、以可持續發展為原則的思想。因此,在研究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過程中,設計師應充分考慮建築的自然、人文地理背景以及建築的文化價值觀,將建築中的社會、經濟、文化、自然等因素,綜合融入現代建築中。

一、中國傳統民居蘊含的哲學觀念及其運用

中國傳統民居是中國哲學觀念和生態觀念的統一,如《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周易》中提出與大自然和諧共生。中國傳統民居的選址,基本按照風水的原則和格局,以“負陰抱陽”“背山面水”為最佳選擇,這都是中國傳統民居中體現的哲學觀。比如四合院,依照陰陽之說,具有“藏風聚氣,通天接地”的功能,院落建築與自然風光融合,達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中國傳統民居在室內運用各種盆栽、盆景、瓶插、山石等元素,巧妙地將人工與自然融合。此外,其建築結構具有“牆倒屋不塌”的優點,表現了就地取材、應用自然材料的生態精神,滿足人們返璞歸真、迴歸自然的心理要求。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哲學中,“尚中”文化精神包含了儒家的“用中”、道家的“守中”、佛家的“一中”三大哲學思想,推動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中庸的人文精神融合了自然、歷史,滲透於社會文化各個方面。中國傳統建築的結構、型別、空間,以及建築與環境、建築與人之間的關係,都是這種思想體系下的具體展現。中國傳統文化在環境藝術設計領域得到了廣泛運用,有著豐富的設計理論,如明末造園家計成在《園冶》中提到造園設計是“巧於因借、精在體宜”;明末美學家李漁在《閒情偶寄》中論述有關建築、造物、陳設時亦以“宜”為準則,如“制體宜堅”“宜簡不宜繁”“宜自然不宜雕祈”“因地制宜”等;而明代園林設計師文震亨提出的設計總原則是“隨方制象、各有所宜”。其中,“巧於因借、精在體宜”中的“因借”是方法、是程式,而“體宜”是目的、是結構、是最終設計價值的體現;“宜簡不宜繁”是從經濟角度來理解設計的準則,這種在實用的基礎上再求其他的設計精神,體現了一種審美和文化精神上的追求;“宜自然不宜雕祈”的內涵是以自然之美為化境,“自然”含有素樸、本性、本質之意,而相對於雕琢刻鏤的繁飾,其也表明了設計者的一種審美選擇與理想信念,即使有奢華為飾的條件亦不為之。總的來說,“宜”是一種理性與感性的平衡,是實用價值與藝術審美價值的平衡,是設計師藝術與審美的自覺,也是中國傳統文化在環境藝術設計領域的運用體現。在這個思想觀念多元化的時代,空間是建築物等物質存在的基本形式,而時間是一切存在的基本方式,精神活動可以在時間中定位,但不能在空間中定位,因此時間具有比空間更優越的地位。園林是生命時間觀的自然流露,是在有限的空間內表現天地的博大雄奇。《園冶》中的“雖由人作、宛自天開”,追求的就是讓人造園林呈現出自然生命的意象,達到宇宙天地生生不息的和諧境界。“曲徑通幽”是造景最常用的手法之一。用曲折婉轉的路徑和遊廊去組織景點,可以延長遊人的觀賞時間,給人以移步換景的變化之趣。曲折的路徑和遊廊往往要構成一些巢狀而有閉合感的迴路,遊人在視線不斷變換和迂迴中獲得對園林的總體印象。遊人在迂迴曲折中賞園,獲得了豐富的視覺體驗,反映了迴圈無盡的時間觀。

二、從中國傳統民居建築看建築與環境的關係

如傣族竹樓就在材料、氣候環境與建築之間營造了一種和諧的生態環境氛圍,該地區的民居為了適應炎熱、潮溼、多雨的自然環境,創造了“幹闌式”建築。建築材料利用當地隨處可見的竹林,柱、樑和屋架結構用粗竹,圍牆用竹片編織,剖開的竹子壓平做樓板,門、窗也用竹子製作,屋頂蓋茅草或葵葉編的草排。傣家竹樓均獨立成院,院落以整齊美觀的竹柵欄圍合,一幢竹樓如同一座園林,竹樓的房屋佈局、材料選用、細部處理和建築形式都體現了傣族民居特有的建築風格。又如窯洞民居體現了原生綠色建築思想,其地形、建築與生態觀保持著一種和諧的關係,是天然節能建築的典型範例。窯洞具備了隔音、隔熱、保溫等特點,體現了“天人合一”的環境觀。窯居者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憑藉著創造性及植根於中國古代哲學樸素的環境觀,積累了豐富的挖掘、建造窯洞的經驗,建造了符合生態建築原則的窯洞。窯洞民居在生態環境、營造思路、建築空間處理、地形利用等方面,對建築學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啟迪和借鑑作用。再如福建土樓是獨具特色的大型民居建築,遵循了“天人合一”的哲學理念,其夯土技術、社群生活與建築的和諧關係被譽為“世界民居建築奇葩”。福建土樓以生土作為主要建築材料,摻上細沙、石灰、糯米飯、紅糖、竹片、木條等,經過反覆揉、舂、壓建造而成。土樓用當地的黏沙土混合夯築,牆中佈滿當作混凝土中鋼筋的竹條作牆盤,起到相互支撐、抗震的作用。土樓的建築結構和夯土技術對現代環境設計有著重要的借鑑意義,其環保觀念值得現代建築學習。

三、傳統民居中地域文化對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影響

傳統民居由於地理條件、構造技術等方面的不同,呈現出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傳統風格和地域文化。在我國的傳統民居中,無論是黃土高坡的窯洞,還是閩西土樓、藏族石屋、黔西石板房、廣西麻欄式民居、傣族幹闌式住宅等,大都是採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建築形式。一件成功的環境藝術設計作品可以體現出該地域人們的思想意識和審美情趣,現代環境藝術設計者只有研究地域文化的起源和發展才能獲得更多的創作靈感。當代設計師應該把研究民族文化的精髓放在首位,將傳統民居的地域文化恰當地融入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世界上知名的建築師都是根據本國當地的文化和自然條件來發展自己的建築文化。例如,芬蘭現代建築師阿爾瓦阿爾託創造出具有芬蘭地域文化特徵的現代主義建築;日本建築師丹下健三設計了香川縣廳舍等具有日本特色的現代主義建築。我國眾多建築師和建築理論人員也紛紛投入到對地域建築文化的探索與實踐,越來越多的建築師努力通過對地域文化的發掘來證明其所具有的獨特價值。如華裔設計師貝聿銘借鑑古典園林與江南民居的建築特點,結合傳統建築文化與現代建築藝術,成功完成了北京香山飯店的設計。

四、傳統文化視野下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發展

隨著社會的發展,境外建築設計的作品開闊了中國人的視野,我國建築設計師在感嘆“語言權的缺失”的同時,也在不斷思考如何讓建築反映出我國民族風格、文化特色,這種思潮促成了某種意義上的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迴歸。當前,人們在追求現代化的同時,重新開始理性尋找被淡忘的傳統文化。人們清醒地認識到,任何國家的發展和文明的進步都不能夠以淡漠歷史、忘卻傳統為代價,要重視現代環境藝術中的文化性、民族性、地域性。全球化帶來了本土化,但本土化並不意味著對現代化設計的全面否認,現代化應該是在傳統文化基礎之上的現代化。環境藝術的形式和風格反映了人們的審美習慣,不同時代、民族、地域的人,不同社會地位、年齡的人,不同知識結構、文化修養的人,有著不同甚至迥異的審美習慣,形成一種與傳統文化相悖的、無序的、多元化的境地。法國文藝理論家伊波利特阿道爾夫丹納曾說:“只要把歷史上的某個時代和現代的情形比較一下,就可發現儘管有些明顯的變化,民族的本質依然故我。”無論地理環境怎樣改變,血統如何不同,人們總會顯現出某些相似的民族情感,人類的文化總是具有共同的本質。因此,設計者應在把握傳統文化要素的基礎上加以追求這種共同的本質。

全球化背景下,我國設計師不能走千篇一律的設計風格。傳統民居建築中所體現的設計理念對現代環境藝術設計有著極強的借鑑意義,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不應是建築形式和風格的簡單模仿,而應是認知與體悟其內在的精神信仰、審美意境和對空間的特殊認知。因此,設計師應從哲學的視野中深刻把握傳統建築文化中的深刻內涵,而這些精神特質有可能恰是現代建築最缺乏的因素。

參考文獻:

[1]金磊,李沉.中國建築與文化[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5.

[2]李鄉狀.中國古代建築欣賞[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5.

[3]薛明揚.中國傳統文化概論[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

[4]杉浦康平.亞洲的書籍、文字與設計——杉浦康平與亞洲同人的對話[M].楊晶、李建華,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