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購成本控制論文

才智咖 人氣:2.1W

採購成本控制是指對與採購原材料部件相關的物流費用的控制,包括採購訂單費用、採購計劃制訂人員的管理費用、採購人員管理費用等。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採購成本控制論文,僅供大家參考!

採購成本控制論文

採購成本控制論文

摘要:

採購成本作為產品生產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產品最終定價起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從而進一步影響到企業對產品的市場定位和市場競爭決策。本文以供應鏈中採購成本的控制為切入點,通過對供應鏈採購與傳統採購的區別概述,分析供應鏈採購存在的問題,並對供應鏈採購成本的具體控制措施進行分析,以期對供應鏈管理下的企業採購決策有參考借鑑之益。

關鍵詞:

供應鏈管理;採購成本;控制

一、供應鏈環境下采購與傳統採購區別

(一)採購目的不同

傳統採購是為了保障庫存材料的儲備,以滿足生產部門、銷售部門等材料使用部門的需求,採購計劃的決定性制定因素是庫存材料的充足與否,工作重點在採購行為本身,對於採購行為控制嚴格,但缺乏部門間的資訊溝通,容易造成採購行為帶來的資本堆積。而供應鏈環境下的採購則不同,供應鏈環境中的採購行為大部分是據供應鏈下游客戶的需求,通過制定相應的採購計劃進行採購,具備一定的目的性,以下游的需求為主導進行採購,降低因採購行為而產生的資金堆積,不僅可以降低相關存貨成本,增強採購活動的風險抵禦能力,還可以有針對性的應對客戶需求,形成優勢互補。

(二)採購程式不同

傳統採購十分複雜,特別是大宗採購,涉及到的.招標、競價等步驟過多。一方面,耗時較長,且因為雙方合作的短期性導致採購材料品質難以保障,容易產生合同糾紛,而採購行為的工作效率直接影響到企業內部材料供給,由此產生的種種問題皆會影響到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正常進行;另一方面,繁瑣的採購步驟造成大額的資本浪費,但在傳統採購模式中卻無法避免。供應鏈環境下的採購,無須向市場上無數的供應商進行招標,僅對供應鏈內供應商進行採購,保持長期的供求合作使採購行為步驟便捷,一般除採購價款外無需過多的採購費用。另外,長期的戰略合作關係使得供應商更為關注客戶的滿意度,注重雙方互贏,商品質量自然得到保障。

(三)供需矛盾不同

傳統採購環境中,供貨方與購貨方存在最大的矛盾停留在利益的競爭上,利益導向造成二者之間的矛盾無法被緩和,由於採購行為產生的糾紛較多,甚至部分企業因為採購行為產生的糾紛已經影響到了日常經營活動。而供應鏈環境下的採購行為將供貨方與購貨方的利益連線在同一條鏈條上,以戰略合作方式共同應對市場變化,結合成為同一經濟團體,共同競爭市場份額,應對市場風險,形成戰略合作關係。

二、供應鏈環境下的採購管理問題

(一)供應鏈資訊不對稱

供應鏈環境中對資訊的時效性和真實性要求較高,也就是說,供應鏈上供需雙方必須要實現高度的資訊資源共享,這是建立供應鏈的基礎要求。但在實際工作中,供貨方因為行業競爭激烈,往往會隱藏部分資訊來保障自身利益的完整,並以該部分資訊繼續開拓新市場,而購貨方往往不會完全依賴於固定的供貨方,除去供應鏈上的供應企業,往往還會向社會上其他上游企業詢價和採購,自然也就不會在供應鏈上共享全部資訊。二者的互不信任導致供應鏈上的資訊失衡,真實性和有效性受到各方質疑,形式上的戰略合作關係難以深入,供應鏈失信往往會造成雙方利益受損。

(二)採購質量難以保障

供應鏈環境中的採購行為是拉動性行為,根據下游需求制定採購計劃,屬於訂單驅動型。也就是說,企業在接到相關訂單資訊後才會制定相關採購計劃,在零基存貨的環境中去生產經營,這也就造成企業對於採購行為的過度依賴和對供應鏈上的企業過度信任,一旦供應鏈上游企業提供的材料存在質量等問題,必然會影響到採購方的生產經營活動,而零基庫存的供應鏈管理理念則會造成本級企業無充足庫存去彌補需求,一旦耽誤訂單需求方規定的交貨期,會給企業帶來高額的損失。

(三)供應鏈失信

目前,我國供應鏈存在的失信問題較為普遍,在理論性的供應鏈環境中,二者利益矛盾得到有效緩和,戰略合作關係替換了原對抗關係,形成同一戰略合作主體。但是,目前我國供應鏈大部分供需雙方僅將對方看做短期合作企業,沒有意識到雙方戰略合作、應對市場風險的意義,出於短期利益需求導致的供應鏈違約事件較多。失信事件直接損害整條供應鏈所在企業的根本利益,危害供應鏈穩定。本應在供應鏈環境下形成的綜合競爭力和風險抵禦優勢,因為失信行為而蕩然無存,相關企業往往還受到上游企業失信行為的影響,使自身利益和信譽受損。

三、供應鏈管理下的採購成本控制策略

(一)建立健全採購制度

在供應鏈環境下,供需雙方企業雖然達成戰略合作的共同意識,但是對於採購行為的發生卻不能輕視,必須要建立一個完善的採購制度來保障採購行為的有序進行。訂單驅動的採購行為要在制定好採購計劃後才能進行,以採購計劃作為採購成本的事前控制。採購過程中不得給予同一採購人員過多許可權,賦予財務審計部門監督採購的權利,做到事中監督。完善採購崗位制度,明確崗位責任,方便在採購行為發生後出現質量等問題時,進行問責追索,做好事後控制。另外,要建立績效考核制度,將採購人員的工作效率、質量等與其薪酬聯絡起來,貫徹落實績效考核機制中的獎懲制度,達到督促採購人員、提升專業素養和工作質量的目的,最終輔助企業管理者控制採購成本。

(二)有針對性的選擇採購方式

在供應鏈環境中,採購成本也是存在一定差異的,所以,對於採購方而言,要尋求符合自身具體情況的採購方法才能夠有效的降低相關成本。對於大中型企業而言,處於供應鏈之上,並且擁有自己的採購部門,可以將一段時間內企業所需原材料進行彙總,交由採購部門進行集中採購,制定採購計劃以及具體採購質量指標等集中在同一時間進行,降低採購行為的管理成本。對於小型企業而言,可以進行聯合採購,將自身小訂單參與到整體的聯合採購需求之中,形成需求的共同體,增加採購行為的風險以及抵禦能力和議價能力,從而降低企業的採購成本。

(三)完善供應商管理

供應商管理是企業控制採購成本的重要隱性因素,對於採購質量和效率影響重大。做到嚴格有效的供應商管理有以下幾方面要點:一是供應商的開發要切實以企業需求為出發點,形成採購行為之前要對供應商的資質和信譽等進行多方位瞭解,分析其預期發展能力和發展前景,並以書面形式對其合作價值進行分析,提交管理者形成最終決策;二是對於已形成合作關係的供應商,要在不傷害企業利益的前提下優化雙方合作關係,構建和諧的合作空間,強化雙方戰略合作理念,減少採購摩擦,防範採購環節風險;三是對於已形成合作關係的供應商要進行動態審查,對於本身難以滿足企業採購需求或其他會帶來高採購風險的供應商要及時終止合作關係,增強企業採購風險抵禦能力。

四、結語

在市場化的經濟環境中,成本管理越來越複雜,企業必須要認識到供應鏈對於企業精細化成本管理、強化成本核算的重要意義,管理層要認識到成本管理體系中的不足,並尋求完善的解決之策,建立健全供應鏈環境下的採購管理體系,增強供應鏈環境中的戰略合作,以應對市場中的經營風險,以合作方式增強企業在市場中的核心競爭力,爭取更大的市場份額,保障企業生存的基礎,促進企業的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婧.戰略管理視角下供應鏈環境中企業間合作博弈行為研究[J].物流技術,2014(19).

[2]趙海寧.企業物流管理中的供應鏈模式與採購成本控制[J].中外企業文化旬刊,2014(02).

[3]龔利群.製造企業採購成本控制[J].北方經濟,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