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虛藥對氧自由基和脂質過氧化作用的影響

才智咖 人氣:2.84W

【摘要】目的 探討補虛藥對氧自由基和膜脂質過氧化的阻止作用。方法 對幾種補虛藥人蔘、黃芪、首烏、當歸作用機理的研究。結論 補虛藥中有效成分能夠明顯作用於生物膜,阻止其過氧化反應。

補虛藥對氧自由基和脂質過氧化作用的影響

【關鍵詞】補虛藥 氧自由基 膜脂質過氧化

凡能補益人體氣血陰陽之不足、增強體質以提高抗病能力、治療虛證為主的藥物,稱為補虛藥,亦稱補養藥或補益藥。臨床上補益藥的應用比較廣泛,不僅用於氣血陰陽不足的病證,也可用於病邪未盡、正氣已衰的病證。在驅邪的同時適當配伍補虛藥,達到“扶正祛邪”的目的,從而戰勝疾病。大量研究指出,自由基及其誘導的'氧化反應對生物衰老和某些疾病,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炎症、免疫性損傷、心腦缺血再灌注損傷、老年性白內障、紅斑狼瘡等的發生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因此,清除自由基,特別是清除氧自由基顯得十分重要。近年來,關於中草藥作為活性氧清除劑在體內發揮作用的報道很多,是否補虛藥的作用機理與此有關,就這一問題做一初步探討。

1 自由基的定義和特點

自由基是人類在利用氧氣過程中產生的一種有害分子。活性氧作膜脂質過氧化鏈式反應,形成過氧化物,導致人體細胞膜作用於生物膜,攻擊膜上磷脂中的多不飽和脂肪酸(PUFA),引發膜脂質過氧化,從而引發多種疾病,加速衰老過程。細胞膜的脂質過氧化作用一直是人們研究的熱點,許多疾病的病理過程與此有關。

2 幾種補虛藥對氧自由基和脂質過氧化損傷的作用

2.1 研究人員發現,人蔘之所以具有滋補、健身、延年益壽的功效,是因為它能清除人體內病毒性自由基。他們通過體外不飽和脂肪酸實驗體系加入人蔘提取液,然後利用電子自旋共振,氣相色譜及硫代巴比妥酸反應等先進實驗手段進行研究,結果發現,人蔘能清除試驗體系中高度性氫氧自由基,抑制脂質過氧化發生。這一發現是人蔘作用機理研究中的重大突破。人蔘的抗氧化作用是人蔘抗衰老作用的重要環節之一。人蔘皁甙、人蔘莖葉皁甙和人蔘多糖可抑制多種因素誘發的動物肝、腦、肺等組織的脂質過氧化,消除陰離子自由基。人蔘總甙、人蔘二醇在體外可消除二甲基亞碸在有氧條件下產生的超氧離子自由基,人蔘總甙作用強於人蔘二醇。人蔘皁甙能顯著抑制小鼠腦、肝組織中的脂質過氧化,提高紅血球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和過氧化氫酶活性,並對大鼠大腦皮質和肝臟中脂褐素生成有顯著的抑制作用。人蔘莖葉、蘆頭皁甙對中、老年大鼠均有明顯抑制肝勻漿和血清脂質過氧化作用。並在老年小鼠實驗中得到同樣效果。

2.2黃芪具有防治多種疾病、延緩衰老等功效,是一味傳統的抗衰老、補氣中藥,在臨床上應用比較廣泛。某些報道和實驗結果均證明它亦有抗自由基損傷的功能。黃芪並有抗氧化作用,可降低動物血清中過氧化脂質和肝臟脂褐素含量。過氧化氫損傷中國倉鼠肺細胞(V79)引起SOD活性降低,黃芪總黃酮有回升SOD活性的作用,可減少脂質過氧化物對生物膜的損害。用Langendorff[1]方法及電子自旋共振波譜儀觀察到總黃酮能減少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自由基產生[2],總皁甙也有抑制氧自由基產生、減輕梗塞心肌損傷的作用。

2.3當歸是臨床上常用的補血、活血的一味中藥。當歸對腦缺氧、缺血後再灌注腦組織脂質過氧化物增高有明顯的抑制作用。所含的阿魏酸有直接減少H2O2 含量,並與膜磷脂醯乙醇胺結合,通過直接消除自由基,抑制氧化反應和自由基反應等拮抗自由基對組織的損害。體外實驗結果表明,當歸水提取物對次黃嘌呤—黃嘌呤氧化系統產生的O2-和Fenton反應生成的OH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並能抑制FRGS誘導的肝勻漿上清液過氧化物生成,有良好的量效關係。

2.4何首烏:宋代《開寶本草》稱之“久服長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現代研究發現,何首烏能夠促進神經細胞的生長,對神經衰弱及其他神經系統疾病有輔助治療作用。並可調節血清膽固醇,降低血糖,提高肝細胞轉化和代謝膽固醇的能力。何首烏還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何首烏所含的二苯烯化合物對過氧化玉米油所致大鼠脂肪肝和肝功能損害,肝臟過氧化脂質升高、血清谷丙轉氨酶及穀草轉氨酶升高等均有明顯對抗作用,並使血清遊離脂肪酸及肝臟過氧化脂質含量下降。在體外能抑制由ADP、NADPH引起的大鼠肝微粒體脂質過氧化。

2.5補虛藥中的其他藥物對氧自由基和膜脂質過氧化損傷的作用也有報道,在這裡就不一一論述。

3 討論

不難發現,這幾種補虛藥都含有皁甙、黃酮、三萜或多酚化合物。這些有效成分化學結構的共性規律是在它們的母核中都含有還原性羥基,其取代位置和數目決定其抗氧化活性的強度。抗脂質過氧化活性藥物能否從含有這幾類化合物的藥物中去篩選,值得我們進一步去研究。

參考文獻

[1]徐淑雲,等.藥理實驗方法學,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1:865.

[2]英明中,等.中國中藥雜誌,1996,10:601.

[3]雷春利,等.白求恩醫科大學學報,1995,21(2):111.

[4]胡天喜,等.上海中醫藥雜誌.1988,(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