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學知識巧妙地記

才智咖 人氣:2.92W
生物學知識巧妙地記
摘要:記憶是學習知識必不可少的環節,但死記硬背費時費力。在教學中,教師如能引領學生利用詩歌、故事、打比喻、順口溜等輔助形式,動手動腦,巧妙記憶,往往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生物知識 記憶
        記憶是一件枯燥的事情,但又是學習生物學必不可少的環節,如何讓記憶變得妙趣橫生?也許以下方法會帶給你一些啟示。
        1、"詩情畫意"記圖解
        光合作用的簡要過程及圖解是解決相關習題的重要依據,但對於剛接觸到這些內容的學生來講,要想將其記牢也得頗費一些周折。在講這一部分時,我首先結合光合作用圖解邊講邊畫介紹了光合作用的過程,讓學生們對其有了一個整體瞭解,然後說:"下面讓我們賦詩一首來記述這個奇妙的過程吧。"接著,在圖解旁寫下了一首自編的小詩:
        各種色素無從記,
        畫個圈兒替。
        光來到,水解體,
        氫([H])留下,氧(O2)離去,
        生成ATP。
        所需酶類均備齊,
        暗反應開啟。
        五(C5)變三(C3),三(C3)變五(C5),
        加乾冰(CO2),耗能氫,
        產物甜蜜蜜(糖類)。
        然後讓學生們拿出草稿紙邊念小詩邊畫圖解。學生們"吟詩作畫"當堂課便記住了這個重要的過程。
        2、自編故事背元素
        植物必需的礦質元素的種類也是需要學生記憶的內容。介紹到這裡時我沒有直接要求學生去記,而是先講了一個故事:"一場暴雨過後,一個養雞專業戶提著飼料桶,拿著大鐵勺去餵雞。剛到雞舍前就發現裝雞蛋的箱子竟然沒蓋箱蓋兒。雞蛋捱了雨淋,蛋清蛋黃流了一地,損失慘重。養雞專業戶追悔莫及又無計可施,一氣之下拿起新買的大鐵勺在飼料桶上狠狠敲了幾下,以此宣洩心中的鬱悶。"故事講完了,學生們面面相覷,不知我說這些題外話幹什麼。於是,我在黑板上寫下了植物必需的14種礦質元素,然後指著黑板唸了一遍:"蛋淋流(N P S),沒加蓋兒(Mg K Ca),捏新鐵猛碰綠木桶(Ni Zn Fe Mn B Cl Mo Cu)。"學生們一怔,既而鬨堂大笑,笑聲中把這14種元素牢牢印在了腦海中。       3、巧用比喻分特點
        植物體內的礦質元素可分成兩大類――可再度利用的和不可再度利用的。前者可以被植物體重複利用,可能在老葉脫落前被釋放出來轉移到新葉中被再度利用;而後者只能被利用一次,會隨老葉脫落而流失。為了讓學生對這兩者有一個更明確的認識,我用了兩個比喻:前者就像用來建房的磚,老房拆除後,拆下來的磚可以被拉走蓋新房,所以,可再度利用的元素提出的口號是"我是一塊兒磚,哪裡需要哪裡搬";而後者則像勇敢無畏的鋼鐵戰士,誓死守衛陣地,決不後退一步,因此,不可再度利用的元素堅守的誓言是:"我在陣地在,誓與陣地共存亡"。這樣,學生很輕鬆地區分出了兩者的不同。
        4、指手劃腳辨疑難
        "染色體變異"這部分內容中染色體組的概念較長也較抽象,同時還影響到二倍體和多倍體等概念,學生死記硬背下來很費力而且往往不會靈活應用,解相關題時很容易出錯。在介紹這部分內容時,我要求學生將染色體組的概念記在手上,即假設一雙手的10個手指代表某生物體細胞中的10條染色體,讓學生思考哪些手指代表同源染色體,哪些手指組成一個染色體組。看著手指,對照概念,學生們很快明確了兩個拇指是一對同源染色體,兩個食指也是一對,依次類推共5對同源染色體,一隻手的`五個手指可看作一個染色體組,這種生物體細胞中有2個染色體組,每組5條染色體。再聯絡二倍體和多倍體的概念又可分析出,如果此生物是由受精卵發育來的則是一種二倍體生物。這時有個學生問:"再加上雙腳是不是就是四倍體了?"引來大家會心一笑。於是,我又趁機簡要介紹了同源多倍體與異源多倍體的區別。就這樣,幾個令人頭痛的概念只需"舉手"之勞就消滅得乾乾淨淨。以後,學生如果記不清染色體組的概念,看看雙手就可以了。
        以上只是我教學中的幾個小案例,除此之外,順口溜、廣告語,改編歌詞等也都是非常有效的輔助記憶的形式。總之,只要用心體會,就會發現看似死板的知識也可以變得鮮活有趣。記憶並不一定枯燥,在快樂中學,在笑聲中記,事半功倍。 
參考文獻:
[1] 周美珍,鄭鴻霖,張代芬.中學生物學教學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5:59-64.
[2] 宋世亮.生物教學中實施興趣教學的策略.中學生物學,2006,(22):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