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遺傳學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論文

才智咖 人氣:1.06W

思維是人類特有的基本能力,長期以來,生物學、心理學、.哲學等學科對人類思維做過不少的研究,並將思維定義為“人腦對客觀事物的本質屬性和事物之間內在聯絡的規律性所做出的概括與間接的反映”。思維能力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我們常常將思維過程的敏捷和思維結果與客觀事物本質屬性內在規律的符合程度作為判斷思維能力強弱的指徵,這種判讀必定是一種模糊的、不可度量的,但人與人之間思維能力的差異畢竟是客觀存在的。於是,人們將思維形式進行了分類,以概念作為思維基本元素、以判斷、推理、演繹等邏輯方法作為思維的的基本運動形式,提出了不少思維的分類方法,如邏輯恵維、抽象思維、形象思維等等……儘管思維是人類的普遍現象,但對它的認識到今天還並不深刻,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人類個體中思維能力是有差別的、比如女性與男性之間就存在著思維形式的強弱不同,社會環境的影響也對思維能力起著重要的化學作用,也就是說通過學習,思維形式是可以改變的,思維能力也是完全可以提髙的。

醫學遺傳學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論文

我們在長期的醫學遺傳學教學中發現,這門課程從內容到結構具有自身的特點,教學得當則特別對訓練思維能力有著很好的作用。

醫學遺傳學是一門重要的醫學基礎課,也是醫學和遺傳學結合的邊緣性學科,其基本內容和章節結構不同於普通遺傳學,也不是普通遺傳學與醫學的簡單的結合。該課程課時較少(36學時),一般在第一學期或第二學期開課,學生的相關基本知識支撐不足,且實驗手段貧乏,使教學內容顯得枯燥,學生學習興趣不高。但本門課程內容邏輯性較強,因果關係明晰,如何在這種“課程條件”下“因課施教”,突出基本知識的掌握、突出思維能力的培養,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取得效果的最大化,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1、護理專業醫學遺傳學的課程特點

遺傳學是一門古老的學科,而醫學遺傳學則是應用遺傳學原理對遺傳性疾病進行認識、研究和防治的新興學科,隨著人類的認識水平的不斷提髙,醫學遺傳學也從細胞水平發展到分子水平,大量的遺傳性疾病被發現和認識,學好這門課程對於主動防治遺傳性疾病有重要的基礎性作用。由於護理專業的專業要求不同,教學內容從大綱到教材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1)多元性

醫學遺傳學涉及的基礎知識很廣,其所需的基礎知識涉及生物、化學、物理、數學、解剖、生理、病理、臨床以及人文學科的眾多學科,其知識結構呈多元性的特點,某一方面知識的欠缺,對理解和掌握醫學遺傳學的基本概念有一定難度。同時遺傳性疾病涵蓋了人體十大系統,醫學遺傳學自身建立在普通遺傳學的基礎之上,從遺傳的物質基礎的到遺傳的基本規律來詮釋複雜的遺傳性疾病的規律,醫學遺傳學本身是一門醫學與遺傳學有機結合的邊緣學科,大量的遺傳性疾病被發現,遺傳性疾病的規律也不斷地被揭示,遺傳性疾病的表現與遺傳的基本規律密切聯絡,因此醫學遺傳學需要很多基礎學科知識作為基礎支撐,基礎知識的多元性決定了理解和掌握醫學遺傳知識的複雜。隨著分子遺傳學的發展,一些遺傳學概念也進行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例如:優生優育、基因、轉基因、克隆、DNA檢測等,這些概念與醫學遺傳學有直接關係,這種在應用層面的多元性使醫學遺傳學的內容更加廣泛,教學難度也隨之加大。

(2)邏輯性

儘管遺傳工程突飛猛進,但目前為止遺傳疾病在絕大部分沒有的治療方法,嚴格地講,醫學遺傳學的臨床應用還不得不停留在“知識性詮釋”的層面,這門課程對學生的益處啟發大於實用、思維強於操作,學生畢業後更多地應用於應對諮詢,這個特點提示我們在實際教中應該突出教學的重點,將培養學生應用知識的思維能力放在一個重要的位置。醫學遺傳學從遺傳四大規律入手推論遺傳現象、從基因型來判斷表現型、從鹼基配對分析蛋白質的多樣性,大部分內容呈現遺傳物質與遺傳現象的邏輯關係,因此思維形式對於學習這門課程尤為重要,我們將培養學生邏輯思維作為教學目標的重點正是根據其教學特點所設計的

(3)差異性

差異性突出表現在護理專業學生的性別差異與年齡差異,護理專業的學生女生佔了98%,以上,且年齡偏小,在思維形式上,與男性不同,女性擅長的感性思維,邏輯認知的能力相對弱勢;而且社會經歷不深,知識整合能力較弱,自主學習能力也不強,對於醫學遺傳學這樣的知識性課程,不針對學生思維差別和生齡特點,只能學成一門為取學分的學科,是不能收到好的教學效果的。

其次,醫學遺傳學的差異性還體現在護理專業與醫學遺傳專業之間的課程結構差異。醫學遺傳學既是一門獨立的應用專業學科,對於護理專業而言,是介於文化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之間的一門基礎性課程,其教學內容的編排方法一般也按大學醫學遺傳學的體系進行,學時較少,很多內容不能講深講透,但又不得不涉及,於是內容髙度縮簡,知識的明晰度就差了很多,即使知其然,也很難知其所以然,常規的教學方法很難奏效。這就需要我們探索一種相對合理的教學方法,來解決差異性所帶來的教學困惑。

(4)抽象性

普通遺傳學及醫學遺傳學的發展是建立在大量的實驗基礎上的,如最基本的遺傳規律就是從八年的豌豆種植的實驗中得出並逐步得到完善的,如細胞染色體的製備、譜系調查分析、掌指紋分析等,DNA基因指紋檢査等經典的醫學遺傳學實驗也不容置否地推動了醫學遺傳學的發展,但這些實驗條件要求較髙,實驗控制難度大,譜系調查表面容易,但涉及的樣本廣泛而散在,也不容易出理想結果,因此在護理專業開設醫學遺傳學的課程,其實驗內容大多屬於復證性的性質,也就是說用實驗的結果來重複說明理論的正確性,所以就學生綜合素質中的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的培養而言,這門課程所發揮的作用比起思維能力的培養要小得多。

通過分析醫學遺傳學的課程特點,我們至少得出以下結論:一是教學的複雜性和難度不小;二是作力護理專業的一門基礎課其教學重點不應放在教學內容的臨床應用而是基礎知識的內化和思維能力的培養。

2、教學框架的構建

我們在分析了醫學遺傳學的'課程特點的基礎上,提出了“三系互連、三層互滲、三段實施”的教學框架,這個框架的基本思路是:突出思維能力發展培養目標,教學內容進行分類精簡,教學方法以圍繞案例分段實施,由於大膽地進行了課程結構的調整,通過捨棄、補充、重組的手段進行了優化,在近年的教學實踐中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首先將整個課程結構進行結構調整,將其分為三個基本知識體系,一是遺傳學的基礎知識,二是醫學基礎知識,三是遺傳性疾病知識,而這三個知識體系獨立則可作為自身學科,互連則化生為護理專業的基礎學科,對於遺傳學知識,重點抓住遺傳的基本規律,醫學基礎知識則利用其它醫學基礎的知識,我們則作一些具體應用中的重點集中講習,來解決學生基礎知識支撐不足的問題;對於遺傳性疾病部分,只針對常見的、遺傳規律顯著的案例展開教學,並對教學內容重新進行組織,適當刪減或充實,將縮簡的內容優化為精簡的內容,這種“三系互滲”的教學思路能在有限的教學學時內達成明確的教學目標;

其次,針對遺傳性疾病的表現在遺傳層面月微觀(如DNA水平),其表型與正常的差別越小的現象,在構建“三系互滲”來承載教學內容的過程中,我們從三個遺傳層面進行了歸併,即:染色體層面、基因層面、和分子層面,並在教學中引導按各種表型異常層面來分析遺傳層面,從遺傳層面來推斷表型異常層面同,同時將原來的課程分類進行了明確的遺傳層面分類,更有利於教學的展開^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採用了“知識擴充、引導推論、模擬分析”的三段教學方法,“知識擴充”一方面指利用已經有的醫學遺傳學知識來擴充新的醫學遺傳學知識,另一方面指按照教學內容,擴充必要的醫學基礎知識,“引導推論”則將每一案例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在教孥前通過網路或圖書館收集相關素材,教師在課堂進行素材的引導整合,讓學生積極發言、老師適時引導,展開因果關係的推論,從遺傳原理、遺傳層面、遺傳表現分層分析,得出結論,最後再以教師準備的相似案例指導學生進行模擬分析,有意識地留出一些疑點和破綻讓學生髮現並解決,最終形成一個完整的以案例為單元的系統知識體系,整個教學不再是枯燥無味的基因,而是充滿邏輯的探究,對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有較大的益處。

3、討論與分析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進空的全面發展,人的全面發展的實質是綜合素質的提高,思維能力的表現是人的聰慧,而思維能力除了受先天遺傳影響外,更多地是後天的培養,在學校教育中,能力的培養是綜合素質提高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如果將一門專業看成是一個知識和技能的系統,而課程構成了這個系統中的各子要素,顯然,各要素的功能不完全一樣,也就是說,每一門課程都具有自身的獨立性和系統性,也包涵著教育目標中的方方面面,但要求一門課程都從知識、技能、做人、做事面面俱到,相反會弱化整個系統的教育合力,因此需要教育者對具體的課程要素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明確課程在專業系統中所發揮的功能,根據課程在特[下的專業中的作用及其課程特點進行課程結構的優化組合和創新實踐,是現代教育中應予關注的一個理論和實踐的重要課題,我們從課程結構人手,提出了一些粗淺的認識並進行了初步的嘗拭,將護理專業的醫學遺傳學課程定位於護理專業普通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之間的拓展型基礎課,其主要功能是瞭解和掌握醫學遺傳學的基本知識,並結合課程特點將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作為一個重要的教學目標,我們認為是符合課程規律的一種新的嘗試。當然認識還不夠深刻和全面,實踐也是初步的,其目的是能夠引起更多的對特定專業的系統化研究,不斷地提髙教育質量,為社會輸送更多更好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