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我國資訊與通訊網建設的安全問題論我國資訊與通訊網建設的安全

才智咖 人氣:1.67W

摘 要 首先對提高我國資訊與通訊網防禦三大自然災害能力提出了具體措施,最後就我國現有資訊與通訊網如何在高科技戰爭中謀求安全提出了戰備措施。

論我國資訊與通訊網建設的安全問題論我國資訊與通訊網建設的安全

關鍵詞 資訊與通訊網 防禦 自然災害 安全

一、引言

資訊與通訊技術迅速在多個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如實現了光纖密集波分複用的超大容量光通訊系統,還有即將投入實用的具有多種業務、多種功能的第三代移動通訊系統,再就是牽動全世界的、即將使100多年來的電話網發生變革的、在一個網上實現話音、資料和廣播電視三網融合的新一代網際網路。資訊與通訊如此神奇的發展,使當今社會生產力從工業化社會大大向資訊化社會推進了一步,知識(科技、網路)經濟已不可逆轉地出現於市場商品經濟的大潮中。

可是,資訊化社會賴以建立的物質基礎--資訊與通訊網,卻在萬千世界中處於新生的、比較脆弱的位次,它的成長、它的安全性與可靠性,承受著來自兩大方面的損害、攻擊與破壞。

一是來自資訊與通訊網裝置系統本身的軟體與硬體。由於當前工藝(技術)水平所限,它們不可避免地會存在弱點、缺陷、變質、老化、過期以及互串、互拆、過壓、過流、擊穿和燒燬等現象。為了裝置系統的可靠性,為此建有龐大的支撐系統和完善的監視、監測、轉換等功能的維護管理系統,還有冷、熱備用以及替代體制等,以實現對資訊與通訊網自動或人為地更換、更新元部件和線纜;更換、更新軟體版本;補充和擴充套件網路。其目的是使資訊與通訊網裝置系統有滿意的.可靠性。

二是由於自然界和人類活動對資訊與通訊網有意無意的侵犯、攻擊與破壞。自然界與人類活動所帶來的損害可以分為經常性的與偶然性的兩大類。

經常性的損害大致有七類,即電化與漏洩電流腐蝕、強電影響、雷電損害、機械損傷、潮氣(水氣)侵害、齧齒動物損害和昆蟲(白螞蟻、黃蜂)咬傷等。這類損害一般說來是侷限性的,破壞面不是很大,不是不可挽救的,但卻是經常的和大量的,因此,不在傳輸網建設時加強防護措施,建成後就得組織技術力量不停地進行維護。近年來,各國在這方面的維護策略大致相同,不過有的側重於加強裝置系統的抵禦防落能力,以削減敏重維護工作。這類經常性損害同樣也影響到裝置系統的可靠性、網的可靠性,所以在研究網的可靠性時,也必須統一解決這七類損害。

由自然界和人類活動所帶來的偶然性災害,雖說是偶然的,卻是很嚴酷的。就我國情況而言,偶然性災害總共可以歸類為三大災禍,即可怕的洪水災害(沿海地區還包括因熱帶風暴引起暴雨所形成的水災,有的國家還有旋風暴、龍捲風引起的災害)、火災(多為局(站)內部引發的火災,也可能是街道失火牽連到通訊網)和地震災害。這些災害的破壞力,在現時的人力、物力和技術條件下,有時是難以阻擋、難以抵禦的,對於它們所具有的徹底摧毀性,至今人力還不可抗拒。

還有一類偶然性災害,它與上述偶然性災害絕然不同,那就是人類因相互之間的利益而引發的戰爭。這種集團間、階層間、種族間、國家間的戰爭,自古以來就沒有停止過。20世紀內,就發生過兩次世界性的戰爭。至於國家間、國家內發生的各種不同性質的、大大小小的戰爭就更是不計其數。每場戰爭都給人們的生命財產帶來了難以估算的損失,尤其是近代戰爭,每次都要將社會性基礎設施徹底摧殘或毀滅,而通訊設施更是首當其衝。在當今的高新科技戰爭時代,戰爭離不開資訊與通訊,因此戰爭首先要破壞對方的資訊與通訊,同時也必須保護好自己的資訊與通訊網,這就使得戰爭註定成為資訊與通訊網的最大破壞者,成為資訊與通訊網最不安全的因素。

關於資訊與通訊網的可靠性研究在許多文獻與資料中都有過探討和論述,在ITU的文獻中也作出規範和闡述。在一些場合常把安全與可靠連在一起,其實這是兩種針對目的、範圍和概念不盡相同的事物,把它們連在一起是資訊與通訊網的一個整體要求,已超出本題討論範圍,故本文僅就資訊與通訊網的安全問題發表幾點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