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正裝的設計與改良

才智咖 人氣:2.47W

[摘要]發揚本土文化,打破傳統正裝一成不變的款式,設計和改良出充滿時尚氣息並具有中式特色的服裝,可使穿著者在正式的場合獲得舒適感、自信感,有利於穿著者恢復和積蓄精力。文章對中式正裝的創新進行了研究。

中式正裝的設計與改良

[關鍵詞]中式正裝;款式設計;工藝創新;服裝創新

當全世界的目光彙集在中國,當中國的時尚潮流面向本土中式服裝時,中國化的市場需求也隨之而來。國服是國家政治領導人在重要場合所穿的第一要服,但是對於一般的正式場合來說,正裝才是適宜穿著的服飾。我們的靈感來源在於如何發揚本土文化,打破傳統正裝一成不變的款式,設計出普通百姓在正式場合能夠駕馭的充滿時尚氣息並具有中式特色的服裝。以人為本已經成為現代社會的主題,正裝的休閒時尚化也在不同角度上體現了這一思想。將正裝設計得獨特而時尚是當今市場的重大需求,我們的創新就是使穿著者在正式的場合具有舒適感、自信感,有利於穿著者恢復和積蓄精力,從而達到輕鬆自信的效果,這極大程度上滿足了人們的生活需求。

一、服裝款式設計創新

整個系列包含四套女裝和兩套男裝,細節上運用穿插、摺疊、連折等手法進行款式設計,廓形上在正裝原本的基礎上適當增添時尚設計,突出著裝人的形象氣質。

女裝多處設計了假兩件外套,其借鑑了男士中長款商務休閒風衣,設計了假兩件形式的中長款外套,翻領延長至衣身作為馬甲,將馬甲與西裝連成一件,將大衣與西服連成一件,都減少了服裝之間的縫隙,有了層疊效果,卻取消了中間的累贅部位,完全不影響正裝的合體修身,而在功能上,雙前襟設計更加擋風。背部運用穿插設計,增加幹練感,同時裙子或襯衫運用摺疊手法,通過面料的二次再造增加肌理感,同時條格肌理符合正裝的嚴謹風格。上衣後片與裙子後片的連體設計,襯衫領改變為多片翻折領和扁領;肩部做微小的立體造型,增加女性幹練的氣質;腰帶運用穿插的手法,使衣服有多種的穿著方式。

男裝在細節上增加了更多時尚美觀的設計,比如外套假兩件設計,中華立領的改良,領帶運用穿插設計系在外套上,在肩頭處運用立體造型以強化肩部,衣兜部分保留中山裝兜蓋的形式。

二、服裝結構創新

21打破傳統正裝的翻領結構製作

一是女裝中將衣領與衣身相連,款式設計的同時也巧妙地將胸部省量進行了設計,製作過程先用平裁的方法粗裁,即以胸圍、背長等基本尺寸為依據,用平裁的方法進行款式裁剪,並在關鍵部位(肩寬、領口、袖窿等處)適當多留一些縫份,裁剪後再用立裁的方法進行假縫試穿,在立體人體模型上觀察著裝效果,調整尺寸,整理形狀,並作好修改標記,最後將布樣平面展開,進一步修正裁片造型,最終確定板型。

二是鑑於男士正裝的領帶的搭配,將領帶元素用於女裝。我們採用了領帶的整體廓形而不是領帶本身的結構設計,製作時將女裝前片先進行分割裁剪後加寬,按比例畫出領帶與前衣片連線。

三是領子通過改變襯衫領的`領寬領角等重要引數後,將前領翻折,在製作過程中我們先是將靠近頸部一側的紙樣畫出,然後再根據實際情況修整外側貼合的紙片,以領重合的方式形成多片領,既增強了領子的立體造型感,又多了幾分正裝帶給我們的正式嚴肅的感覺。

四是男裝衣領,靈感來自中山立領,但是我們進行了美化和改良,改變了其領角及領長,從而使其與衣身連線可展現出不同的形態,改變了原有中山領型帶給人們固有的嚴肅緊張之感。

22結構線的改變而帶來的廓形變化

利用課上以及課餘所學的結構知識來打破正裝原有的結構處理,從原型到成衣設計中靈活應用原型實現功能性結構線的設計。服裝要表現人體曲線,首先是通過結構設計,在衣片上採用區域性收省(或褶襉)的方法。

(1)我們選擇設計在最突出結構線的位置――衣身。應用到男裝上的步驟:對原型進行適當放量設計後進行分割,前片各部分分別再加以延長,最後將不同衣片按設計好的位置縫紉,形成假兩件設計,製作過程中為使分割線圓順而美觀,我們對相互縫合的衣片不斷地進行調整。

(2)上衣前片進行弧線分割,拼接摺疊衣片,完成馬甲式設計。在此設計中,我們的創意點來源於正裝中馬甲三件套的運用,我們採用了馬甲與內襯搭配後的整體廓形,將馬甲的外輪廓巧妙地應用到我們整體的設計當中。

三、服裝工藝創新

31摺疊手法

設計好摺疊效果,先在牛皮紙上摺疊進行不斷地試驗來得到我們想要的肌理,然後再畫出摺疊的痕跡,嘗試不同摺疊方向並應用於白坯布上,同時考慮到布的硬度厚度等因素,得到預期的效果。

32穿插手法

作用穿插手法首先要選定穿插口,然後確定各衣片的層次關係,我們假兩件的女裝設計中,將後片中段衣片弧線分割,然後根據分割後的下半部分確定長衣片上的穿插口位置,並將開口毛邊包邊處理,然後即可穿插縫紉。

33熨燙定形

衣片上收省僅是表現人體曲線的一種手段,仍有很大的侷限性,還不能符合整體造型的要求,這就要藉助熨燙定形來解決。整燙工藝包括整燙工藝條件和整燙工序流程,用噴霧、熨燙去除皺痕,穩定衣料結構定型處理,使服裝外形平整、筆挺。利用纖維的可縮性,適當改變其伸縮度與織物經緯的密度和方向,以滿足人體體型與活動的要求,從而達到塑造服裝造型的效果。

34刺繡手法

運用辮繡,辮繡:“辮繡”的技法主要是在貴州雷山地區生活的苗族使用,刺繡時先將剪紙紋樣貼上在繡布上,將所用的綵線用手工的方式辮織成3毫米左右寬度的辮帶,再根據圖案輪廓要求,按照一定的紋理,由外向內將辮帶織蓋在圖樣上。

四、服裝面料圖案創新

採用數碼印花技術將中式傳統圖案巧妙安插於合適的位置,同時將帶有中式特色的刺繡應用到服裝的衣領、袖籠以及腰間等部分的細節設計來使正裝具有特色,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五、專案實施意義

之所以想到做正裝的改良,就是想要用年輕一代的思維模式與創新想法,在保留的基礎上改變傳統正裝的單一性與限制性,既滿足市場需求,又滿足年輕人渴望擁有獨特職業裝的生活需求,最重要的是發揚中國的本土文化。國服之中見政治文化,本土中式服裝見人文情懷。

首先,我們創作並製作出了具有本土自主設計的中式傳統正裝。多年來,我們國家將西服東漸的服飾沿用至今,國際化但是不具有本土特色,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隨著我國曆史的回溫,對於本土特色的中式服裝的需求日益增長,因此我們創作設計並製作的服裝打破了長期以來的這種缺乏狀態,雖然沒有大量投入生產與銷售,雖然還欠缺完善與改正,但初露矛頭的現象與展望今後的研究方向不可小覷。

其次,我們改變了我國正裝設計的雷同化。相信有過求職經驗的人都知道並且深深體會到了我國正裝的設計非常雷同,款式結構相近,色彩變化範圍小,外觀大同小異,難以體現自身特點,使購買者選擇性小。我們以年輕時尚的視角,從不同方面保留並展示了中國元素的另一種展現形式,使選擇者能夠有多種選擇方式與穿搭方式,在這些新鮮元素的運用上又不失正式,很大程度地避免了這種雷同現象的發生。

再次,此次的中式正裝的設計與改良解決了傳統正裝配飾設計不齊全的問題,使服裝的整體美得到了提升。在設計過程中,同學們集思廣益,想出了很多可實施的可進行製作的服裝款式。最後經過融合與改正,設計出了這六款集聚精華的改良後的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式正裝。在確定服裝整體款式後,又做了與服裝風格相協調的服飾品的設計,這包括與服裝在色彩、款式時尚相配套的腰帶、方巾或拎包、鞋襪等系列服飾品的配套設計,整體性的設計使產品更具競爭力。

最後,我們將服裝進行了市場細分,針對不同年齡段,設計出各自適應的正裝。讓各個年齡段的求職者們在求職過程中,保持良好的外形美,最大程度上彰顯其特性又不過度誇張有失大雅,從而增加其自信。

參考文獻:

[1]鄭巨欣世界服裝史[M].杭州:浙江攝影出版社,2001

[2]馬晨曲民國時期上海西服業的特徵研究[D].上海:東華大學,2013

TAGS:中式 正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