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金融建築結構設計及相關技術論文

才智咖 人氣:5.07K

一、高層金融建築。

高層金融建築結構設計及相關技術論文

隨著現代金融業的高速發展,普通的金融類辦公樓已經很難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伴隨著金融業發展的正是現代高層金融建築的飛速發展,那麼比之於傳統的金融建築,高層金融建築有什麼突破呢? 現代高層金融建築大都位於都是繁華地,是金融的集中體現,有時甚至是地區的標誌性建築。建築整體趨於體量高大、功能設計多樣化、結構全能化、技術更加創新。由於層數更多,在建築設計上要面臨諸多問題,例如,建築的沉降、消防安全、抗震以及風荷載等等。高層金融建築在設計之初,就要考慮所有可能出現的問題。本文將以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大廈為例,針對高層金融建築的問題進行探討和分析。

該建築位於上海浦東新區陸家嘴核心地段,總建築面積達 38.16 萬平方米,樓高 492 米。共 101 層,地下 3 層~地下 1 層約有 1100 個停車位,地下 2 層~地下 3層為商業裝置,3 層~5 層為會議室,7 層~77 層為金融商業寫字樓,在 79 層~93層是超五星級的賓館,94 層~101 層設計為旅遊觀光層,在 472 米高的是世界最高觀光廳--觀光天閣。與在建的上海中心大廈和金茂大廈形成“三組鼎立”的局面。結構形式為鋼筋混泥土結構(SRC 結構)以及剛結構(S 結構),巨型柱、巨型斜撐和周邊帶狀桁架所構成的巨型結構體系支撐著之歌巨型大廈。

二、高層金融建築結構設計。

1、基本設計引數。

根據對岩土的勘察報告中指出,該地區的土質分析,土質中含有大量粘土,形成於淺海相鹼性水介質環境,PH=8 左右。所含礦物質化學成份的矽鋁率K=6.0524. 對該建築的結構設計基準期為 50 年,要求一級的安全等級,設定 7度的抗震設防烈度,規定週期為 0.9s 的場地特徵,建築場地的類別要求至Ⅳ類,對基本地震加速度設為 0.1g,達到了類別為乙類的抗震設防類別,設計地震分組的第一組。

2、結構體系。

(1)上部結構之巨型支架。

該建築在建築工程的上部結構採用三重抗測力的結構體系,巨型支架、核心筒以及外伸臂的結構,是絕大多數高層建築都採用的結構體系。其中材料測試採用穩固性更強的混合結構--鋼結構和鋼筋混凝土。巨型支架的主要框架是由巨型柱為主要結構柱,巨型柱是鋼骨混泥土的組合結構,鋼骨的截面是用熱軋性鋼或是焊接形成的,位於整棟建築法的主要外部角落,可以極大地抵抗來自地區風和地震的荷載。輔以巨型斜撐為主要斜撐,這裡的巨型斜撐是鋼管混凝土結構,其截面是由而兩塊的大型豎向翼緣板和兩塊水平放置的連線腹板共同組成。

(2)上部結構之核心筒。

該建築中特殊的周邊帶狀桁架,從大樓的底部向上延伸,高度有一層樓高,是由焊接箱截面和熱軋寬翼緣型的鋼架組成。這些帶狀桁架從側面減少了高層相鄰兩柱之間的垂直位移,同時也為結構整體消化了內部的多重重力擠壓。採用鋼筋混凝土的核心筒是大樓的核心支撐,79 層以上海採用了帶混凝土的端牆設計的鋼支撐核心筒。這主要是由於建築在平面上的限制,所以在內部核心筒的 57~61層到 79 層進行了更換,採用倒插三層的方式進行轉換,為了防止出現錯位,還在搭接的所有樓層部位加強了樓板厚度,也有利於荷載在各部位之間的有效傳遞。

(3)上部結構之外伸臂。

為了連線核心筒和巨型結構柱,在外圍構架了桁架結構,是該建築的外伸臂,有巨型柱和混凝土核心筒相連腳部之間的三層樓高的連線桁架構成。這一結構主要是解決建築佈局中無法達成外伸桁架直接通過核心筒的問題,所以,在設計時,在牆中埋置一道環裝的圈桁架,滿足外伸桁架所需要的後座跨力。

1、樓面體系的構建。

考慮到標準承租層的各種樓面體系,該建築採用了兩種型別的鋼承板組合式的樓面,由較薄一面 2W 和較厚一面 3W 樓面體系組合而成。在裝置層以及相鄰上面一層的對外承租層使用的是較厚的鋼承板樓面,厚度為 200mm,是為了改善這一塊承租裝置層的隔音效果。在樓體 79 層~93 層的賓館層則是採用 200mm 厚的另一種混凝土的樓面。

2、主樓頂部。

樓梯的幾何設計延伸到樓頂,完美呈現刀鋒式的構架。該建築在設計之初,就考慮到主樓頂部的最大特色的圓形缺口要安裝觀光軌道車系統。主樓的頂部空間承載著軌道系統,是該軌道系統的支撐框架。支撐框架的材料大部分採用管狀截面的杆件,節省了軌道車系統在空間上的佔有率,同時還能使其安全的裝在鋼管構成的框架上。

3、設計中特殊問題的解決。

在設計分析整體結構的彈塑性時程時採用了兩種新的非線性的巨集觀單元,一種是傳統的樑柱單元,另一種則是牆單元。兩種不同的巨集觀單元同時通過相同編制高層鋼筋混凝土結構彈塑性時程的分析程式來對結構進一步彈塑性的動力時程分析,將結果與標準的計算結果進行比較。另一方面,對結構型進行靜力的'彈塑性分析整體鋼結構、混凝土樑柱以及斜撐,將建築的核心筒假設為殼單元,利用程式 SATWE 等進一步分析扭轉、風荷和地震對其作用。

三、新技術分析探討。

1、振動臺設計。

考慮到該建築所處的位置以及地下土層,以及結構體系建築的複雜性,設計了模型化的建築整體結構振動臺試驗,提出了簡化的模型方法。選取縮小尺寸的模型進行振動臺試驗,利用系統程式 ANSYS 對簡化的模型進行設計和計算,得出結果並測量抗震性,驗證建築整體的可行性。在模型的測量中,利用相似關係設定震動引數,確定相似比,利用建造的相同材料和對照同樣的施工條件,在類比相似的條件下對建築的模型進行 1:1 的測量,最後收集所有資料,整合到系統程式中得出結果。

2、風荷載研究。

該建築處於風力季節性的地區,為了得出其風力對建築的影響,對建築表面常態和動態進行了壓力試驗,以及風環境的進一步測試分析。設定了風荷載即風速達 43.7m/s,阻尼比為 2%,還考慮到周邊環境的未來設定,進一步的風荷載即風速達 46.3m/s,阻尼比為 2.5%的設定,對建築的將來承受進行測定。

四、總結。

目前越來越多的高層金融建築湧現,上海環球中心的建造於設計令人歎為觀止。關於高層金融建築的結構設計也在不斷創新,不斷地重新整理、打破前面的歷史記錄,對於新技術,人們一直在進一步的探索,同時在大量的資料測定之後應用到高層建築中,構成今天我們所看到的一棟又一棟摩天大樓。

參考文獻:

[1]本格尼· S·塔拉納特。高層建築鋼、混凝土組合結構設計[M].羅福午,方鄂華,王嫻明,等譯。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99.309-335.

[2]何廣乾。建築結構優秀設計圖集(2)[M].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99.3-56.

[3]劉永添,王祖華。高層建築下部過載柱設計[J].建築結構,2000,30(6): 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