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童趣抒懷到理趣沉思之後-劉姝妹文學創作轉型及意義

才智咖 人氣:2.67W

論文關鍵詞:劉妹妹作品  童趣抒懷  理趣沉思  時代性  性

從童趣抒懷到理趣沉思之後-劉姝妹文學創作轉型及意義

論文摘要:本文就劉妹妹的創作從童趣抒懷到理趣沉思這一變化切入,圍繞四個方面闡釋她轉型後的主要風格、特點及其應有的意義,兼及對時代性、文化性之於創作的思考,以期從學理高度,為赤峰文學的現在與未來發展提供一些啟示。

    劉妹妹女士從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發表作品。到目前為止,她的創作文集已出版5部①,包括詩集《女孩子的祕密》,兒童文學作品選集《聽雪兒》,散文集《美麗無限》《沒有人在原處等你》《轉身走向愛》。與專業作家相比,雖然不多,但這也恰恰說明,她作為業餘作家的心態之可嘉—抵抗急功近利,沒有浮躁敷衍,每一篇都能順應創作規律,發自真情實感,而且20多年來,她筆耕不輟,可以說更為難能可貴。更重要的是,她的創作不僅形成了個性風格,而且其風格的發展也是穩健的。

    由於她的身份是從國小教師轉而成為編輯、記者的,這在其創作中也必然劃出了相應的軌跡,即從兒童文學創作轉而傾向於成人散文、隨筆。

    在她的兒童文學創作階段,主要特徵表現為健康的童心童趣。其兒童文學作品選集《聽雪兒》中的詩歌、童話、散文、小說,大多發表於上世紀90年代的諸種報刊,各篇目中的主要內容和基本思想,是在雪中嬉戲,在海邊幻想,在任性中追求向善,在波折中清醒成長。應該說,既有設身處地的童年記憶與體驗,更有教師的施教責任與理性關照。每一篇作品,既具靈感引發的童真氣息,更有潛移默化的意義。

    而在她其後的成人散文創作階段,那種童心童趣的抒懷則逐漸轉化為詩意的沉思。這具體表現為,從對童年的自我追懷、成長記憶,轉而從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以隨筆方式去發現美妙,表達理趣。這一變化過程,在她的散文集《美麗無限》中已經略見一斑,到她新近出版的《沒有人在原處等你》《轉身走向愛》兩部散文集,則顯示出她在轉型之後風格更加成熟自如。而以女性身份和詩意感悟,堅持智性,試圖通過意識的自覺獨抒性靈,堅守一片精神領地,是後兩部集子的重要特徵。

    首先是心存執著並據守精神家園。她在《轉身走向愛》的後記中寫道:“我們這個時代的一大特點是,人們普遍沉酒於功利性的外在生活,很少有人關注到內在的心靈世界,大家都很累,都需要一塊心靈的棲息地。……通過寫作和思考,我找到了自己的內心,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體驗和感受,更加註重豐富自己的內心生活,因此,也獲得了自信和寧靜。在這個物慾飛流而使人變得更加惶恐不安的時代,我們的心靈很需要寧靜和聖潔,需要精神世界的豐盈。”是的,特別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大眾文化撲面而來,媚俗之風日益氾濫。在這樣的形勢下,一個作家能夠堅持操守,可見其創作理念中對純文學的敬畏與心儀。

    劉妹妹創作的體裁以詩歌、隨筆為主,題材上包括家庭與中的諸如親情、友情、愛情等豐富多彩的記憶體驗,更有對在工作中關涉的教育、、人情、世態等社會問題的思考與追問,以及對人生、女性、自然的品味或遊歷。無論是哪一類文字,都出於她的真情實感。賞鑑情趣、排遣憂思、寄託情懷似乎是她的創作旨歸,這正是她的精神家園之所在,也是她對於創作不可能割捨的原因。這不僅沒有什麼功利性,而且,於人於己都是利莫大焉。

    請看,“美麗是所有的女人的心願,美麗是女人最初的也是最終的魅力。”那麼,“藉著節日的喜悅,藉著三月的春光,女人的春天又翩然而至。三月和春天和女人和節日都連在了一起,女人還有什麼理由不在春天裡許個美麗的心願呢?女人還有什麼理由不在春天裡神采飛揚呢!”(《給美麗許個心願》)—可見,她的精神家園並不是世外桃源,它就在日常生活中。

    其次,智性寫作與詩意表現。作者認為:“只有那些帶著智慧上路的人,生活才會五彩繽紛。……文學創作也是一種智慧的表現,這種智慧應該抵達一種使命感,它或是一種責任,或是一種對責任的啟迪。,··…散文的終結點應該是美,它包括一種智慧的美,而這種美來自於真情實感。”(引文同上)此話顯示出一種風範的自覺。它包含著理性沉思等元素在內的智性寫作追求,力圖實現將才華、學問、認識等理性思考轉化成一種理趣,從而達到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南宋嚴羽在《滄浪詩話·詩辯》中說:“詩有別裁,非關書也;詩有別趣,非關理也。”他“以禪喻詩”,強調文學的性,是針對當時盛行的賣弄學問、圖解道理之風。事實上,對此又不能一概而論。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