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通訊工程有線傳輸技術的改進措施

才智咖 人氣:1.09W

光纖傳輸技術是目前通訊工程中有線傳輸技術的主要傳輸技術,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一篇探究有線傳輸技術發展方向的論文範文,歡迎閱讀參考。

淺談通訊工程有線傳輸技術的改進措施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以及科學技術的日益創新,我國通訊工程的相關設施裝置也得到很大的改善。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通訊工程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而通訊工程的傳輸技術又分為有線傳輸和無線傳輸兩種,目前,有線傳輸技術佔據著整個通訊網路的主導地位,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仍在不斷地改造和創新中。對此,本文簡要的分析了當前的有線傳輸技術,並探討了有線傳輸技術進一步改進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通訊工程;有線傳輸技術;改進措施

通訊工程中無線傳輸技術因為發展還不夠完善,傳輸頻率和安全效能都不夠穩定,所以,當前的通訊技術還是以有線傳輸為主。有線傳輸系統的主要工作流程是:終端裝置的訊號經過傳送單元轉換裝置實現光電之間的轉換,然後通過傳輸裝置,傳輸到接受單元轉換裝置,由另一端終端裝置體現出來,構件了一個快捷的、安全的、穩定的訊號傳輸系統。

一、目前的有線傳輸技術

1.1架空明線

架空明線傳輸技術就是指在電線杆上設定科學合理的導線,導線之間形成不同的通訊渠道,以實現訊號傳輸的目標。但是,這種技術形成的通道之間傳輸速率較低,一般情況下頻帶高階為1赫茲,低端為300赫茲[1]。在實踐運用中,通常用於單路電話和多路載波之間的訊號傳輸。由於架空明線的傳輸速率低,而且傳輸距離短,所以目前在通訊工程中很少使用這種有線傳輸技術。

1.2同軸電纜

同軸電纜傳輸技術是以單根銅芯為傳輸導線,並用同軸的銅管和銅網進行包裹。這樣的裝置結構,可以形成一個訊號傳輸通道。同軸電纜可以有效的抵消外來的訊號干擾;同時,也極大的擴充套件了頻帶的寬度,有些高階頻帶可以達到10兆赫茲以上。同軸電纜由於其良好的抗干擾性和頻頻寬的特點,廣泛的應用在電視訊號等方面的傳輸中。但同軸電纜的安裝和維修都比較困難,而且消耗的資源財力也比較大,需要進一步的改善。

1.3雙絞線電纜

雙絞線電纜傳輸技術就是利用兩條相互絕緣的導線纏繞在一起,形成一個訊號的傳輸通道,目前廣泛的應用於數字訊號和模擬訊號的傳輸中。雙絞線電纜的傳輸距離可以達到100米,並且傳輸速率極快。它分為非遮蔽和遮蔽兩種,遮蔽雙絞線的外層由金屬材料包裹,可以有效的減少外來訊號的干擾,並防止資訊在傳輸過程中被竊取的情況;但是造價比較昂貴,安裝和維修比較困難,對專業技術要求也比較高。

1.4光纖

光纖傳輸技術是目前通訊工程中有線傳輸技術的主要傳輸技術,分為單模和多模光纖兩種,實現光電之間的互相轉換進行訊號傳輸[2]。運用單模光纖進行訊號傳輸時,需要穩定的光源和較高的譜寬,而且傳輸的模式太過單一;而多模光纖,則能同時進行多種模式的傳輸,具有更好的傳輸效率和經濟效益。光纖傳輸技術與普通的有線傳輸技術相比,具有低損耗、中繼光放大器間距大的特點,而且本身具備抗腐蝕和抗干擾能力,所以被許多領域廣泛採用。

二、有線傳輸技術的發展方向

2.1加長傳輸距離

隨著社會經濟的全球化發展,拉近了世界各國之間的距離,為了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和現代科技發展的要求,需要加長通訊工程中有線傳輸技術的距離。在實踐的應用中,跨地域電纜和跨海電纜的建設正受到社會的重點關注,為了加快各國之間的'資訊傳遞,並保證訊號的穩定性和保密性,加長有線傳輸技術的傳輸距離是主要的發展方向之一。

2.2加強智慧化建設

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網際網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廣泛普及,也推動著通訊工程的有線傳輸技術向網路化發展。加強有線傳輸技術的智慧化建設,能夠及時的滿足不同使用者的不同需求,並且能夠保障資訊的傳輸質量和效率。隨著網路技術在通訊工程中的不斷深入與融合,將全面的打造出新型的有線傳輸技術,將極大的推動通訊行業的發展和技術改革。

2.3光纖傳輸技術的改善

為了滿足社會的需求,光纖傳輸技術也要進行不斷地改造和完善。對此,可以從骨幹層、光纜線路、接入層和裝置四個方面進行改善,具體體現為:骨幹層要增強節點的擴充套件性,對接入層業務進行負荷分擔處理,使用不同種類的組網,並儘量減少跳線轉接;光纜線路則要進行科學的規劃,並採用兩纖雙向複用段保護方式,增強市場競爭力;接入層通過分裂環和拆環的方式擴大網路的容納量;改善裝置生產環境和優化裝置生產方案。

三、結語

隨著通訊工程無線傳輸技術的發展以及其他科學技術的相互融合、協調,使得有線傳輸技術需要不斷地進行改進和完善,具有更好的穩定性、安全性、高效性,來滿足社會通訊工程建設的需要,讓人們的生活更加便利,有效的推動整個通訊行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楊薇.通訊工程中有線傳輸技術的改進研究[J].科技資訊,2014,(28):39-39,42.

[2]魏小軍.通訊工程中有線傳輸技術的改進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18):1604-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