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學結合下高職思想政治教學

才智咖 人氣:7.13K

新的教學模式給高職院校的思想教育課帶來了挑戰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機遇。“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能夠促進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從而為國家和社會培養更多的人才,創造更多的財富。

工學結合下高職思想政治教學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國我黨的生命線,對於高職院校也是一樣,思想政治教育是十分重要的,目前,“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是趨勢,工作和學習相結合,教育和生產相結合,學校與企業相結合。我們對“工學結合”模式下的高職思想政治教學進行探索,希望對高職院校的教育有所幫助。

關鍵詞:工學結合;高職;思想政治;教育

高職院校是我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一環,肩負著為我國培養適應未來工作崗位的高素質人才的重任。而思想政治方面的教學是高職院校教育教學的基礎,目前,在“工學結合”的教育模式下,思想政治的教學迎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如何把握好教育的方向,如何讓每一位學生思想過硬、政治合格,是每一位高職院校教育工作者的責任。

1.“工學結合”的概念和重要意義

高職院校是我國培養社會高素質人才的重要場所,是學生和他們未來工作崗位的橋樑。目前,“工學結合”模式在我國的高職院校教育中越來越普遍,帶來新的血液和挑戰。所謂“工學結合”,就是一種將工作和學習相結合的教育模式,這種模式是非常適合高職院校的教育的。高職院校是為了培養適應工作崗位的技術人才,為了更好的讓學生提前適應今後的工作崗位,學校與工作單位就必須建立充分的聯絡,讓學生提前到工作崗位上進行實習,實現校企的共建,這樣,對學生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適應能力是很有必要的。隨著“工學結合”模式的不斷髮展,給我國高職院校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

2.“工學結合”的實施使思想政治教學面臨著新的挑戰

與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同,“工學結合”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對於教學的要求更高,標準也更高,課堂單一模式的教學已經不能滿足日常的需要,工作與學習的結合已經成為趨勢,所以,高職院校要改變日常的教學安排和教學方法,以新的模式更好的為學生的學習和工作服務。

2.1教學安排的挑戰

“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和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不同的,不僅僅是傳統的課堂教學,它更重視對學生專業素質和職業能力的培養,旨在讓學生更好的適應未來的工作崗位,所以,在教學的安排上,我們要打破傳統的教學安排,將實踐和工作與教育教學更好的結合起來,注重學生課堂基礎知識教學的同時,更要指導學生的實踐教學。思想政治是理論性非常高的專業,理論知識的教授和學習任務本身就很重,所以,實踐和工作的教學安排就更要合理的配置。

2.2教學方式的挑戰

“工學結合”的教學方式和傳統教學方式是很不一樣的',除了課堂的教學意外,綜合的工作實踐也是很重要的,我們要充分貫徹工作和教育相結合,學校和企業相結合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更好的適應未來的工作崗位。

2.3教學環境的挑戰

以往的教學主要是在課堂中開展的,但是新的“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的環境就不侷限於課堂,而是將企業和未來的工作崗位作為新的培養環境,提前讓學生適應,這樣,就對教學的組織和開展帶來了困難,多種的教學環境也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了陌生感,需要學校和老師時刻關注。

3.“工學結合”的實施給思想政治教育課的教學帶來了難得的機遇

新的教學模式給高職院校的思想教育課帶來了挑戰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機遇。高職院校的教學目的就是為社會培養適合工作崗位的高素質人才,特別是在思想政治方面,是保證我國前進方向的中堅力量。“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有利於促進思想政治課的實踐教學,實踐是我國學生非常缺少的能力,他們大多對課本知識掌握的非常全面,但是一到了實際的工作,就有很多不適應的地方,所以,“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就給實踐教學提供了非常好的條件。此外,在工作和實踐中學習,有助於學生找到自己知識網路的不足,能夠從實際的工作中彌補,進一步學習和提高。同時,“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能夠促進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從而為國家和社會培養更多的人才,創造更多的財富。

參考文獻:

[1]黃啟紅.工學結合模式下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研究[J].傳承,2010,15:44-45.

[2]趙發榮,糜紅纓.構建工學結合模式下高職思想政治教育新機制[J].常州資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06:85-87.

[3]楊東銘.論工學結合模式下高職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J].教育與職業,2011,33: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