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三網融合對電子支付的影響

才智咖 人氣:2.98W

摘要:三網融合是現代資訊技術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作為現代資訊科技發展和商業需求相結合的產物,電子支付不可避免將受到三網融合所帶來的巨大影響,後者的實現將為電子支付提供更為有利的發展環境和條件。

探析三網融合對電子支付的影響

關鍵詞:三網融合 電子支付 影響

網路融合是現代資訊科技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2010年1月13日,溫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加快推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和網際網路三網融合,並提出了推進三網融合的階段性目標。至此,歷經十餘載的爭論和博弈,備受關注的我國三網融合,終於有了自己的“時間表”和“路線圖”,也意味著三網融合今後將進入實質性的推進階段。

所謂三網融合,是指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和網際網路三大網路的相互滲透、互相相容並逐步整合成為統一的資訊通訊網路,是為了實現網路資源的共享,避免低水平的重複建設,形成適應性廣、容易維護、費用低的高速寬頻的多媒體基礎平臺。簡言之,即三大網路通過技術改造,能夠提供包括語音、資料、影象等綜合多媒體的通訊業務,使用者通過一個網路可以完成上網、看電視、打電話等幾乎所有的日常資訊處理。三網融合以後,不僅資訊傳播、內容和通訊服務的方式會發生很大變化,企業應用、個人資訊消費的具體形態也將會有質的變化。

作為現代資訊科技發展和商業需求相結合的產物,電子支付不可避免將受到三網融合所帶來的巨大影響,後者的實現將為電子支付提供更為有利的發展環境和條件。

一、三網融合為電子支付提供了更加高效先進的網路基礎條件

所謂電子支付,是指電子交易的當事人,包括消費者、廠商和金融機構,通過資訊網路,使用安全的資訊傳輸手段,採用數字化方式進行的貨幣支付或資金流轉。按照支付指令的傳輸渠道,電子支付可分為通過金融網進行指令傳輸的卡基支付、通過網際網路進行指令傳輸的網上支付、通過行動通訊網進行指令傳輸的移動支付。無論哪種形式的電子支付,都是通過網路,以先進安全的數字資訊科技來完成支付行為。其工作環境是基於一個開放或相對開放的.資訊系統平臺,尤其是網上支付,使用開放的網際網路平臺,使商家和消費者可以很方便地加入電子支付系統,該系統可以跨越時空,提供全球7×24小時的服務保證,交易者足不出戶,便可隨時隨地在很短的時間內進行消費支付活動。

三網融合後,網路從各自獨立的專業網路向綜合性網路轉變,網路效能得以提升,資源利用水平進一步提高,電子支付所依存的網路基礎條件將得到極大的改進。三大網路的融合並不意味著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和網際網路的物理合一,而主要是指高層業務應用的融合,表現為技術上趨向一致,網路層上可以實現互聯互通,形成無縫覆蓋,應用層上趨向使用統一的IP協議。作為新一代電信網的基礎,IP優化光網路是三網融合的結合點,較之於傳統網路也將更加高效先進。

二、三網融合為電子支付的推廣創造了更加廣闊的使用者空間

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釋出的中國網際網路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0年6月,我國農村網民規模達到11508萬,佔整體網民的27.4%,半年增幅為7.7%;城鎮網民規模達到30492萬,佔比72.6%,半年增幅為10%。受制於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滯後、網際網路接入條件不足、硬體裝置落後等因素,農村地區網民的增長仍顯得較為緩慢,增幅小於城鎮地區。根據國務院推進三網融合總體方案(國發【2010】5號文),推進三網融合,重要任務之一是加強網路建設改造,其中,加快電信寬頻網路建設,推進城鎮光纖到戶,擴大農村地區寬頻網路覆蓋範圍。隨著這一方案的通過實行,現已有部分農村地區開始試點推廣,這將會對農村網際網路的發展帶來質的變化,未來農村網民規模有望加快增長,這也就預示著電子支付的潛在使用者將大幅增加。

此外,部分地區開展的相關三網融合探索,比如,在山西,中國移動山西公司為山區群眾提供了基於光纖的廣播電視傳送業務;在湖北鄂州的廣電企業和電信企業達成協議,如在電信網路所不能到達的地方,使用者可選擇廣電網路提供電話服務。這些案例一方面反映了三大網路融合後實現互聯互通,達到無縫覆蓋,從而在業務層面上互相滲透和交叉,同時也從側面反映出,三網融合可以進一步擴充套件電子支付使用者群的空間範圍,不論身處何地,只要可以接觸到三網中的任一網路,都能夠進行電子支付。

三、三網融合為電子支付的推廣培育了良好的需求氛圍和消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