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奧林匹克文化

才智咖 人氣:8.84K

摘要:奧林匹克運動是以教育為核心、體育為載體的國際文化現象。因此,從文化的視角來審視奧林匹克運動十分必要。奧林匹克文化是以西方文化為主導的多元文化;奧林匹克文化是以教育為核心、體育為栽體的文化;奧林匹克文化是具有遠大理想和催人向上的先進文化。

淺談奧林匹克文化

關鍵詞:奧林匹克;文化;教育;體育

100多年來,奧林匹克運動克服重重障礙,獲得了蓬勃的發展,成為當今世界規模最大、範圍最廣、影響最深的國際文化活動,也成為現代文明生活的一個顯著標志。僅以2004年雅典奧運會為例,觀看開幕式的觀眾(包括電視觀眾)就超過30億人次,幾乎佔世界人口的一半。可以預料,在2012年我國舉行北京奧運會時,它的影響和轟動決不會亞於以往各屆。

面對這樣獨具魅力的國際文化現象,我們不能不思考它發展的主要因素是什麼,僅僅是因為高水平競技體育的精彩比賽吸引人嗎?應該承認這是一個重要因素,但任何一項世界錦標賽或國際賽事也沒有如此激動人心,何況開閉幕式並沒有任何比賽也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顧拜旦曾經在這個問題上有專門論述,他認為奧運會的各種儀式是區別於一般世界錦標賽的最大特點。自古以來,在奧運會的賽場上就是競技與文化藝術相結合的。我們從《奧林匹克憲x》中可以看到這樣的規定:“奧林匹克主義謀求體育運動與文化和教育相融合,創造一種以奮鬥為樂、發揮良好榜樣的教育作用並尊重基本公德原則為基礎的生活方式。”因此,從奧林匹克文化的視角來審視奧林匹克運動是十分必要的。

1 什麼是奧林匹克文化

在古漢語中,“文化”一詞是指“文治與教化”的意思,和現代漢語不是一個概念。在西方語言中,“文化”(culture)一詞有教育、開化、教養、耕作、栽培、養殖和精神文明等廣泛含義。因此,在19世紀的歐洲,無論是拉丁語系還是斯拉夫語系,都把“體育教育”稱為“physical culture”,並沿用至今。過去相當一個時期,原國家體委的對外名稱就是按照前蘇聯的俄文譯成英文的:Physical Cudture and Sports Committee。在體育理論界,也有人把physical Cudture譯為“體育文化”的,我認為並不確切,而且它和“體育教育”相混淆了。我主張體育文化最好譯為“sport Cudture”。但羅馬尼亞在1974年出版的6種文字的《體育運動詞彙》(1983年大百科全書體育卷編寫組出版,盧先吾、熊鬥寅合譯)中,確實把physical Cudture作為“體育文化”收入詞條。這是一本幾十位專家經過30年研究的成果。該詞典對physical Cudture的解釋是:“廣義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它綜合各種利用身體練習來提高人的生物學和精神潛力的範疇、規律、制度和物質設施。”從以上這些引文中不難看出“文化”一詞的確含義很廣,但我們也能從中得到啟迪,對理解什麼是奧林匹克文化有一定幫助。

奧林匹克文化是一個非常廣泛的概念,它是指奧林匹克運動的全部思想和活動內容,也可以解釋為從古代奧運到現代奧運為人類創造的一切精神財富。如果我們套用上述的文化概念,是否可以界定為:奧林匹克文化是社會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在古代和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實踐中所創造的一切精神財富的總和。奧林匹克文化的內涵非常豐富,也可以把奧林匹克文化分為廣義和狹義兩大部分:廣義的奧林匹克文化應該包括古代奧林匹克傳統、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奧林匹克主義、奧林匹克理想、奧林匹克精神以及所有的奧林匹克活動如奧林匹克運動會、大眾體育、奧林匹克文化活動、奧林匹克教育和奧林匹克商業活動等等。狹義的奧林匹克文化是指與奧林匹克運動有關的文化藝術活動以及各種視覺形象,如奧林匹克標誌、旗幟、獎章、招貼畫、格言、徽記、會歌、奧運會火炬、奧運會吉祥物、奧林匹克紀念幣、奧林匹克郵票以及奧運會開閉幕式,奧運會期間舉行的文藝表演、科學報告會和奧林匹克大眾傳播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