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醫學來華留學生學習動機思考

才智咖 人氣:2.61W

動機被許多研究者認為是成功學習二語或外語的主要決定性因素之一。在Gardner和Lambert的經典動機研究模式的基礎上,國內外學者予以拓展,對學生外語/二語學習動機及其各個維度(因素)進行了較多相關研究。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相關內容的論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臨床醫學來華留學生學習動機思考

摘要:本文為探討我校醫學來華留學生學習動機現狀及特點,提出相應的強化對策,以期進一步提高留學生教學質量,採用質性研究的方法分層抽取各年級醫學留學生12名作為研究物件,對其進行半結構式深入訪談。結果顯示:醫學留學生的學習動機主要包括理想型、社會型、家庭型和不確定型等。由此得出結論: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需要從內在和外在兩方面加強教育工作,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專業思想教育,提高教師的整體帶教水平。

關鍵詞:臨床醫學;留學生;學習動機;研究

學習動機是推動學生進行學習的一種內部動力,是社會和教育對學生學習的客觀要求在其頭腦中的反映[1]。已有研究證實,學習動機較強的學生能取得更好的成績[2],且能增加他們學習的持續性[3]。我校從2004年開始招收外國來華MBBS留學生,作為我校對外合作與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多年來招生人數逐年增加,教學管理不斷改善,且醫學留學生教學水平處於全省同類院校的領先地位[4],主要生源國有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等周邊國家。但由於我國醫學院校外國留學生教育資源豐富,對醫學專業的外國留學生有充足的接納培養能力,所以在招生錄取上表現為一種非競爭性的錄取,因此來華醫學留學生的基本情況表現為:基礎知識薄弱、生源質量參差不齊、漢語程度基本為零起點等,加上文化和習俗的差異,在教學模式、學生學習方法等方面都可能存在較大差別,目前呈現出“三低一高”的現狀:即出勤率低、考試合格率低、課堂積極性低,及牴觸情緒高。為了更好地促進我校醫學留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深化提供依據,本研究採用現象學研究方法探究我校醫學留學生的學習動機現狀。

一、物件與方法

1.物件。採用分層抽樣法,將2010~2013級的四個年級在校醫學留學生按照優秀、中等、差等的三個層次選取研究物件。納入標準:①在校參加常規學習的.外來醫學留學生;②英語表達清晰,有良好的溝通交流能力;③願意參加本研究。截至訪談資料飽和,共選取12名研究物件。平均年齡21±2.23歲,男生8名,女生4名。來自尼泊爾、印度、孟加拉三個不同國家。

2.方法。本研究以質性研究中的現象學方法為指導,以瞭解學習動機現狀為目的,擬定訪談提綱:①Doyoulikethismajor(MedicalScience)?Why?②Doyouhaveconfidencetostudywellinthismajor?③Theseyearsafteryouaccessedouruniversityhaveyoubeenstudiedhardforallthecourses?Why?④Ifyouhavesomeaca-demicproblems,howwillyoudo?⑤Nowwhatisthemainproblemdoyouthinkinyourstudingandourteaching?採用面對面半結構式個體化深入訪談形式收集資料,訪談前向學生介紹研究目的、意義、所需時間,並就錄音問題徵得其同意後,對訪談內容進行同步錄音。研究結果採用匿名方式對研究物件進行編碼,訪談在安靜自然的小會議室進行,每次訪談時間30~40分鐘。

3.資料分析。採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將訪談錄音轉為文字,配合訪談記錄,仔細閱讀並整理,提取有重要意義的陳述,對反覆出現的觀點進行編碼,析出主題。

二、結果

1.理想型學習動機內心向往崇高的醫學事業,認為醫生是一個能為人類解除病痛的職業。把成為一名優秀的醫生作為自己的人生理想。學生A:“我就是喜歡幫助他人,想成為一名受人崇敬的醫生。”學生F:“我希望可以幫助他人,幫助他人可以給我自己帶來快樂。”

2.社會性學習動機醫生是社會地位較高的職業,能在生源國當上醫生會被很多人羨慕。學生G:“醫生和工程師在我們尼泊爾是受人崇敬的兩個職業,我也願意幫助患者減輕病痛,我想通過醫學本科專業的學習為我日後成為一名好的醫生打好基礎。”學生K:“在我們國家,醫學是很難考上的大學專業,課程成績要求很高,因為很多人都想讀這個專業。只要通過了執業醫師考試,就可以在我們那找到收入較高的工作。”

3.家庭型學習動機家庭環境的薰陶或是家人的意見使得學生選擇醫學專業。學生C:“我媽媽是護士,從小耳濡目染,就想成為醫生。當地10年級就可以選專業,包括醫學/科學/經濟學等,我就想選擇醫學。”學生H:“我的家住在農村,從小就比較貧寒。醫生是我們國家收入較高的職業,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改善家庭條件。”

4.不確定型學習動機部分學生對於選擇這個專業沒有明確的動機。學生B:“當時準備選擇來中國留學,正好碰到一箇中介,推薦醫學專業,我就選了。”學生J:“我在本國屬於成績不太好的學生,在我們印度讀大學的費用也不便宜,有同學來中國學醫,我就一起來了。”還有學生D也有類似的陳述。

三、討論

1.積極的學習動機有助於促進學習效果。許多研究已經證實,學習成績與學習動機和學習策略的關係非常密切,學習動機的指向和水平直接影響學習行為和學業成就。這與本研究的調查結果一致。成績較好的學生學習動機比較積極,並且在學習過程中碰到問題後,大多從自身尋求解決辦法。例如,對於課堂上沒有消化的知識點,過後會選擇上網或是從圖書館繼續補習,增進理解。對自己日後的求職就業有充分的自信,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成為一名優秀的醫生。往往這類學生具有良好的自控性,嚴格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課堂出勤率較好,學習效果好。動機不明確或動機消極的學生,更傾向於找外界的問題,認為部分老師教學水平不夠,學院教學體制欠佳等。這類學生對於成績差的現狀一般不會從自身採取積極的改善措施。

2.內部強化———必要的心理疏導和專業思想教育。研究表明,學習動機不是一種穩定的特質,它具有動態性、環境制約性和領域特殊性[5]。由於外國留學生來自不同的國家,對於融入中國文化、中國生活習慣、中國教學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困難,這就無形的增加了學生的學習壓力。加之沒有家人的約束,可能會出現自由散漫的學習狀態。起初積極的學習動機可能會弱化、消極的學習動機可能會愈演愈烈,所以一定的心理疏導和專業思想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及時瞭解學生的心理動態,從源頭上解答學生不同階段的學習生活困惑,幫助其儘快的轉變和適應在中國的學習生活節奏,減輕他們的畏難情緒,可使其對學習保持熱情和信心,增強學習動機的強度,從而促進教學輸出效果。

3.外部強化———提高帶教老師的整體帶教水平。從調查中可以發現,學生普遍反映臨床專業授課老師不盡如人意,表現為英語表達不清晰、內容枯燥單調、部分內容講解不透徹難以理解等。目前國內的留學生教育以英語授課為主,但是受本國語言的制約、以及教學方式的跨國差異,部分老師表現得力不從心,尤其是見習階段的臨床帶教老師表現得更為明顯。醫學知識紮實的老師未必擁有高水平的英語語言功底,因此在表達和傳輸的過程中很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偏差,這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容易因溝通障礙而增加學習難度。這就要求我們的專業帶教老師不僅要有高度的責任心、高水平的專業知識,還要精通英語交流。教師的專業引導可以大大增加學生學習的動力和積極性。

四、結論

留學生教育是高校加快國際化程序的重要舉措,我校自開展醫學留學生教育以來,積極探索,大膽創新,不斷優化教學體制,改善辦學條件。為更好的促進學生的學習動機,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的方法,瞭解現階段學生學習動機的現狀。受自身和外界因素的制約,為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我們需從思想上和教學實力上進一步加強,在“趨同管理”的基礎上,力求“人性化管理”,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本校留學生教學質量,為高水平人才的輸出繼續努力。

參考文獻:

[1]潘菽.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2]WoltersCA,extualdifferencesinstudentmotivationandself-regulatedlearninginmathematics,English,andsocialstudiesclassrooms[J]ructionalscience,1998,26(1-2):27-47.

[3]est-LaidPlansModernConceptionsofVoli-tionandEducationalResearch[J]ationalresearcher,1993,22(2):14-22.

[4]趙雲,劉愛華,胡鳳琴,等.臨床醫學留學生教學及管理探索[J].醫學教育探索,2007,6(9):850-851.

[5]張建玲,毛晉平.高校學生學習動機的調查分析[J].中國心理衛生雜誌,2005,19(5):3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