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市場行銷管理論文

才智咖 人氣:1.01W

在藝術市場行銷理論中,藝術傳播相關營銷策略模式主要提出了廣告、宣傳、推廣、品牌、包裝等策略模式.將藝術作品創作層面的藝術市場行銷策略模式定義為“作品策略”。

藝術市場行銷管理論文

一、藝術市場行銷組合策略的概念和理論研究現狀

市場行銷組合策略亦稱為“市場行銷策略”或“市場行銷組合”,是企業用於創造其目標市場想要的反應而整合、協調使用的可控因素(要素)的組合。①20世紀著名的營銷學大師傑羅姆麥卡錫最早提出“4Ps”(產品product,價格price,渠道place,促銷promotion)市場行銷組合策略。隨後產生了針對服務業的4Cs以及競爭導向的4Rs等。但是,產生於工業經濟時代的4Ps、針對服務業的4Cs以及競爭導向的4Rs,在以精神產品為物件的藝術市場行銷活動中的應用都存在很大侷限性。因此,本文在系統總結藝術市場行銷的理論基礎上,針對實踐提出適合的藝術市場行銷組合策略,對藝術市場行銷組合策略理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與現實意義。藝術市場行銷組合策略理論的研究受到了國內外眾多專家和學者的重視,並取得了一些階段性成果。藝術市場行銷組合策略的研究主要從以下兩個方向展開:一個研究方向是繼承一般市場行銷組合策略理論(尤其是4Ps理論);另一個研究方向是在繼承一般市場行銷組合策略理論的基礎上,對其組合因素進行一定的解構與重組。此外,現有的相關研究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研究者根據自己的主觀經驗解構與重組,鮮見基於藝術市場行銷的特徵、通過系統的論證而提出的相關理論。故此,現有的藝術市場行銷組合策略理論在其應用的可操作性上存在明顯不足。

二、藝術市場行銷要素組合的基本特徵

筆者從藝術生產、藝術市場行銷理論中,關於市場行銷要素以及組合的相關研究成果中分析了藝術生產、藝術市場行銷理論中市場行銷要素及其組合相關研究成果,發現藝術作品不同於一般的工業產品,承載的是審美價值,並且由物質的載體所承載。基於此,可以將藝術市場行銷要素組合的基本特徵概括如下:一是從藝術生產過程來看,藝術生產活動源於作品的創造,終止於藝術消費。從現有藝術市場行銷組合策略多繼承4Ps這一現象,也證明了藝術市場行銷策略的基準是遵循“供給——需求”的要素組合基準。因此,“供給——需求”路徑是藝術市場行銷組合策略的基本路徑。二是需求要素體現接觸性要素的特徵,類似4Cs的服務性營銷策略,只是這一要素的影響主要體現在需求階段,而不像服務影響活動那樣體現在營銷的全過程之中。三是應對替代競爭的要素融合於各市場行銷組合策略之中。藝術市場行銷貫穿於藝術作品創造、鑑賞過程的替代競爭,因此構成藝術市場行銷組合策略的要素組合具有一定的綜合性,類似4Cs理論。

三、藝術市場行銷組合策略的模式體系

本文根據藝術生產的基本邏輯過程,結合藝術市場行銷研究的經驗,構建藝術市場行銷的基本要素體系,這一過程是藝術市場行銷要素組合的基準。

1.藝術作品創作層面——產品策略

在藝術生產理論中,藝術作品創作包含兩個層面的'內容,一個是藝術作品的創作過程,另一個是藝術作品。在藝術市場理論中,一般是繼承了4Ps理論中的產品策略,同時將品牌、包裝等策略獨立出來。但在4Ps理論中,品牌、包裝屬於產品策略的構成要素。故此,將藝術作品創作層面的藝術市場行銷策略模式定義為“作品策略”。

2.藝術資訊傳播層面——傳播策略

藝術資訊傳播是藝術生產理論的新發展,諸多學者相繼提出了藝術生產過程中的藝術傳播環節,例如李勝利、劉樹杞、李鳳臣、黃宗賢、田川流、張黔、旭光、顧平等學者。在藝術市場行銷理論中,藝術傳播相關營銷策略模式主要提出了廣告、宣傳、推廣、品牌、包裝等策略模式,例如章利國、李萬康、西沐、陳長田等學者從這些方面展開了研究。傳統市場行銷策略理論中雖沒有專門提出資訊傳播的內容,但有眾多的策略模式與之相關,一類是4Ps理論中的促銷策略,包括人員推廣、營業推廣、公共關係、促銷策略;另一類則是多個要素的綜合性策略,如4Cs理論的溝通,4Rs理論的關聯、關係等策略。鑑於藝術資訊傳播的廣泛性,故此將藝術資訊傳播層面的藝術市場行銷策略模式定義為“傳播策略”。

3.藝術時空聯絡層面——關聯策略

藝術作品、藝術企業與市場之間的時空聯絡是客觀存在的。藝術家創造的藝術作品需要通過一定的銷售通道,使藝術作品在時間、空間和所有權上完成從藝術家向消費者的轉移。在藝術生產理論中,其研究的重點是藝術品本身的創作、資訊傳播和鑑賞,而對藝術時空聯絡方面的研究較少。但是,藝術市場理論中對其研究很活躍,對藝術企業與市場之間的時空聯絡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藝術作品的時空轉移,另一個是藝術企業為完成市場活動而與市場的營銷要素之間的聯絡。學者孫亮、曹意強、餘丁、田川流等強調了公共關係以及贊助的重要作用。故此,將藝術時空聯絡層面的市場行銷策略模式定義為“關聯策略”。

4.藝術作品鑑賞層面——回報策略

藝術鑑賞是藝術生產理論中重點研究的內容之一。藝術作品只有通過消費者完成藝術鑑賞活動,才可能得到消費者的認可,才可能獲取回報,這與一般工業品或服務活動的回報模式有很大不同。在藝術生產理論中,藝術作品鑑賞階段主要研究藝術鑑賞的規律、心理、過程等問題,如學者孫美蘭、顧永芝、彭吉象、朱和平、田川流等。從藝術市場的角度來看,藝術品在交易中獲取回報的過程有其獨特性,它是一個“供給者的期望估價→供給者降低顧客獲取藝術作品的成本→供給者引導消費者理解藝術作品的意蘊併產生審美昇華→消費者根據自己的審美偏好評判作品價值→買賣雙方談判確定交易價格”的過程。這一過程類似於4Rs理論中的回報策略。故此,基於藝術鑑賞和藝術品市場交易的特點、借鑑4Rs理論,將藝術作品鑑賞層面的市場行銷策略模式定義為“回報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