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心路歷程對於其愛情詩創作的影響

才智咖 人氣:2.55W

徐志摩愛情詩中有著優美的語言、敏銳的心靈以及細膩的情感,他的詩歌中蘊含著自己對於愛情的信念與理想的執著,以下是小編蒐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徐志摩心路歷程對於其愛情詩創作影響的論文範文,歡迎閱讀參考。

徐志摩心路歷程對於其愛情詩創作的影響

徐志摩是一位著名的詩人,但是一直以來,他與林徽因、張幼儀與陸小曼的愛情故事卻完全將他的詩名掩蓋,這些愛情詩得到了後世的極高評價。愛情詩雖然是描寫愛情,但是卻富於哲理。在徐志摩的思想觀念下,愛是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生命的傳承,下面就對徐志摩的愛情詩進行深入的解讀。

一、徐志摩愛情詩中的思想與人生信念

作品是思想的有機呈現,徐志摩的愛情詩中蘊含著他的人生信念與思想觀念,胡適認為:“他的人生觀真是一種‘單純信仰’。”這種信仰包括愛、自由與美,一直以來,他都希望這三者可以得到有機的融合。在三個因素之中,“愛”是其中的核心因素,徐志摩這種信仰的形成與他的人生經歷、個性與文化環境有著密切的關係。

徐志摩是家中的獨子,家庭環境殷實,養成了一種任性、自我的性格,這也是他放棄家業走救國路線的主要原因。在到英國留學後,劍橋濃郁的人文景觀與文化氛圍給徐志摩帶來了巨大的影響,他不僅受到浪漫主義詩人拜倫、華茲華斯、濟慈、雪萊以及劇作家莎士比亞的影響,還結識了著名的作家曼殊菲爾、嘉本特、威爾斯,更是與哲學家羅素成為莫逆之交。在他們的影響下,徐志摩人生觀逐漸發生了極大的變化,他倡導自由、個性解放。在這一階段,他還結識了林徽因的父親林長民,愛上了他的女兒林徽因,由此引發的情愫也為他的創作帶來了無限的靈感源泉。

二、徐志摩心路歷程對於其愛情詩創作的影響

徐志摩詩歌中反響最大的就是愛情詩,在他創作的詩歌作品中,愛情詩的數量超過了半數。對於徐志摩愛情詩的界定,學術界尚未得出統一的思想,有的倡導坐虛,有的主張坐實,由於關於此的劃分標準尚未統一,因此,學術界目前對於徐志摩愛情詩的研究還不夠深入。一般情況下,在評價徐志摩詩歌時,往往回避他的愛情詩,實際上,要想深刻地分析徐志摩的`詩歌本質,就一定要對其心路歷程與愛情經歷進行深刻的分析。

張幼儀是徐志摩的結髮夫妻,但卻是父母包辦的婚姻。當時徐志摩崇尚救國,對文學並不感興趣,因此在這一階段並未創作詩歌,但是,這並不是說明他與結髮妻子毫無感情,相反,雖然是父母包辦,但是在多年的相濡以沫中依然產生了感情。在徐志摩初到倫敦後,就寫了家信希望張幼儀可以常伴左右。在與林長民的頻繁交往下,徐志摩才逐漸移情林徽因,他內心的反叛精神完全被點燃,可以看出,他與張幼儀的結合完全是一種被動的接受,在蔣百里婚變的刺激下,他開始嚮往自由的戀愛。為此,他放棄了博士學位,追隨羅素,而羅素與妻子的分手也對徐志摩產生了深深的觸動,為了追求自己的真幸福、真戀愛,他提出與張幼儀離婚,豁達善良的張幼儀很快簽字同意。在離異後的3個月,他為張幼儀寫下了第一首也是唯一一首詩歌———《笑解煩惱結———送幼儀》,在同年的11月8日,徐志摩在《新浙江》副刊《新朋友》上發表了自己的離婚通告,這是對傳統婚姻制度的一種挑戰,也是他單純理想主義的標誌性表現。

徐志摩的婚變引來了各方的斥責,但他依然堅持自己的信念,他滿意歡喜地認為自己找到了生命中的靈魂伴侶,但是,始料未及的是,林徽因在不久後不辭而別,這使徐志摩陷入了深深的絕望中。

在與林兜兜轉轉的情感之中,徐志摩結識了陸小曼,他們相知相愛,從北京移居上海,但徐志摩並未完全忘懷林徽因,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在矛盾與痛苦中,他將自己的情感寄託在詩歌上。在林徽因回國之後,徐志摩將自己的情感深深埋藏在心底,這在後期《你去》、《在病中》的描述可見一斑。

在徐志摩的心目中,陸小曼符合理想伴侶的標準,陸小曼出生世家,才情兼備,能歌善舞。徐志摩是典型的文藝青年,他浪漫任性,充滿紳士風度,他們意味相投,兩情相悅,很快就迸發出了愛情的火花。在《雪花的快樂》、《我有一個戀愛》等詩歌中都充分表達出自己對陸小曼的真愛。但是,現實往往是殘酷的,陸小曼是有夫之婦,他們在一起難免會受到家長的反對與社會的飛短流長,他們的愛情也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雖然歡喜,但是也有著莫大的壓力。在《為要尋一個明星》、《這是一個懦怯的世界》中,徐志摩就深刻的表現出社會環境與封建禮教給自己帶來的壓迫感,但這反而增強了他與世俗觀念鬥爭的勇氣與信心。終於,他們衝破世俗的壓力,喜結連理。

在婚後,他寫下了《眉軒瑣語》、《望月》、《鯉跳》、《新催妝曲》等詩歌,在這些作品中,都記錄著自己與陸小曼幸福的點點滴滴。可快樂的日子總是轉瞬即逝的,陸小曼的講排場與多病,導致徐志摩入不敷出,身心疲憊。到了後來,陸小曼吸毒成癮讓徐志摩更加痛苦,他創作靈感逐漸枯竭,陷入了迷惘與彷徨中,自己費盡心力追求來的愛情卻竟然是這樣,此後的夫妻見面常常伴隨著無盡的爭吵,徐志摩逐漸淪落到了失意與落魄的境地。

三、從徐志摩愛情詩中窺探愛與生命的傳承

在簡短的一生中,徐志摩創作出大量的愛情詩,正是由於他自己的感情生活豐富多彩才給他的創作帶來了無盡的靈感,在詩歌形式上,他追求“濃得化不開”以及“分行的書寫”,這也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深刻的體現。在表達情感時,他的口語表達方式更適宜表現內心情感的變化和自由變幻的心理活動。口語表達自然、生動、貼切、靈活多變,是徐志摩愛情詩藝術美的一個重要體現。

徐志摩曾經在《藝術與人生》中提過:“我們沒有藝術,正因為沒有生活。”正因為徐志摩有著豐富多彩的愛情生活,才會在詩歌上取得巨大的造詣,這正是他愛與生命傳承的主要表現。徐志摩很多情詩都應用散文的抒情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愛生活,如《我等候你》,相比其他詩人規範統一的格式,徐志摩詩歌的形式更加自由。很多詩歌中都應用了“神仙似的句子”,其表現手法也主要是直抒胸臆,如“我望著戶外的昏黃,如同望著將來,我的心震盲了我的聽”。徐志摩善於捕捉轉瞬即逝的情思與意向,不會過分追求畫面的完整性,寫人注重傳神,寫物則可以將自己的情思寄託在物的描寫上。

徐志摩常常借鑑西方現代詩的象徵手法,將幻想與寫實相結合,表達出自己內心的苦悶。總之,徐志摩為愛而生、為愛而死,他與張、林、陸的感情故事正是他詩歌的來源。

四、結語

總而言之,徐志摩愛情詩中有著優美的語言、敏銳的心靈以及細膩的情感,他的詩歌中蘊含著自己對於愛情的信念與理想的執著。在詩歌上徐志摩的成就是巨大的,在愛情上他忠於自己,努力地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他曾經獲得了徹底的幸福,但是也伴隨巨大的苦悶與絕望,他英年早逝,但是他愛情詩中蘊含的獨特內涵對於後世的影響是十分深遠的。

參考文獻

[1]高佔偉,丁毅.初戀失敗的詠歎調———讀徐志摩《再別康橋》[J].湘潭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7(3).

[2]王俊虎.意象·音樂·詩魂———徐志摩詩歌美學意蘊探析[J].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5).

[3]張耀武.現代詩壇的一輪“新月”———新月詩派與徐志摩的詩[J].荊門職業技術學院學報,19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