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體育舞蹈的民族性創作研究

才智咖 人氣:2.46W

民族性融合是眾多藝術家共同面對的創作問題,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一篇探究中國體育舞蹈的民族性創作的論文範文,歡迎閱讀檢視。

中國體育舞蹈的民族性創作研究

 1前言

體育舞蹈(國際標準舞)是西方藝術的舶來品,包括十個舞種,既有歐洲上流社會的優雅高貴,又有拉丁美洲的狂野奔放,每個舞種都具有不同的技術特徵和獨特的歷史文化。國標舞在中國曆經30多年的發展,在經過娛樂消遣的社交工具到競技賽場的佼佼者之後,迎來了健身、競技與藝術表演的多元化創新發展期。[1]

第三屆CCTV舞蹈大賽國標舞金獎獲得者成兵和瞿臘佳的《別》,開啟了中國國標舞民族性創作的成功探索,也為國標舞的民族性創作指明瞭方向。目前,湧現了一批對國標舞民族化的優秀創作,如國標舞舞劇《花樣年華》、《長恨歌》,雙人藝術表演舞《再別康橋》、《山楂樹之戀》、《探戈的變奏》,團體舞《茉莉花》、《十面埋伏》、《如夢令》、《青花》等,都巧妙地運用國標舞的語彙描述和演繹中國故事,為觀眾帶來新穎、獨特的藝術體驗。

藝術的民族性是指“運用本民族的獨特的藝術形式、藝術手法來反映現實生活,使文藝作品有民族氣派和民族風格。”[2]

“民族性融合”是眾多藝術家共同面對的創作問題。全球文化大融合、各國藝術交流的日益頻繁,使得任何一門藝術都是綜合性的藝術,中西互用,古今通融,文化的發展需要融合和創新。作為一個引入中國時間較短的舞種,其民族化創新方法和路徑有很多值得借鑑的東西,比如芭蕾。體育舞蹈與中國的民族性融合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尋找合理的途徑,探尋一種符合中國特色的體育舞蹈民族化路徑,這也是全球文化大融合和中國夢背景下,體育舞蹈這個外來舞種如何在中國的土壤上深深紮根,發芽成長之後,利用這一世界性的舞蹈語言在國際舞臺上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必經之路。

 2研究物件與方法

2.1研究物件

2012年和2013年CBDF體育舞蹈藝術表演舞錦標賽參賽作品:《陳白露》、《再別康橋》、《山楂樹之戀》、《凌雲》,黑池舞蹈節參賽作品《茉莉花》、《十面埋伏》、《如夢令》,2015年廣藝藝術節拉丁舞藝術表演舞作品《我的阿哥》、《紅高粱》,國標舞劇《花樣年華》、《長恨歌》,CCTV舞蹈大賽國標舞:《別》、《探戈的變奏》、《衚衕印象》、《青花》,其他:《西部放歌》、《山寨拉丁風》。

2.2研究方法

2.2.1文獻資料法運用文獻資料法,通過檢索“中國期刊網”“萬方資料庫”及相關舞蹈網站,收集了有關舞蹈和體育舞蹈方面的資料,廣泛查閱舞蹈文化、舞蹈創作等方面的書籍。根據寫作需要閱讀音樂、服飾方面的專業知識,運用舞蹈學等相關理論分析目前中國體育舞蹈民族性創新的情況,並提出相應的建議。

2.2.2間接觀察法通過對黑池舞蹈節、CBDF體育舞蹈藝術表演舞錦標賽、CCTV舞蹈大賽國標舞、2015廣藝藝術節藝術表演舞和國標舞劇中對體育舞蹈進行民族性創新的作品進行觀摩鑑賞,從音樂、舞蹈語彙、主題、服飾和十個舞蹈的創作利用進行分析研究。

2.2.3數理統計法運用Spss20.0軟體對視訊結果進行數理統計。

3結果與分析

3.1中國體育舞蹈民族性創新的現狀

3.1.1民族性音樂的選擇與運用國標舞是在音樂的伴奏下進行的雙人舞蹈藝術,國標舞的中國化首先是音樂的中國化。中國音樂重韻律,輕節奏,而西方音樂重節奏,輕旋律,因此如何將風格差異較大的民族音樂與國標舞種的動作氣質相匹配,具有一定的改編難度,但是中國具有豐富多樣的民族音樂,能夠滿足不同國標舞種的節奏要求。在國標舞的民族化創作中,較多使用的是中國現代流行音樂,特別是表現愛情的歌曲。如體育舞蹈作品《畫心》《矜持》《想你的夜》《他不愛我》《說謊》《承諾》等。也有運用古典音樂、民樂和戲曲進行創作的,如《十面埋伏》中以“十面埋伏”的琵琶曲為主旋律,以中國傳統的打擊樂器鼓的鼓點聲為音樂背景,自然地糅合了拉丁舞的桑巴、倫巴、恰恰、牛仔和鬥牛舞,給人一種身臨中國古戰場的感覺。《如夢令》將崑曲的唱腔、重金屬搖滾音樂、爵士和鋼琴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兩頭是極具現代感的重金屬音樂,慢板音樂由宋詞般幽怨委婉的節奏形式,中間部分則穿插著豫劇的唱腔,具有濃烈的中國風韻,在聽覺上營造一種時空穿越的奇妙感受。標準舞編隊舞《青花》用極具古典風韻的古箏音樂開場,用悠然動聽的二胡演奏華爾茲舞曲,用木琴彈奏歡快飛揚的維也納華爾茲之歌,用神祕獨特的原生態哼唱出快步的跳動之感,整曲音樂衍接自然,融合了東西方樂器,但又都不失標準舞的節奏與風格,因此,具有獨特的感染力。

《山寨拉丁風》由貴州的苗族小孩演繹,開頭和結尾運用了貴州西部的原生態的苗族音樂,中間是浪漫激情的西方音樂,這種結合使體育舞蹈極具神祕、浪漫和魅力,雖然音樂編排有些牽強,但這種全新的藝術結合方式值得探索。《衚衕印象》中將鋼琴、鼓與中國的民族樂器二胡、古箏、琵琶和笛子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在首尾還插入了典型的中國街頭叫賣聲,非常獨特,讓人耳目一新,音樂既有符合各個舞種的節奏,又充滿東方情趣的旋律,改編非常專業。對於國標舞的中國化創作在行內已形成共識,大家都在積極地探索和實踐,目前對民族音樂的選擇和運用上以流行音樂為最多,其次是戲曲、民樂和古典音樂的嘗試,但這對我國民族音樂的利用只是冰山一角。比如管絃樂《瑤族舞曲》可用於快步和華爾茲,予感(二胡陽炎~千秋戀歌),強勁的節奏,悠揚的二胡和古典的旋律,可演繹一曲中國古典風的倫巴。金枝欲孽經典插曲《詠歎調》,標準的華爾茲三拍節奏,加上女子幽怨的淺吟低唱,如泣如訴,是中國風華爾茲的優質選材。在對音樂的選擇上應該大膽創新,將民族音樂與國標舞語彙有機融合、再創作,中西文化的碰撞一定能產生美妙奇特的`藝術之花。

3.1.2民族舞蹈語彙的結合肢體語言是舞蹈動作的核心和根本。[3]

體育舞蹈的中國本土化創新,在舞蹈動作上要求以體育舞蹈的基本動作為載體,以中國傳統舞蹈和民族民間舞為輔助,配合完成舞蹈主題,表現中國的民族傳統文化。體育舞蹈的中國化,不僅僅是用一首中國的音樂來跳一曲外國的舞蹈,表現為“東方的音樂”和“西方的技巧”,而應該在舞蹈語彙上,國標舞與中國舞蹈有機地結合。如《如夢令》,在舞蹈中融入了漢代楚舞折腰舞的語彙和戲曲的動作,折腰舞最典型的動作是“翹袖折腰”指雙手伸過頭頂,面向一點下旁腰。在開場時,舞者運用小碎步上臺,圍成雙圓圈,女舞者做“折腰”動作,但一手置於肩,一手置於背,然後,雙手置於頭頂向前向後做折腰動作。漢代禮儀貫穿其中,在變換隊形時,運用京劇的“翎子功”和手型手勢,中西結合自然和諧,在舞蹈中既能看到西方摩登的優雅,又能感受到濃郁的中國古風韻。《我的阿哥》中以倫巴舞的動作舞匯為創作基礎,在上肢動作的表現上融入中國舞的以情帶舞,以舞傳情和動而合度,形變神真的特點。表現女子送阿哥去當兵的依依不捨的故事。《衚衕印象》中國標舞與中國舞融合得巧妙別緻,用牛仔的彈踢動作加上誇張逗趣的上身的動作(皮影舞、剪紙舞)表現衚衕里人們輕鬆詼諧的生活場景,男士手提鳥籠和女士跳恰恰恰,融合中國舞的身段讓整個畫面生動立體,老北京人們形象立馬豐富起來。2013年成都世界體育舞蹈節開幕式上表演的拉丁表演舞《西部放歌》,融入藏族舞的典型舞蹈動作女士弦子、堆諧和鍋莊等,表現藏族人民男士的粗獷大氣和女子的溫柔熱情,既有拉丁舞的時尚熱情,又有藏族舞的古樸質拙,創造了獨特的舞蹈風格。體育舞蹈和中國的民族民間舞,作為兩個獨立的舞蹈形態,兩者的融合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兩者有互通的地方,更多的是相互排斥,在融合創作上,怎樣發現並運用兩者的互通點,避免排斥的因素,最大程度地讓“東方的身體”和“西方的技巧”和諧地互融,仍是中國舞蹈創編人員需要學習和思考的地方。

3.1.3題材選擇與主題表達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舞蹈創作的根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藝術、文學和民俗這三個方面對舞蹈題材的選定影響最為突出。[4]

同樣國標舞民族化創作題材的選定也主要來自這三個方面。

(1)受戲曲文化的影響:提到中國,最讓全世界所熟知的當然是中國的戲曲了,尤其是京劇。國標舞《如夢令》將戲曲中的身段融合其中,翎子功的運用使舞蹈的國色和國韻十足,通過演員的舞蹈動作,讓觀眾在國標舞的技藝中立刻看到了“角”的典型形象。

(2)受中國文學的影響:國標舞舞劇《長恨歌》根據王安憶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是國內首次用國標舞劇演繹著名文學作品,舞劇保留了小說女主人公王琦瑤從青春少女到都市麗人的生命軌跡,在國標舞原有的華麗性感之上,加入戲劇元素和舞蹈形態創新,使大家在欣賞優美舞蹈的同時感受原作所要表現的一個精緻、破碎的上海舊夢。2015廣藝藝術節拉丁藝術表演舞《紅高粱》用華爾茲和探戈的動作語彙,融合現代舞的託舉和民族舞,九兒雙手遮臉表現嬌羞的形態,下面仍跳的是華爾茲的舞步,在《妹妹你大膽地往前走》和催淚主題曲《九兒》兩首配樂下表現男女主人公的愛情故事。這部文學作品的知名度讓舞蹈更容易被理解和欣賞。

(3)受民俗文化的影響:中國有著五千年曆史文明文化,流傳著許多美麗動人的故事,發明了許多精湛的民族技藝承傳著民間習俗,如剪紙、陶瓷、茶葉等。標準舞編隊舞《青花》其創作靈感來源於中國的瓷文化,中國的瓷文化典雅大方,溫婉靈動,與標準舞的氣質很接近,舞蹈中女演員身著青花瓷花樣的服飾,男演員身著燕尾服和長褲,代表工匠,通過標準舞表現工匠對青花瓷的製作和呵護,獨特的標準舞表現形式讓人耳目一新,更使得人們因中國傳統藝術文化博大恢弘的獨特魅力而震撼不已。《衚衕印象》配合著京腔京調的音樂,舞臺上通過桑巴、牛仔等舞蹈動作,拉開了富有故事情節的生動立體畫面:被晨曦叫賣聲喚醒的北京胡同裡,提著鳥籠遛早的大爺們和眾家媳婦們,家長裡短的逗趣、打鬧的生活情景,都充滿了老北京的詼諧氣氛。《茉莉花》在江蘇民歌的伴奏下,演員用拉丁舞的語彙表現茉莉花的潔白清純,同時表現男女間淳樸柔美的愛情,這首揚州小調,委婉中帶著剛勁,細膩中含著激情,飄動中蘊含堅定,非常適合拉丁舞的型別。

除以上三個方面,還可以塑造人物,如《陳白露》,可以再現詩歌,如《再別康橋》《探戈的變奏》,可以表現民族意志,如《凌雲》,可以表現生活,如《衚衕印象》。編導或多或少的從中國傳統文化中獲取創作靈感,汲取養分,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借鑑、運用和再創作,既要大膽,又要合理,謹慎和尊重。

3.1.4服飾的民族化高水平的服飾設計對舞蹈藝術的表現、人物角色的塑造和對觀眾情感的滲透都起到促進作用。各民族服飾都有著特定的風格,表現一個地域的文化、風度和品格,其款式、圖案、色彩、質料、紋樣和工藝具有典型的地域特色[5].體育舞蹈服飾中融入中國元素,才能更好地呈現中國風格。在服飾的設計上要保持體育舞蹈的服飾特點,如輕便、舒適、不阻礙肢體運動,拉丁舞性感貼身,標準舞優雅飄逸。《十面埋伏》服飾設計突出中國古代軍服元素,用彈性舒適的布料製作,連象徵盔甲的黃色貼片都具有較強的彈性,上面再貼上上水鑽來增加舞臺效果。《如夢令》服飾設計借鑑漢服和戲曲元素,運用紅黑兩色為基本色調,頭冠上插上“翎子”,突出濃墨重彩的古風和古韻,男舞者裡上衣採用漢服斜襟款式,外著黑色長袍,長袍下襬分剪成長條形狀,下著黑色長褲,頭頂雀翎,女舞者服飾上面具有典型的漢服特點,運用翹袖,用漢代的圖紋修邊,群擺則是摩登舞的大擺款式,16名舞者時而悠哉如閒雲野鶴,時而疾馳如鐵馬賓士,造成一種強大的舞蹈氣勢。《茉莉花》的女演員服飾採用純白色為主色調,裙襬如花朵般綻開,頭頂側上方配戴花朵頭飾,色調簡約素潔,氣質清新淡雅,她們的形象不用起舞,就猶如一朵朵盛開的潔白茉莉花,給觀眾帶來美的享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衚衕印象》運用上世紀50年代的服飾,服飾接近生活,以灰、藍、青等淺色調為主,表現那個年代貧窮樸素的生活狀況,用提籠架鳥來表現衚衕人們悠閒的生活狀態,生動立體的畫面配合京腔京調的音樂,巧妙的融合了五種拉丁舞的舞蹈元素,給觀賞者提供了拉丁舞的創新視覺盛宴。以上都是對體育舞蹈服飾運用中國元素的成功案例,總結來說,在服飾中國化的設計中,應該注意以下兩個原則:(1)服飾服務主題和人物,(2)遵循體育舞蹈服裝的原本特徵。在體育舞蹈服飾運用中國元素的方法上,可借鑑以下三個思路:(1)巧制樣式。中國的服裝有旗袍、中山裝、肚兜、唐裝、傳統便服,還有少數民族服裝,有立領、斜襟、對襟、開叉等款式,如在保留拉丁舞裙裝飛揚性感、摩登舞優雅飄逸長裙飄飄的基礎上,運用旗袍的剪裁、縫製和刺繡等工藝進行設計改良。(2)巧用元素。元素的運用能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這些元素包括中國風的圖案和紋樣,繡、鑲、嵌、滾、盤等中式縫製技藝,還有中國風的配飾和色彩。(3)中西混搭。體育舞蹈與中國民族元素的融合本身就是中西合璧,因此中西服飾風格的混搭,也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時尚效果,比如上衣採用旗袍樣式,下面接以流蘇,在顏色上合理搭配,東方女子神韻碰上搖曳生姿的流蘇,其視覺上的衝擊力一定能取得不一樣的效果。

3.1.5十個舞種的民族化創新比率體育舞蹈十個舞種具有不同的音樂節拍、速度和音樂特點,在對其進行民族化創作時首先要考慮音樂是否匹配。另外在進行中國化音樂和動作創作時,舞蹈所表現的情緒和思想是否與體育舞蹈本身特定的情緒相關也是重要因素之一。現根據中國風創作代表作品拉丁集體舞《十面埋伏》和2013年第十屆“桃李杯”國際標準舞比賽藝術表演舞編隊舞一等獎《青花》,計算目前中國在進行體育舞蹈民族化創新時對各個舞種的使用比例。【1】

從表1和表2可以看出,在對體育舞蹈進行民族化創編時,使用的民族器樂以二胡、古箏、琵琶、笛子和鼓為主。在摩登舞,華爾茲的使用頻率和比率最高,分別佔了三次和31.2%,其次是探戈,分別佔兩次和21.4%.在拉丁舞編隊舞中,倫巴使用頻率和比率最高,分別是兩次和33.6%,其次是桑巴,分別佔兩次和29.4%.在對CCTV舞蹈大賽國標舞、2012和2013CBDF體育舞蹈藝術表演錦標賽和黑池舞蹈節中帶有中國元素的體育舞蹈作品的調查,發現體育舞蹈的民族化創編中,群舞中拉丁舞要多於摩登舞,雙人舞中以倫巴和華爾茲的中國化創作最多。

3.2中國體育舞蹈民族性創新的原則

3.2.1尊重地繼承合理地創新對體育舞蹈進行民族化創新,首先要尊重體育舞蹈本身具有的特點,程式化的動作語言,對男女關係的表達和連線方式,每個舞種特定的音樂節奏、表現形式和風格特點。比如在進行藝術表演舞的創編時,跳的動作要用牛仔的彈踢或快步表現,慢走的形式要用倫巴的WALK或華爾茲,表現激昂對抗的場面時,可以用鬥牛和探戈,表現歡快活潑的場面可以用恰恰恰、桑巴和維也納華爾茲,在表現男女的相互關係時,要用體育舞蹈的男引導女跟隨的雙人連線形式,而不是芭蕾或現代的連線方式。這些是在對體育舞蹈進行本土化創新時,首先要遵守和把握的原則。其次,對中國民族元素的運用要合理地創新。體育舞蹈來自西方,直白、熱情、開放,中國的民族氣質則是內斂、含蓄和保守。在兩者的相互融合時,首先要找到雙方是否具有共同的舞蹈氣質,比如,倫巴和中國古典舞雖然是兩個很不同的舞蹈型別,但都有表現女子溫婉動人的氣質,纏綿而深情,浪漫而含蓄,兩者都長於抒情,而且在氣息的運用上也相似。因此,兩者結合在一起時,非常自然和諧。

3.2.2大膽地融合多元地創作體育舞蹈的創新不能一味地模仿和複製,在推動體育舞蹈的藝術化創新發展道路中,編導、舞者和教師要有開拓的思維,豐富的舞蹈理論和知識,對中西方文化都有較深刻地理解,能清楚的知道兩者互融和互斥的地方。

因此,要打破體育舞蹈程式化的動作模式,總結十個舞種的代表性動作元素,與具有共同氣質的中國舞蹈風格元素相結合。在音樂、服飾、動作的民族元素運用上,要敢於標新立異和推陳出新,中西文化元素大膽融合,從拼接到結合,再到雙方的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探尋體育舞蹈中國民族性創新的最高境界。其次,是舞蹈創作手法的多元化,體育舞蹈的中國化創新不應侷限於兩者的融合,在創新手段上可以結合多種藝術形式進行創作,如全息影像和鐳射等現代科技的運用,電影蒙太奇手法的借鑑,建築繪畫的藝術靈感。不同的藝術形式都可以作為手段,幫助表現體育舞蹈的藝術性。

 4結論與建議

 4.1結論

4.1.1音樂是體育舞蹈中國化的切入點,在音樂的選擇和運用上,目前中國體育舞蹈的民族性創作以表現愛情的流行性音樂居多,其次是古典音樂、民樂和戲曲,少數民族音樂的利用較少。在民族器樂運用上,主要有二胡、古箏、琵琶、笛子和鼓。

4.1.2民族舞蹈語彙的利用上,在保證體育舞蹈的基本動作的同時,可以融入中國古典舞、戲曲、中國現代舞和民族舞的舞蹈動作和表現手法,使其具有中國的民族氣派和民族風格。

4.1.3在體育舞蹈中國化創新的題材選擇和主題表達上,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藝術、文學和民俗這三個方面對舞蹈題材的選定影響最為突出。同時,也有一些作品或塑造人物,或再現詩歌,或表現民族意志,或表現生活。

4.1.4在服飾中國化的設計中,應該注意以下兩個原則:服飾服務主題和人物,遵循體育舞蹈服裝的原本特徵。在體育舞蹈服飾運用中國元素的方法上,可借鑑以下三個思路:巧制樣式、巧用元素和中西混搭。

4.1.5體育舞蹈的民族性創編中,雙人舞多於群舞,群舞中拉丁舞要多於摩登舞,雙人舞中尤以倫巴和華爾茲的中國化創作最多。

4.1.6體育舞蹈的中國民族性創編要遵守兩個原則:尊重地繼承、合理地創新和大膽地融合、多元地創作。

 4.2建議

4.2.1競賽體制支援:體育舞蹈機構定期舉辦藝術表演舞的比賽和精品展演,在競技比賽中,競賽組織方法既要結合西方的模式,又要有中國的特色創新,比如製作並運用中國風的比賽音樂,並在比賽前,提前釋出給參賽者,讓比賽選手有時間去消化,揣摩和創作舞蹈。在頒獎晚會上,選用優秀的體育舞蹈民族性創新的作品進行表演和推廣。

4.2.2教育體制支援:各高校和民間培訓學校,在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對中西文化的學習,在注重對體育舞蹈正統性的教學的同時,還要加強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和中國音樂舞蹈的學習,鼓勵學生進行藝術創作。建全以教學、創作、表演和理論為一體的教育機制。

4.2.3科研團隊支援:要加強體育舞蹈中國民族性創新可化用元素的可操作性課題研究,比如哪些民族音樂、哪些中國舞蹈的動作、哪些中國主題與故事,哪種服裝能為體育舞蹈所用,讓科研真正地為體育舞蹈發展服務。

4.2.4跨藝術合作:借鑑一切可借鑑的藝術形式,調動一切可調動的藝術人員力量,跨藝術合作。比如電影編導、舞蹈編導、民俗學家、舞美專家、服裝設計師等都可以合作,共同為中國體育舞蹈的民族性創新服務。

 參考文獻:

[1]孫林.體育舞蹈中國本土化發展研究[J].肇慶學院學報,2011,32(2):92-95.

[2]辭海[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79:4132

[3]楊銳.體育舞蹈表演舞融入中國元素的釋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4,4(3)88-89.

[4]張碧.中國傳統文化對舞蹈題材選定的影響[J].藝術教育,2015(2):153.

[5]趙鑫.體育舞蹈音樂與服飾化用中國元素之舉隅[D].武漢:華中師範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