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聲音形象與歌唱技巧的關係

才智咖 人氣:1.07W
淺論聲音形象與歌唱技巧的關係
摘要 :歌唱活動是意識和肌體的雙重活動,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歌唱訓練的根本就是不斷地改變學生的聲音概念,在這過程中,意識是發生作用的。所以我們必須先教學生思考,讓他們學會在思考中歌唱。通過培養學生敏銳的聽覺和想象力來使他們樹立正確的聲音形象,最後使他們達到演唱自如的藝術境界。

關鍵詞 :聲音形象 意識 聽覺
  
  歌唱者使用他的發聲器官和身體機能活動,把一個個音符轉化為美妙的聲音,在這個轉化過程中,構成“樂器”的各個歌唱機能恰當地組合,形成發聲器官自動就位和協調平衡的活動狀態。這種“製造樂器”和“使用樂器”的過程並非僅僅是某一肌肉的活動,而是意識概念或聲音形象的全面反應。因此,嗓音投射可以說是由歌唱者的想象力即聲音形象來支配的。本文試就如何建立正確的聲音形象的問題,談一些體會。
  
  一、聲音形象的概念
  
  形象,一般指具體事物,而文學藝術的形象是“人們從審美理想的立場出發,根據現實生活各種現象加以藝術概括所創造出來的具有一定思想內容和藝術感染力的生活圖畫”。從這個意義上講,筆者認為,聲音形象是在探索鮮明的聲音和回聲的實踐活動中,在非理性的和無意識的狀態下,通過理性的意識和精神上的再創造,以科學技能和智慧聽覺來調解產生出來的聲音客體的實際效果。
  我們知道,嗓音並非僅僅是發聲體的機能活動,它是聲音的形象,是通過身體上的各種渠道的調動投射出的供人們辨聽、欣賞的聲音藝術空間的效果。
  
  二、正確聲音形象的構成
  
  聲音:我們預期塑造出的形象,其聲音應當是優美、豐富而又柔軟的,既響亮又有潤澤的,正確而理想的聲音。
  共鳴:我們闡述的共鳴是指高位置的頭腔共鳴,其共鳴點很集中,像針尖一樣,而且聲音富於穿透力,但又感覺不太響。
  氣息:好的聲音形象是一定要有呼吸支援的。要用勁、不漏氣、不費力、氣很長,要有一種氣永遠用不完似的感覺。
  喉嚨:要達到聲音形象的理想境界,必須在歌唱時開啟喉嚨,咽腔繃緊成共鳴管道,具體說就是抬軟顎、下喉頭,像半打哈欠狀。
  
  三、聲音形象在歌唱中的作用
  
  筆者以為,好的聲音概念是非常重要的,教唱的最終目的,就是要改變學生的聲音概念,教唱的全過程也就是不斷改變學生聲音概念的過程。
  歌唱,作為一門純粹的聽覺藝術,以它的“非空間造型性”“非語文性”抽象的特徵,使歌唱的實踐性認識功能受到制約,使概念、判斷、推理等邏輯思維顯得無能為力。在這種情形下,只有喚起非聽覺的體驗,即音樂聲音形象化的聯想,才使這種“神祕資訊”的傳遞成為可能,從而把不可言傳之情付諸語言,把不可見的聲音美感付諸形象化的聽覺。通過形象的描述作為中介,去接近聲樂藝術的本質。
  
  四、聲音形象的把握
  
  要塑造出理想的聲音形象,就必須把所有的歌唱活動看作意識和機體的雙重活動,我們要堅信,意識在身體的各種活動的控制和配合方面的統治力。關於這方面,筆者想從聲音形象確立過程中的形象與活動的關係來論述。
  1.意識與聲音形象
  藝術性歌唱是由歌唱者演唱時心中的想法和概念來支配的,一個人怎麼想的,他就怎麼唱。這從根本上來說,“發出聲音的是意識,而不是嗓音”。 因此,既然聲音總是追隨思想而動,只有想得美好,你才能唱得美好。所以我們必須認識到:歌唱是高階心理活動現象之一,與其說是用喉部來歌唱,不如說是用智慧來唱歌。
  筆者認為,聲音必須在想象中或在內心中聽到,而不是從身體上感覺到。所以,我們在教學中應當啟發學生多思考。要把學生的意識堅定地集中在所希望發出的理想的科學的聲音上。用心塑造形象,使學生的精力直接用到已準備好接受工作的嗓音渠道中去,並反覆地回到這個形象上。要有耐心地、堅持不懈地集中在這個形象上, 直到從意識的控制中獲得解放,從自然狀態進入必然王國。正所謂“聲音是蘊藏在發出聲音的想法之中的”,任何盲目地模仿現成的模式,或是用毫無意義的無動機、機械的`活動來訓練肌肉的做法,都會阻礙藝術性歌唱的表現動力和正確聲音形象的樹立。
TAGS:淺論 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