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哲學智慧的基本特點

才智咖 人氣:1.09W
道家哲學智慧的基本特點
道家哲學智慧的基本特點 摘要道家哲學的智慧是圍繞著作為宇宙究竟義的“道”發散出來的。由於它偏重於超名言之
域立論,故具有超越性,玄思性和否定性的基本特點。超越性主要包括超越名利、是非和生死觀
念,其旨在於提高人的心靈境界。玄思性係指以玄思得“道”,亦即以一種直覺式內心體驗的方
法把握道,從中透顯了一種審美智慧。否定性係指從否定的方面可以得到肯定的結果,通過否定
的肯定而得到肯定,從中表現了一種以反為正、以反求正的哲學智慧。哲學的功能在於提高人類
的智慧,大力研究道家哲學的智慧和特點,有助於中國哲學走向世界。

關鍵詞:道超越性玄思性否定性走向世界

智慧作為人類理性和心靈之光的開顯,它是透過哲學史上各個不同的學派和哲學理論體系對知
識的提升與超越,而得以呈現出來的。一般來說,知識以名言之域為物件,智慧則指向超名言之
域①。從這個意義上說,儒道諸家及後來在華夏安家落戶的佛教哲學都曾對中華智慧的建構和發
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但相比較而言,道家的哲學智慧則偏重於指向超名言之域,因而較之其他
各家更具有精神魅力和特色。

道家的智慧是圍繞著那個作為宇宙究竟義的“道”發散出來的,而“道”的基本屬性是實有
性、運動性和自然性。所謂實有性,是說道雖然超形絕象,不可感知,但卻“惚兮恍兮,其中有
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老子》第二十一章),即使將其稱之為“無”、“無名”,它也
“無所不在”(《莊子·知北遊》)。所謂運動性,是說道作為天地萬物的原初者和發動者,它
“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老子》第二十五章),在推動事物變化時表現出相反相成的矛盾
狀態和返本復初的迴圈運動的規律性。所謂自然性,是說道演化為天地萬物的過程完全以其自
性、自因和自身所具有的力能為向度,它生養萬物而不私有,成就萬事而不持功,自然無為而無
不為,其本身即內含在各種具體存在者之中。道家建構道論的實質,不在於像西方早期哲學那樣
提出一套自然哲學體系,也不在於像中國儒、墨諸家那樣為社會、政治和人生作一番技術性設
計,而在於從道生萬物的迴圈不已的大化流行中獲得一種功能性體會,從而為覺解人類的安身立
命之本提供一種深沉的生存智慧。所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第一
章),就意味著道涉及的是超名言之域;它作為理論的抽象而非經驗的存在,不能由實證手段所
把握而只能由哲學智慧所參透。
既然如此,那麼道家的哲學智慧就有其自身的特點,依筆者之見,它的特點可概括為超越性,
玄思性和否定性。下面,即對這些特點加以剖析。

(一)超越性
人作為“在世界中存在”②的“在者”,他一方面無法超越這個賴以存在的世界,因而必須順
從其所“在世界”確定自己的行為方向;另方面,當他沉迷於這個所“在世界”而與永恆的存在
相比,又感到自己存在的有限性,遂產生一種源於生命內在而呼喚生命大本的超越意識。故而,
所謂超越是指超越某種束縛、限制、沉迷等而達至某種理想和目標,它既包括物質的超越,又包
括精神上的超越。

由於道家把“道”視為超形象和不可言說的真實存在,這就意味著道雖然遍在和內存於經驗對
象之中(“無所不在”),但它卻具有超驗的性質。所謂“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
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老子》第十四章),以及道“自本自根,
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極之先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先
天地生而不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莊子·大宗師》),就表明遍在和內在於具體經驗事
TAGS: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