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解釋及出處

才智咖 人氣:3.03W

刻舟求劍

成語解釋及出處

拼音: kè zhōu qiú jiàn 簡拼: kzqj

近義詞: 守株待兔、墨守成規 反義詞: 看風使舵、見機行事

用法: 連動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解釋: 比喻不懂事物已發展變化而仍靜止地看問題。

出處: 戰國·呂不韋《呂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例子: 似你這樣尋根究底,便是~,膠柱鼓瑟了!(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百二十回)

拔苗助長

拼音: bá miáo zhù zhǎng 簡拼: bmzz

近義詞: 揠苗助長、急功近利 反義詞:

用法: 連動式;作謂語;比喻不切實際地辦事,欲速不達

解釋: 比喻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急於求成,反而壞事。

出處: 郭沫若《雄雞集·關於發展學術與文藝的問題》:“命令主義就合乎中國古代的一個寓言,叫做‘拔苗助長’。結果被拔起的苗不僅不能成長,反而枯槁了。”

例子: 那種不顧學生能否接受的`填鴨式的教學方法,無異於~。

守株待兔

拼音: shǒu zhū dài tù 簡拼: szdt

近義詞: 刻舟求劍、墨守成規 反義詞: 通達權變

用法: 連動式;作賓語、定語;含貶義

解釋: 株:露出地面的樹根。原比喻希圖不經過努力而得到成功的僥倖心理。現也比喻死守狹隘經驗,不知變通。

出處: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也,觸柱折頸而死。”

例子: 吾料兄必定出身報國,豈是~之輩。(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九十四回)

謁後語:

謎語: 柳

成語故事

宋國有個農夫,一天,在地裡幹活時,看見一隻兔子飛奔過來,撞在樹樁上,折斷脖子死了。從此他每天到地裡也不幹活,只是守著那棵樹樁,等著兔子撞過來。結果,什麼也沒等到,反而被人們恥笑。

“守株待兔”比喻不想努力,而希望通過僥倖獲得成功

(出自《韓非子五蠢》)

南轅北轍

拼音: nán yuán běi zhé 簡拼: nybz

近義詞: 背道而馳 反義詞:

用法: 聯合式;作賓語、定語;含貶義

解釋: 想往南而車子卻向北行。比喻行動和目的正好相反。

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魏策》:“以廣地尊名,王之動愈數,而離王愈遠耳。猶至楚而北行。”

例子: 你想這六條要求,與中央開出的六條款約,簡直是~,相差甚遠,有甚麼和議可言。(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六十八回)

TAGS:出處 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