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樑刺股成語故事(合集7篇)

才智咖 人氣:1.84W

懸樑刺股成語故事1

戰國時期有一個叫蘇秦的人,他家裡很窮,但是他志向很遠大。他在各國遊歷了好幾年,但是根本沒有人用他。蘇秦只得狼狽地回家。

懸樑刺股成語故事(合集7篇)

他回到家裡,他的哥哥、嫂子、弟弟、妹妹和妻子都譏笑他不務正業。

蘇秦聽了這些嘲笑他的話,心裡感到很難過。

母親也對他說:“你不種莊稼,還想著做什麼大事,那不就是把實實在在的工作扔掉,去追求根本沒有希望的東西嗎?”

蘇秦知道自己這麼多年來很對不起家人,既慚愧又傷心,但是他仍然認為自己可以做很多大事,現在不行只是因為自己的學問不夠,所以他把自己關在家裡學習。

為了抓緊時間學習,蘇秦想出了一個辦法:讀書時他把頭髮用繩子紮起來懸在樑上,困的時候頭髮能把自己揪醒。如果還是困,就拿錐子扎自己的大腿來保持清醒。

就這樣,蘇秦學了很多知識,做了六國的宰相。後來人們常常用懸樑刺股這個成語來形容只要付出時間和精力就會有收穫。

懸樑刺股成語故事2

《懸樑刺股》講的是兩則勵志的小故事,給我深刻的啟發。

故事講的是古代有一個叫孫敬的讀書人,平實酷愛讀書,從早到晚不停的學習,但是到了夜裡累了就要打瞌睡,他想出了用繩子繫著頭髮掛在房樑上,只要一打瞌睡,頭髮就會被繩子扯的瞌睡全無,因此能通宵達旦的研習學問。另一個故事講的古代一個叫蘇秦的人,他也非常喜愛讀書,每天讀書到深夜,他準備了一個錐子在書籍旁邊,只要自己打瞌睡了,就用錐子扎自己的大腿讓自己保持清醒。他們是多麼熱愛讀書和學習,對於知識的渴望使他們擁有懸樑刺股的精神,他們最後都成為了很傑出的人。

我們對待也要有懸樑刺股的精神,歷史上每一個偉大的人都是經過刻苦的學習。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們堅定目標,並付出比別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就一定會有所成。

懸樑刺股成語故事3

【注音】xuán liáng cì gǔ

【典故】(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 《戰國策·秦策一》《太平御覽》孫敬字文寶,好學,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寢,以繩系頭,懸屋樑。後為當世大儒。 卷三百六十三引《漢書》

【釋義】形容刻苦學習。

【用法】作謂語、定語;形容刻苦學習

【結構】聯合式

【近義詞】懸頭刺股

【押韻詞】千推萬阻、當家作主、德洋恩普、離群索處、笑面老虎、視如糞土、伴君如伴虎、攜手接武、寥寥可數、嗷嗷待哺、......

【年代】古代

【語文同步】(末)懸樑刺股 呢?(貼)比似你懸了樑,損頭髮,刺了股,添疤痆 ,有甚光華 。 湯顯祖《閨塾》高中四冊·課文·15

【成語故事】漢朝時儒學大師孫敬小時候讀書十分刻苦,經常讀到深夜,怕自己睡著就把頭髮用繩子系在屋樑上。戰國時縱橫家蘇秦到秦國遊說失敗,為博取功名就發憤讀書,每天讀書到深夜,每當要打瞌睡時,他就用鐵錐子刺一下大腿來提神

【成語舉例】豈不聞古之人懸樑刺股,以志於學。 明·徐霖《繡襦記·剔目勸學》

【其它使用】

只要我們有古人"懸樑刺股"的幹勁、毅力;只要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百歲期頤才算老"的負重致遠精神與抱負,我相信三十歲後勤讀書,不但不會勞而無功,相反,"大器晚成"也是不無可能的。

懸樑刺股成語故事4

【釋義】將頭髮懸在樑上,用錐子刺大腿,防止瞌睡。比喻學習刻苦,發憤讀書。

【出處】漢·劉向《戰國策·秦策一》。

戰國時期,有個著名的縱橫家,名叫蘇秦,他在出名之前有一段很坎坷的經歷。

蘇秦家裡很窮,父母、兄嫂、弟弟都是農民,日子過得很辛苦。

蘇秦曾與張儀一起到在嵩山隱居的鬼谷子王詡那兒學習過兵法,學成歸來,他就想去各國遊說,好求個一官半職。

他曾到秦國去求職,在一個小旅館裡住了兩年,一連給秦惠文王上了十次奏章,宣揚自己的治國主張。

可是,他的主張並沒有被秦惠文王採納,到最後,他身上的衣服穿破了,錢也全用光了,只好灰溜溜地回到家裡。

回家以後,父母、兄嫂都瞧不起他,鄰居們也嘲笑他,使他感到很難過,也很慚愧,於是,他決心發憤讀書。

從此,他閉門不出,日夜埋頭苦讀。

到了晚上,有時疲倦了打瞌睡了,他就用冷水衝頭。

到後來冷水也不管用了,他就拿把錐子放在身邊,一打瞌睡,就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

鮮血流了出來,他也痛醒了,就又繼續讀書。

通過幾年的苦讀,蘇秦終於掌握了豐富的知識,兵法也更加精通了,對各國的.政治、經濟、軍事等情況也瞭如指掌。

於是,蘇秦再次出去遊說,終於成為一名大縱橫家,身披六國相印,使秦國在十幾年之內不敢輕舉妄動。

到了西漢時,也出了一名像蘇秦一樣靠苦讀成才的人物,他的名字叫孫敬。

他家裡也很窮,沒有辦法供他上學,但他非常想念書,就借來書本在家裡自學。

他如飢似渴地學習,從早到晚,人們從他家門前經過,都可以看到他正在認真地學習。

他日以繼夜地刻苦讀書,有時覺得累了,一邊讀書,一邊就打瞌睡。

他想了很多方法來刺激自己,到後來都不怎麼有效果。

有一天晚上,他讀著讀著又打起瞌睡來,夜已經很晚了,睡意不斷地侵襲上來,他坐在那裡,腦袋不由自主地往下栽。

他狠狠地拍了一下腦門,忽然想出一個辦法來。

他找來一根繩子,把一頭栓在房子的橫樑上,另一頭綁住自己的頭髮。

這樣,他只要一打瞌睡,頭往下一栽,繩子拉住了頭髮,非常疼痛,睡意馬上就消失了,他就又打起精神來讀書。

孫敬後來又想出各種辦法來逼迫自己讀書學習。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後來終於成為一個知識非常豐富的大學問家。

“懸樑刺股”就是把頭髮懸吊在房樑上,用錐子刺大腿,形容刻苦學習到了極點。

懸樑刺股成語故事5

【漢字書寫】:懸樑刺股

【漢語注音】:xuán liáng cì gǔ

【成語出處】: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一》:“(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成語語法】:聯合式;作定語;原為褒義詞,後為中性詞。形容人刻苦學習讀書。

【懸樑刺股的意思】:股:大腿;因為睏倦擔心影響學習,就把頭髮排長起來吊在屋樑上,用錐子刺大腿。比喻發奮讀書、刻苦學習的精神。

【懸樑刺股的近義詞】:鑿壁偷光、引錐刺股、囊螢照讀、映雪讀書、韋編三絕、囊螢映雪;

【懸樑刺股的反義詞】:不學無術、無心向學、才疏學淺;

【懸樑刺股的故事】

東漢時期,有一個叫孫敬的年輕人,孜孜不倦勤奮好學,閉門從早讀到晚也很少休息,有時侯到了三更半夜的時侯很容易打盹瞌睡,為了不因此而影響到學習,孫敬想出一個辦法,他找來一根繩子,一頭綁在自已的頭髮上,另一頭綁在房子的房樑上,這樣讀書疲勞打瞌睡的時侯只要頭一低,繩子牽住頭髮扯痛頭皮,他就會因疼痛而清醒起來再繼續讀書,後來他終於成為了赫赫有名的政治家。

戰國時期的蘇秦是一個有名的政治家,但是他在年輕的時侯學問並不多,到了好多地方都沒有人關注,即使有雄心壯志也得不到重用,於是他下定決心發憤圖強努力讀書。由於他經常讀書讀到深夜,疲倦到想要打盹的時侯就用事先準備好的錐子往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突然的痛感使他猛然清醒起來,振作精神繼續讀書,後來蘇秦成為了一位著名的政治家。

這兩個故事引申出“懸樑刺股”這個成語。也告訴我們發憤忘食地刻苦學習是值得提倡的。但是我們也要認識到為了學習也不能一直努力到累垮目己的身體,讀書也是需要適可而止的。

【懸樑刺股例句】

北宋.李昉《太平御覽》卷三六三引《漢書》:“孫敬字文寶,好學,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寢,以繩系頭,懸屋樑。後為當世大儒。”

明.謝讜《四喜記.詩禮趨庭》:“喜兒曹聰明天賦,莫把青春虛度;潛心靜閉孫生戶,更須學懸樑刺股。”

明.胡居仁《嘆古人讀書》:“刺股懸梁辛苦志,其如一敬得功多。”

劉紹棠《小荷才露尖尖角》:“榆錢兒正懸樑刺股,複習功課準備考大學。”

【懸樑刺股造句】

這就是成語“頭懸樑,錐刺股”的由來,用來表示廢寢忘食刻苦讀書的精神。

十年寒窗嘔心瀝血刻苦讀書,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懸樑刺股是中國才有的黑色勵志幽默。

懸樑刺股成語故事6

懸樑刺股的主人公:

懸樑刺股的主人公是蘇秦、孫敬

懸樑刺股:只要付出時間和精力,就會有收穫。也說的是隻要下工夫,就會有收穫,用以激勵人發憤讀書學習。

蘇秦的簡介:

蘇秦東周雒陽(今河南洛陽)人,出身農家,素有大志,曾隨鬼谷子學習縱橫捭闔之術多年。與張儀同出自鬼谷子門下。他家庭貧苦,向秦國推銷統一中國的策略,沒有成功,盤纏花完了,衣服也破了,結果回家,妻子都不理他,向嫂子要口吃的,嫂子也看不起他。於是他立志要做一番大事業,“錐刺股”的故事就是這麼來的。後來他改變策略,遊說六國合縱抗秦,身任六國宰相。

孫敬的簡介:

孫敬,字文質,漢代信都(今河北冀州)人。

懸樑刺股的典故:

蘇秦,字季子,戰國時著名的縱橫家,是東周洛陽乘軒裡(洛陽李樓鄉太平莊)人,少時便有大志,隨鬼谷子學習多年。洛陽是當時周天子的都城。他很想有所作為,曾求見周天子,但由於人太年輕,學習不刻苦,沒有引起別人的重視,沒人為他引見。

一氣之下,蘇秦為求取功名,他變賣家產,置辦華麗行裝,去秦遊說秦惠王,欲以連橫之術逐步統一中國,未被採納。由於在秦時日太久,以致盤纏將盡,只好衣衫襤褸地返回家中。親人見他如此落泊,都對他十分冷淡。他父母狠狠地罵了他一頓;他妻子坐在織機上織帛,連看也沒看他一眼;他求嫂子給他做飯吃,嫂子不理他扭身走開了。

蘇秦羞愧難當,下決心用功學習,便拿出師傅送給他的《陰符》一書,晝夜苦讀起來。讀書時他準備了一把錐子,一打瞌睡,便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強迫自己清醒過來,專心讀書。如此這般堅持了一年,他再次周遊列國。當時戰國七雄中,秦國仗著強盛不斷髮兵進攻鄰國,佔領不少地方。其它六國都很害怕,想方設法去對付它。蘇秦提出“合縱”抗秦,意思是六國聯合起來共同抗秦。因為六國位置是縱貫南北,南北為縱,所以稱為“合縱”。這次終於說服齊、楚、燕、韓、趙、魏“合縱”抗秦,並手握六國相印。蘇秦締約六國,聯合抗秦,投縱約書予秦,使秦王不敢窺函谷關達15年之久。

孫敬,字文質,漢代信都(今河北冀州)人,好學,後入洛陽,在太學附近一小屋安頓母親,然後入學。他採楊柳為簡,加以編聯,用來寫經,這是歷史上“輯柳”的典故。

孫敬常年閉門謝客,攻讀詩書,人稱“閉戶先生”,他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廢寢忘食。時間久了,也會疲倦得直打瞌睡,他便找了一根繩子,一頭綁在房樑上,一頭束在頭髮上,當他讀書打盹時,頭一低,繩子就會扯住頭髮,弄疼頭皮,人自然也就不瞌睡了,好再繼續讀書學習。

通過年復一年地刻苦學習,使孫敬飽讀詩書,博學多才,成為一名通曉古今的大學問家,在當時江淮以北頗有名氣,常有不遠千里的學子,負笈擔書來向他求學解疑、討論學問。

由於孫敬有學問,名氣很大,連皇帝都知道了,就任命他為當時的一個大官。

懸樑刺股的啟示:

一個人失敗後努力奮鬥,爭取自己的失去的東西,在努力的過程中,用一種方法了提醒自己。

懸樑刺股成語故事7

出處:《太平御覽》卷三百六十三引《漢書》。

意思:形容好學勤讀的刻苦精神。

漢朝人孫敬,信都(今河北冀縣)人,字文寶。對他來說讀書是一種嗜好,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他常閉門獨自閱讀,人稱他“閉戶先生。他讀書到十分疲倦時,還不肯休息;有時實在太累,打起瞌睡來,他就對自己很生氣,用繩子一頭系在樑上,一頭結著頭髮,讓頭頸正直地吊住,然後讀書。如果打瞌睡,就會扯痛頭髮,立刻驚醒。這就是孫敬“懸頭讀書”的故事,即“懸樑”的故事。

戰國時,蘇秦用連橫的主張到秦國遊說,秦惠王不採納他的主張,結果狼狽回家,連家裡人都不理他。於是他奮發讀書,深夜睏乏了想睡覺,他就拿錐子刺自己的大腿,血一直流到腳上。終於學成,以合縱得到六國的讚許,當上了六國宰相,大學生勵志。

後來,人們根據這兩個故事,合成“懸樑刺股”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