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子虛烏有的故事

才智咖 人氣:2.65W

出處:《·司馬相如列傳》。

成語子虛烏有的故事

意思:指虛無、不存在的事情。

漢代的司馬相如因仰慕戰國時代的藺相如,所以自名相如。少年時代愛讀書,口吃,有文才。(參看“家徒四壁”)

司馬相如寫了一篇文章叫《子虛賦》中,裡面用了許多瑰麗的詞藻,把遊獵的場面和氣魄寫得雄偉寬廣,在最後結語中,指出要節儉,不要獨樂而忘了百姓和國家。文章說:楚王派子虛訪問齊王,齊王率領全國遊獵能手陪同子虛進行一次大規模遊獵活動。隨後,烏有先生和子虛談起遊獵的事情來,子虛竭力吹噓楚王的遊獵盛況,言外之意是在貶低齊王。烏有先生則為齊王辯駁,向子虛提出責難。文章中的子虛和烏有都是虛構的,從其人名看,作者本已暗示並無其人。於是“子虛”和“烏有”後來成了“虛無”的同義詞,如“事屬子虛”、“化為烏有”。

司馬相如寫《子虛賦》時,名聲還不大。《子虛賦》是描寫遊獵的事情,漢武帝好遊獵,讀了這篇文章,十分讚賞,以為是前朝名人傑作,嘆道:“可惜我不能和這位作家生在同一時代,沒法見他!”

有個名叫楊得意的四川人,是漢武帝的.“狗監”(管獵狗的官吏)。他見漢武帝如此讚賞《子應賦》,便告訴漢武帝,這篇文章是他的同鄉司馬相如寫的,?勵志。漢武帝又驚又喜,立即召見。

司馬相如見了漢武帝,說道:“《子虛賦》寫的是諸侯遊獵活動;要是寫起天子的遊獵來,那就更可觀了。”

漢武帝非常高興,請他再寫,並賜以官職。司馬相如後來又獻上《上林賦》,還上過《諫獵疏》,勸漢武帝不要過分醉心於遊獵活動,認為這種活動浪費庫財,影響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