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磨蹭,由父母造成的

才智咖 人氣:1.03W

孩子磨蹭,由父母造成的,怎麼回事呢?孩子磨蹭怎麼辦呢?

孩子磨蹭,由父母造成的

早上,對於父母來說是緊張的,但看著孩子的慢動作,比如緩慢地起床、緩慢地穿衣……父母恨得肚腸都發癢了,連著催孩子快點,可孩子往往依然我行我素。

這個場景相信不少父母都遇到過,都有同樣的苦惱:孩子動作太慢,做事磨磨蹭蹭、消耗不必要的時間,而且是屢教不改。

對付“磨蹭”,單純地著急並不能解決問題,還得想個法子耍點“手段”。

首先,父母需要仔細分辨和判斷原因後,再對孩子的慢性子進行調理。

1、動作緩慢的孩子的神經型別往往屬於相對安靜而緩慢型,這是孩子一生都不能改變的先天氣質,父母對孩子的氣質只能接受並因勢利導。

2、有的孩子天生大氣,較為成熟,三思而後行,做事的過程中想法很多,所以也會因慎重仔細而動作緩慢,這樣的效率反倒會非常高。

3、動作不熟練是動作緩慢的一個重要原因,孩子還小的時候,神經肌肉的活動還不協調,所以做事的時候要非常緩慢才能做得好,把持得住,作為父母,有必要幫助孩子經常創設鍛鍊動作的情境,以便於孩子的神經肌肉得到及時的協調發展。

4、沒有時間緊迫感是動作緩慢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因為孩子並不知道如果他把一件事儘快做完之後會有什麼更好的結果,他也不認為自己慢有什麼不好的,此時,父母可以為孩子設定獎勵,讓孩子感受到高效率地做事能得到很好的回報。

5、包辦出來的“磨蹭”。對於幾歲的孩子,媽媽覺得與其讓他自己做事情,還不如幫他做更省時省力,但這種包辦代替恰恰剝奪了孩子鍛鍊的機會,時間長了,孩子一旦養成習慣,他的惰性也會因此越來越強,沒有自理的願望,對自己沒有責任心。

其實,孩子動作緩慢只是相對的,也許孩子也許表現很不錯了,但還是沒有達到成人的期望值,有時也是因為對成人的要求沒有作出足夠的反應,成人就會認為自己的孩子太磨蹭,所以,對孩子的要求,應考慮孩子的實際年齡特點。

磨蹭無疑會浪費掉許多時間。尤其是當幼兒老師反映自己孩子跟同齡人相比顯得動作緩慢,父母就應加以重視了。因為幼兒期是動作發展的重要時期,動作緩慢的兒童往往容易出現不靈活、不協調的行為表現,影響今後的身體和智力發展。上學之後,如果做作業的速度太慢,別人一小時能做完的作業,孩子要花兩小時才能做完,就會影響學習、休息和正常的娛樂活動,總是落後別人一拍,會使孩子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

讓孩子“提速”的五個方案:

1、通過遊戲加以改變。經常與孩子玩一些小的競技遊戲,使孩子在遊戲中提高動作的敏捷度。例如,比賽看誰吃飯快,比一比看誰衣服穿得快等,在遊戲中激發孩子的進取心。如果玩多了,孩子也會覺得無趣,這時,需要給予適當的獎勵品。

2、孩子與父母之間,或者孩子與自己展開“競賽”。幫孩子設計一張“比賽”成績表,記下最初的時間,然後,每天記錄實際完成的時間,如果比以前有進步,就給予獎勵,如果沒有進步,保持原狀,或者退步,就不給予獎勵。這種方法的'目的在於縮短完成每一件事情所需要的時間,是克服動作慢的直接辦法。在此期間,父母要對孩子進行解釋分數的意義,激發孩子進步的渴望。

3、採用計數法來督促孩子抓緊時間完成某件事情。計數法很簡單,隨時可用,父母可以與孩子事先講明,看數到第幾聲的時候孩子可以做完某件事情。然後父母讓孩子準備好,說聲“開始”,就開始計時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一邊數,一邊看孩子,孩子為了趕在規定的時間前面完成任務,就會盡量抓緊時間將事情做完。如果在計數開始的時候,孩子動作依然很慢,父母就故意數快一點,讓孩子感覺時間就快要到了,當快要結束的時候,孩子還差得較遠,就放慢計數的速度。如果快一點做事,就數慢一點,讓孩子有儘快完成的希望。每次父母總是很巧妙地使孩子在快接近尾聲的時候可以把事情做完,就能使孩子獲得成功的感覺,並表揚孩子“真不錯”“又長大了”。

4、使用硬性規定來達到糾正動作慢的目的,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首先估計出孩子盡最大能力能夠完成某項事情的時間,然後規定孩子在這個時間內完成這項事情,否則就不給時間繼續做下去,即時間一到就要停止

5、合理安排時間,提高時間的利用率。在日常活動中,父母要教會孩子如何利用做事的先後順序來提高效率,在同樣的時間內,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或者同樣的事情可以用更少的時間。

值得注意的是,父母應告訴孩子,動作快不等於敷衍了事,而是在按質按量地把事情做好的前提下,動作再快點。

TAGS:父母 磨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