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大學生創業政策如何摸得著?

才智咖 人氣:2.52W

有關2017年的創業政策,大學生了解哪些?大學生創業政策如何摸得著?下面是小編收集的相關的案例分析,歡迎大家閱讀了解。

2017大學生創業政策如何摸得著?

最近,安徽女大學生李婉辭職創業,賣烤豬蹄月賺十萬元的新聞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在這個“就業難”的畢業季,無論是北大碩士賣米粉,還是安徽大學生賣豬蹄,大學生創業的新聞都足以吸引人們的眼球。

據瞭解,目前我國高校畢業生創業比例在1%左右,與歐美已開發國家有一定的差距。近年來,國家和高校也出臺了一些政策和措施,鼓勵大學生創業,並且取得了一定成效。專家指出,目前國家出臺的扶持大學生創業的政策能否真正落地最重要,有關政府和部門應加強宣傳和服務,讓大學生切實享受到政策帶來的利好。

政策鼓勵

4年扶持80萬大學生創業

5月21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信長星在國務院新聞辦召開的新聞釋出會上表示,國務院將實施新一輪創業引領計劃。初步內容是用4年的時間,也就是從2014年到2017年,通過各項政策扶持、創業服務,來扶持我國80萬以上的大學生能夠實現創業。

在這個畢業季,大學生創業的話題又成為全國和全社會關注的熱門話題之一。

除了新一輪創業引領計劃,今年,還有一項針對大學生創業的政策引人注目:在電子商務網路平臺開辦“網店”的高校畢業生,可享受小額擔保貸款和貼息政策。

“目前來看,大學生創業比較可行的是開網店。”北京市西城區高階職業指導師劉蘇安解釋說,“開網店避免了租房,需要的人手也不是很多,對經驗等方面的要求也較低。現在大學生掌握起來比較熟練,做的也比較多。”

而根據麥可思即將釋出的《2014就業藍皮書》最新披露,中國2011—2013屆大學畢業生半年後自主創業的比例持續增長,2013屆達到2.3%,可見近年來政府鼓勵大學生創業的政策和措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社會支援

培訓比賽實踐“一條龍”服務

據瞭解,除了政策的鼓勵和支援,社會各方面對於大學生創業也給予了很多幫助。

從高校層面來講,不少高校都開設有創業教育相關課程,對有創業意向的學生提供多方面的支援。

據北京科技大學招生就業處副處長孫長林介紹,北京科技大學早在2008年就成立了大學生創業中心,在創業氛圍營造、創業訓練、創業實踐和創業孵化等方面開展工作,通過創業課程、創業講座、創業實踐基地、創業計劃大賽、創業夏令營、創業主題團日、創業精英班、創業苗圃等專案為學生提供幫助。

一些高校的科技園也能為學生的優秀專案進行孵化,提供場地、資金、培訓等支援。

從社會層面來看,如今很多企業都開辦創新創業大賽,對於一些優秀團隊和專案,他們可以給與一定的資金支援和創業輔導。

IDG資本合夥人李豐介紹,目前社會上的創業大賽大致有兩種思路,一種是以想法為主,比賽多是圍繞商業模式或者商業計劃書來展開;還有一種需要參與者實地去操作,不是有一個想法就可以,表現突出者或可以直接拿到大額投資。

此外,還有一些孵化器機構或者聯絡創業者和投資機構的平臺,可以為大學生創業提供各方面的幫助。

 面臨問題

幫扶政策形式化難享受

不過,人社部部長信長星也表示,目前我國高校畢業生創業比例只有1%左右,與歐美已開發國家還有一定的差距。

資料也顯示,高校越知名、學歷層次越高,創業的比例越低。一項針對12所教育部直屬高校的調查發現,除了浙江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東華大學和上海外國語大學,其他8所高校的創業率均不到1%。而長期以來,專科生的創業比例要大於本科生。

“國內大學生有創業意願的不多,原因是多方面的。”劉蘇安解釋,“第一,國家對大學生創業幫扶的具體措施還不是很充足,不少政策比較形式化,實際操作有難度,在申請過程中學生就望而卻步了;第二,目前創業的成本還是很高的,包括人力成本、場地租金等,這對一般大學生來講負擔比較大,很多學生只是空想一下;第三,我們的教育沒有讓大學生能很快融入社會,大學生在創業心理、知識和技術層面的準備都是不足的。”

記者在採訪中也瞭解到,雖然國家制定了一些扶持大學生創業的政策,但部分政策在落實中出現了一些問題,導致很多學生不能享受到優惠政策。北京某高校畢業生小劉告訴記者,他在剛創業時曾接觸過一些優惠政策方面的資訊,但瞭解到申請過程全辦下來可能要一年多的時間,只得作罷。而有的畢業生也表示,因為不是北京戶籍,在北京創業也難以享受到相關的優惠政策。還有的學生則根本不知道政府對大學生創業有扶持政策。

 解決建議

簡化手續讓政策真正落地

劉蘇安認為,政府對制定的一些扶持大學生創業的政策要加大宣傳力度,要讓學生知道去哪裡辦,怎麼去辦,讓大學生感覺到這些政策是看得見,也是摸得著的。同時要加強服務,申請手續應當簡化。

北京科技大學招生就業處副處長孫長林則指出,當前國家出臺了很多鼓勵、支援大學生創業的政策,各相關部門也出臺了相應的配套政策,這些對促進大學生創業是非常必要的利好訊息。

“目前的關鍵是這些政策能否真正滿足創業大學生的實際需求,是否方便申請。比如,非創業地生源的創業大學畢業生能否在創業地享受相關的創業扶持,小額擔保貸款能否便利地申請到,如果創業失敗了,再就業時能否順利地處理大學生的戶口、檔案等人事關係等。對學生個體而言,如果這些政策在現實中享受不到,或能享受到但非常麻煩,那麼這些政策看起來再好也只是‘畫餅’,所以說政策的落地是最重要的。” 孫長林說。

■ 創業故事

小喬不溼 90後創業要有趣

小喬不溼是一名90後,也是一家情趣的用品公司的創業者。

小喬不溼說,自己2009年上大學,學的是工商管理專業,但大學沒畢業,他就輟學來到了北京。“先打了半年多的工,然後就開始自己創業。

小喬不溼認為,90後創業的產品都是非常個性的,這是他們的優勢所在。他們有激情,有創意,想象力豐富,沒有傳統思想的束縛。“我們不想做高大上的產品,也做不來,只想做有意思的。”

當被問及自己做情趣的用品是否受到非議時,小喬不溼坦言自己的父母目前還不知道,但周圍的朋友都覺得挺好。“我的80後、90後朋友都覺得我做這個挺酷的,也覺得我很勇敢。他們特別看好這個專案,甚至還想加入進來。”

小喬不溼也坦言,自己最開始做情趣的用品就是覺得這個事比較特別,好玩。開始創業之後,通過各方面的學習,才有了現在這一套思想。“在我創業伊始,車庫咖啡(一家以創業和投資為主題的咖啡廳)給了我很大的幫助,在那裡都是創業的人和談投資的人,非常有氛圍。通過交流我也學到了很多東西,我就是在那裡拉到了第一筆投資。像3W咖啡、36氪也都是類似的渠道。”

“年輕人創業會特別有個性,但能力、經驗有所欠缺。所以年輕人創業要知道自己的短板,然後找一個能夠彌補短板的合作伙伴。”小喬不溼說。

趙燁 想成為一名專家型企業家

相信很多佩戴框架眼鏡的人,會時常為擦拭眼鏡而煩惱:用眼鏡布擦不乾淨,容易留下劃痕,去眼鏡店清洗又太麻煩。這種煩惱也曾困擾著哈工大2006屆畢業生趙燁,不過和一般人不同的是,他為此專門研製出了眼鏡清洗液。

畢業之後,趙燁先進入了寶馬公司工作。在經歷了一次開顱手術後,趙燁辭職回到家鄉威海,同時想到了創業。

“2008年我回到威海後,首先申請了國家專利。在等待專利審批期間,我還在山東大學威海校區和哈工大威海校區旁聽了經濟類和市場行銷類課程。2009年初,經過近一年的等待,我終於拿到了國家專利證書。”趙燁說,自己想成為一名專家型企業家,既懂技術,又懂管理。

然而,正當他準備開始創業的時候,金融危機爆發了,市場環境很不好,不過社會和政府空前關注大學生就業、創業的問題。他抓住這個機會給山東省省長和威海市市長,甚至當時的國務院總理寫了信,描述了自己創業遇到的困難,希望得到支援和幫助。

隨後,他的求助得到了反饋,通過威海市中小企業局的擔保,他的產品在北京生產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