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人的經典創業故事

才智咖 人氣:1.14W

王永錚:

溫州人的經典創業故事

從彈棉郎到“鈕釦大王”

王永錚,永嘉橋頭沈絳村人,1940年出生,18歲當兵,退伍回來為謀生當了彈棉郎,一干13年。13年的彈棉郎生涯自然是千辛萬苦,但這千辛萬苦成就了他日後的人生和事業。因為有過彈棉郎的資歷,他後來在村辦廠當了供銷員,作為“十萬供銷大軍”中的一員,幾年間他走南闖北跑遍全國31個省市,並在浪跡天涯的行走中捕捉到了機會。1979年他從外省買回一批處理的鈕釦在鎮上擺攤叫賣,從此,橋頭開始崛起,並使這個小山村成就了“東方第一大鈕釦市場”和溫州30經濟強鎮之一的風光。

王永錚也在橋頭的崛起中一步步成長,從彈棉郎成長為溫州改革開放後的第一代企業家,被稱為“鈕釦大王”:先是橋頭白雲鞋服鈕釦廠,之後是到北京承包西單商場櫃檯,再後是挾西單之勢南下全國攻城略地,建立了遍佈北京、上海、天津、瀋陽、武漢、廣州等大城市的鈕釦銷售“王國”。這之後,他又走出國門,在美國洛杉磯創辦了康永鈕釦公司。

王振滔:

為溫州皮鞋正名

溫州奧康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王振滔做過3年木匠,跑過5年推銷。1988年以3萬元起家,創辦了奧康集團的前身——永嘉奧林鞋廠。經過17年的艱苦創業,他把一個家庭小作坊發展成為年銷售收入超過18億元的'中國民營百強企業。1999年,王振滔一把火,燒了幾千雙從全國收繳過來的外地不法廠商假冒奧康品牌生產銷售的劣質皮鞋,為溫州皮鞋正了名。

奧康集團目前是國內製鞋業最大的企業之一,擁有5家海外分公司,並牽手重慶市璧山縣,建立“西部鞋都”。

王振滔關心慈善事業,目前已累計向社會捐款上億元有“中華慈善大使”的美譽。2005年,他出資2000萬元成立一個全國性的個人慈善基金會“王振滔慈善基金會”,這是中國民營企業家中的第一個個人非公募慈善基金會,也是全國數額最大的。

 胡成中:“多元專業化”的一把好手

1984年,“裁縫出身”的胡成中和弟弟以及朋友共同籌資5萬元創辦了求精開關廠。這就是今天的德力西和正泰集團的前身。還沒等公司賺到錢,胡成中和他的合夥人就籌巨資創辦了第一個民營企業熱繼電器檢測室,領到第一張生產許可證。昔日的家庭小作坊,如今已成長為國家大型工業企業,綜合實力位居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前列。

2007年11月,中法合資德力西電氣有限公司正式成立。18億元總投資額,成就浙江省最大的一筆民外合璧合同。

胡成中還是搞“多元專業化”的一把好手,借勢利導,壯大了自己的主業。

2003年,德力西進軍大西北,控股新疆旅客運輸公司等國有公司; 2004年,德力西與北京物美、安徽南翔、河北新奧聯合組建了德美奧翔投資有限公司,在十多個城市興建光彩市場,進軍商貿物流業。

隨後,德力西又涉足再生資源、環保工程、能源礦業、私摹基金、IT業等領域。在他看來,一個好裁縫,不僅應該會做中山裝,還要學會做西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