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季調查:55%看重企業硬體 僅23%離校前獲實習

才智咖 人氣:7.97K

今年的應屆生畢業總數達到699萬,然而企業的需求量卻在不斷地下降,就業形勢日趨嚴峻。畢業季如何讓大學生搶佔就業先機,順利步入就業軌道,是目前備受關注的話題。

畢業季調查:55%看重企業硬體 僅23%離校前獲實習

為此,國內知名分行業專業人才招聘網站英才網聯(800hr)推出“畢業季求職大調查”,瞭解畢業生在求職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障礙,為應屆生提供應對策略。

調查顯示,僅有23%的畢業生在離校前獲得實習機會,有超過5成的畢業生困惑於學校與社會之間的差距,55%的在求職中過於看重企業硬體。

僅23%的畢業生離校前獲得實習資格

參與此次英才網聯調查的畢業生,對找工作所花費時間投票顯示,23%在畢業前找到實習的工作,一個月內找到實習工作的佔19%,一個月到三個月的有15%,超過1年的有6%,有35%的人至今仍然待業。

英才網聯就業指導專家表示,應屆生在離校之前應該有意識要先找好實習的單位,針對自身所學的專業、以及未來打算從事的崗位,進行相關行業的搜尋、定位。在校期間畢竟不需要承擔租房的壓力,可以有更多選擇的機會,千萬不要畢業後再開始盲目地找工作,對以後長期的職業發展不利。

對於實習的單位不一定必須是大型知名國企、事業單位、外企、設計院等,重要的是實習崗位的工作內容是否能輔助你更好地成長和輔助你提升。

66%的求職者選擇了網路投遞簡歷的方式求職

本次英才網聯調查資料顯示,畢業後學校老師推薦工作的有14%,通過招聘網站線上投遞的佔66%,10%選擇去參加現場招聘會,通過電視、報紙釋出招聘資訊的佔7%,還有3%是通過朋友、家人的推薦。

英才網聯就業指導專家表示,求職渠道直接影響擇業的效果,究竟選擇什麼樣的方式要依據自己的專業以及行業,不能單純地說那種方式更適合。對於專業性、行業性、崗位特性相對突出的,建議通過行業性招聘網站進行求職更有針對性。其他型別的崗位除了行業招聘網站以外,可通過綜合網站和現場招聘會來選擇適合自己的企業。擴寬自己的求職渠道,不要使用單一的方式,有助於你快速獲取企業面試通知。

僅有14%的人意識到薪資談判的重要性

對求職前須具備的能力調查中,35%的畢業生認為必須具備撰寫簡歷的能力,有22%關注企業的經營狀況,有10%關注企業選人、用人的標準是什麼,對於面試談判的技巧,有16%的選擇,3%看中企業的真實性,僅有14%的人認為薪酬談判重要。

英才網聯就業指導專家指出,求職也是一項技術活,需要之前做好準備工作,不能盲目選擇。對於企業的經營狀況、企業的真實性、企業選人、用人的標準等是可以通過網際網路來了解的,需要提前做好準備工作,不能在面試過程中再向企業瞭解,會表現出我們的面試沒有誠意。對於簡歷製作和麵試技巧等問題,是每一位求職者都必須認真對待的。其實薪資談判的能力決定我們的身價,很多求職者會因為自己沒有談判的能力錯失工作機會,也會因為不能準確定位為以後的跳槽埋下隱患。

58%求職者困惑大學與社會的高差距

企業的高門檻讓很多求職者望而止步,困惑重重。本次英才網聯調查顯示,30%的人認為校園學習與實際崗位之間有出入,28%的不喜歡從事本專業想轉行,4%表示不接受經常出差,13%嫌棄工作地點比較偏遠,還有25%的認為薪資待遇無法滿足基本生活。

英才網聯就業指導專家表示,大學的學習是為了提高畢業生的.綜合能力,有一定的專業技能水平,並非專門的技術培訓學校,所以走出校園需要運用的是我們的綜合能力。在所學專業課程的基礎上重點提升崗位所需的技能,縮小與崗位之間的差距。

對於自己的專業儘量不要放棄,學會做一行愛一行,從中體會樂趣。轉行的話要分析透徹,切忌盲目執行,以免回頭無路。社會和校園就是兩個不同的平臺,需要我們學會轉化和適應才能更好生存。

55%求職者看重企業的硬體

通過對“你期望的企業”調查中得出,41%都選擇了效益穩定,有發展前景的企業;選擇具備良好薪資福利制度的佔到14%;12%選擇了在行業內有一定知名度的,10%比較看重企業提供的崗位培訓,6%的人希望在新的崗位能獲得長輩的指導和提拔,也有9%的選擇提供食宿的企業,對於崗位晉升制度有5%的人選擇,海外工作機會的僅佔3%。

英才網聯就業指導專家表示,對於畢業生在擇業過程中需要正確的看待問題,關注的重點應該集中到崗位的工作內容、未來的職業發展、崗位的晉升、自身能力的提高,不能盲目地只看重企業的硬體。企業效益突出固然好,但是機械化的流程對於新人而言並不能獲得更多的鍛鍊。不要讓企業替我們承擔生活成本的壓力,一味的追求高薪的工作,從而與有潛力的企業擦肩而過。

就業難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現狀,但是我們可以有很多種化解的辦法,不要因為某些固有的思維或者要求而錯失最佳就業時機,畢業生要儘可能在離校前找到實習的單位,找到融入職場的切入口,在實習的崗位鞏固專業技能,為以後的職業發展打好紮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