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學生創業案例

才智咖 人氣:2.13W

三個男生賣女裝常和女生聊打扮

指導學生創業案例

踏進林學楠經營的小店是在下午5點左右,他正匆匆吃完晚飯趕來店裡幫忙。“我們每天在中午11點開門,一直要到晚上9點才關門。下午一般都有課,只有等下課後早早吃完晚飯過來幫幫忙。我們三個人一般是輪流的,今天剛好輪到我。”說這話時,他還招呼著幾個顧客,忙著介紹新貨和最近流行的款式。

林學楠是浙江大學城市學院資訊工程大二的學生,半年前和兩個同學合夥在學校旁邊開了一家專門面向女生的服飾店。服飾店有一個很時尚的名字,叫“FreeStyle”。這是一家裝飾很簡單的小店,門口貼著年末消費“滿就送”的優惠喜訊,感覺生意做得還挺有模有樣的。

其實盤下這家小店也是出於偶然,原本是林學楠的一個朋友經營著這家店,因為沒有精力管店而準備轉讓,於是林學楠和兩個夥伴萌生了自主創業的念頭。創業之初,他們有的拿出了做兼職賺的錢,有的拿出了攢下的生活費,有的拿出了向父母借的錢,湊成了“創業資金”。然而,這些錢僅僅只是轉讓費的一半。在和朋友商量後,林學楠爭取到了另一半轉讓費可以分期付款的條件,他們這才真正踏上了艱辛又有成就感的創業之路。

說起自己和兩個哥們一起開的服飾店,林學楠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興奮。儘管“FreeStyle”裡的東西琳琅滿目,衣服、襪子、鞋子、圍巾、手套、玩偶,凡是女孩子喜歡的東西,幾乎都能在店裡找到。但就是這一點,把三個理工科出身的大男生給難住了。

“我們開店前在學校周圍做過一次市場調查,發現還是女生的錢比較好賺。但是我們幾個大男生平時穿衣服都很隨便,哪裡懂得女孩子的心思?不知道最近流行什麼,也不知道現在的女孩子喜歡什麼樣風格的衣服,光是琢磨這些就夠讓我們絞盡腦汁的了!”林學楠兩手一攤,滿臉的無奈。

為了投女生所好,林學楠和合夥人不得不動用“關係”———找了幾個懂得打扮的女同學一起去進貨。有空的時候,他們也虛心請教女同學,以及時瞭解市場需求。

起初,林學楠和兩個合夥人什麼事都是自己做,輪流進貨、輪流看店。如今小店的經營上了軌道,他們也從社會上招了有一定經驗的營業員。雖然不再有創業初期的困難和艱辛,但他們覺得打拼時所練就的膽量是無價的,在他們眼裡,賺不賺錢並不是最重要的,那種經歷以及事後總結出來的經驗才是最大的一筆財富。“我們現在是大二學生,但畢業後也許還會選擇自主創業。可能不再繼續經營這家小店,但現在的經營理念和積累下來的經驗對以後的創業會有很大的幫助。”

創業前先問三個為什麼

在學生就業形勢相對嚴峻的今天,大學生自主創業不僅解決了自身就業問題,同時為社會創造了新的.就業機會。

有關專家說,大學生創業前,應該先問三個為什麼———為什麼想創業(即創業的動機是什麼);為什麼可以創業(即創業的機會是什麼);為什麼能夠創業(即創業的能力是什麼)。

首先,要考慮清楚自己創業的動機是什麼。創業的動機是流淌在創業者血液中的一種永不消逝的物質,催促著創業者去追求和把握市場機會。其次,要了解創業的機會是什麼。創業的選擇可以是高科技領域的,也可以是低技術領域的。在哪個領域創業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懂得把握市場機會。大學生的創業選擇不應該以技術水平高低作為是否能創業的標準,高科技領域不一定就有創業機遇,低技術領域也並不是沒有創業機會。因此,大學生不應該“眼高手低”,而是要學會腳踏實地,量力而行。再次,要清楚自己創業的能力。創業能力一般體現為經驗、知識和網路。創業經驗是指做過同類工作,對創業過程中的資源、組織和變化等有所瞭解和預見;創業知識是構建、執行和發展企業所要求的基本常識和流程等;網路是發展企業需要的市嘗政府、企業和社會的聯絡。

指導:你想註冊哪種企業型別

大學生自主創業可以選擇公司、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等企業型別。其中,公司制企業對註冊資本金有最低額度要求,如服務業要求在10萬以上,零售業要求30萬以上,批發生產類則要50萬以上。確有困難,經申請同意,允許三年內分期到位。公司制企業對註冊資本金有最低額度要求,這對於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有些難度。但公司制企業擔負有限責任,風險相對比較小,特別是對那些手上有專案、又可以找到投資者的大學生,是一種比較好的選擇。

合夥企業是指兩個以上共同投資設立的一種組織形式,這種形式有利於形成創業團隊,培養合作能力。它對註冊資金雖然沒有要求,但創辦者要求承擔無限連帶責任。這就意味著,如果發生意外,就不是以出資額為限,出資以外的也要承擔責任。

個人獨資,自己當老闆可以方便企業決策,比較靈活,對註冊資金也沒有要求,但需要承擔無限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