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英國容易步入的誤區

才智咖 人氣:8.7K

誤區一:就讀英國的大學回國後,教育部都能認證

留學英國容易步入的誤區

出國留學的底線是要去正規大學,錄取的大學可以名氣低點排名低點,就怕是進入無教育部認證,沒有大學辦學資質的英國大學就讀。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雖然拉近了我們與世界之間的距離,但是資訊的不對稱依然存在,不僅僅是語言不通的問題,而是由於各國之間教育管理的不透明性,國內許多黑心中介為了賺取高額提成費,把我們國內俗稱的“高等職業進修學院”,通過種種手段隱晦起來在國內大肆推薦,擴大招收生源。比如:London City College和London School of Management,許多中介機構把這個學校翻譯成“倫敦城市學院”和“倫敦管理學院”,七年級聽這些名詞,我還真被嚇了一大跳。為此我專門到網站上搜查了一下,發現這些學院只是英國私立延續教育及高等教育認證委員會(British Accreditation Council For Independent Further and Higher Education,簡稱BAC)認證的私立學府。作為BAC認證的代價是,該學校只能作為英國高等教育的補償成分,以培訓課程為主(certificate/diploma),言下之意,他們不具有發放學位的資格,由於所獲文憑屬於繼續進修學院性質,發放帶該學院的文憑教育部不予認證。

誤區二:推薦信最好找院長或主任寫

國外大學申請時一般都會要求學生提供推薦信,推薦信的目的主要就是通過第三方的視角來介紹留學申請人的學術能力和學習情況,推薦人的名氣(特定學術圈裡)越大,推薦信裡描述的內容可信程度也自然就水漲船高。但是作為中國的學生我們必須面對一個嚴峻的現實就是,哪怕你是北大清華的學生,你所在學院負責人也不一定世界範圍內的某個學術圈有一定的公信力或影響力,更不要說是系主任,換言之就可信程度而言,一個大學教授寫的推薦信和系主任或院長寫的推薦信是在同一個水平線上。當然英國大學也早就注意到這一點,比如倫敦政經就要求推薦人需要熟悉被推薦人,並能夠在撰寫學術推薦信時強調,被推薦人在原就讀大學的學習成績和班裡排名。因此如果能找到熟悉你的老師,比如班主任、任課老師或者實驗室和你一起工作/研究過的導師作為你的推薦人,會起到很好的效果。舉個例子,如果你申請的是金融專業,可以邀請曾給你上過金融或和金融相關科目的任課老師,外加數學課的任課老師(前提條件是這兩門課分數不能太差)作為你的推薦人,這對你所申請專業的學習能力(專業知識)和專業技巧(數學能力)會起到極佳的'旁敲側擊作用。

誤區三:最好用工作推薦信代替學術推薦信

很多人覺得畢業後再回到原來的學校找老師寫推薦信,或者說請求他們籤個字是件很麻煩的事,人情不好求,就想用老闆或經理的推薦信來頂替。除了MBA申請外,英國大學不管是碩士還是博士申請,原則上是不大歡迎這種professional reference。如果你實在沒辦法了,一般也要畢業滿三年才能用其中一封工作推薦信頂替學術推薦信。在這個方面,LSE做的就更絕了,沒有畢業五年或以上,原則上不接受工作推薦信,言下之意,你還得去自己想辦法找你原來的老師解決。有一些申請者,比如自考的畢業的申請者會犯愁,我該到哪裡去找大學老師作為我的推薦人呢?這裡我提供兩個解決辦法,第一,可以找給你上過課的自考補習老師;第二,可以找給你畢業論文輔導過的老師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