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國留學走到哪裡你都能得到最好的教育

才智咖 人氣:2.33W

在德國傳統高等教育觀念中,接受高等教育是每個人的權利,政府不設重點大學,認為大學一概平等,所有大學都應提供同等優質的教育。如今的德國大學,在教育國際化的大潮中,正在進行艱難的改革:1999年提出的“博洛尼亞改革”主張建成歐洲統一的大學教育區,使46個國家之間擁有統一的學制和互相承認的學位,這意味著德國高等教育從傳統的Diplom/Magister(相當於工科/文科碩士)本碩一體的學位制,逐漸向與英美學制接軌的Bachelor(學士)與Master(碩士)雙級學位制過渡。2005年,德國政府開始實施“精英大學計劃”,重點對幾所大學進行資金資助,以和英美名校競爭。德國大學正在經歷這樣一場革命:更快、更簡單、更實用。整個社會都強調“注重實際”,學生們在哀嘆課業繁重,教授們抱怨太忙,校長們為如何從國家那裡得到更多撥款處心積慮。但是,這種改革沒有取得想象中的質變:大學輟學率並沒有明顯減少,也就是說,所謂的“漫遊”、“閒逛”的傳統式德國大學學習,原來不像想象中那樣是輟學率高的根源。在德國特殊的社會大背景下,在本土理想主義精英教育與美國實用主義精英教育的分岔口前,德國高等教育做出了很“德國”的舉動——不左不右,勇往直前。

在德國留學走到哪裡你都能得到最好的教育

“去中心化”的大學——獨立的學習模式

德國每個獨立的行政區都想有自己的大學、劇院和博物館,於是很多小的文化中心發展起來。在這個“去中心化”的國度,幾百年來自在地發展著,逐漸和所在城市融為一體,每個大學都能成就一個以自身為中心的大學城文化圈。海德堡大學校史專家彼得?默斯伯格教授說:“德國人真正引以為豪的是,他們的每所大學固然都有獨特之處,但總體的教學和科研水平都很相似,並無優劣之分。無論走到哪裡,你都能得到最好的教育。這與美國大學體系不同,你沒法拿哈佛、耶魯與美國中西部的一所大學相比。”若硬要區分的話,只能按各專業側重點或者教授在業界的名望來區分,正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靈”。在這裡,學生可以追隨教授的腳步讀遍國家的每一所大學,在某條學術道路上無法繼續前進時,也可以轉專業,只要修夠學分,某些專業再通過國家專業考試,最終依舊可以獲得相應的學位。

和“去中心化”相得益彰,德國教育最注重的是一種獨立精神。德國大學沒有年級和班級的概念,更沒有班主任,教授只負責學生的學習問題,其他生活問題由獨立於校外的學生事務委員會來負責,住宿也是由不屬於大學的獨立住宿學院解決,往往幾個學校的學生共同居住其中。在德國人的概念裡,大學生應是獨立自主、把握自己命運的人,他們已經成熟到不需要教師引導。大學生可以有選擇地去聽課,聆聽不同的看法、事實和建議,自己去判斷、檢驗和決定。相比之下,英美大學像一座規劃得很好的城市,有時候連學生的私人生活都是有組織的。德國大學,你乍一進來,可能覺得空蕩蕩的,什麼都抓不住,似乎沒人關心你,也沒人來告訴你應該做什麼,聰明人得靠自己找方向。但沒有指導,同時也意味著沒有束縛。有些學生甚至一學期只修一門課,為的是徹底地把課程鑽研透徹,吸收為自己的知識,而不是那種考試結束就還給老師的知識。

在德國大學,只要有5個或以上的人選課,課程就可以“開張”。效率似乎不是德國人對大學教育的首要考慮(事實上許多大學仍然允許眾多捨不得畢業的“老學生”賴在學校也是明證之一)。課本大多為幾本經典的參考書目,學習主要靠自學,有些課甚至不想去上都可以,只要通過期末考試就能拿到學分。大學授課模式主要有三種:講座課、討論課和練習課。講座課上,教授一般都是提綱挈領式地提出要點。練習課和講座課緊密聯絡在一起,每週或每兩週一次,與講座課穿插進行。習題紙會提前分發,學生可以提前瀏覽,助教會在課上逐題分析並演示完成所有習題,也會穿插講座課的知識進一步分析。有些課程的習題題目與參考答案會課後公佈在課程網站上面,供學生參考自學。討論課是德國傳統特色授課模式,教授會擬定一些具有討論意義或爭論意義的論題,學生任選其一,利用課餘時間查閱資料,在規定期限內將若干份論文交給教授的祕書,供其他學生索取閱讀。學生在討論課上作一個簡短的學術報告。全體參加者(包括主持討論課的老師)可對此進行評議或給出自己的解釋,最後由老師作出評定總結。學生再根據討論課的情況,完成論文,並提交給教授,以期獲得討論課的學分。

德國的教授為終身制。教授可以合作成立一個小型研究所,有1名祕書,3~5名助教以及一個僅供研究所使用的專業圖書室(往往存放一些專業的文獻與專業工具書)。教授有固定的研究經費,有人事權,可以提供1~3個助教崗位。此崗位一般提供給準備在教授那裡攻讀博士、願意與教授一起完成主攻課題的人;或者是已具有博士學位,準備進一步完成博士後論文的人,或僅是為了與教授一起完成主攻課題,然後另謀更好出路的助教或講師(他們同時也負責一些課程與考卷的批改)。

教授在課下會請學生到研究室或自家參加茶會。在此期間氣氛輕鬆愉快,國際政治、文學藝術、歷史民俗、時尚潮流,興之所至,學生們盡情高談闊論,教授也放下了講臺上那種一絲不苟的“架子”,細細聆聽學生們的討論,在學生的思路走進死衚衕時進行簡單的引導,或者發表自己的觀點。教授這種啟發式引導往往更容易讓學生形成自身獨特的個性化思路。此時的師生已不是師生,儼然是愉快辯論的學者。

德國大學生學習壓力非常大,為了消化教授所講的內容,必須花費大量精力,有時還須挑燈夜戰,大學生在公共汽車或火車上看書的現象是司空見慣的。德國教育最注重的是培養學生獨立的智力習慣,並不太注重培養學生的競爭精神;所有的知識都是作為通往學海彼岸的交通工具,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收穫才是最重要的。

美國教育史家認為,19世紀美國留德學生從德國大學獲得了三種智力財富:智力習慣、智力方法、智力的和道德的信念。智力習慣代表學者個人及其學術的獨立性,它是三種財富中最為寶貴的;智力方法代表在思想和研究上的全面性和準確性,這似乎是日耳曼人的一種獨特的財富,即掌握全部能夠知道的有關的事實材料;智力的和道德的信念,即深信自己所做的事情將為知識和學術增添財富。

寬進嚴出的大學門檻——一絲不苟的應用型治學

對德國大學生來說,大學是一種權利。州政府有責任讓每個年輕人接受良好的大學教育,只要他滿足基本的條件。德國沒有大學入學考試,學生只要通過中學會考,就可以申請任何大學的任何專業。與英美名校相比,德國大學不會得到一個國家,乃至全世界最好最聰明的學生,但它得到的是參差百態的學生,有很聰明的,也有平庸的,但參差才是真實的社會形態,學生就能提前融入一個“百態”的社會。

進入德國大學不禁讓人想起影視劇中經常出現的一句臺詞:“進來容易,想順利過關可就難比登天了!”德國大學的辦學態度向來以嚴謹著稱,期末考試從來不是比記憶力,更沒有“劃重點”的.說法,而是用開放性題目考查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力、應用力以及對問題的思考深度。另一個嚴格的要求就是學生入學前和入學後均要求有實習經歷。就連在中國學生眼中看似學習壓力較小的應用科技型大學也要求進入學校學習前必須有6~8周與所學專業相關的實習經歷,學校不負責提供實習機會,完全由學生自己解決。當然,接受實習生的企業可以享受國家的稅收優惠政策,這就提高了企業接受大學生實習的積極性。

德國應用科技型大學的學習分為兩大階段。第一階段是基礎課學期,需要學習比較籠統的基礎課程;第二階段才進入具體的專業課學期。當然,進入第二階段之前必須要通過中期考核。由於在基礎課學期結束時,學生已經具備了學習專業課的基礎,又對專業前景、就業、研究現狀、自己對專業喜好程度有了瞭解,再加上可以換專業和學校(德國大學之間互認學分,轉學後的學校或專業都承認學生原先取得的相關課程的成績和學分),這就給了學生修正未來方向的機會,避免了盲目學習和就業時的迷茫。

在專業課學期,工科大學的學生將重點進行實踐練習。慕尼黑工業大學機械專業有36個專業方向模組,每一模組由核心課程、必修課程、選修課程和實踐環節構成。學生可以自主選擇專業方向,從36個專業方向模組中選出2個模組,選取相應的課程構成自己的學習方向模組。在教學計劃中包括26周的工業部門實習,並完成2個討論課的課程設計。其基本要求就是:所研發的產品要有用。在實踐環節中,常採用“博士+碩士+工程師”的“團隊”工作方式,學生被分為幾個小組,每個人負責一部分,最終成績以小組成績呈現,誰也不能拖後腿。在從事產品開發時強調“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的研究方式。教授將學科最新最前沿的工作、進展和結果展示給學生,即便有些理論、有些成果還不成熟。因此,儘管德國大學有的甚至沒有固定的教材,但學生在大學裡接觸的不是靜態的、前人留下的“文化遺產”,而是本專業最前沿、最活躍的動態成果,極具現實性和應用性。

為保證畢業生的質量,德國各大學和專業都保持著一定的淘汰率,有的學校和專業的淘汰率高得令人乍舌。比如,亞琛工業大學的平均淘汰率近50%;德累斯頓工業大學的電子技術專業是德國非常有名的,其淘汰率有時高達90%。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不能拿到規定的學分、單科考試三次不通過、論文不符合要求等,都會成為被淘汰的理由。當然,由於德國實行完全學分制,淘汰並不意味著被大學拋棄,正如前文提到的,被淘汰的學生還可以轉學、轉專業。同時,為了避免教授出題故意為難學生,每個教授的考卷都會提前拿給同學科教授評估難度後再決定是否能夠用於考試。考試後,如果有學生認為考題過難或者打分不公平,可以向院系或學校提出申述,學校會根據情況再行定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