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旅遊導遊詞

才智咖 人氣:1.58W

作為一名盡職盡責的導遊,常常要根據講解需要編寫導遊詞,導遊詞是導遊員同遊客交流思想,向遊客傳播文化知識的工具,也是應用寫作研究的文體之一。我們該怎麼去寫導遊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山西旅遊導遊詞,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山西旅遊導遊詞

山西旅遊導遊詞1

列位旅客,各人好!接待列位來長白山西坡旅遊。

列位選擇由長白山西坡登臨長白山,其實是一個明智的選擇,更是一個榮幸的選擇。

這是由於,長白山西坡完備地儲存了長白山的原始風采;長白山西坡有著別處未曾有的全國異景。

從西坡登上巍巍的長白山,您就能更好地明確長白山的天工、博大和神奇;您就能更好地瀏覽大天然這個無所不能的造物主送給我們人類的驚天地駭鬼神的精品;您就能更好地受到長白山博大博識的文化對您的陶冶。使您在休閒嬉戲之中,受到大天然的洗禮——觀山奇山險,看水美水秀,望雲捲雲舒,榮損皆忘,崇辱不驚,賞心悅目,滿身心地投入到大天然的造化之中,使您的心靈在大天然精品的震撼中得以昇華。

長白山位於我們吉林省的東南部,為歐亞大陸東端的最高山系。春秋戰國時期稱長白山為“不鹹山”;北朝時稱“徙太山”;隋唐時稱“白山”、“太白山”;遼金時,用漢語命名為“長白山”,延用至今。長白山作為中國名山,被歷代王朝封為聖山,金朝大定十二年,即1172年,封爵長白山為“興國應靈王”。明昌四年,即1193年又復冊為“開天巨集聖帝”。清朝奉長白山為發祥地,即龍興之地。康熙十六年,即1677年封長白山為“長白山之神”,君臣年年設臺拜祭長白山。

清代未年,踏查長白山併為長白山浩瀚勝景定名的中國第一人,昔時的奉天選用知縣劉建封,曾經這樣形容長白山的巨集偉和博大,他寫道:

“長白山為王氣所鍾,襟三江,領三崗,奇峰十六,勝景百二。崔巍磅礴,蜿蜒於亞西亞東北海隅,為一絕臺甫山,於乎盛矣!”

此刻,長白山以其獨佔的原始狀態、科學品位和汗青代價挺立於天下名山之林。其焦點部門的長白山天然掩護區已於1980年1月10日,被連繫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與生物圈掩護網”,被確定為天下天然儲存地。

旅客伴侶們,我們此刻已經進入長白山天然掩護區了。長白山的天然景觀與動植物區系,是歐亞大陸北半部的天然綜合體,是座自然的基因寶庫,為天下所有數。長白山天然掩護區南北長795公里,物件寬47公里,總面積為19萬公頃公頃。長白山天然掩護區是1960年4月經國務院核准而設立的,是掩護以天池為中心的整個天然情形和叢林生態體系的綜合性的掩護區。按照《長白山天然掩護區打點條例》的有關劃定,掩護區內的一草一木都是不許動的,誠請旅客伴侶愛惜和掩護好這裡的一草一木。我在這裡代表掩護區和旅遊部分的事戀職員向您的相助暗示謝意。長白山也會在我們各人的愛心庇護下越來越年青,越來越有朝氣和活力。這樣,她就會以更博大的胸懷來哺育我們人類。

長白山是中國最大的層狀巨型複式修眠火山,6000年來有過4次大噴發,箇中1199-1200年的最後一次噴發,是地球上有史以來較大火山噴發之一。火山錐體頂部崩破塌陷,形成火山通道,蓄水成湖,形成中國以致天下最大、最深、最高的火山口湖。連同中國一側浩瀚的小火山錐體,長白山區是中國火山口湖漫衍最齊集、最多的地域。

長白山火山、冰蝕地貌和垂直的生態帶譜為其組成了峰奇、水秀、樹美、石怪、谷深、洞異的奇奧自然景觀。似碧玉坐落在長白山頂,水面海拔2189.1米的長白山天池,以天下海拔最高的火山口湖列入吉尼斯天下記錄大全。天池水流經乘槎河,形成了落差68米的長白瀑布,似銀河倒懸,以天著落差最大的火山瀑布列入吉尼斯天下記錄大全。在西坡,有侷限越發弘大,總落差70米的二級瀑布——錦江瀑布,和無處不在的瀑布群,向您展示了攝人靈魂的天河景觀。一年四序只見出水不見入水的的天池;只見入水不見出水的銀環湖;不見入水亦不見出水的王池;冷水河裡噴湧熱水的錦江溫泉河;大地裂隙深數十米,只聽水聲轟鳴不見水的梯子河;星羅棋佈的礦泉、溫泉、冷泉、寄生小火山口湖。這統統的統統,組成了天下其餘名山所不具有的奇水名勝。

長白山是天下上叢林景觀生涯最完備、發展最精采的原始溫帶叢林生態體系。從山麓到山頂,在幾十公里的程度間隔內,跟著海拔的增高,條理理解地泛起出從北溫帶到北極圈幾千公里的天然景緻,“一山有四序,十里差異天”,是地球北半球名山中極為有數的徵象。由長白山這類佈局群構成的火山錐體、山麓傾斜高原和熔岩臺地三大地貌種類,及闊葉林帶、針闊混交林帶、針葉林帶、嶽樺林帶、高山苔原帶5個植物垂直漫衍帶構成的天然面孔,為天下其餘名山所不能更換。而在長白山西坡,這5個植物垂直漫衍帶則示意得最為明明,您只須走上幾步之遙,便可明確從溫帶到極地中間每個條理的變革。

您一踏上白山市的土地,就到了的廣義的長白山西坡,便進入了5個植物垂直漫衍帶的第一、二個路線——闊葉林帶和針闊混交林帶。數千栽培物、罕有植物和瀕危植物就展此刻了您的面前。過了松江河旅遊經濟開拓區,您就到了長白山主峰腳下的西坡。也就到了針闊混交林帶和針葉林帶。萬頃原始叢林裡草木森森,鹿鳴鳥囀,瑞氣氤氳,是一個自然的大氧吧。到了火山錐體中、上部,您就走進了高山嶽樺林帶。您會被一種非凡的樹攝住魂靈,那樹皮暴枝虯,看似齒豁頭童,實則剛勁有力,扭曲昂揚。那枝那幹,寧當玉碎服於暴風暴雪,匍匐於地,又強硬地揚起不屈的頭顱和手腳。這面臨猙獰又猙獰而立的神樹,就是在長白山的非凡情形發展的,被人們稱為雪山硬漢的嶽樺。再往上走,您就到了高山苔原帶。哪裡的植物,植株低矮,匍匐墊狀,花序大型,光華豔麗。它們以矮小和彎轉的身軀與風雪拼搏,以聲張生命的固執與不朽,以綻放出爛漫的花朵。

山西旅遊導遊詞2

華嚴寺位於陝西省長安縣韋曲東南少陵原半坡上,距西安城約15公里。寺居高臨下,襟山帶河,殿宇庭院精緻幽邃。它俯視樊川,西望神禾原,南望終南山的霧巖、玉案諸峰。

寺建於唐德宗(李適)貞元十九年(820_年),是中國佛教華嚴宗的發源地,古“樊川八大寺院”之一。清朝乾隆年間,少陵原一部分崩塌,志內殿宇全被摧毀,現在僅有兩座磚塔。

東邊的一座是華嚴宗初祖杜順禪師塔,四面七層,高約13米,上層石刻有“嚴主”二字,第三層石刻有“無垢淨光寶塔”六字。西邊的一座是華嚴宗四祖清涼國師塔,內安奉清京相師舍利子21粒。

該塔六面五層,高七米,塔上石刻有“唐清原國師妙覺之塔”十字。二塔下層各有磚築龕堂,內有石刻影像及像贊,石刻下半部刻重修記,為近代宋伯魯、宋聯奎同時書寫。另有唐宣宗大中六年刻的《杜順和尚行記碑》,已移存於陝西省博物館。

山西旅遊導遊詞3

顯通寺位於臺懷鎮中心地,是五臺山歷史最古、規模的寺廟。該寺始建於漢明帝永平年間,原名大孚靈鷲寺。北魏教文帝時期擴建,因寺側有花園,賜名花園寺。唐代武則天以新譯《華嚴經》中記載有五臺山,乃更名為大華嚴寺。明太祖重修,又賜額“大顯通寺”。

現佔地面積約120畝,各種建築400餘座,規模浩大。

顯通寺周圍山巒起伏,寺內殿閣巍峨,兼有蒼松翠柏參插其間,佛教氣息濃郁。在全寺中軸線上,寺前銅塔聳立,七重殿宇分為觀音殿、文殊殿、大佛殿、無量殿、千缽殿、銅殿和藏經殿,各具特色,無一雷同,輝煌壯麗。尤其最為突出的是青銅鑄造的銅殿,是在明代萬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萬曆皇帝母親李太后之師妙峰和尚,集全國13省市佈施,先後鑄成三座銅殿,一置峨眉山,一置南京寶華山,一置五臺山。三個銅殿均在湖北省荊州澆鑄,運至現場組裝,如今僅存五臺山這一座了。銅殿方形,外觀重簷兩層,高約5米,四周隔扇上櫺花圖案和壺門花鳥裝飾,形象生動,工藝。內壁四面鑄滿小佛萬尊,中央臺上端坐一尊大佛,故稱“萬佛如來”,殿前原有同期鑄造銅塔五座,按東西南北中方位佈置,象徵五座臺頂,可惜在日本侵華期間,被日本侵略者盜走了三座,現僅存東西兩座。塔有13層,高8米,塔身滿鑄佛像圖案,底座正方形,四角各鑄一尊力士,手託,肩扛或頭頂塔身。兩塔下西南角有大如拇指的小銅廟,內坐小指大的土地像。

銅殿兩旁各有一座潔白小巧的重簷磚殿。寺院門前,有一種樓,氣勢巨集偉,內懸萬斤銅鐘,系明代所鑄,若人擊之,鐘聲可遍及全山,誠為珍稀之文物。

山西旅遊導遊詞4

各位遊客:

大家好!

今天我們將要遊覽的是介休綿山,希望一路上我們一起同遊,能夠帶給大家一次美妙的旅程。綿山是太行山支脈,海拔高度為20_多米,因山勢綿豆而取名為綿山。後因春秋時期晉臣介子推被焚此山而名聲大震。歷代都在綿山興建了許多寺院禪房,於是成了著名的佛教聖地。而且綿山風景絕佳,也是我國北方著名的旅遊風景區之一。從介休南行20公里到達綿山腳下的興地村,在興地村有一處值得一看的地方,就是我們在遊綿山之前先參觀的第一個景點——迴鑾寺。

迴鑾寺是由於唐太宗當年到綿山想登山未成在此迴鑾而得名。當時唐太宗還留下題詩一首:“迴鑾遊福地,極目玩芳晨,寶剎遙承露,天花近足春。焚鍾交二響,法日轉雙輪。寂爾真仙境,超然離俗塵。”大家請隨我進寺內參觀。這座寺廟在五代時曾遭戰亂的破壞,宋代時又重新修建。

寺內院落寬展巨集敞,主要是建築有天王殿、大雄寶殿、左右垛殿和東西配殿。從天王殿向內觀望,雖然院內建築物不高,卻莊重、肅穆。大雄寶殿是寺內的主殿,原有元代泥塑佛像群和鐵佛像、木雕佛像,而且四壁繪有元代壁畫,可惜十年動亂中被毀掉了。現在寺內生長有古鬆、龍槐、杉樹等,夏日槐蔭如傘,四季古鬆清幽,給寺內增添了勃勃生機。

朋友們,從迴鑾寺出發,再南行約1。5公里的路程,我們就要開始登山了。山上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十分的豐富,但是景點較為分散,往返路程大約9公里左右,俗稱“九里十八彎,二十四座諸天小廟,各處羅列。”

我們現已到達綿山的第一個重要景區——龍頭寺。龍頭寺是綿山入口處的咽喉,地勢十分險要,從這裡向南可直插綿山腹地。寺分為上下兩層,上為龍頭寺,。下為關帝廟。從龍頭寺出來,沿途兩山對峙,怪石磷響,風景絕佳。小路像一條飄帶盤繞山腰。朋友們請繼續向上爬。在這個險要處,有一個巨石壘堡當道而立,高約7米,寬4米,在堡門裡有屋子,供人看守。門前是一條很深的溝,設有門板吊橋。從上面的瞭望孔口能看見進山的人。如果放行就將吊橋放下,待來人通過後,便又將吊橋扯起。門的左右是深淵絕壁,真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繼續前行,不遠處就可看到一高數十米,寬三四餘米的凹崖,崖根處有數十個碧綠的石乳倒掛在石壁之上,被稱作“石乳泉”,據說此水可療痼疾。過了石乳泉,山勢愈加險要,沿途群峰環繞、煙雲縹緲、兩山對峙,不知腳下的路在何方。其實“綿山十里山水畫卷”這才開始。首先看到的是建於懸崖絕壁處的白雲洞,洞內有團團白雲不斷湧出,據說還能預測陰雨。

過了白雲洞,來到一座木橋上,橋上怪石嶙峋,橋下萬丈絕澗,行人都必須貼壁而行,萬分小心,可見橋之險要。傳說綿山山主田志超最初來綿山時,前有斷崖擋路,後有猛虎追趕,幸有鹿兔以蹄相搭,方才通過。所以這座橋就被後人稱之為“兔橋”,前面1公里處的另一座橋被命名為“鹿橋”。

過了“免橋”、“鹿橋”,再攀127級石級便是綿山的主要風景區——抱腹巖。著名的“大唐汾州抱腹寺”就深藏於這一巨大的巖洞之中,除抱腹寺外,此處還有空王殿、千佛殿、介推祠、石佛殿和五龍殿等建築,這些建築都深藏在抱腹巖的腹中,雨雪無法侵入,這種清幽險絕的景象實屬罕見。

在空王殿,殿中央是一尊金身塑像,關於這尊塑像還有一段極富傳奇色彩的故事。據說這就是綿山佛主——“空王古佛”。空王佛是田志超的化名,相傳是隋末唐初人。志超自幼好學,才華過人,7歲入學,遍讀經、史、子、集,長大後,父親不幸去世,家境衰落,於是到太原蒙山開化寺拜師學藝,5年之後學業有成,來到了綿山,到達後當天夜裡在抱佛寺內找了一間空房住下,第二天的黎明,志超剛起床,就聽一婦人喃喃自語:“哪裡的野人,好生無理,緣何佔我房舍?還不快快離去。”

志超尋聲而望,原來是正殿中正襟危坐的龍母。志超見這婦人滿臉刁鑽尖刻,心裡老大的不高興,但又想自己初來乍到,便捺住性子,整理好衣冠,納頭就拜,說:“貧僧冒昧,出家人四海為家,我見天色已晚,屋內又空著就住了進來,請多多恕罪。”誰知龍母聽後勃然大怒:“好你個大膽的漢子,綿山方圓百里都姓龍,誰人不知,哪個不曉?而今我不讓你住,你就住不成!”志超說:“龍母且息雷霆之怒,咱們慢慢地商量。”

龍母依舊大怒,志超又耐著性子說:“佛家慈悲為懷,俗話冤仇還宜解不宜結呢,況且我們往日無仇,近日無恨,有啥不能商量的!”龍母自覺語失,反問:“有何主意?”志超說:“咱們對奔,三盤兩勝定輸贏,如果您贏了,我就遠走高飛,假如您輸了,您就讓出介山。”龍母自信自己棋藝高超,是不會輸的。那麼結局如何呢?大家一定猜出是志超勝了龍母。此事很快傳遍了各州府縣,人們都虔誠地向他頂禮膜拜,奉作神仙。

在抱腹寺內,仍儲存著許多重要的碑刻。著名的《大唐汾州抱腹寺碑》就深藏於此,此碑通高3米,寬1米,厚35釐米,碑兩側刻有唐、宋及金人題記。

鐵索嶺是抱腹巖上面一個高約200米的山嶺,遊客手抓鐵鏈斜身而上,回頭就是萬丈深淵,使人頭暈目眩。向上可到達綿山的最高峰,如登上峰頂,峰巒迭翠,一片綠色世界,在東南處草坪上立著三塊矩形巨石,據說那兒就是當年被焚死在綿山的介子推的殉難處。

“火焚綿山”的故事許多人都聽說過,在歷史上也確有其事。據《左傳》和《史記》記載:春秋時,晉國有個人名叫介子推,他為人正直,是有名的忠臣孝子。在晉國公子重耳被趕出國門在外避難時,介子推忠心耿耿隨重耳在外漂泊了十九年。一次重耳途經衛國,飢不能行,眾臣爭採野菜煮食,重耳難以下嚥,這時介子推便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塊肉,煮成湯讓重耳吃,重耳感動不已,誇介子推有“割股奉君”之功。

重耳結束流亡生活,到國內當上晉文公之後,流亡時跟隨他的群臣爭相邀賞,惟獨介子推悄然離去,他說:“我寧願終生貧困,也不願貪天功為己功”,便背上自己的老母,進入綿山隱居起來。此事不久便被晉文公得知,立即前往綿山,但介子推死活不肯出來相見。晉文公知道介子推是孝子,決定舉火焚林,他認為這樣一來,介子推為保全老母性命,一定會背母親逃出山中。結果介子推寧死不出山,和老母相抱,被熊熊烈火燒死在山中。晉文公焚山時正值“清明節”前一天,後人為紀念介子推,每逢此日都不忍舉火,冷食一日,“寒食節”從此便流傳下來了。

從抱腹巖下行,我們將看到前方彎道上有五個特殊的山峰,這就是“五龍墓”。傳說五龍死後就葬在這裡。北宋文人為這段山水作了寫照:“路盡山尤險,溪深水愈豪,寺樓今不見,依舊五峰高”。

朋友們,過“五龍墓”不遠就到了捨身崖,所謂捨身崖,就是指舊時兒女為父母消災免難,捨身投崖處。這裡地勢險要。繼續往前走便到了“一鍋泉”,這裡地下埋一鐵鍋,水由崖壁流入鍋裡,遊人常掬水而飲,味道甘甜。參觀完一鍋泉,我們就該往回返了。

女士們、先生們,秀麗壯觀的綿山離我們漸漸遠去,願今日之遊給您留下美好的回憶。

山西旅遊導遊詞5

各位團友:

古天我們將遊覽被譽為“石做蓮花雲做臺”的西嶽。西嶽又稱太西嶽,位於西安鄉東120千米的華陰市以北。

西嶽今稱華山,是我國五嶽之一,因山峰製作分列若花狀,故得名西嶽。1992年12月會山被評為齊國光景名勝40佳之一。即使沒去有去過西嶽的伴侶也會從一些乏味的神話以及掌故中懂得到一些西嶽的情況,如“自今西嶽一條路”、“華嶽仙掌”、“沉香劈山救母”、“西嶽論劍”,和近代的智取西嶽等,這些美好的神話”"傳說”"以及故事表現了自今以去人們對西嶽的向來以及崇拜。

華北山南瞰黃河,北依秦嶺,被稱為“西嶽如立”,整個山體線條簡潔,黑龍江地區導遊詞,形如刀削、斧劈,偶峰突兀,巍峨壯麗。被譽為“世界偶險第一山”。

說到偶,它是由一塊偉大的完整的花崗岩構成。前人云,“山無石沒有偶,無純石沒有大偶”,“西嶽削成而四方,其廣十里,高五千仞,一石也”是謂之“大偶”。西嶽共有五座主峰,此中東、西、北三峰最高,三峰鼎峙聳立,“勢飛向雲外,影倒黃河裡”,有“天外三峰”之稱。提到險,其騰空架設的“長空棧敘”,懸巖鐫刻的“齊偽巖”,三面臨空,上凹下凸的“鷂子翻身”和在峭壁懸巖上合鑿的千尺童、百尺峽、老君犁溝、擦耳崖、蒼龍嶺等處都偶險異常。“自今西嶽一條路”。山中敘路唯一北南一線,約10千米,逶迤曲折,艱險崎嶇,沒有少地方偽可謂是“一夫當閉,萬夫莫合”。

西嶽除了有壯麗的製作景觀之外,同時又有歉富的”"汗青”"”"文化”"積澱,人文景觀比比皆是。僅山上山下及峪敘沿途,題字、詩文、石刻就會使人樂不思蜀。

伴侶們,我們現在去到的等於玉泉院,據說因這裡的泉水與山頂的玉井相通,水質清洌甘美,故名“玉泉院”。它是攀登西嶽的必經之地。相傳為隱士陳摶所修。院內亂爭殿宇亭臺、迴廊曲折,泉水淙淙,是遊賞勝地。玉泉院與我們一會將會見到的東敘院、鎮嶽宮都是敘教的行為場所,現共有殿宇53間。院中修建可能是清代坤隆年間從頭建修的。

各位伴侶,我們現在位於五峰之一南峰腳下,距西嶽谷心約10千米,這裡是西嶽山峪水流的源頭。請人人順著我手指的毛病看那些樹,能夠是許多人都會體味它,對,等於青柯樹。這裡青柯樹在此浮蒼點黛,故名“青柯坪”。

過青柯坪至回口石。登山的敘路由此交從仄坦的石板路釀成在峭壁上合鑿的狹窄的石梯,眼看山路盤旋而上,許多意志雙厚的遊客去到這裡都會回口轉意望山興嘆無功而返。

伴侶們,現在我們已抵達了南峰。經過前面三閉,我想人人已經對西嶽的險有了必定的體味了吧。南峰單名雲臺峰,海拔1550米,這裡山勢崢嶸,三面懸絕,巍然獨秀,有若雲狀,因恰似一座雲臺而得名。它的高度是最低的,卻有著十分首要的”"地理”"地位,它扼守的四峰的要樞。我們面前的這個小亭叫“軍魂亭”,此名去源於景片《智取西嶽》。

現在我們去到的是中峰。中峰別名玉兒峰。傳說春秋時,西嶽隱士蕭史,善吹洞簫,劣美的簫聲專得秦穆公的小入步先輩弄玉的羨慕,使她放棄了奢華舒適的宮廷生活,隨簫史在此隱居,多年後兩人建煉成仙乘鳳而往,山上許多名勝也因此得名。有玉兒洗頭盆、捨身樹等。由於這則美好的”"愛情故事”",西嶽在它專大、莊寬、深沉來後又被賦於了一些浪漫與溫柔。

經中峰,我伴有人人往東峰觀光。

東峰,又稱朝陽峰,峰頂有朝陽臺,在此是觀日出的最佳地方。山沒有在高,有仙則名。西嶽據傳是寡多仙人聚居之處。敘家瑤池。傳說宋太祖趙匡胤與西嶽隱士陳摶老祖在一個孤峰,上有棋臺,那等於他們下棋之處。陳摶又叫希夷師長教師,是一個有敘行的神仙,兩人經過商議,越匡胤以西嶽作賭注。結果輸給了陳摶,按事前訂立的前提,西嶽自此成為敘家的敘場且永有納糧。在東東峰的東崖上,有一天然圖案。人人看到了吧,像沒有像一隻巨掌?這隻巨掌20餘丈,五指整齊沒有全,中指直貫頂峰,每當日光照射,五指躍然如懸圖上。這等於所謂的“閉中八景”之首的“華嶽仙掌”。據說在很暫之前,西嶽以及中條山相連,左足登閤中條山,給黃河合出一條通敘,現在我們看到的等於河神的手指在託西嶽時留下的指印。

北峰別名落雁峰,是西嶽最高峰,海拔2160米,去到這裡如臨瑤池。正如今詩所云“惟有天在上,更無山與全,仰頭紅日近,仰首利劍雲低”。這裡四周都是松林,雜以檜柏,迤邐數裡,濃陰密關。現在我們眼前看到的是險要的地利等於第四險閉“長空棧疲累”。長空棧敘懸空半壁,下臨深淵,是西嶽最險要處之一。不過人的膽量以及堅強的意志,是沒有敢一遊的。峰頂有“太上泉”,池水青綠澄澈,常年沒有竭,雅稱“俯天池”。池崖上鐫刻甚多,多為亮清以及近代詩人所題。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中描畫的“西嶽論劍”興許也是發生發火在北峰。

我們現在去到是西嶽的精華全數。西峰,又稱蓮花峰,得名於峰頂翠雲廟前左側的那塊大石,其狀如蓮花,山峰偶撥峻峭,如刀切劍削,壁立千仞。此峰最高處有“摘星臺”,登臺仰瞰,秦川茫茫,藍天如洗,浩繁無際,渭、洛兩水如銀帶,南望黃河細如絲。唐代大詩人李利劍觀此景後曾寫下“華山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去”的美好詩句。

現在我們看到的巨石叫“斧劈石”。石身有一條0.66米嚴的裂縫,閉於這條裂縫也有一個悅耳的傳說。玉皇大帝的小入步先輩聖母與被玉帝打下但凡世的金雙璽相愛來後,結為伉儷。兩郎神楊戩大罵其妹三聖母私配但凡夫,違反天條,因而將三聖母壓在西嶽西峰頂的巨石上面,厥後三聖母生下一個女子,取名沉香,沉香長大成人得知偽相後,去到西嶽,升服楊戩,了壓在母親身上的巨石救出母親,齊家得以齊聚。這等於“劈山救母”神話發生發火之處。

億萬年去鬼斧神工,作育了西嶽驚險壯麗的製作景觀,千百年去文人書生的詠頌,使西嶽積乏了歉富的文化內亂爭涵。可以或許說,西嶽與華夏緊緊相連,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從閉於西嶽的傳說、掌故中我們可以或許看出,它沒有但專大、計策、典俗、深沉、寬肅,而且”"幽默”"、詼諧,致使另有一絲浪漫與溫柔,這沒有正我們中華民族的寫照嗎?

最後,祝願我們中華民族像西嶽同樣永遠屹立在全國的東方。

山西旅遊導遊詞6

各位遊客:

大家好!

我是這次帶領大家遊覽平遙古城的導遊小李。接下來的時間我將會為大家介紹古老的平遙古城。

現在我們已經到達了平遙古城,平遙古城是我國4A級景區,始建於公元前820_年——公元前782年,公元1370年擴建,距今已有兩千七百多年的歷史,它是我國“儲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大家看到的這座高大雄偉的城牆有6163米長,12米高,重建於1370年,垛子處高約2米,頂寬約3——5米。請大家跟隨我一起去古城裡面仔細看一看吧!

平遙古城,歷史悠久。據載:西周時期周宣工為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侵擾,曾派兵北伐薩猶,並修建了京陵城。京陵城就建在今平遠縣城東北約7公里的京陵襯,京陵二字作為地名一直沿用至今。這可以說是平遙建城的開端,也是現在乎迢城的前身。從那時起,至今已有2820_年左右歷史了。

平遙古城的交通脈絡由四條大街,八條小街,七十二個蜿蜒的巷子組成。這四條大街中的南大街是平遙古城交通脈絡的中軸線,從東西大街的銜接處開始,到大南門結束,以古市樓貫穿南北,在街道兩旁,琳琅滿目的飾品和可口的食物都擺在店鋪的櫃檯中,是平遙古城最繁華的商業街,被譽為中國的“華爾街”。西大街從下西門開始,到東和南大街的交匯處,與東大街呈一條貫通的主街。西大街是中國著名的第一家票號——日升昌的誕生街,所以西大街又被譽為“大清金融第一街”。八小街和七十二巷的名稱各有來頭,有的得名於附近的建築或醒目的標誌,有的源於祠廟,還有的已經不知道名字了。

平遙古城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鳥瞰古城,它形似龜狀,城門六處,南門為烏龜的頭,門外兩眼水井似龜眼,北門為龜尾,是全城的最低處,東西一共四座甕城,雙雙相對,上西門、下西門、上東門都是向南開,只有下東門是向東開,據說人們是為了不讓烏龜爬行才把它的左腿拉直,拴在距城二十里的麓臺上,所以平遙古城又叫龜城。

今天,我就給大家講解到這裡,大家可以自行參觀古城,參觀過程中,請大家不要亂扔垃圾,不要亂刻亂畫,文明遊覽。謝謝大家!

山西旅遊導遊詞7

西嶽位於陝西省西安市以東約120千米的華陰縣鄉北,是秦嶺的一個小支脈,因其西臨少西嶽,今稱太華。西嶽南瀕黃河、渭水,北連秦嶺,共有五峰,即北峰落雁、東峰朝陽、西峰蓮花、南峰雲臺、中峰玉兒,其海拔都在20xx米以上。今書《山海經》敘“太華之山,高五千仞,削成四方,遠望若華然”;南魏酈敘元在《水經注》中說,西嶽“遠而望之若花狀”,故名西嶽,因為今時候,“華”與“花”二字是相通的。也有人說,西嶽起名于山頂的蓮花池。

西嶽在五嶽傍邊以雄險著稱,向有“西嶽世界雄”的盛譽。西嶽屬斷層山,由抗風化能力出格強的花崗岩組成。大約在距古7000萬年前的利劍堊紀時,秦嶺一帶發生發火強烈的地殼運動,形成一個偉大的花崗岩體的侵進“巖株”,其器材長15千米,北南嚴10千米,面積約150仄方千米。至新生代,由於西嶽南麓渭河地塹不戚陷落,秦嶺山地幾經抬降,使形成西嶽主體的花崗岩侵人體出露地表,並在第三紀新構制運動中大幅上降,加之大製作的風雨雕琢,形成險拔峻秀的山勢。

“自今西嶽一條路”。登西嶽只需一條長約15千米的峪敘可行,山路逶迤曲折,艱險崎嶇。玉泉院是遊人登山的必經之地,相傳在宋朝,敘士賈得降為其師陳傳(號稀夷)修的祠。因院中泉水與西嶽上的玉井潛通而命名,亦名希夷祠。院內亂爭長廊回開,殿宇、亭臺、秀石新穎,溪流環繞,茂林建竹,環境幽俗,泉水清冽甘美。康有為曾寫敘:“谷心清泉引曲流,長廊回開樹無憂,泉聲嶽色可忘世,讓與希夷睡萬秋。”

從玉泉院入山,北行2500米,有石門擋路,這等於五里閉,人稱“第一閉”。沒有遠處希夷峽谷,又有一敘石門,僅容獨身通過,號稱“華鐵門”,雅稱“第兩閉”。經沙蘿坪、毛兒洞、過雲門,就到了青柯坪,路程恰為一半。前面西峰拔地而起,氣勢磅礴,南跳秦川,渭河如帶,黃河隱約可見。“華山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去……。”坪東有塊“回口石”,石前萬丈陡崖直聳雲端,令人望而生畏。遊人至此,上則畏險,退則沒有舍,有倘佯猶豫之感。

從回口石挽索丟階而行等於西嶽第一天險--“千尺”。危崖峭壁、突兀騰空,高約20米,鑿有370多個石階,右左垂有鐵索,嚴僅容身。俯望直巖嶄立,一線天合,仰視如臨深井,確有“一夫當閉,萬夫莫合”之險。與“千尺”緊鄰的“百尺峽”,其陡險之狀更甚於“千尺”,現在幾經建整,已轉危為安。“老君犁溝”也是登山必經險路,依山傍壑,陡坡直上,鋪有570多個石階。相傳是當年太上老君在西嶽建煉,看到人們合山鑿敘,非常艱辛,便以自己的青牛挽鐵犁,闢出這條山路,故名“老君犁溝”。當地有民謠曰:“千尺、百尺峽、老君犁溝來上爬。”在“老君犁溝”的盡頭是“猢猻愁”,顧名思義,崖壁太陡峭了,連猴子都收愁。

從猢猻愁下聚仙台,過橫翠崖南上就到了南峰,也叫雲臺峰。其山勢崢嶸,三面懸絕無路,只需一敘山嶺與別的山峰相通,蒼松翠柏,掩映高低,巍然獨秀,有若雲狀,故名“雲臺峰”。1949年6月,我百姓解放軍八怯士越過懸崖峭壁,偶襲南峰真軍,造制了“神兵飛越天險,英雄智取西嶽”的事業,突破了“自今西嶽一條路”的說法。

從南峰北上,要經擦耳崖、入地梯以及蒼龍峰等險敘。在巖陡路窄的擦耳崖,人面壁挽索貼身而入,偶然候岩石會擦著耳朵;至其盡頭壁立60°,登 30級“石?”,昆季並用,稱之“天上梯”。過此沒有遠,就到了蒼龍嶺下,一敘烏色的山脊,似蒼龍橫在空中,首尾各搭一山,高低長達1500米,登山敘就合鑿在嶺脊上,徑嚴沒有過1米,中突旁殺,二側深壑千仞沒有辨水石,遊人出沒於浮雲遊絲傍邊,令人無沒有驚歎。

“過了金鎖閉,另是一重天”。金鎖閉形勢險要,是西嶽東峰、西峰以及北峰的咽喉。在三峰之間是一片凹地,西面有鎮嶽宮,它依山岩而修,松林包抄,有名的“玉井”就在院中。每當雨季,玉井的水溢流出去,經過“兩十八宿潭”奔注器材二峰之間,變為瀑布飛流直下,成為西嶽名勝。

西峰也叫蓮花峰,筆立千仞,懸絕異常,峰頂一巨石,上覆石葉,形如蓮花瓣,故稱蓮花峰。峰頂尚有一大石,中部大凸,狀似刀削,名“斧劈石”,為“沉香劈山處”。神話“寶蓮燈”中,西嶽兒神三聖母的女子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就發生發火在這個地方。

東峰朝陽峰,山勢壯麗,今鬆參天,峰頂朝陽臺是觀日出的絕妙的地方。每當凌晨,火團冉冉降起,水光相映,霞光萬敘,身臨其境頗有“江山云云多嬌”之感。峰東南有巨崖直垂,黃利劍相間,遠望五指分亮,形如巨掌,因名“仙掌崖”。傳說是今代河神巨靈劈山合河的地方。過往西嶽以及中條山是連在一塊女的,擋住了黃河的往路,河神巨靈手託西嶽,足踏中條,劈山合河,使黃河東流大海。唐代大詩人李利劍讚頌敘:“巨靈咆哮闢二山,洪波奔流射東海。”峰東側有險徑“鷂子翻身”通來專臺,為漢武帝時衛叔卿下棋遺址,相傳宋代合國皇帝趙匡胤與陳摶在山高低過棋,宋王輸了西嶽,亦名下棋亭。

北峰是西嶽主峰,峰有兩頂,分稱“落雁”與“鬆檜”,此中落雁峰海拔2200米,是西嶽最高峰。在絕頂的地方“俯天池”旁的石壁上,鑲刻著“太華絕頂”、“登峰制極”、“女視諸峰”、“洗手摩天”等亮清以及近代詩人題詞。

近年去,西嶽遊客一勞永逸,為緩解上山敘路擁擠阻塞,修了西嶽黃甫峪旅遊公路暨“智取西嶽”登山路,結束了自唐代以去“自今西嶽一條路”的汗青。

山西旅遊導遊詞8

大家好!歡迎您來大同參加晉北古建宗教之旅!在這次旅程開始之前,我先給大家通報一下我們此行的線路和景點。我們首先要和大家一起領略塞外古城大同的風采,參觀著名的雲岡石窟、華嚴寺、善化寺、九龍壁;接下來,我們要參觀的是著名的北嶽恆山懸空寺,以及世界最古、最高的木塔——應縣木塔;當然,我們還要登上華北屋脊,去朝拜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文殊道場五臺山,參觀以佛光寺、顯通寺為代表的五臺古剎,感受那裡清涼宜人的氣候風光。

好的',我們的旅程已經開始了,現在,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大同的概況。大同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戰國時期,這裡是趙國的領地,漢代的時候設定平城縣,北魏在此設立都城,遼代設西京道、大同府,大同之名首次出現,取《禮記》中“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是為大同”的含義,寄託著“同心同德,鞏固基業”的美好願望。大同市是山西省最北的城市,是全省第二大城市,面積1萬 4千平方公里,人口314萬,下轄5區7縣。這裡地處黃土高原,海拔較高,大陸性氣候較為明顯,冬季漫長寒冷乾燥,夏季短暫溫熱多雨,春秋涼爽溫差較大。因此,處於同一緯度的北京每年超過30攝氏度的炎熱天數達80多天,而大同僅為20多天,是一處得天獨厚的避暑勝地。來到大同,雖然正值盛夏,但大家是不是感覺就像是初秋時節,特別的清爽涼快。

我們的右面是觀音廟,觀音廟的門前有一座流光溢彩的琉璃三龍壁。大同市著名的龍壁至城,除了全國最大、最古、最精彩的九龍壁,還有五龍壁、三龍壁、一龍壁,算得上是琳琅滿目了。

大家請看,這面就是著名的晉華宮礦。作為“中國煤都”,大同在全國率先推出了別開生面的井下探祕遊,您可以身穿礦工的行頭,乘坐井下小火車,進入深達300 米的地下王國去了解煤炭知識、觀看採煤工藝和罕見的地質奇觀。 好,過了佛字灣,雲岡石窟就快到了。作為全國曆史文化名城,大同最輝煌的時代就是北魏王朝,而最輝煌的文化遺產則是北魏王朝傾全國之力營建而成的雲岡石窟,1500年過去了,北魏王朝早已煙消雲散,而云岡石窟仍然笑迎八方來客,向全世界展示著一部雕刻在石頭上的北魏史詩。

山西旅遊導遊詞9

山西省,簡稱晉,位處華北,東靠太行山,因在太行山以西,故稱山西。省會太原,古時又稱“幷州”。山西省總面積15.6萬平方公里,約佔中國總面積的1.6%。春秋時期,大部分地區為晉國所有,所以簡稱“晉”;戰國初期,韓、趙、魏三家分晉,因而又稱“三晉”。山西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被譽為“華夏文明搖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特別是改革開放20多年來,山西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團結一致,艱苦奮鬥,開拓創新,推進了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作為能源基地,山西為全國的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山西省輪廓略呈東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邊形。東有巍巍太行山作天然屏障,與河北省為鄰;西、南以濤濤黃河為塹,與陝西省、河南省相望;北跨綿綿內長城,與內蒙古自治區毗連。地形較為複雜,境內有山地、丘陵、高原、盆地、臺地等多種地貌型別。山區、丘陵佔總面積的三分之二以上,大部分在海拔1000米至20xx米之間。最高點為五臺山的北臺葉鬥峰,海拔3058米,最低點在垣曲縣境內西陽河入黃河處,海拔僅180米。山西省介於東經110°15′-114°33′,北緯34°34′-40°43′之間,南北長628公里,東西寬385公里,總面積15.66萬平方公里,約佔全國總土地面積的1.63%,總人口3000餘萬人,佔全國總人口的2.4%。有6個省轄市、5個地區、119個縣(市、區)。省會太原,駐太原府東街。境內自然資源豐富,以出煤聞名天下.號稱"烏金之鄉",也叫“煤炭之鄉”。

山西表裡山河,東界太行山,西有呂梁山,北亙北嶽恆山、五臺山,南聳中條山,中立太嶽山。主要河流有汾河、海河兩大水系。境內有大小河流1000多條,其中流域面積大於100平方公里、河長在150公里以上的有240條,大於4000平方公里、河長在150公里以上的有汾河、沁河、涑水河、三川河、昕水河、桑乾河、滹沱河、漳河等。汾河最長,全長659公里。被稱為中華民族文化搖籃的黃河,北自偏關縣老牛灣入境,飛流直下,一瀉千里,抵芮城縣風陵渡而東折,南至垣曲縣碾盤溝出境,途經19縣560個村莊,流程965公里。

粵商、徽商、晉商、浙商、蘇商一道,在歷史上被合稱為“五大商幫”。潮商、徽商、晉商,是中國歷史“三大商幫”。

山西位於大陸東岸的內陸。外緣有山脈環繞。因而難於受海風的影響,形成了比較強烈的大陸性氣候。同時,又由於受內蒙古冬季冷氣團的襲擊,北部比較寒冷,由此形成了山西的氣候特徵;冬季長而寒冷乾燥;夏季短而炎熱多雨;春季日溫差大,風沙多;秋季短暫,氣候溫和。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3—14℃,晝夜溫差大,南北溫差也大。西部黃河谷地、太原盆地和晉東南的大部分地區,平均溫度在8—10℃之間。臨汾、運城盆地年均溫度達12—14℃。冬季氣溫全省均在0℃以下,夏季全省普遍高溫,7月份氣溫介於22—28℃之間。

山西旅遊導遊詞10

大家好!

我叫齊晗羽,叫我“齊導”就好了。今天,我將帶領大家參觀“臨汾大槐樹景區”,希望我們度過愉快的一天。

大槐樹景區面積很大,它是仿古式的,裡面有“百家姓院”、“趙家大院”、“大槐樹後代”、“祭拜堂”等大型活動場所。其中“趙家大院”是仿照“喬家大院”而建,裡面有小吃,遊樂場,服裝店等,是青少年的最愛。

看!正前方,就是“大槐樹景區”的大門,大家看到那盤旋在大門上方的屈曲粗壯的大槐樹了嗎?它是用優質木材進行加工、雕刻而成的。

現在,我們就一起進去看看吧!

首先,大家看到的一個巨大的花環,上面刻著一個大大的“根”字,它表示大槐樹就是華夏成千上萬兒女共同的根,有這樣一句話說道:“要問我家在何處,臨汾洪洞大槐樹。”所以,每年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們千里迢迢來這裡尋根問祖。

讓我們沿著通道一直往前走,眼前的是一個仿古式的大鐘樓,裡面有一些水果模型和人物雕塑,咱們一會進去以後可以參觀一下。注意不要損壞公物,不要扔下垃圾。現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動,十五分鐘以後在這兒集合。

來!大家順著北邊這條通道一直走,就來到了大槐樹的下面。瞧!這棵大槐樹高聳入雲,飽經滄桑,它在這兒紮根生長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了,它那魚鱗般古老的樹皮就是它歷經風霜的見證。

接下來,大家繼續跟著我走,現在我們就來到了“趙家大院”門前。“趙家大院”裡面的內容可豐富了!有風味各異的美食,有琳琅滿目的時裝……甚至還有很刺激的小型遊樂場!好啦,大家現在就可以帶領小朋友們盡情地去玩一玩了!

今天的大槐樹一日遊就要結束了,很高興為大家介紹景區的風光,共同見證祖國大好河山的美麗。如果我們有緣,下次再見!

山西旅遊導遊詞11

大家好,我是您這此遊覽的導遊員,叫***。

首先我代表山西省***旅行社歡迎您來參觀菩薩頂。我在這裡祝您玩得開心愉快,通過我的講解,一定會使您不虛此行。

大家看,坐落在靈鷲峰上的這座金碧輝煌的寺廟就是素有喇嘛宮之稱的菩薩頂。我們已經參觀了許多寺廟,大家可能也發現了,大多是紅牆灰瓦,,而菩薩頂卻是紅牆黃瓦。在古代中國,黃色是皇家專用的,可菩薩頂卻用了黃琉璃瓦,,您知道這是為什麼嗎?這個問題留給大家考慮,等我們參觀完寺廟,聽了我的講解,您自然會明白。

此寺創建於北魏,原叫大文殊院。相傳唐太宗貞觀五年,僧人法雲想塑一尊文殊像,可不知道塑何職文殊。一天夜裡,法雲從長明燈下的藍光中看見一尊文殊菩薩像,並由塑工塑成。傳說這便是文殊菩薩顯聖,展示真容,所以此寺又叫真容院,俗稱菩薩頂。

寺廟經歷代修補,尤其是1952年政府撥款補修了所有殿宇和牌樓、石階等。現佔地30畝,分前院、中院、後院和東配院四處院落,有殿堂樓房121間,是五臺山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喇嘛寺院,殿宇雲集,雄偉壯觀,佈局嚴謹,獨具特色。我們從山麓仰望,陽光下飛簷斗拱,相托紅牆黃瓦,金碧輝煌,象西藏布達拉宮,所以有喇嘛宮之稱。菩薩頂在五臺山有很高的地位,是黃廟首領廟。

大家請跟我往上走。

我們登上這高高的臺階,就進入寺廟了。這臺階、木牌坊、幡杆就是康熙皇帝看成龍頭的地方。這裡我們要讓大家數一數,到底有多少臺階,等大家登上這高高的靈峰聖境,我會告訴大家關於這臺階,上面的石獅的說法和傳說。

大家數清楚了嗎?到底有多少臺階?

我告訴大家,寺廟門前的長長的臺階,一般都會與108有關,菩薩頂也不例外,也是108級臺階。佛家說,人生共有108種煩惱,把解脫煩惱之道稱為“法門”。踏上一級臺階,意味著跨入一個法門,消除了一種煩惱。當您氣喘吁吁地站在懸有“靈峰聖境”橫匾的彩繪牌樓下面,遠望周圍林立的寺廟、翠綠的山色,您是不是已把人世間的108種煩惱全部踩在腳下,成了一個無憂無慮的人了呢?

山西旅遊導遊詞12

華山西嶽坐落在陝西省華陰市,南瞰黃河,北牽秦嶺,因“遠而望之若花狀”,故有其名。又由於其西臨少西嶽,故又有太西嶽之稱。

西嶽之上,偶峰峻嶺、幽谷險敘、靈泉今洞、趣石秀木、祠廟宮觀,製作景觀與人文景觀結開地十全十美、卓然天成。東、西、北、南、中,五峰卓絕,各具特色:東峰居高臨險,視野合闊,朝陽觀日,別有風情;西峰狀似蓮花,陡峭巍峨,陽剛挺拔,名勝寡多;北峰傲然絕頂,近天咫尺,高峻雄偉,氣勢專大;南峰四面懸絕,樹木蔥鬱,巍然獨秀,有若雲臺;中峰雖小,可是林木蔥蘢,環境清幽,傳說頗為歉富,值得細細品味。此外,北峰“落雁”、東峰“朝陽”、西峰“蓮花”,在地位上呈三峰鼎峙,“勢飛利劍雲外,影倒黃河裡”,被人譽為“天外三峰”。

西嶽向以險要而聞名於世界,其之陡險位居五嶽之首。常言敘:“自今西嶽一條路”。一路行過,必經千尺幢、百尺峽、老君犁溝、入地梯、蒼龍嶺等絕險要敘,1949年,百姓解放軍衝破西嶽天險,智取西嶽守敵,如古天險如故,人們可鎮定飽覽。

峻嶺、怪石、雲海、鳴泉、飛瀑、奇蹟遍佈西嶽,其間更沒有累騰空架設的長空棧敘與三面臨空的鷂子翻身這二處絕世天險,另有千尺幢、百尺峽、蒼龍嶺、老君犁溝、入地梯等多個絕險狹隘,令人無沒有感慨大製作的鬼斧神工。正所謂“無限體面在險峰”,西嶽公然美沒有勝發,體面幽靜,山谷青翠,鳥語花香,流泉垂掛,景色在五嶽傍邊獨樹一幟,令民氣曠神怡。

登臨西嶽,小視世界,雲行足間,融身口於製作傍邊,方感西嶽之專大,嘆萬物之精妙。就在這西嶽之上,相傳南宋合國之君趙匡胤曾與陳摶老祖對弈,結果將整座西嶽輸予了他,可是百年來後,後世的各位遊工資西嶽的險要美景所深深折服,沒有經意間卻將醉迷美景的口輸予了整座西嶽。

山西旅遊導遊詞13

大家好!

歡迎光臨北嶽恆山旅遊、觀光!北嶽恆山與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中嶽嵩山並稱五嶽,齊名天下。既是我國重要的文物古蹟薈萃地,又是著名的道教發祥地和北方著名的風景遊覽勝地,現為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區。

恆山,亦名“太恆山”,又名“元嶽、紫嶽、大茂山”,漢時因避漢文帝劉恆諱,一度改稱為“常山”。據《尚書》載:舜帝北巡時,曾遙祭北嶽,遂封北嶽為萬山之宗主;之後,大禹治水時有“河之北屬恆山”的記載;先後有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唐玄宗、宋真宗封北嶽為王、為帝,明太祖又尊北嶽為神,可見歷史之悠久。

恆山山脈祖於內蒙陰山,西銜雁門、東跨河北、南屏三晉、北臨燕雲,奔騰起伏,綿延五百里,號稱108峰。主峰天峰嶺坐落於渾源城南,海拔20_米,疊嶂拔峙、氣勢雄偉,自古以來被譽為“人天北柱”、“絕塞名山”。同西面的翠屏峰兩山對峙,渾水從中奔騰而瀉,幽峽深谷,藍天一線,形成一道絕塞天險。唐代著名詩人賈島曾有“天地有五嶽,恆嶽居其北,巖巒疊萬重,詭怪浩難測”的詩句,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面對恆山的雄渾險峻,驚歎不已,在其遊記中寫道:“伊闕雙峙,武夷九曲,俱不足以比擬也!”正因為恆山具有扼關帶水,地險山雄的特殊地理環境,成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其特殊的軍事戰略地位受到歷代軍事專家所倚重,後人集歷史經驗總結的“代國靠恆山而存天下,燕趙憑恆山而立天下,匈奴依恆山而爭天下,晉慕容據恆山而威天下,,拓跋氏靠恆山而分天下”,充分證實了恆山的軍事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