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海南省瓊山火山口公園導遊詞

才智咖 人氣:1.9W

朋友們,我們現在來到了位於海南省瓊山市石山鎮境內的火山口公園,距海口市15公里,是世界上儲存最完整的火山口之一。

關於海南省瓊山火山口公園導遊詞

海南島北部是火山密集地帶,一百萬年以前這裡不斷髮生火山爆發,火山岩漿凝成的玄武質岩石、火山渣、火山彈、熔岩餅、火山角礫和火山碎屑不斷堆積,形成3000多平方公里的熔岩臺地,上面分佈著大大小小多座火山錐。歷經滄海桑田,地殼變遷,今天海南島北部的瓊山市石山鎮和永興鎮一帶,仍儲存著50多座外型基本完好的死火山口,形成火山口群。一些地質專家考察後認為,如此集中儲存完整的火山口和熔岩隧道,堪稱一座火山地質博物館。 已經發現並被開闢為火山口公園的馬鞍嶺火山口。是瓊北火山群中海拔最高(222.6米)、而且是世界上儲存得最完整的死火山口之一。據地質專家研究,它最後一次的火山活動時間距今約1.3萬至3萬年。但火山口輪廓清楚,熔岩完整,風化甚微,噴火方向分明,呈現完整的環狀錐體火山地貌,吸引著中外遊客。

驅車出海口市區西行不遠,就可以看到鬱鬱蔥蔥的一片綠林之上,有一座突兀而起的凹形嶺,同右邊那座錐形嶺連成狀似馬鞍的山嶺,這就是馬鞍嶺了。它是瓊山市海拔最高的地方。 到了馬鞍嶺火山口公園,站在入門處往前展望,只見在六角蜂窩平臺構架中,奇花異木,怪石磷響,給人一種秀美的感覺。特別是由近而遠、由低而高的"A",型登山道,活像大自然賦予的兩條登天玉階,造勢雄奇,氣派非凡,給人以脫俗的神韻。 登山途中,就在火山口前面,有一座小石廟,據考證是清道光四年建的。廟有門坊,上書"山嶽配天"。拜臺立著三神石碑,曰"土地神""山嶺神""風雨神"。石廟同一個古老的神話故事有關: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位仙女下凡漫遊瓊州。她看到馬鞍嶺所在的羊山一帶地方久旱不雨,顆粒無收,六畜不旺,生民貧困,十分難過。於是她回奏玉帝,願下凡人間,造福塵世。玉帝准奏,賜她金谷一穗,山羊一對。仙女下凡之後,同勤勞的農夫春騰結為恩愛夫妻,日牧山羊,夜宿石洞。

一日,凶狠的火神劫持仙女於火山口附近。勇敢的春騰奮起同火神死戰,發誓滅火救妻。玉帝深為春騰的決心所感動,指點他滅火法術。春騰奔往五指山,向土地神借得參天寶樹,削成扁擔;向山嶺神借得紅泥,製成水桶;向風雨神借得神水兩桶,挑來滅火。春騰挑著神水,跋涉來到羊山。獰惡的火神發現了,變著法兒釘住兩個水桶,讓春騰再也挑不動。春騰氣急之下,一腳踏飛扁擔,不偏不倚壓在火神脖子上,使他永世不得翻身,這就是如今的"一"字嶺;另一隻腳踢破水桶,頓時風雨大作,壓滅了火勢,救出了仙女。那兩隻水桶也就變成兩座頭尾相顧形似馬鞍的火山口雙嶺。自此之後,方圓百里的羊山再也不受火神的侵害,漫山肥羊,遍野果香。當地百姓為感謝幫助春騰戰勝火神的三神,就在火山口主峰下建置石廟,年年祭拜。 從小石廟再往上攀登,很快就到了馬鞍嶺火山口邊沿。火山口成漏斗形下陷,口徑130米,深69米,火山噴發時的原狀熔岩歷歷可見。從盆沿可以順著石階盤旋而下,直至盆底。盆底無積水,只見洞壁陡立,頭上白雲悠悠,腳下冷氣凜凜。石隙間長滿面草和雜木,使熔岩得到很好的保護。火山口四周的陡壁,顯然是火山最後一次噴出的岩漿凝固所成,雖經萬年滄桑,輪廓依然十分清楚,噴火的方向也極為分明。 沿著火山口的邊沿。可以登高繞行一週。

從高處觀看,北面是瓊州海峽,晴朗時可望見雷州半島。東北是高樓林立的海口市。 馬鞍嶺的另一峰也是火山口,多年土積,已形成一座錐體。在馬鞍嶺周圍,隨處可見奇特的火山石,大多呈黑色,也有的呈紅褐色;石頭緻密堅硬,也有的多孔疏鬆。火山石堆積成的熔岩臺地高低不平,不宜耕作,但土壤肥沃,是種植果樹的好地方。道路兩旁長滿枝繁葉茂泛綠滴翠的荔枝、龍眼、石榴、菠蘿蜜等果樹和各種灌木。馬鞍嶺東邊的永興鎮,便是海南的"荔枝之鄉"。以灌木嫩葉為主要食料的石山壅羊皮肉細嫩,味美不羶,名聞遐邇。到火山口旅遊的客人,往往會就近在荔灣酒鄉、世外洞天品嚐這裡的火鍋羊肉。尤其是夏日晚間,就在這野外山崗,樹蔭中一串串彩燈照耀,客人們把酒臨風,納涼閒敘,別有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