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麗江古城導遊詞11篇

才智咖 人氣:1.28W

作為一名導遊,時常需要編寫導遊詞,導遊詞可以幫助旅遊者欣賞景觀,以達到遊覽的最佳效果。那麼寫導遊詞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於麗江古城導遊詞,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麗江古城導遊詞11篇

關於麗江古城導遊詞1

各位遊客,大家好,很高興能成為你們的導遊,我姓戴,你們可以叫我戴導,今天我們遊覽的地方──麗江古城。

大家跟我來。這裡就是麗江古城。麗江古城具有自然與人文雙重魅力被人們稱為忘卻時光之地,又稱為“儲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它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沒城牆的古城。麗江古城地處雲貴高原,海拔2400餘米,全城面積達3.8平方公里。我們現在來到了虎跳峽。

這有一個傳說。怒江、瀾滄江、金沙江是三姐妹,大姐怒江愛發怒,二姐瀾滄江愛著急,三妹金沙江嫻靜。父母要把三姐妹嫁往西方,金沙江暗約兩個姐姐往南逃去。來到麗江石鼓鎮,兩個姐姐執意繼續南遊,金沙江卻立志去太陽升起的東方,就告別姐姐,轉身向東去,於是形成了“長江第一灣”。父母派玉龍、哈巴兄弟追逃的三姐妹。兩兄弟來到麗江白沙,面對面坐著擋住去東方的路。兩人跑累了,約定輪流守候,誰放走姐妹就按家法問斬。輪到哈巴守候的時候,玉龍睡著了。

金沙江見狀,就放輕腳步,唱起優美的催眠歌。她一連唱了十八支,哈巴聽著也睡著了。金沙江乘機從他們的腳掌間溜了過去。玉龍醒來,見金沙江早跑到東方去了,而哈巴還在酣睡,只好按家法砍下哈巴的頭,轉過背痛哭。兩兄弟從此化成玉龍雪山和哈巴雪山,哈巴的頭變成一塊巨石落在江中,形成虎跳峽,而金沙江唱的十八支歌變成了虎跳峽的十八灘。

關於麗江古城導遊詞2

下頭我們前往“納西四合院”參觀!古城民間在廣泛吸收漢、白、藏等民族的建築文化的同時,也把本民族的建築文化和審美意識融於其中,構成許多具有納西特色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樣式。前後院一進數院的建築形式,在門樓、前樓的設定,天井鋪地、六合門及其裝飾燈方面構成了濃郁的地方的色和民族特色。說到這我們走進去看看吧,那裡的“四合五天井”就是東南西北四坊房屋,每相鄰兩坊之間有一個小天井,再加上中間的大天井共五個天井,所以叫“四合五天井”。著四坊房屋的樓上樓下都是想通的,所以也叫“走馬轉角樓”。

朋友們可能會問,納西民居哪一部分最具納西特色呢?那就是六合門和六合門上的窗芯-“四季博古”了。“四季博古”是納西語,翻譯過來意思是“福包四季”。體現納西民族對生活的厚望,這六合門,可裝可卸,方便靈活,開則為門,關則為窗,平時只開中間的兩扇,遇有紅白兩事、客人較多時,六扇門均可卸下來。窗芯在構圖上用名花異卉、吉鳥異獸和完美的典故,寄託納西人四季吉祥、福祿壽喜、耕讀傳家的完美意願。

關於麗江古城導遊詞3

大家好!我是青旅社的鄒其芳,大家可以叫我小芳,但不是村裡的那個小芳。歡迎各位來到號稱世界遺產的“麗江古城”。

親愛的遊客們,我們已經到了美麗的古城了,在古城前面,大家會看見兩架大風車在水裡歡快地轉動,裡面的水珠也會測出來,所以,請大家小心。這兩架風車代表著古城的標誌。下面,我來介紹一下麗江古城:麗江古城海拔2400米,是麗江納西族自治縣的中心城市,古城形成於南宋後期,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面積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3萬人,1997年被列入為世界文化遺產。

古城的中心是四方街,地面上是五彩石鋪成的,踏上去就會發出清脆的響聲,四方街上沒有哪兩座客棧裡央的設計是一樣的,大家也可以進去參觀一下。說了那麼多,我還是帶大家去一條小溪吧,大家看!這條小溪就是放河燈。放河燈是一條種古老的習俗,據說每天晚上龍王會來巡遊古城,放一盞河燈吧!不過,請大家不要亂扔垃圾。

遊客們,麗江古城到處都有讓人流連忘返的美景,說也說不盡,希望大家下次再來。

關於麗江古城導遊詞4

站在那裡向東望去,眼前一片開闊,這便是中心四方街,四方街是古城的中心廣阿場,佔地約五畝,為什麼叫四方街,主要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因為廣場的形狀很象方形的知府大印,由土司取名叫四方街,取“權鎮四方”之意,也有人說那裡的道路通向四面八方,是四面八方的人流,物流集散地,所以叫四方街,那麼四方街為什麼這樣有名呢?

如果說我國北方又一條世界聞名的貿易通道——絲綢之路的話,我國南方也有一條被稱為“茶馬古道”的貿易通道,它是藏區以及麗江的馬匹、皮毛、藏藥等特產和南方的茶葉、絲綢、珠寶等商品的一條貿易通道,麗江古城是茶馬古道上的重鎮,四方街則是這個重鎮的貿易中心,從古到今,四方街都是一和露天集市,這個集市從開始至今有三百年的歷史,要體會到四方街的一天才能領略到其中的奧妙,清晨,早起的人們開始買早點,是朦朦朧朧正在伸賴腰的四方街;午,買銅、買山貨、買小吃的商販組成繁榮的市面,這是精力旺盛的四方街;天剛黑,生意人回家了,又經過一次摩擦的五花石板還剩著人和陽光的餘溫,在橋頭晒太陽的老人換成了孩童嬉戲,兩側酒吧又透出夜色的油光,這是化了妝的四方街;凌晨兩點左右,四方街人去街空,小巷深不測,僅有流水之聲高低起伏,這是素面朝天的麗江。

接下來讓我的小夥伴小李,繼續帶大家講解瀏覽!

關於麗江古城導遊詞5

過了護法殿,走過一條古代的過街天橋,這過街天橋可算是木氏土司因地制宜,以民為本的一個創造。這樣的設計,官民相安,互不干涉。讓我們登上木府的光碧樓。這是1:300的古城模型,在那裡能夠清楚地看到古城和木府的全貌。這是玉龍橋,是古城的北入口,這是西河、中河、東河。有誰在古城中迷了路,那麼,溯流而上就必須能走到玉龍橋。這些圖片表現了麗江豐厚的歷史文化和壯美的自然風光,請大家瀏覽。

大家再往前走,這便是玉音樓,一樓和樓前是土司歌舞宴樂的地方,二樓是供奉鳳詔鶴書的地方。大廳內有白沙壁畫的複製品。白沙壁畫是國家重點文物,它把漢地佛教、藏傳佛教和道教融合在一個畫面上,讓三種宗教同居一室。這種三教合一的做法,在別的地方是少見的。而在麗江,由於以木氏土司為代表的納西族是一個開放的民族,他們在文化上相容幷蓄,廣納博採。

過了玉音樓,就來到了木府中軸線上的最終一個建築——三清殿。在那裡能夠鳥瞰古城和木府,我們能夠看到徐霞客筆下的古城“居廬駢集,縈坡帶谷”,木府的“宮室之麗,擬於王者”了。

木府是一座輝煌的建築藝術園林,它充分反映了明代中原建築的風采,同時保留了唐宋中原建築中的古樸粗獷。

關於麗江古城導遊詞6

大家好,我叫葉承巨集。你們叫我“葉導”就可以了。我們今天要去的地方名字叫麗江古城,它形成於南宋後期,到現在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了。

麗江古城又名大研鎮,地處雲貴高原,坐落在麗江壩的中部,是“儲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裡面文化遺產眾多,我們主要參觀的是麗江古城內的街道,希望大家做文明的遊客,不能破壞麗江古城內的歷史文物,也不能亂摘街道上的花草。

我們現在來到的是麗江古城內的街道,它依山傍水,鋪的石頭大多是紅色的角礫岩,雨季不會泥濘,旱季也不會飛灰,石上的花紋也十分精美。我們現在來到的是麗江古城內最有名的街道:四方街,它的地面上鋪的全都是五彩石,如同蜘蛛網般交錯著。看,這些房子都是純手工建造的。地面上採用的大多數礫角巖,礫角巖是麗江特有的一種岩石。由於它色彩十分的鮮豔,所以當地人也稱它為五花石。人行馬踏,它經過了幾百年的歷史,還是那麼的光亮。下面,你們就快在這裡拍一拍照吧。

麗江古城還有一個特別的習俗:放河燈,放河燈是一種古老的習俗,據說每一盞河燈都能讓自己和家人心想事成,萬事如意。大家快來放河燈吧。

時間過得真快,麗江古城之旅一下子就過完了。希望大家旅途愉快,下次再來這裡玩。

關於麗江古城導遊詞7

大家好!

我是青旅社的鄒其芳,大家可以叫我小芳,但不是村裡的那個小芳。歡迎各位來到號稱世界遺產的“麗江古城”。

親愛的遊客們,我們已經到了美麗的古城了,在古城前面,大家會看見兩架大風車在水裡歡快地轉動,裡面的水珠也會測出來,所以,請大家小心。這兩架風車代表著古城的標誌。下面,我來介紹一下麗江古城:麗江古城海拔2400米,是麗江納西族自治縣的中心城市,古城形成於南宋後期,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面積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3萬人,1997年被列入為世界文化遺產。

古城的中心是四方街,地面上是五彩石鋪成的,踏上去就會發出清脆的響聲,四方街上沒有哪兩座客棧裡央的設計是一樣的,大家也可以進去參觀一下。說了那麼多,我還是帶大家去一條小溪吧,大家看!這條小溪就是放河燈。放河燈是一條種古老的習俗,據說每天晚上龍王會來巡遊古城,放一盞河燈吧!不過,請大家不要亂扔垃圾。

遊客們,麗江古城到處都有讓人流連忘返的美景,說也說不盡,希望大家下次再來。

關於麗江古城導遊詞8

大家好!我是你們遊覽麗江古城的導遊。我很高興能與大家共渡這快樂時光!我姓張。大家可以叫我張導遊。

請大家跟我來。這裡是麗江古城。我先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麗江古城。麗江古城又名大研鎮,坐落在麗江壩中部,稱為“儲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它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沒有城牆的古城。麗江古城地處雲貴高原,海拔2400餘米,全城面積達3.8平方公里,自古就是遠近聞名的集市和重鎮。古城現有居民6200多戶,25000餘人。其中,納西族佔總人口絕大多數,有30%的居民仍在從事以銅銀器製作、皮毛皮革、紡織、釀造業為主的傳統手工業和商業活動。

好了,現在大家跟我進古城看看。麗江古城是一座沒有城牆的古城,大研古城是一座具有濃烈人文氣息的小城。麗江古城內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鋪的大多都是紅色角礫岩,雨季不會泥濘、旱季也不會飛灰,石上花紋圖案自然雅緻。看,光滑潔淨的青石板路、完全手工建造的土木結構的房屋、無處不在的小橋流水。

關於麗江古城導遊詞9

站在那裡向東望去,眼前一片開闊,這便是中心四方街,四方街是古城的中心廣阿場,佔地約五畝,為什麼叫四方街,主要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因為廣場的形狀很象方形的知府大印,由土司取名叫四方街,取“權鎮四方”之意,也有人說那裡的道路通向四面八方,是四面八方的人流,物流集散地,所以叫四方街,那麼四方街為什麼這樣有名呢?如果說我國北方又一條世界聞名的貿易通道——絲綢之路的話,我國南方也有一條被稱為“茶馬古道”的.貿易通道,它是藏區以及麗江的馬匹、皮毛、藏藥等特產和南方的茶葉、絲綢、珠寶等商品的一條貿易通道,麗江古城是茶馬古道上的重鎮,四方街則是這個重鎮的貿易中心,從古到今,四方街都是一和露天集市,這個集市從開始至今有三百年的歷史,要體會到四方街的一天才能領略到其中的奧妙,清晨,早起的人們開始買早點,是朦朦朧朧正在伸賴腰的四方街;午,買銅、買山貨、買小吃的商販組成繁榮的市面,這是精力旺盛的四方街;天剛黑,生意人回家了,又經過一次摩擦的五花石板還剩著人和陽光的餘溫,在橋頭晒太陽的老人換成了孩童嬉戲,兩側酒吧又透出夜色的油光,這是化了妝的四方街;凌晨兩點左右,四方街人去街空,小巷深不測,僅有流水之聲高低起伏,這是素面朝天的麗江。

接下來讓我的小夥伴小李,繼續帶大家講解瀏覽!

關於麗江古城導遊詞10

各位朋友,大家有看過電視連續劇《木府風雲》的吧?《木府風雲》就是在木府內取景、拍攝的,想必大家在欣賞劇情的同時,也沉醉於麗江的美麗風光和風土人情裡了。此刻就讓我們真真切切的去木府一覽究竟吧!

大家遊了古城,遊了四方街,如果說四方街是古城的中心,那麼,木府就是古城的心臟,也是麗江古城文化的“大觀園”了。納西族姓木的土司曾統治麗江470年,歷經元、明、清三個朝代,共沿續了二十三代,建造了這被人稱為“麗江紫禁城”的木府。木氏土司對朝廷忠義不貳,曾多次得到皇帝的嘉獎,這忠義坊就是明朝的萬曆皇帝批准建造的,人稱“大理有名三塔寺,麗江有名石牌坊”。

大家請看,那裡就是木府了。木府的整體構造,由東往西,就是我們剛剛看到的忠義坊,然後依次是眼前的大門,照壁,議事廳、萬卷樓、護法殿、過街樓,光碧樓、玉音樓、三清殿一字排開。

關於麗江古城導遊詞11

我們此刻看到的木府,是在1996年的七級地震後修建的。這是議事廳,議事廳端莊寬敞,氣勢恢弘,是土司召見貴客的地方。看,議事廳的門樑上頭,高掛著三塊牌匾,都寫著“誠心報國”四個字,分別是明朝的洪武、永樂、嘉靖三位皇帝的褒獎。那麼朝廷為什麼如此倚重木氏呢這是因為,納西族生活在金沙江上游的江灣腹地,北有吐蕃,南有南詔大理。這兩大地方勢力常常成為中央王朝西南邊疆的不安定因素,所以納西族的向背舉足輕重。

這是萬卷樓,萬卷樓有三層,看,第二層沒有窗戶,從樓底看不出第二層,所以裡面收藏了許多珍貴的書籍。簡單地說,這萬卷樓,一樓讀書,二樓藏書,三樓寫書,是一個書藏萬卷、書香滿屋的地方。此刻你們能夠進去自我參觀,請遵守館內秩序,書籍能看不能摸哦!萬卷樓後面便是護法殿。它是土司議家事之殿,那裡除了擺放有木氏祖先的牌位外,還有長凳、棍棒等體罰的工具,一看就明白那裡是木老爺動用家規家法、管教子女的地方了。看來很像平時我們所說的祠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