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導遊詞

才智咖 人氣:3.02W

作為一位盡職的導遊,總歸要編寫導遊詞,導遊詞是導遊員在遊覽時為口頭表達而寫的講解詞。那麼你有了解過導遊詞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延安導遊詞,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延安導遊詞

延安導遊詞1

黃帝陵是中華民族的祖先軒轅黃帝的陵園。因位於延安黃陵縣城北約0。5公里的橋山之上,故。是國務院公佈保護的第1號古墓葬。

黃帝是中華民族的祖先,他出生於陝北黃土高原,黃帝族主要活動於陝北黃土高原,黃帝逝世後安葬於今黃陵縣橋山之巔。自唐代宗大曆五年建廟祀典以來,這裡一直是歷代王朝舉行國家大祭的場所。新中國建立後,每年清明、重陽節均在此進行祭祀典禮,特別是清明節公祭已是中華民族傳統祭祀大典。黃帝陵是中華民族聖地,海外僑胞將其譽為“東方麥加”。1962年,國務院公佈其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編為“古墓葬第一號”,號稱“天下第一陵”。黃帝陵區景色迷人,山麓有建於漢代的軒轅廟,廟東側碑廊珍藏曆代帝王御製祭文碑57通,現又新增香港、澳門“迴歸紀念碑”。陵、廟所在地橋山現有千年古柏816000株,是我國最大的古柏群。廟內有相傳黃帝手植柏,高20餘米,胸徑11米,蒼勁挺拔,冠蓋蔽空,是我國最古老、最大的一株柏樹。

黃帝陵龍馭閣位於黃帝陵後的高臺上,高18米,象徵黃帝“馭龍昇天”,也是遊客登高遠眺,觀看橋山全貌及周圍古城與山川形勢的最佳地點。

誠心亭沿中軸線北行即到誠心亭。該亭面闊五間,進深一間,面積約85平方米。歇山頂上,灰布板瓦與筒瓦緊緊相扣,前簷施勾頭滴水,四邊無牆,欄額下為花格裝飾,旋子彩繪。明間南北兩側臺基石砌如意踏步,次間、補間外側有圍欄圍護。亭柱上書有兩幅楹聯:“觀天地生物氣象,讀古今經世文章”;“誠朝聖地人文祖,心祭神州兒女情”。亭前東南側有一磚砌壁,上書簡介:“歷代帝王將相、墨客騷人,現代政府官員、社會名流、同胞華僑、外籍華裔,謁拜黃帝時,先要在誠心亭整衣冠,備禮品,平靜心情,消除雜念,然後緩步進殿,頂禮膜拜”。

漢武仙台神道盡頭,便步入陵園了。陵園四周,順依山勢,修有綿亙不絕的青磚圍牆,高1。6米,塗以紅色,象徵至尊至偉。牆頭為紅椽綠瓦,古色古香。整個陵園,南北約210米,東西約72米(前寬42米,後寬81米)。陵園門有兩個,分立漢武仙台東西兩側。從東門進入陵園,走不了幾步,左側便是一座24米高的夯築高臺,臺旁立一石碑,上書“漢武仙台”四字,為明代嘉靖七年閏七月所立,落款為“池南唐琦書”。此臺始建於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史記?封禪書》記載,漢武帝劉徹“北巡朔方,勒兵十餘萬還,祭黃帝冢橋山。”

“黃帝腳印”石正殿前西南側有一塊傳自漢代的“黃帝腳印”石。它出土於黃陵民間傳說為“黃帝黃城巽宮”的郭家窪村,1965年移至軒轅廟院內。整塊石頭約一平方米。青石面上,鐫刻有黃帝腳印一雙,長0.62米,深約2釐米。民間有向黃帝腳印投硬幣或零錢的習俗,以測運氣如何?“投向腳印大拇趾運氣最好,為大吉大利云云。”

延安導遊詞2

歡迎人人去到這!我是您們的導遊,我姓x,人人可以或許叫我小x。為了便於人人觀光遊玩,上面我首祖先人介紹一下。

皇帝陵位於陝西省黃陵縣境內亂爭,被稱為“世界第一陵”,軒轅黃帝是我們的先人,我們都是炎黃子孫,以是我們去緬懷軒轅黃帝。

踏過龍池上的軒轅橋,就去到了軒轅廟,入進廟門,一棵遮天蔽日的今柏映進眼簾,那是黃帝親手種植的柏樹,樹幹粗大,風聞七個大人手拉手開抱都圍沒有過去呢!今柏群中另有一棵漢武帝甲柏,漢武帝曾在下面掛過鎧甲。黃帝腳印石上的腳印出格大,讓我們想象黃帝是個何等威武的英雄啊!走出今柏群,就去到軒轅殿,軒轅殿前有鼓臺、鍾臺、56面龍旗以及青銅牛鼎。軒轅殿有一個圓天窗,這等於天圓地方的景象。每年清亮節,海內亂爭外的炎黃子孫就會去到這裡,祭祀軒轅黃帝。惋惜我不機會親眼目睹壯觀的情景。

接著,我們搭車上山往黃帝陵。

我們沿著石階爬山,二旁另有許多亮星栽的柏樹苗,到了黃帝陵的陵墓前,許多人都在這裡祭祀。黃帝的陵墓前有一塊石碑,下面刻者“黃帝陵”三個大字,仍是郭沫若寫的呢!

我們繞著黃帝的陵墓走了一圈,旁邊有許多柏樹,是齊國最大的柏樹林。二棵龍角柏好象已經逝世往,但導遊說卻是有生命的,太神偶了!它們像龍同樣,直插雲霄。偽讓人景俯。

延安導遊詞3

黃帝陵相傳是華夏民族的始祖軒轅黃帝的陵園,它位於陝西省中部黃陵縣鄉南的橋山頂上。

本始社會末期一位巨大的部落首領,是首創中華民族文亮的先人。他用玉做兵器,制舟車弓矢。他的妻子能養蠶,其史官倉頡造制了文字,其臣大撓造制了干支曆法,其樂官伶倫造做了樂器。中國厥後能巍然屹立於全國四大文亮今國之列,這與黃帝的赫赫殊勳是分沒有合的。

黃帝還以他懲罰邪惡,初次同一中華民族的偉績而載進史籍。據說黃帝活了118歲。有一次,在他東巡期間,突然晴天一聲霹靂,一條黃龍自天而升。它對黃帝說:“您的使命已經完成,請您以及我一塊女死吧。”黃帝自知天命難違,便上了龍背。當黃龍飛越陝西橋山時,黃帝請求下駕安撫臣民。黎民公民聞訊從大江北南趕去,個個痛哭流涕。在黃龍的再三敦慌忙下,西北地區,黃帝又跨上了龍背,人們拽住黃帝的衣襟幾回再三挽留。黃龍帶走了黃帝來後,只剩下了黃帝的衣冠。人們把黃帝的衣冠葬於橋山,起冢為陵。這等於傳說中的黃帝陵的由去。但是也有人說,黃帝逝世後就安葬在橋山。

中華民族祭祀黃帝陵廟的行為,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就合始了。從孔子,孟子的文章中以及他們與學生對話語錄中,已經得到證實。據《呂氏春秋·安葬篇》、《七國考》、《山海經》這些今史乘籍記載:“墓設陵園”在秦代合始形成一種造度。黃帝陵園最早修於秦代。秦同一六國後,又劃定天子的墳墓一概稱做“陵”,日常庶民墳都稱做“墓”。漢代又劃定天子陵旁必設“廟”。劉邦修立大漢後,漢朝早期就在橋山西麓修起“軒轅廟”。唐代宗大曆五年至大曆七年,對軒轅廟舉行了用時兩年重建擴修,並栽植柏樹一千一百四十株。宋朝合寶兩年,因沮河水連年腐蝕,橋山西麓經常發生發火崖塌水崩,威脅廟院存亡,地方官員上書朝廷,宋太祖趙匡胤升旨,將軒轅廟由橋山西麓遷移橋山東麓黃帝行宮。這等於當今人們前去拜謁的軒轅廟。在來後的元,亮,清各朝和辛亥革命先後直至當古,都對黃帝陵廟舉行過多次建繕以及擴修。

千百年去傳播在當地民謠說:

漢朝立廟唐擴修,到了宋朝把廟遷,

沒有論誰去坐皇帝,登基都沒有忘先人。

延安導遊詞4

今天,天氣格外晴朗,藍天一碧如洗,微風徐徐。自從學習了《七律長征》一課,我對延安充滿了嚮往。一路上,我們乘著旅遊大巴,盡情欣賞著沿途別樣的風景,這裡一眼望去到處都是黃土高坡。

來到這裡,眼前的每一幕都使我大跌眼鏡。此時,我終於想到老媽對我說的一句話:“來延安就是讓你體會什麼叫憶苦思甜”?這裡原來幾乎沒有樹木,荒草無煙。當時紅軍戰士們和毛主席住的都是茅草屋和土窯洞,生活非常艱苦。由於山洪爆發,土窯洞都倒了,政府近些年來都在這裡修建了石窯洞,家家都住在裡面。這裡的水全是黃色的,人們吃的都是饅頭、小菜和小米粥,全部清湯刮水。晚上由於電力不足,空調無法開啟。這所有真實的一切讓我感覺自己如今的生活是多麼的幸福!

第二天一早,我們來帶到了紅軍革命戰鬥遺址—張家嶺。一進去我們便隨著導遊一同瞻仰毛澤東舊居,這是個土窯洞,屋裡的牆上掛著一幅毛爺爺的畫像,他身穿紅軍戰服,臉上露出慈祥的笑容。這裡十分簡陋,只僅有一張木床和一張已經破舊不堪的書桌,書桌上的檯燈早已不亮,旁邊堆著毛爺爺當時的很多親筆寫的手稿。聽完導遊的講解讓我明白了當年毛爺爺在這裡生活,指揮作戰的一切故事。真的讓我從心裡敬重他。隨後我們還依次參觀了彭德懷、劉少奇、朱德等多位中國革命的領導者的舊居。

大城市,我去過很多,甚至還有國外很多地方。但沒有一個地方像延安一樣給我留下了太多的震撼。這也許真的就是媽媽說的紅色教育的魅力所在,去一次終身難忘。延安是一座聞名而不張揚的城市,這裡的紅色文化和當地老百姓的淳樸民風民俗,深深的吸引和感染著來這裡的每一個人。這裡不僅是抗日革命根據地,更重要的是這裡到處宣揚著“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的精神。

延安之行結束,坐在車上的我思緒萬千。在這裡我體會到了紅軍戰士們當年英勇抗日的點點滴滴,他們當時的條件是多麼艱苦,多麼困難,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他們拋頭顱,撒熱血換來的。當我走在這塊神聖的土地上,我彷彿可以清晰的聽到他們當年那堅定有力的步伐聲。

延安這座革命聖地,我想我一定還會再來。

延安導遊詞5

寶塔山,古稱豐林山,宋時改名為嘉嶺山。現在人們又稱寶塔山。寶塔山位於延安城東南方,海拔1135.5米,為周圍群山之冠。寶塔山上視野開闊,林木茂盛,山林空氣清新,涼爽宜人,夏季平均氣溫較內低3~4攝氏度,是消夏避暑的好地方。

高聳於我們面前的這座古塔,始建於公元766~779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了。這座古塔在宋代曾經重修,金、明兩代又予以修茸。現存塔高44米,塔基周長36.8米,為八角九級樓閣式磚塔。寶塔底層壁有南北兩個拱門,北門內有階梯,可緣梯登臨塔頂。

明清之際,均稱這座塔為“古塔”。1937年黨中央進駐延安後,延安成為領導中國革命的中心和總後方。“滾滾延河水,巍巍寶塔山”,成為無數革命青年和愛國人士嚮往的地方,這座古塔也煥發了青春,成為聖地的象徵,延安的標誌,於是便有了“延安寶塔”之稱,古老的“嘉嶺山”之名也被“寶塔士山”所代替。1956年8月6日延安寶塔被公佈為陝西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又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自明以來,寶塔歷經350餘年的風雨侵蝕和戰火洗禮,到全國解放時,已是彈痕累累,遍體鱗傷。新中國成立後,古塔也獲得新生。陝西省、延安市人民政府曾於1959年和1984年兩次撥出專款,對寶塔進行了全面維修。替換了塔體風蝕殘磚,填補了彈洞,裝設了樓梯,加砌了基座,並在塔尖安裝了避雷針,在塔身簷角上環飾了彩燈。1996年國慶期間,我們拆卸了所有彩燈,在寶塔周圍及塔頂層重新安裝泛光燈;20xx年,延安市委、市人民政府在寶塔山實施了“點亮”工程,將寶塔和山體按照主題美觀的要求安裝了各種燈飾,每天晚上開燈2小時,便寶塔山光芒四射。從遠處看,金碧輝煌,塔影亭立,景色蔚為壯觀。當然,您可以登上這巍巍的寶塔,延安全城將盡收眼底,大可領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滋味。

現在,我們來到了鍾亭。在這個鍾亭裡懸掛的鐘是明代的鐵製洪鐘,為明朝崇偵元年(1628年)鑄造。該鐘高150釐米,直徑160釐米。鐘的上部有佛教常用的蓮花紋飾,下部有道教常用的八卦紋飾,是佛道合一的標誌。這口鐘原置於對面的太和山道觀,抗日戰爭時期邊區保安部把它移到這裡,作為報警之用。鐵鐘音質清巨集,餘聲久繞,可傳方圓30~50公里。1938年11月日寇飛機轟炸延安時,這口鐘發出報警的鐘聲,日機將延安炸成一片廢墟,而它卻像一名忠誠的衛士,巋然屹立於寶塔山崖,為保衛延安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全國解放後,市委、市政府在恢復文物遺址中,就將這口鐵鐘懸掛於原址,供遊人參觀。

大家向東邊看!這座建築物叫做望寇臺,當年范仲淹鎮守延安時,為了觀察敵情,指揮作戰,就在嘉嶺山的'最高峰修築此臺。此臺建於最高峰,到了夜間,星辰逼臨,好像伸手可滴,因此人們又稱其為摘星樓。原樓已毀,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樓是1987年在原址上重建的。摘星樓周圍有一古城寨遺址,至今仍有殘缺的城垣和地洞,為當年指揮作戰的工事與堡壘。

沿摘星樓往下,向西延伸的這道土畔,是一段古城牆,用黃土夯築而成,直到山下,通過南門與鳳凰山的城牆相連。(南門的位置在現在育才國小附近,現在人們仍稱“南門坡”現建材公司、鳳凰稅務所一帶仍存有石砌城牆殘垣。)

摘星樓的北面,是一個約400平方米的大平臺,這就是東嶽廟的遺址。東嶽廟始建於宋代,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延安知府王彥奇予以重建。宋、元、明以來,直至民國初年,東嶽廟在延安周圍很有名氣,在佛教界也頗具影響。每年四月二十八日為廟會,據一些健在的老人介紹,20世紀20年代,寶塔山的廟會(東嶽廟和鬼王廟)還相當興盛。由於遭到歷次戰爭的破壞,特別是1937年日本侵略者飛機轟炸延安後,東嶽廟及寶塔山上的其他建築物全部被毀。

東北邊那個獨立的磚砌成的四稜臺,是烽火臺。烽火臺是古代的一種通訊報警裝置,如有敵情,夜間點火為號,白天燃燒柴草或狼糞生煙。據說狼糞燃燒時生煙更烈,垂直上升,便於觀察,因此有“邊關起狼煙之說”。范仲淹鎮守延州(今延安)時,曾在那裡修有烽火臺,是一個黃土夯築的四稜臺。現在我們所看到的烽火臺是1993年6月至9月在原址上重新修建的,臺高10.9米,臺頂面積103.3平方米,臺底面積253.8平方米。這座烽火臺的位置選擇絕妙,雖不在山巔,但視野十分開闊,登臨臺上,能看到東、西、南三川的盡頭。自然,一旦烽火狼煙起,三川軍民皆知。

從烽火臺往南,那山腰中的建築群,是新修的茶社。那裡原是嘉嶺書院遺址。嘉嶺書院,又稱範公書院,最初為范仲淹所修。範公鎮守延州時,一面築城修寨,加強軍事防備,抵禦西夏進犯,一方面大興學風,修建書院,廣召三軍學子,進行習文研究,培養了一批有文化、有見識的棟樑之才。明弘治年間在其遺址上重建嘉嶺書院,當時修有正堂三間,內塑範公像;五經會講堂三間,供諸子講經教學之用;院內還植有松柏桃李樹千餘株,環境幽靜,特別優美,對當時文化的發展起過很好的作用。清乾隆十六年(1738年)又重建。1979年修建茶社時,在書院遺址出土了《嘉嶺書院記》石碑一遍,記載清乾隆十六年(1738年)重建事蹟。此碑先立於書院遺址外,碑身已斷為兩截,文字也有所剝落,但大部分仍清晰可見。

在烽火臺下,距烽火臺高約100米的延河之畔,有一口通河井。該井是范仲淹駐守延州時,特別為嘉嶺山的守軍供水而修鑿的,後人稱為範公井。井口呈橢圓形,井深24米,四周以塊石圍砌。雖歷時近千年,井筒完好,被列為延安市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寶塔山又一著名的景觀——摩崖石刻。該處佔地面積2864平方米,該石刻高6~7米,長260米,上面有歷代文人墨客的手跡。其中最著名的是范仲淹手書“嘉嶺山”三個隸書大字。“嘉”是美好的意思,“嶺”是指山脈。每字高3.68米,寬3.37米。因風雨剝蝕,字跡模糊,明朝初年曾加以深鑿,後被塗成紅色(陝西曆史博物館陳列刻字的照片)。其南約50米處,還刻有“胸中自有數萬甲兵”,說的`是範公用兵如神,也十分珍貴。還有宋代石刻“高山仰止”、“出將入相”、“先憂後樂”、“重崗疊翠”、“雲生幽外”、“嘉嶺勝境稱第一”、“泰山北斗”、“一韓一範”等刻字。摩崖石刻還包括近代偉人名人手跡百餘幅,供遊人欣賞品味。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一個人,他就是范仲淹。范仲淹(989—1052年),蘇州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其先世為彬州(今陝西彬縣)人,後徙家江南,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1040年,宋王朝任命韓琦、范仲淹為陝西經略安撫副使。范仲淹自請到延州,抵延州後,開始對延州地區的城防進行全面的整修和加固,其中就包括對嘉嶺山的整修。當時,范仲淹把嘉嶺山作為守備延州的重要陣地和指揮中心,因而予以精心修築。以上介紹的望寇臺、烽火臺、範公井等就是其遺蹟。范仲淹抵達延州後,勵精圖治,竭力醫治戰爭的創傷,使得延州一線軍心、民心大為振奮,實力也得到加強。於是夏人相誡說:“無以延州為意,今小范老子(范仲淹)腹中自有數萬甲兵,不比大範老小可欺也。”

范仲淹在延州戍邊只有近一年時間,但其建樹頗多,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他選賢任能,並在軍事、政事繁忙之際,注重教育,興建書院,實在難能可貴,無愧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的稱號。他的《岳陽樓記》至今仍為散文之傑作,特別是他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名句,可謂眾口皆碑。這句名言,不僅是他文才的集中表現,同時也是他崇高精神的體現。後人曾於延安東關(現電業局地帶)建“韓範二祠”來紀念他和韓琦。

延安導遊詞6

歡迎人人去到這!我是您們的導遊,我姓x,人人可以或許叫我小x。為了便於人人觀光遊玩,上面我首祖先人介紹一下。

黃帝陵今稱橋陵。是因為,沮河水由西向東呈U形繞此山而過,站在山上朝下看,東邊有河,西邊亦有河,就像水從山底穿過,故此山名曰橋山。陵因山而得名,曰橋陵。宋樂史《太仄寰宇記》雲:“橋山,《山海經》雲:蒲谷水源其山下,水流通,故謂橋山。”清人顧祖禹在其所撰《讀史方輿紀要》中說:“沮水至縣南,穿山而過,因以橋名。”清代畢沅更於陵前題碑“今軒轅黃帝橋陵”。自此之後,橋陵之稱更為聞名。1942年,陝西省第三行政督察區博員公署考慮到黃帝聲名遠播、威名遠揚的無比崇高位置,加上為了與陝西蒲鄉歉山唐睿宗之橋陵相區分,遂改橋陵為黃帝陵。此年夏季,群寡黨中口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題寫“黃帝陵”三個大字,匠人勒石成碑,置於黃帝陵墓從前。自此之後,黃帝陵一名沿用至古。黃帝陵所在地的縣名也隨之由中部縣改稱為黃陵縣。

黃帝陵,是中華民族始祖黃帝(Huangdi;YellowEmperor)軒轅氏的陵墓,位於陝西省延安市黃陵縣鄉南橋山;陝西黃帝陵為《史記》正史記載的唯逐一個黃帝陵。1961年,國務院收布為齊國第一批齊國重點文物迴護雙位,編為“今墓葬第一號”,號稱“世界第一陵”。黃帝陵為齊國首批確定的5A級旅遊景區。黃帝陵今稱“橋陵”,為中國曆代帝王以及著名人士祭祀黃帝的場所。據記載,最早入行祭祀黃帝始於公元前442年。自漢武帝親率十八萬大軍祭祀黃帝陵以及唐大曆五年(770年)修廟祀典以去,一向是歷代王朝入行國家大祭的場所。陵前的“黃帝手植柏”樹齡高達五千年以上,是全國上最今老的柏樹,見證了中華五千年文亮史。

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主席親自批示,請周仇去總理部署對黃帝陵舉行維建迴護。黃帝陵從春秋時期合始等於汗青上歷朝歷代國家大祭的場所,成為汗青上一項政亂造度。汗青上從漢代前後有歷代皇帝親臨祭祀或者祭文,如漢武帝、唐代宗、宋仁宗、元世祖、朱元璋、亮成祖、亮宣宗、亮英宗、亮世宗、亮武宗、亮神宗、亮穆宗、亮熹宗、清順亂、康熙、雍正、坤隆、嘉慶、敘光等等,近代有孫中山、蔣介石、毛主席、朱德、鄧小仄、江澤民等國家領導人的親筆祭文以及題詞。和連戰、宋楚瑜、何薄鏵等愛國人士。 XXXX年,國家文物局決意將黃帝陵迴護上降為國家法規,由國家文物局牽頭造定黃帝陵迴護行政法規。今朝正籌辦申請全國文化遺產以及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延安導遊詞7

各位遊客朋友們:

大家好!

從西安到延安,車程大約4個小時,途中我們將路過於右任的故鄉——三原、“藥王”孫思邈及書法家柳公權的故里——銅川、民族始祖黃帝的安葬之地——黃帝陵。從黃帝陵所在的黃陵縣起,我們將進入黃土高原。在穿越洛川、甘泉和富縣後,“聖地”延安就會出現在你們的眼前。

在大家的心目中不知對陝北、對延安有什麼印象?……“遍地是牛羊”……“腰鼓打得壯美”……“民歌好聽”……“姑娘好看”……“排排窯洞”……“陝北剪紙”……哈哈!看來大家對延安知道得還真不少呢!好!這一路上,我就給大家講一講美麗而神祕的陝北。

陝北黃土高原,總面積約9.3萬平方公里,是中國黃土高原的中心部分。那裡,溝連著溝,一道道山來,一道道樑,可謂“高天厚土,渾樸曠遠,凝重蒼雄、豐富壯美”。說起陝北,大家一定知道這麼一句順口溜,叫“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清澗的石板,瓦窯堡的炭”。這就是大家常常說起的“陝北四美”。

米脂婆姨資質出眾,樸實熱情,她們是陝西女人及整個大西北女人的出色代表。傳說中國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蟬獻出生在米脂。米脂婆姨周身都洋溢著自然的熱情,在陽光的強烈照射和西北風的勁吹之下,她們顯得比江南女子更接近於土地,更具有旺盛的精力。

有道是:“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從古至今,這句話被當作佳話廣為流傳。大家要真想知道“綏德漢”的由來,最好看看《宋史》,便可一目瞭然。抗金英雄岳飛被臭名遠揚的奸相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殘害於大理寺風波亭(今杭州浙江醫科大學內)。當時的愛國將領韓世忠聞知此事,怒髮衝冠,拍案而起。一次,在皇帝面前,當著滿朝文武大臣,拎著權傾朝野的秦檜衣領大聲質問:“‘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昔日曾不可一世的秦檜,此時嚇得面色如土,語無倫次,戰戰兢兢。從此以後,“了不起,綏德漢!”便成了人們誇讚綏德男人的口頭禪。

大家知道嗎?我們陝西男子還有一個可愛的稱呼,叫“楞娃”,一個“楞”字,不失幽默地抓住了陝西男子的某些特點,比如說為人老成正統、待人溫厚誠懇、脾氣倔強堅毅,等等。但如果以為“楞娃”們都是老實巴交的笨人王老大,那就大錯特錯了,“楞娃”們精著哩,大智若愚,心頭比誰都有數。不過“陝西楞娃”們喜好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大碗吃麵條。一大海碗的老稠酒,一口氣就喝下去了。從表面上看他們是溫和中庸的,但一火起來擎脾氣就犯了,七八頭牛都拉不回來。

清澗縣位於榆林地區的南端。那裡盛產紅棗。清澗縣的紅棗,個大、色亮,吃起來口感很好,產量為陝北各縣之首。清澗縣還有一個地方不得不提,那就是袁家溝村,它是一個只有150多戶人家的小山村,毛主席於1936年2月的一個白雪覆蓋的日子裡,在那裡寫下了著名的詩詞《沁園春,雪》。

陝北人的喜怒哀樂,就如陝北的環境,沒有什麼過渡性的中間地帶,毫不掩飾。大家聽過信天游沒有?那歌唱得真是絕了。我給大家唱兩句:“燕麥開花零零稀,忘了我孃老子忘不了你。說下日子你不回來,撿畔上跑爛我十眼鞋。”“你是你來我是我。你走你的山來我走我的溝,說不上話來擺一擺手。是我的朋友招一招手,不是我的朋友往遠裡走。”

可以說民歌是陝北人心靈開出的花。“女人憂愁哭鼻子,男人憂愁唱曲子”。陝北人有無論喜怒悲樂的哪種情感都會唱民歌的情景,特別是在艱難的歲月,人們吞嚥下的'是粗糧瓜菜,唱出來的卻是甜蜜蜜的民歌,不信,您聽:“親口口,拉手手,咱們倆個一搭搭走。”

走在陝北,無論在那綠格茵茵的山峁中,還是在崎嶇彎彎的小道上,隨時都能聽到人們那高喉嚨、大嗓子“攔羊嗓子回牛聲”的高歌迴盪。甚至納鞋底、紡線線的婆姨們,行程、騎驢、夏天在大樹下納涼的中老年人,隨時也能聽到他們低婉吟哼的民歌聲,它可謂陝北人民生活中的第二種語言了。

陝北人不但愛唱,而且愛跳。這“跳”包含著兩方面的內容:其一是秧歌;其二是打腰鼓。說起陝北秧歌,大家應該不陌生。據《米脂縣誌》記載:秧歌“起源古代祭祖”,時轉陽春,歌以樂之,故名“陽歌”。在陝北有些地方把秧歌隊的“傘”稱為“日照”,這是最古老的太陽神崇拜的延續。又據《吳堡縣誌》記載:秧歌“源於水稻之鄉”,是插秧時所唱的歌,《明初由江南傳入陝北,與舞蹈相結合”。可見,陝北秧歌是南北文化交融的產物。陝北秧歌的特點有兩個:一是“鬧”,二是“扭”。因此,陝北秧歌又稱為”鬧秧歌”或“扭秧歌”。每年的春節是陝北秧歌大比拼的時節,當然也是鬧得最紅火的時候。一般是鬧完本村,鬧外村;鬧完鄉里,鬧城鎮。到處都瀰漫著一種喜慶的氣氛。

陝北高原雄渾粗曠,因此,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又誕生了許多種剛勁有力的鑼鼓藝術。陝北鑼鼓有安塞腰鼓、洛川蹩鼓、宜川胸鼓、志丹扇鼓、黃龍獵鼓、黃陵抬鼓、土基對面鑼鼓等。其中最負盛名的就是安塞腰鼓。安塞腰鼓有文鼓、武鼓之分。文鼓以扭為主;重扭動身姿,活潑圓滑。武鼓以打、踢、跨、跺為主;重擊鼓表演,豪放熱情,歡快有力,虎虎生威;它既有“柔”的魁力,又有“剛”的氣魄;鼓點節奏分明,鼓宣告亮,凝時若瑤池蓄水,動時似銀瓶乍破;其動作繁複,變化神速;纏腰鼓搖頭擺尾,神氣十足,過檔鼓腿勢瀟灑,陽剛雄勁,下岔鼓穩健安詳,如雁落平沙,還有鯉魚跳龍門、一條鞭、飛燕、三腳不落地等鼓法。表演時鼓手頭攏白羊肚毛巾,身著羊皮褂,腳扎綁腿或穿“英雄靴”,英姿諷爽,舞之剛勁激昂,剿悍豪放,氣勢磅磺,宛若鷹擊長空,氣勢如虹,觀之令人熱血沸騰、情不自禁。一位美國研究者在看到安塞腰鼓在滿天黃塵中飛揚舞動的時候震驚了,他說:沒有想到在溫良敦厚的中華傳統民間舞蹈中,還有這樣劍拔彎張、野性末泯的一支隊伍。

改革開放以來,安塞人打腰鼓打出了盛名,1997年安塞縣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舞鼓)之鄉”,被人們稱為“中國一絕”,號稱“天下第一鼓”。1900年,安塞腰鼓參加了第xx屆亞運會開幕式的大型舞蹈表演,轟動了全場觀眾,前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說:“這樣的場面太激動人心了!”在舉世矚目的香港迴歸和澳門迴歸慶典中,安塞腰鼓又出盡風頭。慶祝迴歸委員會的官員們高度評價說:“震人心魄,打得精彩,打出了國威。”

近幾年,安塞縣的許多農民鼓手和延安工礦企業的許多業餘鼓手,紛紛被全國各地機關、單位和企業請去改行當了教練,安塞腰鼓已響遍了祖國大地。

陝北人不但腿上功夫了得,手上的功夫亦是令人佩服。延川縣有個叫高風蓮的老人,可以一邊唱,一邊剪紙花,一曲唱罷,一件精美的紙花就在她隨心所欲的剪裁下完成。

剪紙藝術是窯洞藝術的素描,起源於服裝剪裁和服裝裝飾,被譽為“群芳母親”,有“地上文物”和“文化活化石”之稱。陝北剪紙,種類多樣,內容豐富。有窗花、炕圍花、窯頂轉花、傢什裝飾剪貼花、服裝佩飾替樣花等。以粗擴有力的刀法表現農家的男耕女織、家禽飼養、豐收碩果、集市貿易、婚嫁迎娶以及各種鄉俗活動,使形式和內容渾然一體,達到完美統一。陝北剪紙,主要用以裝飾窯洞。每逢新春佳節,家家戶戶的窯窗上貼滿了紅紅綠綠的窗花,一家一院便是一個小型展覽。一村一戶就是一個很大的藝術天地,為農家土院增添了美好的節日氣氛,表現了勤勞樸實的陝北勞動人民純潔的感情和審美情趣。這真是“一剪之巧奪神功,美在民間永不朽”。陝北剪紙主要以安塞剪紙和洛川剪紙盛名,到了延安後,我一定請大家看一場精彩的剪紙藝術表演。

各位朋友,你們知道為什麼陝北的男子強壯高大,陝北的女子紅潤靈秀?我告訴大家,那是因為陝北的風味小吃特別好吃,特別有營養。陝北,由於地處黃土高原,土地寬廣,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所以農、林、土特產品豐富多樣,生長期長,營養積累豐富,口味絕佳。陝北羊肉是陝北風味最美的一道菜。每當秋冬之季,羊子肥美,宰殺烹煮,香滿城鄉。尤其是燉羊肉,把宰殺的羊連骨帶肉剁成塊狀,五釐米長短,加入調料,人鍋慢火炕得爛熟。燭時羊骨髓即骨腔內的精髓也隨之燭人湯中,原汁原味,鮮美無比。食時單是那青花大碗盛滿羊肉朝你面前一蹾,不由你便想起秦將白起、漢將樊噲……大塊羊肉連羊骨熬燭的香湯,再加點紅油辣子、蔥花、香菜,那股濃郁鮮美的香味對唾液腺的刺激,絕非其他正宗菜系可比。遊客往往一碗燭肉下肚,便無須再吃其他食物了,大快朵頤,食後渾身暖洋洋,滿口留香的感受足以便你流連忘返。

當然,吃羊肉的同時,一定要喝陝北特有的米酒。陝北米酒,用軟黃米加工而成。這種酒酸甜適口、消膩暖胃,是冬季佐餐的好飲料。賀敬之曾在他的《回延安》詩中讚道:“一口口米酒千萬句話,長江大河起浪花。”足見米酒的引人之處了。吃飽喝足,穿上羊皮襖,拿上一把傘一把鏟,再趕上一群羊,您就成了黃土坡上的牧羊人。雨傘、羊鏟是牧羊人的勞動工具。所謂羊鏟不過是一把不足一寸寬二寸長的小鐵鍬,用來剷土塊拋打遠處吃草的羊只,以招呼它們歸隊。鏟柄的另一端則繫著用牛皮做成的鞭子,是用來趕羊群的。雨傘大多是用紅色的油布製作的,結構簡易但傘帽比較大。這樣的雨傘主要有兩種用途:晴天用來遮陽,雨天用來避雨。因為牧羊人整天與羊為伴“遊山玩水”,不知哪天下雨哪天晴,無論何時,無論何地,都傘、鏟不離手,獨具風情。

陝北的窯洞是陝北風景的象徵。到陝北不看窯洞,不算到過陝北。陝北的黃土厚實堅硬,丘陵溝壑密織如網,特別適合打洞箍窯。陝北有句俗諺,叫“箍窯蓋房,一世最忙”。箍窯是家中一件大事,按照傳統觀念,窯洞箍得怎樣,關係到子孫後代吉凶盛衰大事。因此,箍窯必請風水先生看地勢、定方向、擇日子來選定。現在的選址大都趨向實用,選擇向陽、背風,吃水和交通都方便的地方。

陝北窯洞最大的優點是堅固耐久,冬暖夏涼,且大門大窗,寬敞明亮。其造型簡潔,上部拱圓,下方端直,契合中國傳統文化中“天圓地方”的思想。其建築風格古樸、凝重,與周圍黃土丘壑諧和,渾然一體,很能體現延安人樸實、內斂、含蓄、深沉的性格。

陝北窯洞做工十分考究,尤其是門窗。窯洞門窗的窗根為鏤花空格,有各種造型圖案,疏密有致,透亮實用。再把剪貼好的各色窗花貼於窗紙上,花色豔麗,琳琅滿目,彷彿一座民間藝術的殿堂。

當然,陝北人性格中的聰慧、機巧、浪漫也在窯洞修建中表現得淋漓盡致。陝北人一般修築窯洞均是就地取材,有土窯、磚窯、石窯、磚石介面窯等形式,均為多孔相連,排列有序,依山層疊而上,遠觀宛若層樓。每逢節慶之日,陝北人在窯前掛上精心製作的燈籠,層層疊疊,延綿不斷,猶如仙境。

延安大學在20世紀50年代依山修建了6排石窯洞,每層30餘孔,最為典型,頗為壯觀,是世界上最大的窯洞建築群。外地遊客來延安,不想住高樓大廈,偏偏要求住一下窯洞,親身體驗這“天上人間”的感受,住後紛紛叫絕。我們此次延安之旅,下櫥的酒店就是著名的石窯賓館,到時候大家一定要好好地感受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