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殼中的宇宙的讀後感800字

才智咖 人氣:7.86K

果殼中的宇宙的讀後感800字1

在公元20xx年9月3日這一天,在下終於讀完霍金寫的《果殼中的宇宙》了,雖然從頭到尾讀完一次,而且中間通常一句話要看四五次,最後對內容還是一知半解,但還是要寫下我的讀後感滴……

果殼中的宇宙的讀後感800字

看完這本書我覺得要跟之前看過的霍金寫的另一本書《宇宙的起源與歸宿》聯絡起來。因為《宇宙的起源與歸宿》中提到的萬物之理(將所有區域性性理論結合成一種“萬物之理”,按霍金的話來講找到的話,將會是理論物理的盡頭、人類的終極勝利)就是《果殼中的宇宙》中提到的M理論(也叫弦論)。其中M理論包括0-異型、Ⅰ型、ⅡB、ⅡA、E-異型和11-維超引力。其中設計的的有11-維超引力、P-膜、M-理論、量子力學、廣義相對論、10-維膜、超弦、黑洞。而M理論中將這些東西聯絡起來的中心就是現今研究需要找出的目標。

霍金認為人是生活在10維或者11維的空間裡的,但人類之所以未覺察到,可能是因為額外維的尺度小到普朗克尺度(普朗克在高一物理必修2本書出現過的,普朗克長度為10——33釐米,普朗克時間為10——43秒)或者大到無窮大,所以人類未觀察到。

而宇宙處於膨脹之中已經被普遍認可,因為根據多普勒效應和從宇宙所接收到的微波輻射已經證實了這一點。

霍金認為,大的額外維蘊涵著我們生活在一個胚世界中,一個在高維時空中的4維‘面’或‘膜’”中。強力、弱力和電磁力將被限制在這個胚中,所以任何與引力不相關的物理問題就會和在4維時空中的一樣。引力則會彌散到整個高維空間中去。也就是說,引力隨距離的減少可能比以往的估計更快。

這樣,行星軌道會是不穩定的:行星要麼掉到太陽中去,要麼逃離太陽逃逸到太空中去。然而,若額外維在離人類生活其上的胚不遠的另一胚處終結的話,這種效應就不會發生。那麼,對於超過兩個胚相分離的距離,引力就會如上述像電磁力那樣,不能自由地發散開去,而被有效地侷限在胚上,並且減小的速率剛好適合於行星軌道。

霍金在《宇宙的起源於歸宿》中提到,銀河系是棒旋星系。恆星繞銀河系中心作緩慢的轉動,大約2億多年轉動一週。如果套用開普勒定律,外部的恆星的運動速度應當比靠近銀心的轉得慢,但是觀測結果並非如此,整個銀河系內恆星的運動速度大致相同。所以,天文學家認為銀河系中存在大量暗物質,大部分分佈在銀河系的外圍,從而加快了這部分割槽域內恆星的運動速度。對星系團內全部星系運動狀況的研究也得出相同結論。

霍金認為,在4維“膜”世界中,人類生活在一個胚中,鄰近還有另一個“影子”胚。因為光被限制在胚中,不能傳播到另一個胚,所以人類不能看到影子世界。但是人類會感覺到影子胚中的物質的引力影響。這種引力在人類所在的胚世界中會顯示成一種“暗”源。檢測“影子”胚的僅有辦法是通過引力的途徑。

霍金說,弦、膜和胚“與宇宙中任何其他東西一樣,都會有量子起伏。”這些量子起伏就使得胚這樣一類客體會自發地創生和消失。這個過程很有一點像沸騰的水中蒸汽泡形成的過程。量子力學中的海森伯不確定性原理導致了胚從泡泡中創生。如果這個4維泡泡繼續長大,那麼生活在這個泡泡上的人就會感到宇宙正在膨脹。

按照霍金的無邊界設想(霍金在《宇宙的起源與歸宿》中提到宇宙是有限,無界的,就像地球表面,只不過多了兩維,而宇宙邊界的唯一條件就是沒有邊界),胚世界的自發創生有一段虛時間的歷史。在這段歷史中,宇宙像一個果殼:一個4維球面。只是果殼是空的,在這胚世界影象中的4維果殼是滿的:人類生活其中的胚在虛時間中的歷史是一個4維球,它是一個5維泡泡的邊界,而餘下的5維或6維是捲曲的,並且卷得非常小。

依照霍金的理論,胚在虛時間的歷史將決定它在實時間的發展。高維泡泡在虛時間中產生一個完全光滑的球形的4維“果殼”的概率是最高的;然而,這又對應於在實時間內以暴脹方式永遠膨脹的胚。星系不能在這種胚世界中形成,從而智慧生命也不會出現。然而,高維泡泡在虛時間中產生一個有點不光滑和偏離球形的4維“果殼”的概率雖然稍低一些,但是卻能與實時間中的減速暴脹過程(胚在開始時有一個加速膨脹——暴脹的相,隨後膨脹又緩慢下來)相對應。在這個減速暴脹過程中,星系可能形成,智慧生命也會出現。有趣的是,這些智慧生命將會創造一種宇宙理論,認識到他們來自於不那麼光滑,也不那麼圓的4維“膜”。

在讀完《果殼中的宇宙》和《宇宙的起源與歸宿》之後,有一種感覺。人類置於茫茫的宇宙之中實在是太渺小了,而且對所存在的宇宙也只是停留在理論階段,完全沒有實力實踐。而當中一些妄想要挑戰自然挑戰宇宙的人類不是太狂妄,太可笑了嗎?雖然他們可以說是人存理論決定這個宇宙,但是沒有確鑿的證據是不能使全世界的人類信服的。而神創論更是無從談起,他們想說他們那個萬能的上帝麼?可惜,親愛的上帝不是萬能的,他能造出一塊自己也搬不起的石頭麼?

我決定到大學的時候再重溫這兩本書,那時候肯定理解更加深,更加有感悟的!

果殼中的宇宙的讀後感800字2

這本書先不說其內容,光說其作者就足以讓人們震撼和敬佩的了。這位作者就是在劍橋大學擔任教授職位的史蒂芬·霍金先生。他是一位量子物理學家,他全身上下只有三根手指能動。他就是用這三根手指用滑鼠寫出了一本本的書,《時間簡史》是他的代表作。

《果殼中的宇宙》的第一章主要介紹了廣義相對論和狹義相對論,以及愛因斯坦是如何以它為基礎進行下一步的思考和研究的,同時還說明了霍金本人的看法;第二章講了一種假設。作者假設時間是有形狀的,並通過量子公式驗證了這種假設與相對論的理論是相符的;第三章作者是在解說宇宙。他認為宇宙有許多重的歷史,每一個歷史都可以是由微小的粒子構成;第四章講了一個預言,霍金先生預言在超引力的狀態下(如黑洞)時間彎曲,我們如何降低我們自身來適應未來;最後兩章用宇宙中的各種條件來擬出我們作為生物在時空中旅行的種種可能性以及我們與宇宙的關係,還提出了我們所生活的地方是否虛無等假設。

這本書的內容給了我很大的震撼。讀了它,讓我再碰到其他奇怪的問題時不會再迷惑。

果殼中的宇宙的讀後感800字3

《果殼中的宇宙》這一書名出於莎士比亞名劇《哈姆雷特》。它的隱喻是多重的。哈姆雷特認為,即使把他關在果殼中,仍然自以為是空間之王。從廣義上看,粒子,生命和基本的處境都和果殼類似,尚不清楚的是它們中有哪些自認為是無限空間之王。現代量子宇宙學認為,整個宇宙是有一個果殼狀的瞬子演化而來,果殼上的量子皺紋包含宇宙中所有結構的密碼。

通過對此書的閱讀後,使我看到了宇宙的無限空間,及眾科學家的偉大發現。愛因斯坦的兩個基本理論:相對論和量子論。廣義相對論把空間和時間從一個事件在其中發生的被動的背景轉變變成為宇宙動力學的主動參與者。這就引發了一個偉大的問題,這個問題在21世紀仍然處於物理學的最前沿。

霍金教授以他獨特的熱情把我們帶入了奇境裡,粒子,膜和絃做十一維運動,黑洞蒸發並且和它攜帶的祕密同歸於盡,我們宇宙創生的種子只不過是一個微笑的碩果。

按照作者的思想宇宙是一個不停膨脹的泡泡。或許它會一直膨脹下去,而膨脹的同是也在不斷產生新的`事物,也許有天會破裂,破裂後什麼空間,時間,都將破滅不復存在。但我們不需要恐懼,因為世界本身就充滿未知。人類才有探索的動力。

完這本書後,我明白科學其實無處不在。一些看似不起眼,人人都能做到的實驗,卻蘊含了極為高深的理論。只是能給我們帶來無窮的力量:比如將太陽能完全轉化便能供全球燒八十年煤的總量,這樣便能極快地化解地球的能源危機;又比如最新發現的“上帝粒子”希格斯波色子也能夠提供一股不菲的力量;還比如物聯網、太空站,一些科學的力量正在改變著我們的生活,為我們帶來便捷。

正如古老諺語所說的,充滿希望的旅途勝過終點的到達。我們追求發現,不僅在科學中,而且在所有領域中激起創造性。我從現在開始便要為這一切做好準備,努力學習,將來為科學事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愛因斯坦、牛頓、史蒂芬?霍金皆是創造出了轟動世界的成就,我想信自己也能,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細心觀察,勇於實踐。讓我們揹著知識的行囊,踏上科學探索的旅程吧。

果殼中的宇宙的讀後感800字4

讀過這本書,使我又豐富了許多知識。書中說,空間實際並不是由三維單單構成的。人們口中常說的“維”其實應該有九或十個。而三維只不過是空間構成的大方向。而題目中的“果殼”,則是粒子與核子。宇宙這個大空間,有許多恆星、行星、銀河系、空間的等極為複雜的物質而構成的。所以,宇宙是一個沒有歷史的空間,它一直到現在還在不斷地向外膨脹。宇宙中有一個很神祕的東西——黑洞。從書中的語句裡,可以間接地拼湊出一個資訊:黑洞有許多個!而這一重要資訊也使我想到一個問題!這個問題與一部電影有關——“泰坦尼克號”,這部電影對所有人來說都很熟悉,也不便我多說了。其中,據說船長史密斯竟然穿越時空,但他卻認為這只是發生在“昨天”的事。當然,這也許是媒體的炒作,但是,如果說船長史密斯落入海底後穿越了時空呢?是不是就因如此而使他的記憶出現錯亂了呢?我的問題就是:如果宇宙存在多個黑洞,他會不會從這個黑洞進,又從那個黑洞出呢?因為宇宙與地球的時間不一樣,所以他認為只過了一天?當然,關於黑洞問題還有更多的科學家、天文家……來研究,所以,我也沒有必要一直來談論這一神祕空間。

前面也說過了,宇宙會膨脹。而為什麼會膨脹呢?因為在虛時間中的最簡單歷史裡,宇宙是一個球面,相對於地球,多了兩個維。宇宙確定了我們所在的實時間中的歷史,在這個歷史中宇宙在空間的每一點都相同,所以它在時間中膨脹。

而題目中的果殼:粒子,卻會引起很多現象,像預知未來。一隻蝴蝶在東經鼓翼,而就會引起紐約中央公園的巨大雨。這是《侏羅紀公園》中的情節。實際:蝴蝶一下回鼓翼時,一大堆其他因素就會影響天氣,這就是天氣預報為什麼有時不準的原因,而也是人們常說的:“蝴蝶效應。”

而書中說到的:宇宙的歷史是一張在虛時間中存在的曲面。從而我得出結論:實際上,宇宙是一個扭曲的時空。所以,它才能有眾多空間,與“維”。

上面的虛時間與實時間,便是書開頭的與個人時間無關的兩個更為複雜的時就。另一方面的個人時間是:當兩個人面對面靜止不動時,他們的時間便一致,但如果相互運動時,他們的時間則不一致了。

我也認為霍金最後的演講十分精彩!他說愛因斯坦說時空不是平坦的,時空中的物質和能量可以將它彎曲甚至翹曲。這也令我的猜想有了一個確切的答案。

如此類精彩的理論與關於宇宙的探索發現,書裡還寫了好多。儘管這本書沒有用任何華麗的筆風來續寫與表達宇宙的奇妙、美麗和給科學家們、人們帶來的魅力,但他獨特的風格還是吸引了我。21世紀的人們都來看看科學的結晶吧!讓我們瞭解自己生活的世界吧!

果殼中的宇宙的讀後感800字5

對於一箇中學生來說,我是沒有能力從理論內容上去點評科學巨匠霍金的這篇大作的。但作為一名對科學感興趣的人,我想談談我對讀完《果殼中的宇宙》的感想。

“即使把我關在果殼之中,仍然自以為無限空間之王”。——莎士比亞

很難想象,這樣一篇科學鉅作,是用英國著名戲劇家莎士比亞的戲詞作為標題啟發出關於宇宙的內容的。果殼,宇宙,多麼鮮明的對比!我們自認為生活在無限廣闊偉大的宇宙裡,但我們怎麼知道這個世界,也許只是一個小小的果殼呢?但人關在這個奇妙的果殼中,卻依然可以用思想掙脫禁錮。不斷髮展的人類,說不定真能成為無限空間之王!

本書開篇先是闡述了愛因斯坦是如何為20世紀兩個基本理論,即相對論和量子論奠基的。且不說內容,霍金在字裡行間中就表達了對另一位科學巨匠的敬意。事實上從第一章“相對論簡史”,作者都試圖通過通俗易懂的文字傳達給讀者科學的奧祕。寫完了《時間簡史》後,雖然獲得了成功,但許多人都覺得讀不懂。霍金寫作的目的不僅僅是與其它科學家進行交流或以此作為授課的教材,更是想把它作為一本通俗的圖書,讓每個人都能瞭解一些些科學知識。所以,霍金繼續改進研究,寫出了更加通俗易懂的《果殼中的宇宙》。(個人的確覺得《果》更加通俗有趣,無論是文字還是插圖)

《果》的前半部分的大片理論看不懂,沒關係,第五六章的內容“時間旅行”才是許多人感興趣的部分。“時間旅行可能嗎?”當我們後悔某件事時,總希望回到過去改變歷史。“時光機”是每個人兒時的夢想,“時空旅行”更是成為了當今影視劇的一大熱點。但真正的時空旅行絕不是想電視劇裡那麼荒誕離奇的,《果》就為時空旅行的可能性進行了嚴格的科學論證。配上精美的插圖,你會感到時空的蟲洞真的存在。作者還對人類的未來進行討論:地球人口暴漲時地球會因摩肩接踵產生的靜電而成為一顆“電星”嗎?人體之外長大的胚胎能進化成“超人類”嗎?還有,外星人真的存在嗎?這肯定是每個科學愛好者著迷的論題。

插圖也是本書的一大亮點,如果只是枯燥的文字,別說是我這麼一個學生了,就算是教授級的讀了也不會有什麼感想的吧。如果你是一名科學愛好者或僅僅對豐富的插圖感興趣,《果殼中的宇宙》不得不看。

霍金是一名偉大的科學家,他的行為最符合莎士比亞在《哈姆雷特》裡寫的那句話。作為一名中學生,我也深深被科學的內涵所吸引,我所要學習的,不僅僅是霍金那嚴密的科學思想,還得是他不畏困難,掙脫果殼禁錮的堅毅品質。

果殼中的宇宙的讀後感800字6

《果殼中的宇宙》這一書名出於莎士比亞名劇《哈姆雷特》。它的隱喻是多重的。哈姆雷特認為,即使把他關在果殼中,仍然自以為是空間之王。從廣義上看,粒子,生命和基本的處境都和果殼類似,尚不清楚的是它們中有哪些自認為是無限空間之王。現代量子宇宙學認為,整個宇宙是有一個果殼狀的瞬子演化而來,果殼上的量子皺紋包含宇宙中所有結構的密碼。

通過對此書的閱讀後,使我看到了宇宙的無限空間,及眾科學家的偉大發現。愛因斯坦的兩個基本理論:相對論和量子論。廣義相對論把空間和時間從一個事件在其中發生的被動的背景轉變變成為宇宙動力學的主動參與者。這就引發了一個偉大的問題,這個問題在21世紀仍然處於物理學的最前沿。

霍金教授以他獨特的熱情把我們帶入了奇境裡,粒子,膜和絃做十一維運動,黑洞蒸發並且和它攜帶的祕密同歸於盡,我們宇宙創生的種子只不過是一個微笑的碩果。

科學的終極目的在於提供了一個簡單的理論去描述整個宇宙。然而,大部分科學家遵循的方法是將這問題分成兩部分。首先,是一些告訴我們宇宙如何隨時間變化的定律:(如果我們知道在任一時刻宇宙是什麼樣子的,則這些定律即能告訴我們以後的任一時刻宇宙是什麼樣子的。)

第二,關於宇宙初始狀態的問題。有些人認為科學只應過問第一部分,他們認為初初始狀態的問題應是形而上學或宗教的範疇。他們會說,全能的上帝可以隨心所欲地啟動這個宇宙。也許是這樣。但是,倘若那樣,他也可以使宇宙以完全任意的方式演化。可是,看起來他選擇宇宙以一種非常規則的、按照一定規律的方式演化。所以,看來可以同樣合理地假定,也存在著制約初始狀態的定律。

正如古老諺語所說的,充滿希望的旅途勝過終點的到達。我們追求發現,不僅在科學中,而且在所有領域中激起創造性。希望我們以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坐起,體驗果殼中的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