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後感800字3篇

才智咖 人氣:2.19W

導語:遇見未知的自己,講述了一個從煩惱的工作中找到快樂的故事。下面本站小編整理了《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後感800字3篇,歡迎閱讀!

《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後感800字3篇

《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後感(一)

這本書雖然是在我急需的時刻買的,但買來之後,未敢急著去讀,怕這一頓溫馨柔情的盛宴被饕餮得杯盤狼藉;或者僅是草草吃完,勉強充飢。我不是想用來充飢的,而是想從中吸取豐富的營養,受益一生。想使自己這“無心”之人,讀完後,能夠為自己找回一顆鮮活的“心”。

發現這本書是作者2007年秋完成的,2008年1月出版。所幸在我迫切需要成長,需要破繭而出的2008年,有朋友推薦給我,感覺自己真的很幸運!

它以小說的形式,講述女主人公經過偶遇的一位老人的指點,從煩惱的工作生活中找到快樂,並取得生活事業雙豐收的故事。它通俗易懂,少了純心理學書籍的深奧枯燥,講解和詮釋一個個耐人尋味又貼近生活的道理。

生活中,我們會遇到許多煩惱,比如對某人的討厭、對工作的煩惱、對待遇的不滿等等,都是我們自己人為地在放大。沒有任何事情可以造成心理上的痛苦。痛苦是來自你對事情的解釋。痛苦是你創造出來的,因為那個是你對事情的解釋。

這本書告訴我們:我們人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來自於不清楚自己是誰,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們的東西!我們為什麼不快樂?那是因為我們失落了真實的自己。學會用潛意識的方式去處理情緒。

我們所揹負的一切都是我們自己帶來的,別人是無法強壓給我們的,因為我們可以不接受。總是認為自己的苦惱時因誰或其他什麼而帶來的,其實不然,真正讓自己苦惱的是我們自身,過於看重那些會讓自己苦惱的事。

我們多少人是因為與別人攀比而疲於奔波,為財富為地位,可一旦擁有了所追求的財富地位卻並沒有感到幸福反而有些人更懷念以前清苦的日子。因為那不是真正自己內心想要的東西,那是外在的東西。就象作者在書中所談到的快樂和喜悅的區別,快樂是取決於外在的東西,一旦那個令你快樂的情境或事物不存在了,你的快樂也隨之消失了。而喜悅是由內向外的綻放,從你內心深處油然而生的。所以一旦你擁有了它,外界是奪不走的。所以因與別人攀比去追求財富地位過程會帶來快樂,但一旦實現了快樂也就消失了。而如果是自己真正想擁有財富和地位且明確擁有了財富和地位就會造福社會讓更多人幸福那就不一樣了,那就達到了喜悅的境界。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最頂端,不要為虛榮追求那遙遠的不現實,自己會被自己活活壓垮。是你的終究是你的你逃也逃不掉,不是你的得到了也會失去至少失去原有的光澤。那麼你得到的意義又是什麼呢?

外在環境影響著我們的內心世界,我們所處的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讓我們容易失落真實的自我;認識真我,從自身做起。因為外面沒有別人。這本書讀了之後讓人受益頗深,要試著學會放下,當我們真正放開的時候,你就會覺得一切都是另外一種結局,要試著看開看淡一切,學著清心,靜心,修心,做個小小的真我!

《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後感(二)

《遇見未知的自己》,是一本有關身心靈成長的小說。作者張德芬以其深入淺出的筆觸,揭示出了困擾人們的.煩惱痛苦的深層的原因,以通俗易通、平實樸素的言辭解讀了深刻的人生道理。

書中講解我們人類一生所追求的東西,也不過五個字就可以表達,那就是愛!喜悅!和平!為什麼我們這麼努力還追求不到自己想要的幸福?真我和愛,喜悅,和平之間又有什麼樣的關係?為什麼我們會遠離真我呢?我們每個人不都是天天在演戲?扮演各種角色,然而在戲份中,有多少是我們心甘情願演出的?為了演好這些人生大戲的不同角色,我們每個人都要因地因時地戴上一些面具,難道這就是我們看不見真我的原因之一? 我想是,我也認同這樣的觀點。

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你內在的投射,就像鏡子一樣的反映你的內在,當外境有任何東西觸動你的時候,記得要往內看,看看自己哪個方又被觸碰了,看看自己有哪些陰影還沒有整理好。不要浪費能量在那些外在的,不可改變,不可抗拒的東西上。先在內在層面做一個調和整理,然後再集中精力去應會付外在可以改變的部分。 因為我們人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來自於不清楚自己是誰,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們的東西!” 快樂是取決於外在的東西,那麼一旦那個令你快樂的情境或事物不存在了以後,你的快樂也隨之消失了。而喜悅不同,它是由內向外的綻放,從你內心深處油然而生的。所以一旦你擁有了它,外界是奪不走的。

所以如果一個人充滿了快樂、正面的思想,那麼好的人、事、物都會和他起共鳴,而且會被他吸過來。同樣的,如果一個人老帶著悲觀、憤世嫉俗的思想頻率,那麼難怪這個人常有倒黴的事發生在他身上了!這大概就是書中提到的臭味相投、物以類聚的道理!

《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後感(三)

經一個李姓朋友的介紹,我用了一下午及半個晚上讀了一本書《遇見未知的自己》,她告訴我想要學會感性的認知周邊,這本書或許能幫我找到答案。於是我採納了她的建議,試著在書裡找尋答案。這本書教我們如何將自己與內在的真我連結,同時闡明瞭一個道理:“我們是在用言語來表達言語不能表達的東西,亦老子說的道可道,非常道,外面沒有別人,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內在投射出來的結果。”原本按作者的要求,每天只看幾章節,然後靜靜回想或者與朋友來探討彼此對於潛意識中的真我的理解。可惜鄙人時間有限,只能匆匆一覽。其中的真諦恐怕是不得要領。在這裡我就把我的讀後感與大家一起分享。

書中提到的另外一個觀點:“愛,罪惡假汝之名!”“為親人擔心,其實是一種不負責任的加害行為!”乍讀不能理解,然則細想後覺得道理很簡單,只是我們不想承認而已。”書中舉例說明了有些事出發點一切因為“愛”,實則就是擔心自己受牽連。對沒看過這書的人,或許還沒明白我在說什麼!好,舉個例子吧!書中提到對有小孩的家庭來說,小孩的調皮是天性,但是大人就要求小孩必須按他們的意願去做事,一旦違反甚至就施以“酷刑”,口口聲聲的說為了他們好,實際就是擔心小孩貪玩造成的後果會給大人自己帶來麻煩。小孩受傷了,大人要抽時間去照顧,耽誤自己的事情。小孩惹禍了,大人還得去善後。就是說大人們怕這些事情給自己帶來麻煩,故要求小孩時都是說“我是為你好!”說到這點,為小孩還是為自己?各人去想吧!

我們產生了很多的信念、價值觀、態度、標準,來約束自己,也來衡量、批判他人。這些就是我們每日思想的基礎,可是我們從來不去檢測我們思想的正確性。當你對某一類的人或是他們的行為,待別有意見、特別看不順眼的時候,就是一種自我的投射行為,也是一種逃避策略,所以又一個觀點產生了:“外面沒有別人,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內在投射出來的結果。”沒有任何的事情可以造成心理上的痛苦。痛苦是來自於你對事情的解釋。痛苦是你創造出來的,因為那個是你對事情的解釋。來看看一個邏輯推理的公式吧: A(事件)→B(信念、想法)→C(結果),A永遠是中立的,因為同樣的A,發生在不同人的身上會有不同的C出現。所以讓我們心理上受苦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們對事件的想法,和圍繞著這個事件所編造的故事而已。

我也是粗枝大葉般爵嚼了這本書,不過讀了之後讓我受益頗多,以前我總是說自己的心態有多麼的好,其不然,我的心態沒有自己想的那麼好,我會為外界的事或喜或悲的,而且有些事情我沒有真正的看開,也沒有學會放下,對思想方面,更是不會考慮,對於已發生的事情不會學著接受,更別得談身心合一!在昨晚看完這本書時意猶未盡,本想趁夜寫寫感悟。無奈“拿人錢財替人消災”,還得起早上班。不過今天上午也算好,忙裡偷閒的完成了自己的這篇讀後感。藉此機會,感謝推薦這本書給我的好朋友,感謝這些年一直在我身邊支援我的人。也請原諒我以前的理性給大家造成了傷害。我的理性讓你們覺得像“刺蝟”,越是親近的人越被我傷害的深。在此說聲對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