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爾登湖》的讀後感800字(通用10篇)

才智咖 人氣:6.25K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瓦爾登湖》的讀後感800字(通用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瓦爾登湖》的讀後感800字(通用10篇)

《瓦爾登湖》的讀後感800字1

從1845年7月4日起,到1847年9月6日,一位生活在美國東北部的普通人梭羅,放棄了舒適的小鎮生活,獨自生活在瓦爾登湖,差不多正好兩年零兩個月。

他沒有錢和朋友,而僅僅靠自己的節儉造起了他的第一棟小屋。他自己種豆子、土豆和玉米存活下來,偶爾也會去旁邊的瓦爾登湖釣魚來補充營養。在旁人看來,這樣的生活十分孤苦無依、十分淒涼,但在作者看來,他很享受與這裡的樹木一起工作,他與自然也漸漸成為密友,瓦爾登湖不僅為梭羅提供了一個棲身之所,也為他提供了一種獨特的氛圍。

梭羅所處的時代,美國工業迅速發展、經濟發展迅速。那個時代,大家都不停地工作,為了獲得更多的財富,對財富的追求似乎成了生活的唯一目的。在梭羅看來,這些人們被生活所擺佈,勞累得無時間和心思欣賞美好的事物,精神上十分貧窮。

梭羅寧可貧窮卑微,也不願失去精神上的財富,因為那才是最重要的。

讓我佩服的除了梭羅的文字,還有他對自然的廣泛認識,他熟知每一種動植物,知道根據春夏秋冬來改造房子,播撒種子,他是一位獵人、漁夫、匠人,同時也是一位哲學家,他不單單是從書中學到一點學問,他貢獻的是一種生活的智慧。

這也使我反思,每天路邊的樹木,有幾棵可以準確地叫出名字?若家中斷了電,你又能幫上什麼忙?你能堅持遠離手機幾分鐘?你有追求過真理嗎?你有經常獨自思考問題嗎?

從書中,我也知道了不少真理。第一,生活可以很簡單。這些日子在湖邊,他一直堅持著這一觀點並付諸行動。他認為過度地追求物質,為了那些浮華之物,反而忽視了簡單生活的本質,這是不可取的。第二,多實踐,才能獲得真正的知識。他認為青年人應該進行生活的實踐,才能把知識掌握得更加充足。第三,要有熱愛自然、樂觀的心態。他認為自然是治癒陰鬱的最好辦法,當人們享受四季的友愛時,什麼都不能使生活成為沉重的負擔,同時,我們要用樂觀的心情做事,他的人生一定比別人快樂得多。

《瓦爾登湖》是一本寂寞的書,但更是一本生動的書,它閃爍著智慧的光芒,充滿著獨特的氛圍,還縈繞著梭羅對大自然真摯的熱愛,書中所散發出的恬靜,使人心靜而愉悅。

《瓦爾登湖》的讀後感800字2

《瓦爾登湖》是美國作家梭羅的代表作,這部著作也讓瓦爾登湖成為世界著名景點。開啟書本,迎面而來的是一股簡單而又真實的舒適和寧靜,讓人暫時脫離市井迴歸自然,於無聲處徜徉於山水竹木之間。

這部作品記錄的是作者梭羅一個人在瓦爾登湖生活兩年中的所做所想。1845年春天,風華正茂的梭羅放棄了城市浮華的一切,獨自一人走進瓦爾登湖畔的森林深處,建造一座木屋,幾乎不藉助任何現代文明的幫助,完全依靠自力更生和原始交換生活了2年9個月。書中大部分內容是作者生活中的瑣事,他是怎麼在瓦爾登湖畔用木頭建造小屋的,怎麼靠一點點微薄的收入來維持著簡單的生活,怎麼和來訪的過客交流並傾聽窮人們的心聲,怎麼測量湖底深度繪製地圖,怎麼去觀察螞蟻大戰、魚兒游泳。此外還有瓦爾登湖美麗的自然風光和小鎮的生活。字裡行間流露的是作者心中對瓦爾登湖的愛,對自然萬物的愛,更是超越了浮躁的安靜。

書中總會時不時出現一兩句耐人尋味的話語,應該是作者深思熟慮良久才想明白的話。這樣的話雖然不多,卻總能在內心深處引起震撼和共鳴。一場柔雨,青草更青。我們的展望也這樣,當更好的思想注入其中,它便光明起來。、我們天性中最優美的品格,像果實上的霜粉一樣,是隻能輕手輕腳,才得以儲存的、一個人如果能堅定自信地朝著他夢想的方向前進,努力追求他所向往的生活,最終他是可以獲得意想不到的成功的。、無論你的生活有多麼低劣平庸,都要面對它好好地過,不要躲避它咒罵它。這些飽含深意的話語總能引發內心深處的思考,帶給我們平靜和力量。他們有著一種啟迪的作用,告訴我們要珍愛這世間的一切,要熱愛生活,要尊重任何生命,包括我們身邊的一片樹葉或是一棵草。

現在的生活中很多人可能已經不再有耐心去讀這些偉大的作品,在這樣一個快節湊的繁華世界,讀書好像已經沒有了意義。然而,有時停下匆忙的腳步去讀一些書,總是一種幸福,一種享受,一種收穫。

瓦爾登湖是我們每個人心中所向,是我們心中一份脫俗的寧靜,願我們每個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瓦爾登湖。

《瓦爾登湖》的讀後感800字3

梭羅的《瓦爾登湖》以春、夏、秋、冬四季為線,串聯起他在瓦爾登湖畔進行經濟實驗的始末,留給我無盡的想象與羨慕。

在這本書中,我們可以領悟“人可以活得很簡單,很從容,不必為了那物質財富而喪失了人是萬物之靈的崇高地位”的道理。作者在《瓦爾登湖》中以瓦爾登湖為中心,輻射到周圍眾多地方,描寫了他“以禽獸為鄰”,在“豆田”耕作,與“村子”中的人交往等諸多生活細節。最後作者又以“春天”結尾,給我們奏響了新的生活樂章,並且他在“結束語”一篇中,這樣說:“不必給我愛,不必給我錢,不必給我名譽,給我真理吧。”看!這是一位超凡脫俗、與世無爭的自然主義者,多麼令人羨慕。

梭羅生活的地方是瓦爾登湖及其周圍地區,但他細膩精緻的筆調,卻把我們帶到了更為廣闊的天地。他談“瓦爾登湖周圍的鳥、樹、草、蟲子”,更談“更高的規律”。他認為,從一種特殊的意義上說,漁夫、獵人,及其他人都是自然的一部分。他從個人的勞作中提升到更高的人類法則,令我們視野開闊、高屋建瓴。在《瓦爾登湖》中,許多段落值得一品再品,讓人陶醉。他在描寫“倍克田莊”時,這樣寫到:便是德羅依德也要放棄他的橡樹林而跑到它們下面來頂禮膜拜了。可想而知這是一個多麼美麗的地方,多麼的令人神往。

在整部《瓦爾登湖》中,自然一直是主要背景,以大地為席,以蒼穹為蓋。梭羅在廣闊的天地中像農夫一樣耕種、收穫,他很高興,他說:古老的詩歌和神話至少表明,農事是一門神聖的藝術。在從事農耕的過程中,他也不忘“閱讀”。即使在19世紀梭羅也感慨道:他們深信一本的智慧就足夠了,餘生便在簡易讀物裡荒廢天賦單調地生活。在商品大潮的洶湧翻滾下,現代人的心靈像扁舟入海,漂浮不定。物質的豐裕,精神的貧窮。我們的身體一再擴充,而精神的領地卻時時荒蕪著。聽聽梭羅的忠告:多餘的財富只能買到多餘的東西。靈魂的必需品,金錢一樣也買不到。這樣的忠告如梵音,對於我們無異於醍醐灌頂。

xx說:“這是一本清新、健康、引人向上的書,對於春天,對於黎明,都有極其動人的描寫。”讓我們追隨著梭羅的足跡,拋棄那物質所帶來的煩悶苦惱,感受那恬靜美,聆聽大師的哲音。

《瓦爾登湖》的讀後感800字4

《瓦爾登湖》是梭羅的一部描繪自己在瓦爾登湖畔生活的散文集,中間夾雜著他的許多思考,這本書在美國人的心目中是構成美國精神的重要著作。這本書我最推崇的是關於自我的覺醒,去思考找尋人生的意義,而不要再追求物質豐足的道路中迷失了自我。

我同時也不是很喜歡這本書,可能我是自身的品味問題。

第一,我不認同梭羅的自然主義,我認為自然不可愛,自然不美麗。自然就是自然,美麗與可愛只是你自身的感受,你在城市裡待久了你看鄉村風清月皎;我在鄉村待久了,我覺得城市的高樓大廈壯麗雄奇。高樓大廈,人山人海何嘗不是自然的一部分。

第二,我覺得他的生活實驗很不嚴謹。他可以說出不需要買鹽的那一刻,我就跳過了這一章。還有一個事實是,他不會寫他經常回家拿吃的,他的母親也經常去給他點心,更不提他老去愛默生家蹭飯,所以他的生活實驗不是一個封閉體系,不足為信。不過生活實驗的正確與否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們對於結論很推崇,即物質的多少不能決定人的幸福與否,這個結論我是肯定的,推論之物質的豐腴也能使人很好的思考不是麼,非要整的慘兮兮?

第三,我感覺他行文中有股子酸腐味,就是眾人獨醉我獨醒的調調。我不是這麼覺得的,我覺得勞動人民不是愚昧麻木的,是活色生香,自小我就喜歡聽家裡的女人長輩們在晚飯後家長裡短,我覺得很有意思,可能在梭羅的眼裡這些人是‘再想想這個國家的婦女吧,她們整天忙著給梳妝檯的椅子編織坐墊,對自身的命運完全沒有絲毫的興趣!彷彿她們能夠在浪費時間中永生。’她們在我眼裡都是熠熠生輝,充滿生活的氣息。人類需要梭羅思索生命的`意義,也需要辛苦的芸芸眾生創造物質支援梭羅。

以上所有論點都加上了‘我覺得’,因為這是我自己的拙見。一個人或者一種思想受追捧或者需要被美化,很多時候是因為這個時代需要他,我只想說梭羅鼓舞我們找尋自我,肯定不希望我們盲信某種思想,望都要在批判中找到自己的思想與生活,因此我覺得人的幸福就是在思考中找到自己路並不斷前行,擁抱世界,擁抱文明。

《瓦爾登湖》的讀後感800字5

當我讀完《瓦爾登湖》這篇文章時,我的心猶如大海般不能平靜。

這本書寫於19世紀中葉,那時正是資本主義的飛速發展時期,在當時的背景下,人們追逐利益,想盡一切的辦法來使自己,獲得更高的權利和更多的金錢。工業文明、喧囂社會擠壓著人類、侵蝕著人性。而在這個大背景下,畢業於哈佛的這位智著,他單身隻影,拿了一柄斧頭,進無人居住的瓦爾登湖邊的山林中。他特立獨行,懷著一顆嚮往自然的心,寧靜地踏上了這段心靈的路基。而在這個被成為“神的一滴”的瓦爾登湖的土地上,他坦然在空間裡,孤獨在思想中!

“我喜愛我的人生中有閒暇的餘地。有時,在夏季的一個清晨,我像往常一樣沐浴之後,坐在陽光融融的門前。從紅日東昇直到豔陽當頭的正午,坐在這一片松林,山核桃樹和漆樹的林中,坐在遠離塵囂的孤寂與靜謐中,沉思默想。”

他靜靜的解除安裝城市的喧囂,用心寫下孤獨。每次看他的書都是一種震撼,他思考人生,讓我的心如淨水般澄澈。他讓我感到敬畏,原來一個人的生活這裡是這樣的,他的一生是如此的簡單而又芳香撲鼻,雖然短暫而又意蘊深遠。他的精神世界絢爛多彩,而且是精妙絕倫,世上這樣的智者怕是中有些許吧。

梭羅短暫的一生中,他試圖鼓勵人們要簡化生活,將時間騰出來來深入生命,品味人生。他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告訴世人不要被繁紛複雜的生活所迷惑,從而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和意義。做生命的舵手,揚帆遠航。他認為:假如人們能過宇宙法則規定的簡樸生活,就不會有那麼的焦慮來擾亂內心的寧靜。所謂明天,即使時間終止也永不會來臨。使我們視而不見的光亮,對於我們就是黑暗。當我們清醒時,曙光才會破曉。來日方長,太陽只是顆啟明星。

他提倡儉樸生活,並不是讓我們要粗茶淡飯或是節衣縮食,而是想要讓我們多聽聽新的節奏,這也許就是一個人的價值,只是孤獨,恬靜,沒有任何的矯揉造作。

作者在瓦爾登湖畔追求孤獨,實際上也是在追求深刻,他想在孤獨的心境中對人生進行思考和探索。孤獨催生了他的深刻思想。“不必給我愛,不必給我錢,不必給我名譽,給我真理吧。”這是他的心裡呼聲。

去拜讀這本心靈的教科書吧!它會讓你不虛此行。

《瓦爾登湖》的讀後感800字6

當一本書清新的空氣滲透腦海,恰如月光下的倒影寂寞環繞,那又是一種戰鬥,戰鬥在塵世中的寂寞自然裡。

迴歸自然的純潔,迴歸淡泊的境界。寂寞的書有寂寞的讀法,只有心真的靜下來的時候,才能真正的領悟。細品《瓦爾登湖》除去那躁動的灰塵,披上那自然的清新。

“水能性淡為吾友,竹能心虛即我師。”這恰似這坐落在康科德的小木屋,梭羅就是在這裡進行了兩年兩個月又兩天的獨居生活。他記錄從春到冬的這一輪的風景,他的超驗主義實踐建立了一種與現代物質生活日益豐富對立的簡樸方式,還原生活的原始狀態。他將自己放在一個杳無人煙的地方,他擁有的只有一個簡陋的小木屋,一張小小的床,一張普通的書桌和一些零落的稿紙,僅僅只有簡單的陳設,僅僅只是他執著的信念,僅僅憑藉著人對自然的慾望和熱愛,他,完成了這偉大的實踐,完成了這對自然的追求,完成了這本傑作,這不得不讓後人稱他為“自然隨筆的創始者”。

在對世事的牴觸中,在對大自然的滿心歡喜時,作者筆下的每個物體,都被賦於了生命的脈膊,就如《詩經》中的“靄靄停雲,濛濛時雨”一樣,即使雲雨也有了各自的喜怒哀樂,作者自然沉醉其中。

淡泊是一種至高的境界,古往今來多少人去追求,但又有幾人能成功?梭羅就是一個偉大的實踐者。

上帝沒有賦予任何人任何權力,自然自有它的公道。你,生來未帶一草一木,死後又不帶走一縷一線。奴隸的生涯終究是由失望壘成的城堡,有的甚至是由絕望築成的荒墓,與其這樣,為何不摒棄這些浮躁,還靈魂一份通透,迴歸自然的寧靜呢?設想一下,當你面對這博大的自然,它給予你的是新鮮的空氣,甜美的果實,突然間,你是否感覺自己成為了天真浪漫的孩童,不知疲憊地奔逐在它的懷抱裡。

梭羅用自己的一生去詮釋什麼是淡泊。他的思想如一個個亮麗的水晶,感召著世人的心,讓人沉浸,心靈正被一點一點洗滌,靈魂正被一點一點安靜。

這裡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這裡是最寧靜的地方。以前有那麼美麗的湖畔,那麼美好的生活,而現在,這些都已化作一葉扁舟,飄在人們的心河裡……

《瓦爾登湖》的讀後感800字7

《瓦爾登湖》很像是指導人做人的教科書。

中學時代聽說這本書陪伴海子走完了他最後的歲月,便好奇地看。斷斷續續,沒有興致,沒有耐心。直到這個夏天,迫於某種任務的壓力再把非劇情的文字串起來時,竟有種敬佩的感動。

作為一個哈佛畢業生,梭羅的歸隱似乎比很多人都更有資本。正如有人說沒擁有過名利的人沒資格談淡薄名利一樣,梭羅的選擇某種程度上來說更是一種真正對內心的追隨。遠離喧囂尋求安寧的話被多少人整日掛在嘴邊自我標榜或是其它,但是真正能放下的卻寥寥無幾。我捫心自問,兩年時間在一處絕對靜謐的地方,絕對自食其力生活。我誠實地告訴自己,我做不到。

梭羅的歸隱是不脫離現實的。這是我最為佩服的一點。他開篇從經濟談起,從對自己的家園的建設談起,穩紮穩打地生存,生活並賦予精神以全副的生命。而非高屋建瓴,空中樓閣似的苦行僧式的生活。於是,拋開遁世的消極,逃避的懦弱,瓦爾登湖畔的思考便是過濾後純粹的寧靜。

梭羅是個偉大的說教家。通篇的勸誡與教誨,從始至終,卻不叫人厭煩。他的諸多理論如今依然被人們反覆唸誦著。若挑其一而論,那便該是對自己的忠誠。

不被理解時,我們習慣抱怨周遭,習慣自我懷疑,習慣抱歉生活,習慣心灰投降。於是,每個人都變成了一樣的模樣,遵循著一樣的軌跡,過著類似而攀比的生活,活在自己給自己編織的牢籠中,被煩惱束縛著,不得抽身。倘若某一個契機,你試圖問過自己,究竟想要什麼,並願意勇敢地去為它拔足而奔,也許生活將顛覆,你將成為自己的主人,於是你將享受其中。

人生苦短,為何不為自己而活,為何不敢走別人不走的路。多難得,有了想法,有了想做的事,有了想要的世界,有了想過的生活,發現了想生活的地方,找到了想相守的人,那就去追尋。別讓遺憾成為碌碌餘生的間奏。就算有人不解,就算有人質疑,又怎樣。

因為,當你與身邊的人步伐不一致時,也許那是因為你心中聽到了別樣的鼓聲。

而這鼓聲,有時候,就像神旨一樣。

《瓦爾登湖》的讀後感800字8

初讀《瓦爾登湖》是因為海子喜歡這本書,可是當時稚氣尚存的我看不懂書中枯燥晦澀的典故。隨著時間的流逝,閱歷的增加,我再次捧起此書細緻瀏覽,才略懂其中的些許真諦。

本書是一八四五到一八四七年梭羅獨自在瓦爾登湖畔的生活記錄。書中將大量的人文、地理、歷史以及動物學知識融入到優美的文字中,精緻的語言散發著濃濃的人生哲理,讓我們感受良多。

梭羅的文字如泉水般清冽,將山水與心靈契合。讀他的故事時我們進入了一個純淨的世界,仿若我們也在湖畔休憩,在田間勞作,和他一起感受那鳥語花香。

哈丁曾說,《瓦爾登湖》內容豐富,意義深遠,是簡單生活的權威指南,是對大自然的真情描述,是向金錢社會的討伐檄文,是一本聖書。

梭羅隱居在瓦爾登湖時正值第一次工業革命。在大家為金錢痴迷之時,梭羅毅然拋開一切,隻身來到湖畔樹林間,開始他平靜自然的生活,在那一汪湖水中尋找心靈的棲息地。試想這樣的不拘一格,豪放灑脫,淡然平和有幾人可以做到?

《瓦爾登湖》中的一句話給我的印象很深:“很久以前,我丟失了一條獵犬,一匹棗紅馬和一隻斑鳩,至今我仍在尋找它們。”他把自己的希望和夢想比喻成獵犬,棗紅馬和斑鳩,雖然很早之前就丟失了,但一直不放棄尋找。當下社會越發快節奏、物質化,空氣中瀰漫著浮躁、功利的氣息。我們多少人能將夢想一路堅持下去?把目光直接朝著內心看,我們要的到底是什麼?青年時滿懷壯志結果卻成了漢奸的汪精衛;本性善良卻害死幼小嬰兒的三鹿董事;“寧坐在寶馬裡哭也不願在自行車上笑”的馬諾;以及一個個只追逐名利的人們······放眼全國許多成為房奴的百姓,他們要的不過是溫馨的生活,如今卻成為讓人喘不過氣的還貸壓力,房子何時比生活本身更重要了?那些表面光鮮浮華的物質何時又變得比內心的寧靜安然更重要了?

梭羅說:“不要給我愛,不要給我錢,不要給我榮譽,給我真實就好。”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無論如何都要為心中留一片淨土。就讓我們飲一杯清茶,同梭羅一起翱翔于山水之間,迴歸自然,迴歸純潔,迴歸心靈的平靜。

《瓦爾登湖》的讀後感800字9

沒有地方比這湖更接近天堂和上帝。我想,天堂本來是以神話開頭,這一畔湖水卻讓它一下子貼近了大地,貼近了蒼生。梭羅說,他深信,沒有人會強行去穿尺寸不適的衣衫的,只有尺寸恰如其分才應該是最好的需要。那麼,我說,瓦爾登湖就是最美的衣衫。

梭羅稱瓦爾登湖為“神的一滴”,他坐在陽光融融的湖前,坐在這遠離塵器的孤寂與靜謐中,沉思默想。他在想什麼呢?想的是“多多授人以勇氣而非絕望”?想的是“在一個夏季,來播種真誠、真理、樸實、信心”?想的是“瓦爾登湖最深隱的泉眼在他的哲思之上”?

於是瓦爾登湖流出的水成為字裡行間不時閃現的靈光,描摹著美麗自然,指導著簡單生活,討伐著金錢社會。忍耐了一個世紀的乞力馬紮羅的雪,是從海明威的筆下開始融化的。而世人的混沌卑微的思想卻是消融在梭羅的筆記裡。《吠陀經》裡說道,一切知,具於黎明中醒。

那麼瓦爾登湖晶瑩的湖光裡反應的必將是那黎明金色的霞光,緩緩照在我蒼白卻又渴望光亮的臉龐。

餘秋雨教授曾在象牙塔裡捫心自問,如果每宗學問的弘揚都要以生命的枯萎為代價,那麼試問學問的真正目的又是為了什麼呢?如果精神與體魄總是矛盾,學識與遊戲總是對立,深邃與青春總是無緣,那麼何時才能問津人類自古至今一直苦苦企盼的自身健全?瓦爾登湖碧波不興就將內心濁氣淘盡,那個有悟性的智者不垂不釣,就在俯仰之間,將最澄明,最流盼的真理的眼神擁有了滿心滿懷。試問是世間又有誰能不在心裡俯下身子向那沒有什麼可容下的湖深深膜拜呢?至少我已為它的靈魂所傾倒,多少讚歎,欲說還休。

一個人在伐著罪惡的枝椏。只有一個人在猛吹這罪惡之根。一個湖是風景中最美麗,最有表情的景色。它能讓望著它的人,量出自己天性的深淺。那就且容我在罪惡枝椏體會人間有味;容我在這湖波光裡,一如玲瓏的水珠,對自然抱有一顆敏感之心。我生活在瓦爾登湖,再沒有比這更接近上帝和天堂。我是他的石岸,是掠過湖心的一陣清風,在我手心裡,是他的碧水,是他的白沙,而他最深隱的泉眼,高懸在我的哲思之上。

《瓦爾登湖》的讀後感800字10

猶記富翁與漁夫之間那個短小卻意味深長的小故事:當漁夫悠哉地享受著海風習習,浪潮輕擊的簡單、平淡而閒適時,富翁卻教導漁夫拼搏奮鬥努力賺錢,以求有朝一日能忘卻煩惱悠然自得,過自己所向往的生活。“我不已經過著這樣一種生活嗎?”漁夫如是迴應道。

從某種程度上說,相對於富翁紛繁複雜的“成功之路”,漁夫幾乎如一位智者,尋得了一條通往心之所向的捷徑——簡約而平淡。蒼旻遐緬,人事未已。當下的大多數人們顯然選擇了“富翁”的道路,為著一個或清晰或模糊的目標,人們不懈努力,為了所謂“詩和遠方”不斷奮鬥,卻或許在不經意間迷失在紛繁錯雜的現實中,無從逃脫。

然而,梭羅大概能夠通曉到了漁夫的智慧吧。他選擇了獨自在瓦爾登湖畔走下這段捷徑——一隻板斧,數十美金,一間小木屋便由此挺立湖邊的叢林中,一次簡約生活的畫卷便在《瓦爾登湖》中徐徐展開。

在這樣簡約的生活中,梭羅嘗試著直面生命的本質,不順從天命,而是吸納生命的所有精髓,以徹底革除並非生命本質的一切,將生命逼入死角,濾去其他,只剩下最基本的要素。於是,他不需要“喝茶和咖啡,也不用黃油,牛奶和鮮肉,因此不用這些用度去幹活”,也不需要“用蚯蚓釣梭魚,然後拿梭魚做誘餌去釣鱸魚”。他的生活,是“一年只需勞動三四十天,以供養自己”,是林間的熹微晨光和昏昏晚霞,鳥鳴陣陣和松鼠啾啾,是豆田裡隨心的勞作,是友人不時的探訪,當然也是對小鎮喧囂的遠離,對周遭鄰居的關懷,以及那清澈而深不見底的一方淡綠色湖水的熱愛和眷戀。無論是寒冬裡的屋內取暖,還是初夏時的林中漫步,融匯與瓦爾登湖之畔,便是那對簡約而愜意的生活的不羈追求。

談及人們津津樂道的“金錢”,梭羅如此斷言:“對滿足靈魂的需求,金錢沒有用武之地。”這大概便是一個不羈的靈魂在追求極簡的道路上對金錢的不屑一顧;也正是對金錢的如此論斷,才能讓梭羅避免了重蹈富翁的覆轍,得以用一種簡潔的方式,追尋這最不繁雜的生活。

生活,其實並不繁雜。願你也能在《瓦爾登湖》之畔,與梭羅共看花開花落,雲捲雲舒,同賞聽鳥叫蟲鳴,冰破湖開,共享一次極簡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