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獨》讀後感範文2000字

才智咖 人氣:6.23K

讀完了《百年孤獨》,給我感覺就像是“熬完”了一場肥皂劇一樣,過程平淡、乏味,並沒有讓自己感到“驚訝”的三觀重新整理。

《百年孤獨》讀後感範文2000字

就像一出肥皂劇,讀的過程中不知道它會以什麼樣的方式結束,就算不看開頭,從中間看起的話,似乎也不影響對結局的發展,讀著讀著,是的,它就這麼戛然而止地結束了,原來這就是結尾,這就是這個家族的“祕密”。

這就是我對《百年孤獨》的第一感覺。

他是一本好看的書嗎?我說,不是,但我補充說,它是一本我會讀第二次的書。

簡單地論述一下,就是講述了一個家族的興衰的日常記事,經歷了6代人(大概是6代人吧,這不重要),而書中人物,即他們後代的名字,都是以老一輩的名字來命名,所以書中多次重複出現相同名字但是又不是同一個人的情況,你知道的,外國人的名字又是那麼的長,什麼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什麼阿爾卡蒂奧的…導致閱讀容易混亂,但是,我還是覺得相同名字比較好,畢竟來來去去就這幾個名我能夠記得住咯!根本不需要梳理家族圖譜,瞭解裡面的關係,個人是覺得沒有必要,畢竟肥皂劇,瞭解他的劇情就夠了。

這一切一切,我一邊讀一邊帶著疑問:你們這一家子的雜事,究竟關我屁事?也關“孤獨”什麼事?

只是當我回過頭來,突然自己發覺有些“身同感受”裡面的角色們,產生了一點共鳴。

為什麼“感同身受”呢?因為,他們都是技術宅啊!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把小金魚融掉再做這樣徒勞的事,也只不過是迴圈中的一個迴圈而已,生活本來就是迴圈和重複。

“我覺得我開始有點懂了。”

角色們從小到大的成長記錄,雖然形式不同,但是從本質上看,他們始終殊途同歸,甚至是下一代也難免於同樣的命運,即面對“孤獨”。

因為書中的角色們,在都是到達了年老的時候,才開始“變宅”,把自己關在屋內,開始一種類似“修心養性”般的年老生活,當然,說他們看破紅塵也不為過。

難道是“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迴光返照”?在活了大半輩子,總會“覺悟”一些什麼道理,於是到了晚年就沉浸於自己的世界裡面了,文中沒有明確地說,但是,我都可以歸結為學會與“孤獨”相處。

而這種“孤獨”似乎是無法避免的,就像人始終會變老一樣,自然而必定發生。

當然,文章只是在晚年才指出這樣的“宅”生活,大部分的邊幅,都是很日常的生活的。

這裡有作為男性自由的嚮往和任性。

在書中,女性的角色大部分是在持家的,她們是堅韌的,她們為家人著想,她們有能力又顧全大局;而男性的角色似乎就一個長不大的小孩,是在向外跑的,他們有精力,那麼就去創造、去創新、去做一些荒唐的事、去參加革命、去發動戰爭、去好吃懶做、去大擺宴席、去啪啪啪,似乎都是在“享樂”和“耍賴”,這就是家族裡的男性,但是同時他們也充滿了“野性”。

而我記得還有一個賣鋼琴的男人,相比之下卻是顯得有些“文弱”氣息,性格似乎有些“安分守己”,反而顯得不那麼有個人的特色,所以,在這一點上,似乎也說明了身為男人,不止要及時行樂,還要懂得及時“猥瑣”吧

在行文結構上來說,沒有特別的修辭,可能是翻譯版本,能夠讀懂故事情節並記得就已經不錯,而故事也幾乎是“流水賬”般的記錄,偶爾也會出現“時空錯亂”,這樣的“後置手法”,就是把後面發生的事情提前來說,或者幾個角色的相同時間線下出現穿插的順序。

不過幸好,這樣的情況不多,我還是能夠抓住時間線知道當下誰是誰,在幹什麼。

重申一次,真的沒必要為弄懂這些劇情,這只是很平淡的日常記錄,就算是看不懂也無所謂,真的不影響後面情節,所以我帶著這樣的心境,一路讀下來,可謂平平淡淡才是真。

在故事線偶爾穿插、肥皂劇般故事以及重複的人名的'衝擊下,讀完之後我感覺依然清晰!完全沒有產生“意識模糊”。

當我整體地明白了各個劇情的內容,彷彿從茫茫的大海里找到了大陸後,上岸後回頭一看才發現原來也就這麼點的路程,待重走一輪就輕車熟路了。

所以說會讀第二次,也是因為裡面完全寫了幾代人的不同成長的故事,作為任何年齡段,當你經歷過這相同的年齡後了,你或許再來讀一下,回味一下這樣的生活以及對當初自己的看法有沒有改變呢?

但能夠肯定的是,第二次閱讀才會體會到這種“後置式”的敘事方式的精彩呢,我覺得“後置”和“穿插時間線”的寫法,都是給第二輪的閱讀來服務的,因為我就是在“回憶”過去已知的事,現在我已經讀過一輪,我已經有了“過去”了,那麼我就更加體會到這種後置的精彩。

我喜歡故弄玄虛地闡述回憶,儘管這樣做會讓第一次看的人看不懂啊混蛋!

最後關於書名字,百年孤獨,也是我當初為什麼會讀它的原因了。

那為什麼叫這麼霸氣的名字?其實很簡單,因為故事持續了一個家族6代人,所以“百年”,因為人人都是孤獨的,所以就孤獨,就這麼簡單粗暴。

以上,就是我的《百年孤獨》讀後,好像忘記我前面說過什麼?沒關係,那就記住這句吧:

“孤獨是常態、是最終的歸屬,誰也逃避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