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2000字讀後感

才智咖 人氣:2.69W

在對虹進行閱讀之後都有哪些好的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虹2000字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虹2000字讀後感

虹2000字讀後感【1】

《虹》讀一半時,快讀不下去了,讀它讓我倍感壓抑,可又不甘心完全扔掉。於是就歇了兩天沒看。這種閱讀狀態讓我想起了我起初看《朗讀者》,那種完全不符合我過去的欣賞要求的平實的敘述,沒有一點文采,而且小說開始時講了一個十五歲的男孩子和一個三十多歲的婦女之間的發生的兩性關係,用我自己過去的傳統理念,再沒有讀的時候就產生了噁心之感,所以看了一點就覺得頭疼。但是後來過了幾天,修正自己的心態再復看時,整個心平靜了下來,完全拋棄了自己先前準備著的道德尺碼和其他約定俗成的理念,進入一種純粹的閱讀,發現小說讀到後來的境界讓我的內心變得清朗明淨,甚至是感動,放下書後好多天都走不出那種狀態,內心受到強烈的震撼。我想這就是經典小說的閱讀帶給我們的快樂吧。而且也讓我第一次認同德國人這種小說的語言風格,它使得我對於過去自己寫文章時追求語言的靈動和飄逸有了一次新的認識。

其實真的沒有必要,可是卻就是放不下。他讓我痛苦了,他讓我一直處在痛苦之中。

然而靠近這樣一顆分裂的靈魂,如果沒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又怎麼能體會和感受出人性中這份最自然和本真的心理歷程呢?

那晚我又對著它,一頁沒有翻,發呆了許久。後來,我在網上搜了大量關於勞倫斯本人的簡歷和評析。我好像在這小說裡看到了他的影子,至少看到他的父親和母親的影子。

後來我看到一個譯者序“譯完這部長篇,費力地劃上最後一個句號,恨不得跟勞倫斯的作品永別!他給人以太多的苦難,太多的折磨。不用說譯一遍,就是讀一遍你都會感到心靈在受著冥冥的撕裂與煎熬,伴隨而來的是創痛的.快感。讀這小說,恰如在荒原上絕望地爬行,只有一絲亮光、一線蜃景還讓你希冀未泯,這就是愛。可這愛卻是何等苦澀的體驗!”看完這段話我大有逢著知已的快感,也突然之間,明白了自己的這種自我折磨似的閱讀。

我想也許《虹》之後我會主動避開所有勞倫斯的作品,直到我的心靈可以承受這樣的煎熬和痛苦時。讀《虹》讀不下去是我內心不夠安靜,是我內心不願意那麼緩慢的聽勞倫斯敘述這些平淡無奇的故事,是不願意陪他一起承受小說中人物內心世界的波動和矛盾衝撞了。

有一天我睡在床上,躺在被子裡,再不把閱讀它當成什麼回事,不想著我能從它裡面獲得什麼,而只是就當閒物來看,重新開始了對勞倫斯的聆聽。隨著故事的進展眼前的一切似乎又發生了變化,讀到孩子一節,講了布蘭文對待自己的小女兒的一段感情,那麼細膩的心理描寫,把一個父親對初生女的那種疼愛和激動的心理描寫得那麼細膩與生動,這是我過去從未在任何書和作品中看到過的情感描述,似乎如一面鏡子把世界照得透亮,當然這照亮的更有人心,是勞倫斯通過人物心理的活動的描繪讓我們看見了一個父親對女兒的那種深情。

我之所以內心一定要把《虹》讀下去,讀完它,是因為我相信,既然被那麼多人奉為佳作,肯定有它的道理,而且此書好像還被評為諾貝爾文學獎,因為一個人的欣賞可能會有偏差,但那麼多人以及歷史的選擇不會有錯的,閱讀經典可以讓我們獲得深刻的感受,或是激發我們自己內心的情感潛流,從而讓自己也產生創作的激情和衝動。很多時候我覺得我的身體和情感處在休眠期,而啟用它需要力量,需要找到它的途徑,所以閱讀成了我尋找創作動力的法器。

閱讀除了給我靈感之外,當然更大的好處還在於閱讀本身可以豐富我們自身的對於社會對於人類的認識和感受,通過知識的獲取,得到人生的智慧。而通過閱讀經典作品使得我們看世界的眼光變得獨特,從而也可以發現尋常人不易發現的東西,那會是一個多麼奇妙的世界。

虹2000字讀後感【2】

《虹》是用慾望和血韻的詩樣文字譜寫的布朗溫一家三代人的心靈浪漫傳奇。

第一代人--一個英國男子和一個波蘭寡婦,經過理智和激情、靈與肉的衝突,終於彌合了彼此間的感情鴻溝,找到了各自的愛和慾望的滿足。

第二代人--沉迷於本能,瘋狂而美麗的蜜月之後出現的是心靈的陌生和心理變態,只有過眼煙雲般的床笫之歡還能為這對夫妻的生活帶來一點兒色彩。

第三代人--經歷著更為痛苦的社會動盪與理想破滅的打擊,他們試圖追求靈與肉的平衡,放蕩的美好與精神的獨立並行不悖,其中表現的兩性間的依戀與搏鬥處處顯示了人為實現個體生命價值與自身解放所付出的代價。

《虹》是生命的心靈史詩。這樣高品位的藝術作品曾因其大膽而一度成為英國的限制書,慘遭公開銷燬,理由是"黃過左拉"。其實這是一場政治迫害。一經開禁,則全然呈現其藝術傑作之本色。它是一道藝術之虹。

《聖經》上說,虹是上帝與塵世立約的記號。雲嵐出虹,說明上蒼有心保佑凡塵免遭洪水之災。① 虹不就是方舟嗎?

虹落紅塵,勞倫斯如願了。他就枕著這道心虹,緬懷著過去、憧憬著未來睡去。他是過去的歌者與未來的詩人。虹就是他自己。如果說濟慈的名字如願寫在水上,勞倫斯的名字就寫在虹上。

《虹》這部巨構令傳統詞窮。這部貌似"家史傳奇"的"發展小說",其實骨子裡毫無因果發展邏輯的表現主義作品倒很有點古希臘戲劇的宗教狂熱和儀典的靈氣。人物更是性格衝突的悲劇產物而非環境的犧牲品。這就導向本體,導向黑暗的自我,導向潛意識與直覺、經驗。《虹》是勞倫斯完成《兒子與情人》後新覺悟的起點,從此他義無反顧地走向現代主義。他對文壇泰斗挑戰般地宣佈:"我再也不寫那號作品(指《兒子與情人》--譯註)

那是我青年時代的結束。"他走向對靈魂的考索,幾易其稿才築出這部E.R.利維斯稱之為"戲劇詩"的東西。他試圖展示"宇宙間強大、自然、時而是爆破性的生命,破壞傳統的形式,為的是還事物以本來面目"。他"試圖刺破人物意識的表面,觸到下面血的關係,摒棄表面的'人格',為的是揭示原型的自我"。② 他宣稱:"你別指望在我的小說中尋到人物舊的穩固自我。還有另一個自我,照這個自我行事的人讓你無法認得清。"③ 他要"創造一種新的普通的生命,一種根植於我們內心深處的完整的生命。④" 用勞倫斯自己的術語說,這就是"血液意識"的原型。

"把散文變成詩。"表現主義作家艾德希密德① 如是說。勞倫斯這樣做了。他因此而"窮盡了英文的詞庫"。② 他也因著太烈的內耗--心血的過度燃燒而在剛入不惑之年即辭世。據給他看過病的醫生說,勞氏的意志是驚人的,以他的病情他本該早死兩年。看來他在最後兩年成了個活精靈了,那麼他最後完成的《查泰萊夫人的情人》和《啟示錄》該是非人之作了。

其實他在寫完《兒子與情人》後就幾乎變成了精靈。君不見,《虹》不就是一個俗人在超度時帶著十二分的虔誠在譫狂狀態下的幻象之作嗎? F.R.利維斯說它是史詩,是編年史,是對現代文明的研究。但它絕非在傳統意義上享有這些名分。我謂它是心象,是原型的心路,是一把火,是鳳凰的自焚與再生--他的圖騰是火中的鳳凰。他一直自比耶穌,把自己縛在十字架上為人類代過,普羅米修斯般地任蒼鷹叼食自己的心肝,以求人類的復活。

他如是用自己的心血塗出一道濃烈的虹,以踐上帝與人類的約。這樣的天書怕是曲高和寡了,譯成中文是要非來一番自虐不可的--如果譯者不跟著他譫狂、囈語,不下趟地獄也怕是不行了。

我敢說我經歷這些,像但丁在維吉爾引領下游了地獄,受了洗禮,但自己還極難列入"寡者"之列,並不敢說透悟。無奈,修煉不夠。因此筆下的中國語言很難說與勞倫斯的文字熨帖神似。這道漢語的虹或許淡了些;但畢竟還是虹。

所言及譯文缺點均指前十章拙譯,後六章由石磊先生譯出,不敢掠美亦不敢妄評。

全部譯文承蒙中國社會科學院外文所劉若端教授審閱。感謝劉先生的中肯批評。劉先生親自動筆改正了原譯稿中(主要是一至十章拙譯)不少缺乏提煉的中國北方方言,填補了漏譯的句子及註釋條目,使譯文增色。

TAGS: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