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都孤兒的讀後感1500字(通用5篇)

才智咖 人氣:2.96W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霧都孤兒的讀後感1500字(通用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霧都孤兒的讀後感1500字(通用5篇)

霧都孤兒的讀後感1500字1

1837年,年僅25歲的英國天才小說家狄更斯,寫下來他的第一本社會小說《霧都孤兒》。狄更斯小時候因父親入獄,剛滿十歲的他,不得不挑起家庭的重擔。後來,媽媽帶著弟妹搬進監獄和父親一起住。這時的他,就猶如被棄的孤兒,他努力工作,經常拿點薪水給媽媽。

《霧都孤兒》開篇,將我們帶入了貧窮,飢餓的濟貧院,黑暗,與恐懼從心間油然而生。牧師助理和女主管替其維持秩序,他們以壓迫的方式,對孩子們實施暴力與飢餓,孩子們經常被罵,個個被餓的都要“人吃人”了。小小的奧利弗卻對大師傅說,能再給我一點嗎?他希望添粥,這是需要多大的勇氣。這象徵著他們的反抗和鬥爭。狄更斯永遠站在被壓迫者那邊,無論他們有多軟弱,多麼無能。

本書,向我們介紹了窮人在英國的悲慘遭遇。是駭人聽聞的,讓人聽了毛骨悚然,很多窮人被墮落,腐化。大家對壓迫者只是敬畏的,是不敢抬頭的害怕,是不敢反抗的做事。

奧利弗被趕出濟貧院後,卻不小心墜入賊窩。當奧利弗第一次觀看他們如何偷東西時,聰明的奧利費一下就學會了。費金說他能成為一個偉大的人。小小的奧利弗就對這話產生了懷疑。

那些扒手不斷地教壞奧利費,奧利費卻一直懷著一顆善良的心。他不願意做對不起別人的事,不願意去做壞事。奧利費猶如一顆閃亮的寶石,不管怎麼磨,擦傷了表皮,也無法深入他的內心。他彷彿越磨越光滑,細膩,閃耀,他們沒有能換走奧利弗善良的心,使奧利弗越加堅定,越加不服。費金妄想在奧利弗心中種下邪惡的種子,任他發芽,結果,深深紮根。他希望毒藥會玷汙他的靈魂,並永遠改變他的本色。

善良的人,終究可以獲取辛福。奧利弗受傷地爬著,來到了原本他們要行竊的地方。善良的主人,善良的馬斯小姐,照顧他收留他,她,就是奧利費的姨媽!經過了許多事情,許多波折,犧牲了勇敢善良的南希小姐,他們終於生活在了一起。

邪惡的人,終將會遭到報應,他們不是被處以絞刑,就是坐了牢。

本書的後面也將我們引進了一個和諧美麗的社會。與前面所發生的事形成鮮明的對比。善良與堅持終將會給人帶來意想不到的結局。狄更斯被後人稱頌為“召喚人們歡樂和仁愛中的明燈”。

現在的社會,現在的中國,並沒有當時的英國那麼令人感到不安。其實,我們可能曾經遇到過可憐的人,他們很窮,也想奧利弗以前一樣飽受虐待。

我小的時候,在幼兒園,學過舞蹈,晚上要去老師那兒訓練,之後再回家。有時候累了,媽媽會帶著我和妹妹去吃個冰淇淋,就是那次,我對這個世界有了新的看法。

超市門前,聚了很多人,圍成一個圈,我和妹妹都很好奇,那裡究竟在幹嘛?我們拽著媽媽,擠過人群,我看到了。是一個長得很矮的小朋友和他的同伴,一個小朋友沒有手也沒有腳,另一個,則好好的大概都有十二三歲了。中間豎著一個杆子,下面有支架,大男孩抱起小男孩,將小男孩移到杆子上,倒立著他,小男孩張開他那不大的嘴,咬著杆子,杆子上裹著一層布,小男孩轉了起來。我驚呆了!好神奇!他比我們學舞蹈的厲害多了!媽媽上前放了些錢在碗裡,急忙拉著我們走了。

我和妹妹邊走邊激動地說著,媽媽卻嚴肅地說:下次你們要小心點,他們都是被拐走被別人砍掉了手腳,然後在這裡幫那些人賺錢!”“那他們為什麼不跑呀?”“他們怎麼跑啊,那些拐賣他們都在旁邊監視著。”“那他們爸爸媽媽呢?怎麼不來找他們?他們傷心嗎?”一大堆問題在我面前閃現,媽媽又說:“你們只要保護好自己,要時刻注意!”我沒有想到,社會竟是這樣黑暗,受壓著是那麼的軟弱,無能,人的心竟是那樣讓人感到可怕。這件事一直讓我後怕。

他們需要承載多大的壓力,他們碎弱的心承載著勇氣,承載著毅力。

“他們的苦難與抗爭,他們的音容笑貌,喜怒哀樂,喚起了讀者的無限同情,憐惜和喜愛。這,就是文學強大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霧都孤兒的讀後感1500字2

今天,我把英國作家狄更斯的《霧都孤兒》讀完了。這本書真是一顆催淚彈,看著看著就會為小主人公奧利弗的童年落淚。他是個私生子,母親生下他後就辭世了。奧利弗是在當時所謂的慈善機構的救濟院裡過著地獄一般的悽苦生活並慢慢成長的。他九歲時便被送進一家棺材店當小送殯人,在遭到棺材店老闆的一次毒打後,連夜逃了出去。但不幸地在去倫敦的路上又落入了一群小偷的手掌。小偷們帶他去街上行竊,想拖他下水,用轉移目標的辦法,使無辜的他被送到警察局。後來布朗羅先生救出了他,但他卻再次被那些小偷抓住、利用。

讀到這裡,我為小奧利弗感到深深的遺憾,本來他可以在善良、有錢的布朗羅先生家重新健康的成長了,只因為他的一次考慮不周全,又讓他深陷泥潭。後來,布朗羅先生把奧利弗的身世大白於天下,於是,正義終究戰勝邪惡,小奧利弗衝破重重的困難,克服了人生路上的一個個艱險,終於見到了光明的未來,前途一片美好。他得到了一筆遺產,被布朗羅先生認做義子,同那些正直、善良的人生活在一起,過著幸福、自在的生活。

這篇文章反映了善與惡、美與醜、正義與邪惡的鬥爭,讚揚了人們天性中的正直與善良,也揭露了一些打著慈善招牌面目的人的虛偽。

閱讀了《霧都孤兒》這本書,我深受感動,受益非淺。有時候,看著小奧力弗受到的欺負和欺侮,我的眼眶都不禁紅了。

奧利弗從小就要捱打捱罵,沒有書讀。天天沒人同情。而我們,個個吃好的,穿好的,可以上學。在家裡,父母寵著,慣著。還嫌這不好,那不好。真所謂“生在福中不知福。”

奧利弗從小受到教區幹事的欺負。沒有體會過家庭的溫馨。我想,與奧利弗相比較,我們生活的多幸福,可還是不滿足,常常抱怨生活。在目標追求上,也是一遇到小小的困難,就放棄了,缺少意志力。而且,我們從小就生活在溫馨的家裡,應該好好對待父母,做到弟子規裡所說: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需敬聽。父母訓,需順承。

這本書中最讓我敬佩的還是奧利弗他並未向侮辱屈服,折磨也未能改變他善良的本性,在重重艱難之後他獲得了幸福,奧利弗十分堅強和勇敢,而那些撒謊、欺詐、偷盜的人,真的很可惡。我記得古代有句話:人之初,性本善。我想,犯罪的人本性是好的,他的罪惡不是天生的,是因外界的不良影響而造成的,如果在現代社會中,人人學習奧利弗他那不低頭,堅持不懈的精神,那麼善良的本性就會萬古長存。

我們也要學習善良的布朗羅,是他伸出了援助之手幫助奧利弗的,正因為它的善良,才是奧利弗得救,他讓世界少了一個壞人多了一個好人,讓奧利弗遠離偷竊,遠離了骯髒的世界。

是啊,奧利弗你雖然獲救了,這只是證明你是幸運的,除了你,還有那麼多像你一樣可憐的小孩在大街上,教區內,濟貧院裡;還有非洲那麼多不幸的小孩……太多太多了,在貧民區,貧民們挨著俄,受著凍,被教區幹事像狗一般的喚來喚去。而那些個教區的所謂紳士呢?他們卻吃著麵包,坐在溫暖的屋子裡。他們在喝你們的血,吸你們的骨髓。你們的遭遇是令我同情的,我感到十分愧疚,奧列弗,你知道嗎?

現在,世界上還有許多的孩子正承受著巨大的痛苦,正和飢餓、孤獨、寒冷作戰。他們多麼嚮往美好的生活。我們能視而不見嗎?我們要珍惜現有學習條件,刻苦讀書學習,讓自己成長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這樣我們才能夠有能力去幫助這些孩子,讓他們和我們一樣擁有燦爛陽光般的美好生活。

現在,有許多的人們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不顧一切了,讀了這本書使我明白其實這是不對的,凡事都應該多為他人想想。

總而言之,整本小說曲折驚險,讓人為奧利弗的身世嘆息,為卑鄙小人憤怒,為善良的布朗羅感動,為奧利弗得到新生而高興。《霧都孤兒》問世一百多年來,早已成為各國讀者喜愛的經典作品,我也不例外。就因為這部小說,我也開始認識了狄更斯,使我見長不少。

霧都孤兒的讀後感1500字3

首次翻開《霧都孤兒》這本書,是在一個午後,陽光暖暖的射在我的臉。在此之前,我看過同名的電影,電影中小主人公清澈的眼睛給了我十分深刻的印象。但是電影畢竟是短短的一個多小時,很難講述出那長長的人生,於是我翻開了這本書。看了幾頁後,小奧力弗的形象便跳進我的腦海中。於是讀著這本書就不再是看著簡單的文字了,彷彿真實的生活在我的腦海中演繹著。

故事講述的是一個名叫奧力弗。退斯特的棄嬰在孤兒院裡被悲慘地教育了9年,然後又被送到棺材老闆那兒當學徒。由於難以忍受的飢餓和暴力以及侮辱,他逃亡倫敦。又不幸誤入賊窩,期間被一位善良的的老紳士班布林先生收留。但又被那一夥賊綁回賊窩。最後善良的女扒手南希為了營救奧利佛,不顧賊頭的監視和威脅,向班布林報信,說奧利佛就是他找尋已久的外孫兒。南希被賊窩頭目殺害,警察隨即圍剿了賊窩。奧利佛終於得以與親人團聚。

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個感觸就是:看著這本書,好幾次淚水打溼了我的眼睛。不僅是為了小奧力弗。退斯特的悲慘遭遇,更是為他的善良,南希和其他小扒手的無奈,甚至是老猶太費根。書中每一個人都有這鮮明的性格。奧力弗。退斯特雖是書中的主人公,但我覺得奧力弗不是他一個人,而是孤兒院裡的所有孤兒甚至是所有的在苦難中的孩子,也許他們最後都沒有奧力弗的幸運,但奧力弗的幸運也只是作者對於生活的美好希望,在當時年代更多的人只能是擁有奧力弗的朋友狄克的悲慘結局。“這個孩子面色蒼白,瘦骨如柴,面頰凹了進去,眼睛顯得又亮又大。拼命省料的教區施衣——他的貧兒號衣——在他弱不禁風的身上仍顯得寬鬆肥大;他幼嫩的身體卻像老人一般乾枯了”這就是狄克的真實形象,可以說是所有貧兒的形象,迎接他們的只有死亡。看到這,我哭了,眼淚並不能起到什麼作用,但至少代表著觸及靈魂的感觸。

在書中並不起眼,但是不能沒有的人就是女扒手南希,她的形象是世上母親的形象,看到可憐的而有善良的小奧力弗,她不顧背叛他所愛的人塞克斯,也不顧自己冒著被抓,被處以絞刑的危險,為小奧力弗逃出悲慘的生活,最後摻死於塞克斯的拳頭之下。沒有太多對於南希的描寫,但是她的內心世界讀者能略微感受得出來:無助,憤怒,矛盾。她與習藝所的曼太太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可憎的曼太太貪婪地剝削著那些可憐的小生命,卻從來不為自己的行為感到可恥,也許我們也不能太多地責怪於曼太太,生活的殘酷造就了人們的殘酷。只是在一些勇敢的人心中殘存的那一點善良給予了我們那麼一點感嘆,但是最後的命運仍逃脫不了悲慘的死去。

這本書給我的第二個很深的感觸就是主人公小奧力弗的勇敢的精神,雖然在黑暗的習藝所裡飽嘗了生活的艱辛,但是並沒有給這麼一個美好的心靈蒙上灰塵。由於飢餓他向幹事提出需要一碗稀粥時,被那些幹事認為“這2孩子將來一定會被絞死。在當學徒的時候他面對人們對於他母親的羞辱,奮起反抗。他啊也許是由於初生牛犢不怕虎,竭盡全力反抗著。後來逃亡到倫敦後,純潔的心靈讓人們感到可笑。其中有一段話讓我記憶尤深“那些都是老先生的,在我還熱病快死掉的時候,是那位好心的先生把我帶到他家裡去,照看我養好了病。哦,求求你們把這些都送回去吧,把書和錢還給他。你們要我一輩子待在這兒都可以,我只求你們把這些東西送回去,不然他們應定會以為我逃跑了的,你們可憐可憐我,把書和錢送回去吧”這是小奧力弗被抓後說的話。我不禁被他維護尊嚴的行為所打動。一個人活著就要有尊嚴。

這本書給我第三個很深印象的就是作者的寫作手法個性化的語言是狄更斯在人物塑造上運用得十分出色的一種手段。書中的流氓,盜賊,妓女的語言都切合其身份,另外狄更斯的語言中充滿了譏諷的韻味。彷彿一個人的表情中帶著辛酸的笑,讓人讀完之後不禁無奈的一聲嘆息。

合上這本書我沒有太多的感慨,只有一個:人活著只要不斷地向這夢想千金不需要顧慮太多,不要向命運低頭,命運永遠在我們手中。

霧都孤兒的讀後感1500字4

勤於學習才能樂於施教。每當我們看到一本好書的時候,內心總是會忍不住記錄內心的啟發和感想,那些從著作中所冥思震撼人心的話語,那些從著作中所觸控感動靈魂的文字,我們都能讀後傳遞出來。愛學習,愛分享,盡在。

故事講述的是一個名叫奧力弗。退斯特的棄嬰在孤兒院裡被悲慘地教育了9年,然後又被送到棺材老闆那兒當學徒。由於難以忍受的飢餓和暴力以及侮辱,他逃亡倫敦。又不幸誤入賊窩,期間被一位善良的的老紳士班布林先生收留。但又被那一夥賊綁回賊窩。最後善良的女扒手南希為了營救奧利佛,不顧賊頭的監視和威脅,向班布林報信,說奧利佛就是他找尋已久的外孫兒。南希被賊窩頭目殺害,警察隨即圍剿了賊窩。奧利佛終於得以與親人團聚。

讀完這本書,我心中久久不能平息。可憐的奧利弗,在已經失去家人的痛苦下,還受到了這麼多折磨。真不知道在他瘦弱的軀體下,有著怎樣的意志,能使他堅持不懈,使他在飢餓、寒冷、孤獨、悲傷、痛苦下頑強的鬥爭,向美好的生活前進!

最令我感動的是奧利弗遇到強盜集團的那章。奧利弗在路上走了七天七夜,飢餓和疲倦威脅著他。他遇到了傑克·道金斯:一位小偷。

傑克把奧利弗帶到了賊窩,小偷們想把奧利弗也訓練成一位小偷。但奧利弗不願意做小偷,逃了出來。讀完這章,一種油然而生的敬佩之情環繞著我的心扉。奧利弗是一位多麼堅強,多麼正義的孩子啊!他寧願逃出賊窩,繼續流浪,也不願做一位小偷。

面對生死的關頭,面對是死在街頭或做一位小偷,他堅定的選擇了正義。雖然他只有10歲,和我們一樣大,但他的堅強,他的正義,他的勇敢,是誰也比不上的!奧利弗承受著巨大的痛苦,但他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生命的嚮往,是支援他前進的力量!

我們生活在蜜罐裡,福窩裡,卻總是抱怨,總是不滿足。但我們可曾想過,在世界上,還有許多孩子,正承受著巨大的痛苦;正和飢餓、寒冷、疾病作戰;正面對著失去親人,飄泊流浪的.生活。他們充滿著對生命的渴望,對生活的熱愛,可是苦難和他們作對。作為和他們一樣活生生的生命,我們難道能視而不見嗎?不,我們不能!讓我們用雙手和大腦,來幫助他們,來滿足他們對生命的渴望!

他們是一群可憐的孤兒,在漫天迷霧中迷失方向;他們從小失去雙親,什麼是父愛?什麼是母愛?在他們的記憶中一點印象也沒有,他們的命運往往有許多轉折;會經歷過許多事情,興許他們連什麼是幸福都不懂,因為,他們是一群無父無母的孩子……這是不久前我讀過的英國作家狄更斯的作品《霧都孤兒》一書的內容。

從小,我就有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有母親為我洗衣做飯,有父親為我打點一切,但我從來都不滿足,甚至做完作業,餘外再多寫一個字我也不願意,爸爸媽媽稍有一點不順我心,我就不聽話,哪知道那群孤兒多麼希望有母親的責備,父親的嘮叨!記得有一次,我特別喜歡一套文具,可父母不給我買,我很難過,可是現在我才知道我錯了,那群孤兒不能想要什麼就要什麼,他們做錯什麼嗎?

不!是那群孩子的父母,他們那樣的無情,為什麼那群孤兒在掩面哭泣?又是誰讓他們在哭泣?我真想把父母的愛分給他們一點,它們不能像正常人那樣生活,總是很孤獨,有誰能為他們開啟照明的燈,又有誰能為他們鋪下前方的道路?它們像一艘在海上迷失方向的船隻。只能隨風飄動。

我那麼幸福,雖然父母工作繁忙,但總願意同我聊天,傾聽我心裡的話語,讓我感到很親切,很快樂,可能我永遠感受不到他們的孤獨吧,但一想到他們,心裡不禁一酸,我所擁有的本來他們也可以擁有,有誰能夠告訴我,他們怎麼會變成現在這樣?我是幸運的,我的降生讓父母感到快樂,父母讓我感受到了一種溫馨的親情。我多麼希望有一天,那些孤兒能和父母團聚,讓這個世界上不再有孤兒,使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讓每一個孩子都變得幸福,變得快樂……

我很喜歡《霧都孤兒》這本書,它讓我感覺到自己是多麼幸福,有父母的愛,有家人的愛,它也時時刻刻在提醒我:要珍惜父母的愛,不要讓他從你的身邊悄悄溜走,因為他是如此的珍貴!

霧都孤兒的讀後感1500字5

在孤獨下成長,在痛苦間掙扎,在尊嚴的摧殘下鬥爭,在悲慘的出身下奮進,這就是狄更斯筆下的“霧都孤兒”——奧利弗。

這是一本經老師推薦才想來讀一讀的名氣極大的書,感謝老師的推薦,讓我再一次領略到狄更斯的語言魅力。只用了兩個多小時,我就讀完了,然而從動筆醞釀寫讀後感到完成千把字的感觸抒發,卻用了足足大半天的時間。

書中情節跌宕起伏,文字相互照應,謀篇佈局天衣無縫。主人公奧利弗的傳奇身世,令人看後興奮不已。

《霧都孤兒》是狄更斯的第一部偉大的社會批判小說,在世界文學史上佔有重要位置。《霧都孤兒》也是狄更斯取得輝煌成就和個人創作高峰時期的作品。它以犀利的筆鋒,幽默風趣的手法,和超乎尋常的想象力,描繪出了一幕幕出人意料的故事情節,成為不朽的經典之作。

小說主要反映剛剛通過了濟貧法的英國社會最底層現實生活。富人的棄嬰奧立佛在孤兒院掙扎了9年,又被送到棺材店老闆那兒學徒。難以忍受的飢餓、貧困和侮辱,迫使奧立佛逃到倫敦,又被迫無奈當了扒手。他曾被富有的布朗勞先生收留,不幸讓小扒手發現又入賊窩。善良的女扒手南茜為了營救奧立佛,不顧賊頭的監視和威脅,向布朗勞報信,說奧立佛就是他找尋已久的外孫兒。南茜被賊窩頭殺害,警察隨即圍剿了賊窩。奧立佛終於得以與親人團聚。作者在創作上愛憎分明,充分地體現了其形象生動的故事特點。他筆下的人物富有鮮明的個性,整個作品有著強烈的感染力。

《霧都孤兒》中的人物眾多,但特點鮮明,每個人代表了當時社會的一類人。如:性情暴躁、兩面派的邦布林;老奸巨猾的猶太人費金;凶猛殘暴、猶如野獸的塞克斯;狡詐陰險的蒙克斯;善良可愛的露絲;毛手毛腳的羅斯波力醫生;聰明機智、辦事果斷的布朗羅;瘋瘋癲癲的格林維格;還有心地善良、出淤泥而不染、命運悲苦的南茜;更有天真活潑、純潔善良,令人憐憫的奧利弗。

狄更斯在小說中表達了心中的怒火,無情的批判了資產階級的卑鄙與黑暗。在19世紀強盛的英國,作者毫不猶豫的將倫敦的另一面——骯髒的小巷、陰暗的窯子和賊窩、周圍腐臭的空氣……與此同時,也對貧苦婦女兒童的悲慘生活深感同情。

即使奧利弗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著,卻不受半點汙染,他由始至終都在守護著自己的人格,不做可惡的勾當與交易,也不做鬼鬼祟祟的偷竊,有著“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貴品質。

作者在小說中塑造了、南希、布朗洛等的人物形象,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南希,雖然她與奧利弗沒有半點血緣關係,卻擔當著母親的使命與責任,她想方設法地把奧利弗從苦海的深淵中解脫出來,為此還付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這是布朗洛對她說的一句話:“你虛度了青春年華,白白地糟蹋了造物主僅僅給我們一次,從不賜給兩次的無價之寶。”儘管這樣,她擁有著正直、堅強的內心(對於她的內心世界,相信讀者能略微感受的出來——無助、痛苦、矛盾和憤怒)。小說的結尾,奧利弗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寄託了作者的美好期望。但並不是所有的像他這樣的孩子都有那麼幸運,很多人只能落得奧利弗的好友迪克的悲慘結局。

狄更斯的《霧都孤兒》與高爾基的《童年》所反映的主題很相似,但寫作的手法卻截然不同,《童年》是以一個孩子角度和心理去對當時生活進行描述,從而使整個小說鋪上一層天真爛漫的色彩。而《霧都孤兒》的描寫種種醜惡現象時有譏諷的意味,給讀者讀後不僅一身嘆息。

在這本書中,奧利弗、南希、都是善良的代表,他們都出生於苦難之中,在黑暗和充滿罪惡的世界中成長,但在他們的心中始終保持著一偏純潔的天地,一顆善良的心,種種磨難並不能使他們墮落或徹底墮落,反而更顯示出他們出汙泥而不染的光彩奪目的晶瑩品質。最後,邪不勝正,正義的力量戰勝了邪惡。

此書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人活著只要不斷地向著夢想前進,不需要顧慮太多,不要向命運低頭,命運永遠在我們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