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爾登湖讀後感範文1500字(精選3篇)

才智咖 人氣:1.16W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瓦爾登湖讀後感範文1500字(精選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瓦爾登湖讀後感範文1500字(精選3篇)

瓦爾登湖讀後感1500字1

今年“雙十一”期間,恰逢“噹噹網”圖書搞活動,自己便一下子購買了六本書,拿到書之後,自己便從最感興趣的《瓦爾登湖》開始讀了起來。

《瓦爾登湖》是美國十九世紀著名作家亨利。戴維、梭羅的代表作,它主要記述了1845年至1847年的兩年半時間,在瓦爾登湖畔的一間自己親手搭建的小木屋裡,獨自居住兩年半時間的所觀所聽、所思所感,展示了梭羅在簡單生活中深入思考與重塑自我的心路歷程,文筆寧靜恬淡,引人深思,具有一種使人沉靜的力量。截止到目前,這本書我只閱讀了二十五頁,無法從整體上對這本書的內容和寫法進行評價,只從自己讀過的部分文字中,記錄自己閱讀時頭腦中閃過的幾點火花。

在該書的第一部分《省儉有方》的開頭部分,梭羅這樣寫道:“學下面這些篇章,或者說寫這裡頭大部分篇章時,我正形單影隻地住在馬薩諸塞州康科德的瓦爾登湖畔樹林子裡我親手搭建的一間小木屋裡,離左鄰右舍一英里,僅憑一雙手養活自己,我在那裡住宿了兩年零兩個月。如今,我又是文明生活中的匆匆過客了。”在這本書的開頭,梭羅之所以寫下這樣的話,大約是讓即將讀這本書的讀者,不要一味地效仿自己過隱居的生活,當人們心情煩躁時,可以暫時離開塵世的喧囂,但不要離開的太久,我們暫時的離開,不是為了逃避,不是為了當“隱士”,而是讓自己的心靈暫時沉靜一段時間,重新審視自己生命所劃過的軌跡,規劃自己的未來究竟應該往哪裡走?

在這本書的第4頁,梭羅這樣寫道:“有時候,我暗自納悶,我們怎能如此輕率地——我幾乎要說——致力於推行那種萬惡不赦的行為,但從國外引進的所謂‘黑奴制’,有那麼多精明而詭祕的奴隸主在奴役南方和北方的奴隸。南方監工良心固然壞,北方監工良心更壞,但是話又說回來,良心最最壞的還是你成為你自己的奴隸監工”。體育比賽中,教練常常對運動員說:“要想在賽場上發揮出自己的全部水平,不是努力戰勝對手,而是要努力戰勝自己。戰勝自己內心的恐懼和驚慌,戰勝自己內心過度的激動和興奮。”是啊!許多時候,不是別人打敗了自己,恰恰是自己內心的恐懼和驚慌打敗了自己,使自己未戰先怯,正如梭羅所言:“自己成為自己的奴隸監工”。

在這本書的第5頁,梭羅這樣寫道:“今天人人附和或者予以預設的真理,明天卻有可能成為謬論,而這種謬論只不過是縹緲的煙霧,有人卻相信,那是雨雲,會把甘霖灑向他們的農田”。古代的一位哲學家曾經這樣說過:“真理再向前走一步就是謬論”,真理和謬論都是相對的,在這種情況下是真理,在另一種情況下就是謬論,在他那裡是真理,到了你這裡就有可能成為謬論,我們不要把自己的希望全部寄託在某一條所謂的真理上,不要以為這一條真理會讓自己無所不能,不要期望憑藉一條所謂的真理讓自己的人生走出低谷。

在這本書的第6頁,梭羅這樣寫道:“有些東西在某些人圈子裡,確實是生命的必需品,但換了一個圈子,卻僅僅成了奢侈品,要是再換一個圈子,則完全成了未知之物。”同樣一件東西,在不同人的眼裡,它們的價值是不一樣的,關鍵看這個人是否需要這樣東西。比如所謂的婚姻,在普通的人看來是生活的必需品,但在許多單身或者離異的青年男女來說,就成了奢侈品,而在許多未成年的青少年來說,就成了未知之物。

對於讀書,我們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比如那些“快餐”性質的書,我們完全可以帶著消遣的心情去閱讀,可以快速地瀏覽,瞭解這本書的主要內容即可,而對於那些經過數百年的歲月時光淘洗過的經典著作,則需要我們慢慢地品讀,特別是那些帶有哲學性質的書籍,需要我們結合自己的經歷和生活,對其中的某些重要句子進行慢慢品味,咀嚼其中的味道,讓書籍指導自己的生活,調整自己的心態,轉變自己的思想,融入自己的生命,時間可以是一個月、兩個月,也可以半年、一年,可以一次讀上幾頁、一頁,也可以是一段話、一句話,細細地讀,慢慢地品,讓自己的生命沐浴在經典的光輝中……

梭羅的《瓦爾登湖》大概就屬於後者,需要我在今後的日子裡慢慢地品味吧。

瓦爾登湖讀後感1500字2

“你能把你的心安靜下來嗎?”這是上世紀80年代譯者徐遲序言中的第一句話。此前,在我具體也沒搞清楚是準備看八年級還是九年級的推薦書目時,看見家裡正好有一本《瓦爾登湖》,本想著抓緊完成讀後感,結果剛一開啟這本書,就看到了這句話。“如果你的心並沒有安靜下來,我說,你也許最好先是把你的心安靜下來,然後你再開啟這本書,否則你也許會讀不下去,認為它太濃縮,難讀,艱深,甚至會覺得它莫名其妙,不知所云。”這序言的第一段話,確實是對整本書的一個很好的引入和總結。

《瓦爾登湖》記錄了作者梭羅兩年兩個月在康科德瓦爾登湖畔生活的所見、所聞、所想,處處表達了對自然的讚美,包含了對當時19世紀社會的分析和批判。作者居住的小木屋雖然簡樸,但是貼近大自然,附近是富庶的森林、湖畔、鳥獸,種菜種豆自給自足,遠離喧囂與繁瑣,以至於偶爾去村子裡聽到“閒談扯淡”也成為了有趣的新鮮事。在這樣的'瓦爾登湖畔,作者進行了創作。書中所有涉及到對景物的描寫,也是用了帶有大自然氣息的優美文字描寫,讀時需要心靜,讀來覺得清新。

同時,書中還進行了大量的比喻、說理,整本書完整地揭露了當時社會上很多人的生活狀態:處於底層的人們,為了找到一份維持生存的勞動,活得像一部機器一樣,自己卻渾然不覺,到頭來還是渾渾噩噩。而事實上,按照梭羅的說法,維持生存只要食物、空氣、陽光、水就夠了,房屋等等也只是維持熱量用的,而很多人就是為了這些“添頭”而忙忙碌碌。

人應該意識到自己是人而活著,等等。以上只是部分章節的概括,整本書處處都是這樣的思索,由於沒能達到“靜”,只讀一遍必然會疏漏掉很多語句和細節,以至於不可能理解透徹,這也恰好印證了這是一本需要寧靜的書。

而有趣的是,隨著兩個世紀以來科技越來越迅速地發展,本書所表達的對社會的反思和對自然的嚮往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其一是發展經濟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其二就是在時代的潮流中,人們究竟何去何從。這些問題,在梭羅著這本書的當時,由於人類社會剛從農業文明邁向工業文明,梭羅只是個孤獨者,但在現在,這卻是值得每一個人深思的問題。書中記錄了很多作者的看法。將這個問題放之社會,這樣一個大問題,即使讀了一遍也說不出什麼道理來。那麼對於我們身邊的生活呢?

首先,讀這本書的收穫,在完成讀後感之餘,整本書從頭到尾都體現著一個“靜”,不論是大自然的寂靜、作者不寂寞的孤寂之外,它告訴我們的,是不要在無關緊要的瑣碎的事物上浪費生命,畢竟資訊時代,資訊量肯定比18世紀的“閒談扯淡”還要多得多,扯得多。緊接著的,就是我們一定要清楚自己的目標是什麼,我們究竟要做些什麼。書臨近末尾,又有一個比喻:“我站在林中,看這森林地上的松林之中,蠕蠕爬行著的一隻昆蟲,我看到它企圖避開我的視線,自己去藏起來,我便問自己,為什麼它有這樣謙遜的思想,要藏起它的頭避開我,而我,也許可以幫助它,可以給它這個族類若干可喜的訊息,這時我禁不住想起我們更偉大的施恩者,大智慧者,他也在俯視著我們這些宛如蟲豸的人。”這居然讓我想到了《三體》中的話。由於《三體》剛剛得獎,之前在外面上課,就看到有同學在看《三體》。

八年級在班裡我們幾個同學推薦過很多次,劇透的不行,推薦到最後一次,班裡有好幾個同學都在傳閱了,現在倒好,一得獎知名度瞬間成九十度增長。只能說,這樣一部小說,在我國能取得這樣的影響力,是因為此前社會上沒有這樣對於世界的思考,或是我沒能接觸到,而且科幻什麼的也不被人重視。而《瓦爾登湖》早在100多年前就提出的這些問題,肯定也不會像資訊時代《三體》得獎以後被傳播地那麼快。《三體》的不同,在於它確實是國內的首個,讓人不由得去思索,拓寬了大部分眼界,而《瓦爾登湖》,則有一種靜的力量,讓人不知不覺就被深深地影響。然而,兩部作品,都能發人深省,都是我只讀了一遍不可能理解透徹出什麼道理來,只當是八年級的推薦書目,拓寬了眼界,豐富了暑假生活。

瓦爾登湖讀後感1500字3

啟開《瓦爾登湖》淡淡書香的扉頁,即能感到一股新鮮富有鮮活力量的氣息。

作者梭羅幽居於湖畔的一個小木屋中,著得此書。這書給我的感覺不是一般的散文集,而更像是本日記,一本記錄下了生活和思緒的日記。

作者文筆清新真摯,思趣超然。細讀後,更會驚異於作者廣博的學識。投身字裡行間,我並沒像預期那樣從高空俯瞰瓦爾登湖,而是無比酣暢的暢遊在了廣闊的充滿漣漪的湖中。書中並沒有空談大道理,而飽含著幽野生活的點滴瑣碎。其中時常閃現出珠璣妙語“她測量的只是我的身材,而不是我的性格…我有時近乎絕望,在這個塵世有哪一件簡單的事不是由別人出手相助辦成的”,更有霹靂般忠告迎頭砸來“人類已經變成了自己的工具的工具了”。

作者將瓦爾登湖形容為“遁世之所,終古常新而未被褻瀆的宇宙一角”。然而並非像個遁世的隱者,書中多見他對國家民族狀況的關切。但為什麼偏要在隱居的狀態下探討桎梏世間的因果呢,難道是想“旁觀者清”嗎?正如梭羅寫到,與他人“隔湖交談”比相對而語更要輕鬆,作者躲到瓦爾登湖的身後,實則是想與塵世“隔湖交談”。他極力讚美簡樸自足的生活,他忠實虔誠的追求真理,他呼籲我們多授人以勇氣而非憐憫,他警醒愚昧的世人區分財富與包袱。我自然多了份膜拜和佩服梭羅的舉動,但是現代人有多少人願意為自己的精神世界非常的負責呢?大多都行屍走肉而已,精神或許早就枯竭了,物質的追求佔據了人類所有的靈魂。世人不斷致力於佔有更多的東西和財產。梭羅也另有一種奇特的佔有,世人紛紛地購進賣出,梭羅也另有一種奇特的購買方式。在他看來,如果你喜歡某處的莊園,喜歡某處的風景,你不必用金錢買下它,在它裡面居住,而要經常在心裡想著它,經常到它哪裡兜圈子,你去的次數越多,你就越喜歡它,你就越可以說是它的主人,就像一個詩人,在欣賞了一片田園風景中的最珍貴部分之後就揚長而去,那莊園主還以為他拿走了的僅只是幾枚野蘋果,詩人卻把他的田園押了韻腳,他拿走了精華,而只把撇掉了奶油的奶水留給了莊園主人。

現代生活給人類提供了幾乎隨心所欲的舒適。我們的祖先在被自然奴役時,敬畏自然,崇拜自然,而我們,卻用冷酷的手段想要征服自然。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時,又給自己埋下了生態陷阱,因而只能用迴歸自然來安慰自己的無奈。這無疑給活在資訊爆炸時代的我們一股原始自然的衝動。我們的節奏速度太快了,以至於我們在悠閒中停不住來欣賞美麗的自然和審視自己內心深處的心靈皈依。

如果我們少一些貪婪,少一些索取,如果人間多一處瓦爾登湖,人類就會多一條後路。這該是《瓦爾登湖》的一句隱語吧。梭羅在書中這樣表述:“不必給我錢,不必給我名譽,給我真理吧。”我想,這真理該是:熱愛自然,創造生活。物質的追求,帶給我們太多的快感,渴望的享樂主義在身邊橫流,嚴重的汙染使我們喪失了田園的寧靜和健康的身體!我特別想念書中的瓦爾登湖,梭羅說,“這個湖很少被船玷汙,因為裡面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吸引漁夫來此,它獨自欣欣向榮,遠離人類居住的城鎮。談什麼天堂!你們玷汙了大地!”我真的很震撼,一百多年前的梭羅好像預言到人的自我膨脹和大地的無奈!人類和自然的關係破碎到無法像瓦爾登湖那個時候的寧靜,是我更懷念那個時代!梭羅不是買下瓦爾登湖,他付出了一個摯熱的心,還有體力,它得到的自然更珍貴,這種佔有是不為物役對的佔有,也是一種不妨礙他人佔有的佔有!

合上《瓦爾登湖》,一股清涼的湖水匯入心間,澄澈見底,將心境盪滌得如一泓秋水,不染纖塵。《瓦爾登湖》是一本靜靜的書,一本寂寞的書,一本孤獨的書,是一本寂寞、恬靜、智慧的書,只適合在“寂寞和恬靜”時閱讀,靜靜地讀。我沒去過瓦爾登湖,不知道是怎樣的一個湖,但我知道《瓦爾登湖》是屬於心靈的。瓦爾登湖,梭羅的湖,儘管我們不能夠像梭羅那樣去體味山林生活,儘管瓦爾登湖已經永遠的消失,但這些都不能阻礙我們在自己的內心裡擁有一泓清澈的瓦爾登湖,時刻都能讓心靈得到淘滌。而當讀到其卒篇時,我恍然:瓦爾登乃梭羅之心。到你的內心探險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