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優秀讀後感1000字

才智咖 人氣:6.53K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流浪地球優秀讀後感1000字,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流浪地球優秀讀後感1000字

流浪地球優秀讀後感1000字1

希望是什麼?希望是我們這個年代比鑽石更珍貴的東西。的確!當你身處絕境時,你最需要的不是水與食物,而是希望。因為當你失去了希望,那邊代表著你失去了一切。

希望是什麼?希望是幫你走出那漫無邊際的沙漠的動力。

希望是什麼?希望是讓你存活在滴水成冰的荒野的火焰。

希望是什麼?希望是幫你生存在荒無人煙的小島的指南。

在《流浪地球》這本書中,由於太陽發生氦閃的原因,是人類陷入了生存危機,但由於記憶遺傳技術的出現,使人類心中燃起了希望的火光,於是造就了一份人類的逃亡計劃——流浪地球計劃。在這個逃亡之中需要分為五步施行——剎車時代,逃逸時代,流浪時代1(加速)流時代2(減速),新太陽時代。這份計劃對於當時人類的科技來說這是一件天方夜譚的事,但是上帝卻低估了人類垂死掙扎的力量——人類花費了整整42年的時間使這份計劃看起來不那麼遙遠。在這42年的掙扎歷史中人類由淺入深,有多到少,最終憑藉我們自己的力量建立了十萬多個衡心級別推動器,完成了流浪地球計劃的第一階段也是最重要的階段。這也許便是希望的力量吧!

如果說希望是枚救人性命的仙丹,那絕望便是多人生命的毒藥。在那漫長的時間裡人類時時刻刻的處於逃亡的陰影中,流浪地球計劃在開始時候可以在人類的心裡埋下一顆希望的種子,但是我們卻忽視了一個致命的隱素,這份流浪地球計劃需要實行的時間太久太久了久到會使種植在人類心中的那顆種子悶死在胚胎裡,在這遙遙無期的逃亡之旅中有人始終堅守那份希望而頑強的生存著,卻也有人服用了失望的毒藥而化為一具枯骨。有人精神失常而是在惡劣的環境裡,有人厭倦了遙遙無期的逃亡之旅而死在自己的槍口之下,也有人認為聯合政府欺騙了他,而死在聯軍對抗裡。因此希望的力量更強大但也不要輕視了失望的毒性。

當故事接近尾聲時,人類也沒有到達半羅馬星系,地球也沒有遭到新的太陽環繞,環境也沒有好轉。有的只是在地球的某個地方里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做了一個人類做了上千年的美夢,溫暖的陽光灑滿大地,沉睡的空氣漸漸甦醒,給天空染上了藍色的圖料沉睡了千年的種子漸漸甦醒,從解凍的土地裡伸出了頭,給褐黃色的大地披上了一件綠衣。這場夢有人類的希望編制而來,從而繪製的一幅地球夢,人類夢。也許這絲希望便是人類在地球這個世紀飛船上生存下來的原因吧!

讀完這本書我收穫良多,我有時就在想人類之所以能在地球上存活下來,是因為我們心中比其他生物多了份希望吧!也許就是多的這份希望是我們能在地球立足並強大起來的原因吧!所以說希望是人類最厲害的武器,也是人類最珍貴的東西。

流浪地球優秀讀後感1000字2

看完《流浪地球》後,第二天我便去書店買下了劉慈欣的這本原著——《朝聞道》。

《流浪地球》是書中九篇獨立科幻小說的第五篇。劉慈欣以巨集大瑰麗的想象作翅膀,飛躍千年的漫長時光,向我們展開了以生命與人性為基調的史詩級畫卷。作為科幻文學愛好者,我的心在翻開書頁的那一時起便被牽絆住了。

“朝聞道,夕死可矣。”這是《論語·里仁》中的一句經典。其中“道”指宇宙間的一切法則、道理。文中角色物理學家丁儀在面對“在知識密封準則下宇宙是不可知的,那麼餘生已無意義”的情況時,脫口而出“你把宇宙的終極奧祕告訴我,然後毀滅我”,義無反顧地走上真理祭壇,用生命交換了宇宙大統一模型的奧祕,最終化為璀璨的火球升上天空。也許所有為科學之美著迷的人,都是願意用生命去交換真諦的人,他們的雙眼在望向銀河時,一定會映著晶瑩的星光,也映著餘生的夢想。正如文中的排險者所言:“對宇宙終極真理的追求,是文明的最終目標和歸宿。”

也許文中頻繁出現的理科詞彙會讓作為文科生的我有如墮五里霧中的感受,但是這並不能阻擋我放飛綺麗的想象力,我可以用想象來彌補許多奧義。粒子加速器,宇宙坍縮,真空衰變,中微子通訊系統……科學的美有時候並非一定要通過工整機械化的文字說明來了解,閉上雙眼,在意識勾畫的世界裡,科學的美依然可以如煙花般綻放開來。

這樣一本科幻小說集,儘管充滿了劉慈欣的非凡想象與各式各樣的於普通人而言的晦澀知識,但又不乏真情與感觸。讀到文中的人們對於人馬星系那新的生存家園的渴望時,那就像期待著某一肆虐已久的癌症的解藥的研製成功一般,不禁感同身受;讀後感·讀到“落日飛船不是飛向太空,而是潛入地球深處”時,我的心彷彿瞬間被灌了鉛,重重地沉入無邊深淵,滯後的真相如海潮般席捲而來,我不禁屏息,慨嘆有些東西真的只有失去了才會知道珍惜;讀到“像往常一樣,上帝低頭站在那裡,那掃把似的雪白長鬍須一直拖到膝蓋以下,臉上堆著膽怯的笑,像一個做錯了事兒的孩子”時,又不禁被這幽默筆調給逗地噗嗤一聲笑出來。

或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神聖的地方難以觸及,也許對很多人來說只是一種念想,甚至是一個夢罷了。但是我們不能放棄追尋它的權力。正如即使在地大外語系,對科學懷有愛的人也不能讓心中對於科學的渴望被磨滅。無論身處何處,仍需奮力追尋。正如“夢想越遠越好,因為它一直在前方的'某個地方”。

但願我們都可以找到內心的“道”,一朝聞道,便可言夕死而矣,無悔。

流浪地球優秀讀後感1000字3

因為平時閱讀書籍並不太多,當我第一次看到流浪地球這本書的時候,開頭就讓我耳目一新,原因是從開始一位老人擔憂人類和地球會沒有未來,我一開始都沒注意到這位老人的人名,最後劉慈欣寫出是愛因斯坦時,讓我覺得很驚奇,為什麼之前我都沒有注意這個老人是誰呢?帶著這份驚奇,我有了更多的興趣去讀這本《流浪地球》。

驚奇的點有很多,比如“硬科幻”的真實度,人情世故的往來,還有書中許多環境的描寫等等。當然也有讓我不太明白的地方。

我特別喜歡硬科幻的理由是裡面有很多科學理論知識是還處於被人論證的階段,同時又有許多符合現在科學理論依據的內容,比單純幻想一個人單手一揮,毀滅千軍萬馬的場景更符合現實,所以就會感覺這些故事是會發生,而不是單純的痴人說夢,比如一開始愛因斯坦拉小提琴這段,當琴絃越拉越粗時,幻想著愛因斯坦吃驚的這一幕實在是太棒了,而且這樣的故事或許“只有”愛因斯坦會知道,加上的出現很好的把人類的擔憂放到了愛因斯坦身上,寫出一故事,也是讓我有了更多的興趣去看這本科幻小說。

再講講人情世故,當看到丁儀博士因為熱愛物理到極致,和親人道別後走上了真理祭壇,那一段我深深地覺得這一家子真的很不容易,特別為那位媽媽和女兒感到難過,尤其當我看到日本科學家的女友用槍威脅他,到最後自殺在日本科學家面前時,我都覺得這真的是一個非常極端,但又非常符合很多科學家為求知真想而選擇犧牲生命的性格,畢竟在求知慾面前,科學家就像是食用求知慾而存在的動物。到最後丁儀博士的女兒長大後,也被物理的世界所迷,到最後給出的故事末尾是女兒思考人生下來的目的是什麼,可母親回答的:“我不知道,我怎麼會知道呢”就好像大多數不知道生下來的目的是什麼,可卻在一直努力的去解決身邊的很多事,說實話我也不知道,我怎麼會知道呢。只知道讓自己變得更好是目前唯一的持續目標。

書中有很多關於環境的描寫,會給我一種油然而生的情緒,比如上段提到的“我不知道,我怎麼會知道呢”這句話之前是一段對風景的描寫“微風吹來,草海上湧起道道波紋,彷彿是星空下無際的騷動的人海,向整個無聲的宇宙歌唱”讓我感覺很惆悵,最後看到媽媽說的那句話時我就真的體會到了,媽媽的無奈。這是其中的一個例子。

看完這整本書,最大疑惑點是感覺文章總是斷斷續續的在介紹著故事的內容,我很想找到這些故事的連線點,然後舒舒服的看下去,可是,因為閱讀理解的能力的還有待提升,需要多次翻看才能感受到,希望之後能通過閱讀,更好地去理解和貫穿故事的意義和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