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命運挑戰》讀後感1000字

才智咖 人氣:3.13W

佛曰:一念成魔,一念成佛。

《向命運挑戰》讀後感1000字

——題記

死,在眾人嚴重也許會是個不吉利的字眼,而活著呢?活著為的又是什麼?是體驗人生?是打算做自己想做的事?這都不是理由,因為這些全都是為活著而活著。人,總會有死的一天,就打出生以來,你便會不斷地成長,巴浦洛夫曾經有過這樣一句話:死,是生命的昇華。這是一個瀕臨死亡的人的親身感想,在這世界上,能淡淡一句“生亦何歡,死亦何懼的`人又有何多?

史蒂芬·霍金就是這樣的人。《向命運挑戰》一文中介紹他是英國牛津人,於21歲時考進了著名的牛津大學,後卻不幸地患上了脊髓側索硬化症,醫生說他只能活兩年半了。看到這裡我不禁一陣心寒,兩年半,僅兩年半能有多久,連孝敬父母都每能來的及,命運對他也太不公了。我炯炯有神的雙瞳閃爍著一個個扣人心絃的文字:“反正就是一死,命運的能耐再大最壞也不過如此。他對命運說:‘隨你的便吧。’他對自己說:‘時間只有兩年半了,不算多,要努力做些有意義的事,讓生命留下一點輝煌。’”我原以為他會因此而沉淪下去,那樣痛苦地活著,最終平庸地消失,不過看到他的決心我就放心了。只是事不如人,禍不單行,霍金的病情逐漸加重,終於致使他做上了輪椅,而且還得了肺炎,不得不切開氣管,從此再也不能說話了。我的臉一下子沉了下來,唉,造化弄人啊!將心比心,如果是我,我真的沒臉苟活於世。面對殘酷的命運,霍金依然沒有退卻,仍頑強地與命運作鬥爭,看到霍金如此我心中也暗暗地下了一個決心:好死不如賴著活,人生一定要留下燦爛輝煌的一筆,不然就是白活了。幾個兩年半過去了,霍金憑著頑強的毅力與執著的信仰活了下來,終於,他發現了黑洞的蒸發性,成為了名垂千史的大科學家。

霍金感人的事例足以說明:死,並不可怕;命運,是可以挑戰的。活著的人就更應該充分地利用這寶貴的生命,讓它在這世間活出意義來。霍金悲慘的命運的確可以用“造化弄人”四個字來形容了。其實這不全是蒼天殘忍的原因,在兒時,霍金也曾是一個只會喝酒玩樂,成日無所事事的浪蕩子,只是後來患上了絕症,才知道生命的可貴。也許吧,種下的禍根,只有自己品嚐,前半生的過錯只有用下半生來彌補。讀了《向命運挑戰》這篇課文,我最大的收穫就是:人生路看似漫長,其實不多,只要把心思全放到某種事業上去,你就會覺得時間是遠遠不夠的。讀過這篇文章的人大概都會有所感悟,生與死,進與退,珍惜與浪費......這些極端不同的詞語距離看似很遠,其實只在你的一念之間。記著,我們不要輕言放棄生命,無論如何都要努力活著,為社會作出貢獻,為活著而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