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鳥》的讀後感範文1000字(精選8篇)

才智咖 人氣:2.04W

讀完某一作品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根鳥》的讀後感範文1000字(精選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根鳥》的讀後感範文1000字(精選8篇)

《根鳥》的讀後感1000字1

我初次翻開這本《根鳥》時,我覺得“根鳥”這個名字的含義是非同尋常的。“根”字讓我們讀起來便想到生根、紮根這樣詞,而“鳥”字卻讓我們有一種飛翔的感覺,這兩個截然相反的字組合在一起,引發了我思考。

我帶著我的思考,鑽進了《根鳥》的字裡行間,細細品讀。

在根鳥那尋夢的寂寂苦行中,根鳥受到了別人的誤解、粗暴的嘲笑打擊、安逸生活的誘惑、內心深處惰性的復萌,他懷疑過自己的信念,甚至自暴自棄。是夢——純淨而又美麗的夢,一次又一次將他拽出低糜的泥濘,勇往直前。在這裡,菊坡、米溪、鶯店等場景都超越地理概念而具有了象徵的意義:如果說根鳥的火焚家園是對親情羈絆的擺脫,離開米店是對現實物質享受的放棄和對追夢苦旅的認同,那麼,在板金的啟示下最終告別鶯店生活,重新踏上追夢行程時,則是他歷經磨難,心志成熟後,以巍然屹立的形象站在我們面前,證明了自己的成長。

我如醍醐灌頂般醒悟了,原來,跟鳥的名字就如他的尋夢之路一般,雖然有時會因遇到各種打擊、誘惑而止步,就此紮根,但終究會憑藉著毅力勇敢的站起來,繼續鳥的翱翔,這才是根鳥這名字的真正內涵!

根鳥是個堅持信念的人,“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這句話用在根鳥身上再合適不過了。在根鳥收到紫煙謎一般的求救信並在夢裡夢到紫煙就在西邊長滿百合花的大峽谷裡後,便不顧眾人勸阻,去尋找大峽谷。一路上,他被許多人嘲笑,倍受恥辱,他也迷茫過,沉淪過,但他又頑強的站起來了,繼續開始了追夢之旅。英國小說家狄更斯曾經說過:“頑強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正是因為這樣的堅持不懈,才使得他最終救出了紫煙,也收穫了人生一段精彩的經歷。

作者曹文軒曾說:“當一個人對一個處於逆境中的人產生扶持、援助之慾望,並實施了自己的高尚行為之後,他的心裡一定會感到有一種溫熱的暖流富有快感地流過,從而使自己的靈魂得到了淨化。”我想,這也正是這本書要表達的內涵之一。根鳥為了救出紫煙——一個被別人認為根本不存在的女孩,堅定的踏上了尋找峽谷的旅途,如果他沒有那樣執著的信念去救紫煙,那麼紫煙很可能就會一輩子困在峽谷當中,而根鳥如果不是懷著一顆善良的心去救紫煙,也不會收穫那樣一段對人生意義重大的經歷,所以——當我們萌生一個要幫助別人的想法時,一定要堅持做下去,因為那股暖流,更因為,自己的心。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根鳥,在不停地追尋著,退縮著,在昂揚與消沉,在苦痛與幸福,在人生的路途中磕磕碰碰地前行,只有我們堅持不懈的,才能獲得更多的精彩。

《根鳥》的讀後感1000字2

這本書主要講了:根鳥在打獵的時候,發現了白色的鷹,而且是根鳥第一次見,他就跟著白鷹,一槍打中了白鷹,然後他發現了白鷹腳上掛了一個紙條,紙條主要寫上寫:我叫紫煙,踩花時不小心掉進了西邊的一個長滿百合花的大峽谷,快救救我!根鳥連做夢都夢見了紫煙,根鳥就信以為真。根鳥就踏上了西去的旅程。

在沙漠里根鳥遇見了板金,他是一個好人,她特別的友好,根鳥問:你為什也往西走?板金說“因為我的家人都有一個毛病,十八歲就會開始晚上沒有夢,在十八歲的第一天的晚上是最後一場夢,夢見了有一群鳥帶著自己的夢飛向西方。所以我要找回自己的夢要找回自己的夢。根鳥很同情板金,於是,也說了自己的經歷。

過了幾天他們到了青塔,剛開始討飯要飯,可過了一段時間開始工作、賺錢。根鳥因為生病,讓板金就先走了。病好了又開始賺錢,可惜他的錢包丟了,被一個叫黃牛的人拿走了,還被黃牛打暈了,在一個寺廟醒了裡邊的和尚送給她一匹馬讓他又踏上了西行,路上又遇到了長腳,他騙根鳥到了鬼浴,那裡是搬礦石的地方那裡也生產有毒的果子,給工人吃,吃了那種果子的人就只聽命令不幹其他事了。還好這有一個好男巫,告訴了根鳥這種果子有毒,根鳥才沒吃,最後他燒了這片果子逃出了鬼浴。

過了幾天,因為太他想親人,就會了菊坡,回去後發現他是我爸爸因為生病而死,臨死前爸爸給根鳥說:“一定快點去找紫煙!”聽到這根鳥連夜出發,在草原上遇到了秋蔓,他是一個善良的女孩子,也是一個好人,她和根鳥因為獨木橋的事成為了好朋友,於是秋蔓把根鳥帶到了米溪,“杜”家人很感謝根鳥,就讓他住了下來。根鳥越來越愛秋蔓,可他有一天,夢見了紫煙,夢見了他死去的爸爸,紫煙問根鳥為什麼還不來救我?爸爸對根鳥重複了死之前的那句話“快去救紫煙!”醒來後,他悄悄地走了,又去西行了。

然後他來到了鶯店,因為心裡太惦記米溪,又會了米溪,可他發現秋蔓和他的表弟結婚了,於是又去了鶯店,和金枝在一起,金枝是一個又漂亮又善良的女孩,兩個人是在演戲的時候認識,並且成為朋友的。可是在這個時候他與見了老朋友板金,他已經老了瘦得都不成樣子,根鳥就讓他騎上他的馬繼續西行,最後板金老死了,但是死之前板金指了指那邊的一座山,說那就是你要找的大峽谷!快去救紫煙,不要管我!

最後跟鳥找到了大峽谷,也是紙條上寫的那個美麗而且長百合花的那個大峽谷、還發現了曾經打獵時的白鷹,而現在是好幾只呢!可是——根鳥卻把臉埋在百合花中號啕大哭!

我感覺跟鳥很勇敢,我們要向他學習!

《根鳥》的讀後感1000字3

讀這本書,也特別像在看電影,我眼睛裡看的盡是文字,腦海裡浮現的全是連續的蒙太奇。我會有某種錯覺,彷彿是買了某奇藝或某酷的VIP,在一場時長由我自主把控電影盛宴中,我正在酣暢淋漓地享受著。所以我偶爾讀的速度非常快,有時候導演是一鏡到底的,我要小心翼翼緊緊跟隨。我可不捨破壞電影的節奏,不然就會像網絡卡了一樣,或者劇情到了千鈞一髮之際竟插播了一條洗髮水廣告。有時候我感覺我的眼睛就是攝影機,我視角里的畫面就是影片最終呈現的樣態。

有時候我看到的是遠景,是茫茫沙漠同行的人與你分道揚鑣,你眼前是漸行漸遠的身影,是你目不轉睛地望著離去的身影,直到那身影變成一個小黑點;有時候我看到的是特寫,大特寫,有根鳥瞪著黃毛時憤怒的眼神,有金枝嬌嫩的脊背以及脊背上被鞭撻的紅色印痕。我會跟隨作者的順時流暢的敘事,同根鳥同喜同悲,身臨其境,感同身受,也會跳出來為根鳥的搖擺不定而著急,為金枝的不幸遭遇感到惋惜。

根鳥的夢,如童話般浪漫,他的馬是有靈性的,似乎不亞於唐僧的白龍馬,能在壞人的槍桿子底下逃脫,也能在被賣掉之後重新回到主人身邊。有些人離我們很近,如在城裡讀書的小鎮女孩秋蔓,悉心照料根鳥的老奶奶,而有些人有些事物離我們很遠,如巫師獨眼老人,如吃了能讓人忘記過去的紅色珍珠果。凡所種種,讀來都讓人倍感親切,那是因為,緣起於一個少年的夢,也忠於夢想的所成。試問誰人不曾是少年,哪個少年不追夢?所以讀《根鳥》,很多時候我會附體主角,或者我成了主角,我的體驗就是主角的體驗。

我們都是追夢人。追夢的路上,有時我們會遇到同路人,互道一聲問候,互相鼓勵,互相幫助,但更多的時候,我們是孤單的,寂寞的,無助的,甚至是無望的,當然我們也會帶著欣賞的目光感受沿途的風景,但同時,也能感受空洞的外部環境從四周擴散出的無比的荒涼。

我們有過和根鳥一樣的執拗,就算被懷疑,被嘲笑,依然堅持,一路上,我們不停地用彼岸的美好說服自己加油努力堅持,我們的確也有一定的毅力使我們不偏離預設的軌道。但有時也會像根鳥一樣的搖擺,我們會享受在舒適區享有的一切,暫時地忘掉夢想這回事情,心安理得地去放縱去懈怠。然而夢想有時也會在我們的身體裡設定鬧鈴,在合適的時刻振聾發聵,提醒你趕快重新收拾行囊,走回逐夢的路上。相信這個鬧鈴不會是根鳥那用柳汁為墨寫著求救信的紅色布條,更不會是他那充滿魔幻氣息的夢境,我們相對更現實一點,它可能是你的年度計劃,也可能立在朋友圈的flag。

《根鳥》的讀後感1000字4

很明顯,曹文軒寫了一個男孩的成長史,是幻想童話,但因描寫得細膩而顯得很實在。

全書一共五章,大峽谷、百合花、呼救的女孩紫煙、白馬、父親……這些意象不時地出現,來提醒根鳥不忘初心,去勇敢追逐自己的夢;也是為了點題,一再提醒(小)讀者:看啊,根鳥一直在路上。根鳥是粗野又細膩、膽大又害羞,是另一個更加粗放的桑桑。他帶著“天意”去遠行,也不管前方到底能通向哪裡他是一個非常容易相信一個東西,有非常容易忘記一個東西的男孩,也就是既很容易犯傻、一意孤行、說做就做,又很容易被迷惑,被內心的懷疑打倒。《草房子》裡的桑桑也是這樣,兼具“混球”的性格和細膩的敏感,所以既可以做出讓人意料不及的事情,又可以得到蔣一輪、溫幼菊、紙月的喜愛。

每個人終將是自己的鏡子——這部書裡的“鏡子”很多,隨時照著根鳥,提醒著他。大峽谷、白馬、父親的怒斥……但唯獨沒有女孩子。或者說,沒有對根鳥有徹底提醒和拯救意味的女孩子。大峽谷的紫煙是個等待被拯救的“公主”;米溪的秋蔓是一塊玫瑰色的安逸鄉,會讓前行中的男人喪失奔向遠方的動力,想與她結婚生子過上安定的生活,也就是“流浪”得反義詞;而鶯谷的金枝,也只是一個被戲班子控制的可憐女孩子,她雖然幫助了根鳥,兩人溝通了孤獨寂寞的心。但她仍然是屬於“鶯谷”這一墮落地方的,就像一個妓女落魄對書生的援助,是綿軟無力的。根鳥並不能從她那得到什麼絕對性的力量,他是在貪戀金枝的女性溫柔和溫暖,逃避孤獨,金枝是根鳥孤獨的.緩衝劑,就和賭博喝酒一樣,但不是根治藥。你看,板金和白馬(都是雄性)的提醒,才使得根鳥徹底振作,重踏旅程。

裡面的三個女孩都是“曹式柔弱”的代表,女孩的存在更多隻是為了凸顯男孩的迷茫與騷動期。就算是結尾,紫煙也和男主一起長大了、蛻變而出了,這是一種“相伴”,但畢竟紫煙太虛幻了,幾乎附屬在男主的夢境裡。書中的女孩,全部被作者設定成了根鳥旅途的“障礙物”:紫煙(困惑懷疑)、秋蔓(惰性脆弱)、金枝(空虛、自暴自棄),而關鍵的轉折處,全是男性的力量構成的:板金的指點陪伴、父親的巴掌怒斥、白馬的嘶鳴陪伴。

再分析下去,可能又要牽扯到什麼女權主義的問題了……雖然作者本人未必想得那麼遠,並且,若我是編輯的話,硬要作者加一個拯救性色彩的宮崎駿式女孩,也不恰當。畢竟這是一部“男孩的流浪詩歌”,作者的本意就是這樣(單一)。一味想凸出女性的力量,豈不是變成二人行的互助互伴的故事了。

《根鳥》的讀後感1000字5

《根鳥》是一部迷人的,夢幻般的小說。在寒假裡,我有幸讀到了它,它讓我在夢幻中游走,在真實中體驗人性。

一個少女到懸崖上菜花,掉進了峽谷。她出現在一個叫根鳥的少年的夢裡根鳥出發了,一飛沖天,去尋找自己的夢。荒漠、草原、大山、村落、峽谷、小鎮……一個個場景奇異而玄妙,一次次經歷驚險而又刺激,根鳥成長在現實與夢幻之間,他決定以夢為馬,度過他的成長階段。恍惚、迷亂、搖擺、清醒、執著、一往無前,他在痛苦中品嚐著快樂。

文中最讓我敬佩的人物便是根鳥。首先,根鳥他敢於嘗試,14歲時一個人去打獵,並離開父親孤身一人騎馬西行。其次,根鳥他關心朋友,一路上結識了板金、青壺、獨眼老人、秋蔓、灣子、金枝為朋友,當那一位朋友有困難時,他都會伸出援助之手。然後,根鳥他尊重他人,在父親快離世之前,能夠盡最大孝心回到父親面前;在板金大叔逝世後,將其裹入被褥,併為他祝福,為他守靈;在小女孩過不了獨木橋時,他做了榜樣,幫助她過橋。

最後,根鳥他為了夢想而放棄一切,根鳥在菊坡,放棄了家庭,放棄了自己的父親;在青塔,放棄了自己的羞恥感與虛榮心,與板金共同在街邊行乞;在鬼谷,放棄朋友青壺,獨自向西行走;在米溪,放棄秋蔓父母的款待,繼續尋夢;在鶯店,放棄了錢財,最終達到自己夢境中的峽谷。這幾種品質,不正是我們要學習的嗎?

書中讓我記憶最深的一個片段便是結尾:“當山風將根鳥吹醒時,他看到那些白色的鷹仍在空中飛翔著。他讓整個身體伏在地上,將臉埋在百合花叢中,號啕大哭……”我心想,根鳥既然已經找到自己的夢,為何還要再哭,這哭一定還有更深的含義。經過反覆誦讀,我發現,根鳥的確如此,他哭應該有三種解釋。一·他為最後沒有找到夢境中的女孩,卻失去了朋友與親人而哭;二·他為歷經千辛萬苦,找到夢境中的大峽谷,激動而哭;三·他因為沒有幫助朋友達成願望,卻讓朋友幫助了他,為自己的行為而哭。這種哭中含有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是我們無法真正體會到的。

根鳥是一個單純的少年,支撐他的,是一個純淨而又美麗的夢;是對成長的渴望與追求;是對人生目標堅定不移的信念。苦難折磨著他,安逸侵蝕著他,除了相信天意的父親和追夢的板金先生,更無人相信他會成功。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是根鳥,在不停地追尋著,退縮著,在昂揚與消沉,在苦痛與幸福,在人生的路途中磕磕碰碰地前行。

是的,當一個人對一個處於逆境中的人產生扶持、援助之慾望,並實施了自己的高尚的行為之後,他的心裡一定回感到有一種溫熱的的暖流富有熾感地流過,從而讓自己的靈魂得到了淨化。

《根鳥》的讀後感1000字6

最近,我讀了一本好書——《根鳥》

《根鳥》這本書主要寫了根鳥在第一次打獵時遇見了一隻白色的鷹,發現在鷹的爪子上有一個紙條,知道了一個叫紫煙的女孩到懸崖上採花,掉進了一個長滿百合花的大峽谷。她出現在根鳥的夢裡,根鳥為了救紫煙出發了,荒漠,草原,大山,村落,峽谷,小鎮……一個個場景奇異而玄妙。根鳥成長在現實與夢幻之間,他決定以夢為馬,度過他的成長階段。

《根鳥》這本書總共分成五章。第一章菊坡主要寫根鳥第一次打獵時遇見白鷹,知道一個叫紫煙的少女掉進峽谷,根鳥為了救紫煙,離開了他的家——菊坡。

第二章青塔主要寫了根鳥在路途中遇見了一個同路人,他叫板金,板金是因為他們家的人一到18歲就不再做夢,所以就去尋找自己的夢。三天後他們來到一個叫青塔的地方,板金先走了。根鳥在那兒生了一場病,病好後想掙錢買一匹馬,但是被黃毛給騙走了,一個老人送給了他一匹通人性的馬,然後根鳥又走上了西去的路。

第三章鬼谷主要寫了根鳥被長腳騙去搬礦,他用機靈的智慧躲過了疤子為了讓他失去記憶而給他吃"紅珍珠"的陷井。鬼谷四面都是懸崖作法中規中矩只有那片長"紅珍珠"的地方通往山下,根鳥在長腳家族舉行慶祝的一天把"紅珍珠"給燒掉了,並且逃出了鬼谷。

第四章米溪是講根鳥在西去的路上想家了,他又回到菊坡,他見到了他的父親。那時他的父親病得快要死了。父親死後,他把他和他父親住過十二個春秋的茅屋給燒了,又往西去了。他遇見了一個叫秋蔓的女孩,同秋蔓一起到了她家——米溪。秋蔓家是個富庶人家,有田地百餘畝,水車八部,磨坊兩座,還有這一帶最大的米店。過了很長時間後,根鳥又離開了米溪上路了。

第五章鶯店主要寫了根鳥在鶯店學會了喝酒賭博,還認識了一個演戲的女孩,她叫金枝,一次她睡在火爐旁,一股風把她的長裙吹到火上,轉眼就燒掉了一大片,根鳥為了不讓金枝被打,把他的錢一大半都給了打她的班主。後來他又回到了米溪,聽說秋蔓跟她表哥結婚了,他就回到了鶯店。在旅店他遇見了板金,板金由於得了重病就死了,根鳥在他身上灑滿鮮花離開他和金枝又去尋找長滿百合花的大峽谷去了。不幾天,他就找到了一片百合花叢,不一會兒就來到他夢中的大峽谷,只見一群白色的鷹在往上飛。山風將根鳥吹醒時開頭直奔主題,讓人一目瞭然。他看到那些白色的鷹仍在空中飛翔著。他讓整個身體伏在地上,將臉埋在百合花叢中,號啕大哭……

我喜歡讀曹文軒寫的《根鳥》,這是一部迷人的夢幻般小說,它讓人在夢幻中游走,在真實中體驗人性。

《根鳥》的讀後感1000字7

這個寒假,我閱讀了一本好書——曹文軒寫的小說《根鳥》。這本書就像是唱給我的成長心曲,不僅讓我愛不釋手,更讓我明白了:有夢就去追!

小說《根鳥》是一部具有濃厚浪漫色彩的小說,讓人在夢幻中游走,在真實中體驗人性,主要描述了這樣一個故事:根鳥做了一個夢,夢中一個名字叫做紫煙的女孩掉入一片有許多白色老鷹的百合花峽谷裡,渴望有人救她。於是,根鳥不顧父親勸阻,不怕一路的艱辛,用了四年的時間到達西方的那個峽谷,救了紫煙。

閱讀了這本書,我十分震驚:這僅僅是一個夢,卻能讓根鳥執著地踏上尋找紫煙的路途。或許這就是夢想的力量吧!夢想,點燃了根鳥心中善良的星星之火。因為夢想,根鳥克服了重重困難,經歷了許多挫折,體會了許多痛苦。為了追求夢想,根鳥始終沒有放棄!

閱讀了根鳥的“傳奇故事”,我不禁欽佩他敢於追求夢想。想到往事,我慚愧地低下了頭。那時候是四年級,我是數學課代表。每個學期末都有競選“優秀班幹部”的機會。那時候,我夢想能得到“優秀班幹部”的稱號。可是,我只是“想”,並沒有付出行動。我隨隨便便地收齊了數學作業,搬到了老師辦公室,偶爾向老師彙報欠交作業名單。我沒有勤勤懇懇地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總是很草率,有時候老師讓我做事,我還會耍脾氣。

學期末很快就來到了,競選“優秀班幹部”的時候,我也挺期待,非常渴望有同學能推薦我。可是,似乎同學們都發現了我的班幹工作十分草率,沒有一個同學能舉手推薦我。我沒有被評上“優秀班幹部”。我很失望、沮喪。我有夢想,可是我並沒有付出行動去追求,因此我與實現夢想的機會擦肩而過……讀了這本書,我下定決心:我一定要在最後一個學期,認真地做好自己的工作,爭取得到“優秀班幹部”的稱號,不留遺憾。

英國姑娘珍妮有一個夢想:為人類科學事業作貢獻。1960年,珍妮隻身進入與世隔絕的非洲原始森林,探索黑猩猩的奧祕。她知道那是十分危險的,她也有過十分危險的遭遇,但她的夢想一直激勵著她前進,她以驚人的毅力克服了重重困難,十年如一日地轉戰莽林,廢寢忘食地觀察、記錄、分析黑猩猩的各種行為和活動,積累了極其豐富的第一首資料,推翻以前錯誤的結論,填補了不少研究空白,實現了她“為人類科學事業作貢獻”的夢想。

夢想,是前路的指明燈,是敲出星星之火的石頭,是活下去的動力。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也許很稀奇,也許很不實際,但是,只有用心去追求,才有實現的可能。讀了小說《根鳥》這本書,我深深感受到:有夢就去追!

《根鳥》的讀後感1000字8

一個星期六的早上,我在書桌上偶然的翻看了曹文軒老師的一本書,書的名字叫做《根鳥》。

起初看這個標題時我在想:“這是寫鳥的吧?”繼續看下去,原來,這是寫一個叫根鳥的追夢少年。14歲時,根鳥外出打獵,捕到了一隻白鷹,從白鷹的腳上取下了一個布條,布條上是一封求救信,一個名叫紫煙的女孩跌進大峽谷寫的求救信。從那以後,根鳥天天都會夢到那個大峽谷,然後,他告別了家鄉,開始了他孤獨追夢的旅程。一路上,他被許多人嘲笑,備受屈辱,但這些,都沒能阻擋他尋找大峽谷的決心,他依然堅持朝著目標前行;一路上,他遭遇了各種艱難險阻,在鬼谷被大腳騙去背礦石,整天忍受著皮肉之苦,在米溪,一個富有的家庭打算收養他,他本可以無憂無慮,享受富貴榮華,但他依然選擇了追尋自己的夢想;這一路上,他也結交了很多朋友:板金先生、老僧人、獨眼老人、秋蔓、灣子……,他們總是在根鳥孤獨時陪伴他,在根鳥失落時安慰他,這成了堅定根鳥尋找大峽谷的決心和動力。在尋夢的過程中,根鳥奮鬥過,追求過,絕望過,墮落過,但是他一直不願放棄,用生命牢牢護住了自己的夢想。

在《根鳥》這本書中,有一個情節讓我最難忘:根鳥聽說父親病重,不得不半途而廢重返家園,家園的一切那麼陌生,卻又那麼熟悉。根鳥來到父親的床前,可他的父親只是用虛弱的聲音問他:“你怎麼回來了?找到大峽谷了嗎?”“沒有”根鳥哽咽道。父親嘆了口氣,過了八天,父親便去世了。根鳥把一路陪伴他的白馬放走了,不再去想那個夢,可第二天早晨,根鳥見那匹白馬依舊站在門口,彷彿是等著根鳥重新踏上旅程一樣。根鳥用一把火燒了房子,燒了那個充滿了他和父親所有回憶的茅草屋,從此了無牽掛。根鳥騎上白馬,迎著朝霞又一次上路了。看到這裡,我不由得振奮起來,那把大火,不光在我眼前,也在我的心上燃燒著,那把火,像是一個決心,一個永不言棄的決心。

回想起最初練習古箏時的黑暗時期,練習指法時的枯燥乏味,佔據了我大半課餘時間,很多次想要放棄,都被媽媽一個白眼拒絕了,媽媽跟我說,做任何事,想要做好,就得付出比別人多百倍的努力,世上沒有一條成功的路是輕而易舉的,在媽媽和老師的鼓勵下,我終於度過了最難熬的時期,今年暑假,我即將參加古箏四級考試,希望我能順利地通過。現在我已經愛上了古箏,我喜歡聽古箏發出的聲音,它使我煩躁時的心情變得寧靜,我是那樣慶幸自己當時的堅持。

從根鳥身上,我領悟到:人一旦樹立了目標,就一定要堅持地朝著目標奮鬥,我相信只要堅持就一定能實現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