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讀後感700字

才智咖 人氣:2.39W

作品簡介:《水滸傳》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用古白話文寫成的歌頌農民起義的長篇章回體版塊結構小說,以宋江領導的起義軍為主要題材,通過一系列梁山英雄反抗壓迫、英勇鬥爭的生動故事,暴露了北宋末年統治階級的腐朽和殘暴,揭露了當時尖銳對立的社會矛盾和“官逼民造反”的殘酷現實。按120回本計,前70回講述各個好漢上梁山,後50回主要為宋江全夥受招安為朝廷效力,以及被奸臣所害。

水滸讀後感700字

其他現存版本中,起源較早的百回本內無徵田虎、王慶部分,簡本(文簡事繁本)系統中的徵田虎王慶部分與《水滸全傳》不同(一般認為“全傳”本是根據簡本改編),金聖嘆評本(70回本)無大聚義後情節。

讀《水滸傳》有感700字

我花了很長時間才讀完了《水滸傳》,《水滸傳》講的是在宋朝末年,高俅以為踢繡球得寵於皇上,所以此次奸臣當道,排除忠義之士,百姓整日叫苦連天,所以以宋江為首的人在梁山起義,替天行道,雖然最後所剩二三十人,變成了悲劇,但卻讓那時官逼民造反的情景形象顯現出來。

在水滸傳中,我認為有3位人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是吳用,武松和張清。

吳用在水滸傳中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忠心耿耿顧全大局。他就如同諸葛亮一樣神機妙算,也一樣像諸葛亮一樣費盡心機,招攬了盧俊義,張清,朱仝等一群武藝高強之人。但是,最為可貴的是,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宋江死後,他沒有想著如何逃跑,而是吊死在了宋江的墓前。

武松更是家喻戶曉,他,一身虎膽,武藝高超,疾惡如仇,行俠仗義,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武松鬥殺西門慶,醉打將門神,大鬧飛雲浦,血濺鴛鴦樓,除惡蜈蚣嶺,這些不都說明了武松的重情重義,勇猛無敵。他為了替孫二孃張青夫婦報仇,即使自己的手臂斷了,也依然逮到了方臘。在和瓊英交戰時,見落入敵軍,他不顧個人安危衝進敵方陣營,拼死救李逵解珍和解寶,最後殺出了一條血路。

張清,在駐守城池時,因為靠飛石,幾次擊潰宋江等人,後來聽從了燕青,想自己不可能就只能走到今天這種地步,所以進了梁山。但是本以為能做一名將領的他卻只被宋江安排做了一名林沖手下的馬弓手,年少氣盛的.他立刻感到不快,認為這是在羞辱他,想離開梁山。但是在第二天,他看到了自己的家眷,並且在燕青的卻說下。明白了自己不能驕傲自大,要謙虛對人,從此張清的性格也變得不再是那麼自大。

冷靜,顧全大局,忠心,重情重義,不狂妄自大,懂得謙虛,這些都是這些熱血好漢身上的閃光點。還有李逵的孝心和豪邁,柴進的俠義,宋江的寬厚仁慈…...在感嘆水滸英雄的英勇時,也看看他們身上的那些值得自己學習的品質。

水滸讀後感700字

合上最後一頁,蕩氣迴腸的欄位化作一縷皓煙在胸膛中翻滾,悲涼不甘的吶喊化作一陣煙雨在天地間飄散,得意張狂的笑聲亦隨風遠去……

翻開《水滸傳》,120回章節道盡了封建王朝的腐朽無能,佞臣的貪髒自利,有志之士欲報國而無門,令人心酸惋惜,這是時代的縮影,但這又何嘗不是時代的悲哀。宋江的深明大義,魯智深的嫉惡如仇,武松的智勇雙全,李逵的忠厚率真。卻遭奸佞的殘害,化作森森白骨,但精神永存。這108個好漢用一生詮釋了何為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高俅的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又是對佞臣仗勢欺人,汙衊忠良的譴責。那個戰火紛飛,流離失所的年代,那個昏暗沉沉,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王朝化作飽含遺憾的文字記入歷史,令我倍加珍惜這用血淚換回的和平,但有些人卻冷眼觀世間冷暖,事不關己,漠然視之,沒有了108個好漢的憤憤不平,這又何嘗不是這些人人性的悲哀。

前段時間有一段轟動一時的新聞,嬰兒在馬路中遭卡車碾壓,路人卻漠然視之,匆匆走過,或許是因為怕幫助了嬰兒,卻遭家人誣告,或許是秉著事不關己的原則,但眼睜睜地看著一條鮮活的生命飽受折磨,他們又是多麼殘忍,只要一通電話,幾句話到最後卻只有一位清潔女工報了警,若是水滸傳人物看到這場景,會不會嘆一聲物是人非事事休,人竟會淡漠至此啊。

但有些人黯淡了人性的光輝,總有些人再次點亮人性的光輝,杭州最美媽媽吳菊萍毅然張開手臂接下從10樓墜落的嬰兒,自己卻失去了一條臂膀,在記者訪問時,卻只是安然地回答著:“這只是下意識地動作,若是換了別人也會這麼做的。”她失去了一條臂膀,換回了一條生命,她也是幸福的,但為何上面的路人連一通電話也不願意打,更何談最美二字。不錯,吳菊萍是名副其實的最美媽媽,她的人性是美好的,絢麗的。若是水滸傳之中的人物也一定會這麼做的。

合上《水滸傳》,書中的章節似壯美的圖畫在眼前徐徐浮現,忘不了那些人物所表達出對世間弱小的同情憐憫。水滸傳,又何嘗不是一個詮釋真善美、假醜惡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