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老頭》讀後感(精選26篇)

才智咖 人氣:4.81K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老頭》讀後感(精選2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老頭》讀後感(精選26篇)

《高老頭》讀後感1

小說以1819年底和1820年初為時代背景,以伏蓋公寓和鮑賽昂夫人的沙龍為舞臺,以高老頭和拉斯地涅兩個人物基本平行而又間或交叉的故事為主要情節,真實勾畫出波旁王朝復辟時期法國社會的風貌。

高老頭是一個麵粉商,曾經擁有過百萬家財,人們對他畢恭畢敬,甚至稱他為“法郎的化身”。但是高老頭並不愛金錢,他只愛他那兩個如花似玉的女兒。他為了討好兩個女兒,賣了店鋪,把錢分給她們,希望她們過上幸福的日子自己卻由最好的房間搬到了最低等的房間,人也越來越消瘦。“我願出賣聖父、聖子和聖靈,也不願看她們落淚”這就是他對女兒無邊的愛,可是換來的卻是女兒的踐踏。她們登上馬車去參加舞會時,他摸摸她們的衣裳,就會覺得很滿足;她們向他撒嬌,即使只是為了金錢,他也會覺得幸福。

高老頭賣掉銀器為女兒的情夫還債,只希望他的兩個女兒都能幸福快樂。最後他被兩個女兒嬌柔的聲音哄得一無所有。這個訊息使得兩個女兒激烈爭吵,高老頭勸架無效,心裡為無法滿足女兒的要求而萬分難過,哭倒在床上,然後暈厥了,而娜齊卻立刻離開了房間。那天晚上,儘管傳來父親病重的訊息,但斐納照樣和拉斯蒂涅去聽歌劇。他們到第二天稍晚才想起高里奧,結果只有拉斯蒂涅去看他病情如何。當但斐納、娜齊在舞會的燈光下翩翩起舞時,高老頭卻在悽慘的閣樓裡病情發作。瀕臨死亡之時,他才明白女兒對他沒有一點親情,一點也不假。高老頭不怪女兒,只怪自己,確實是他寵壞了她們,為她們的幸福受盡屈辱換來的只是絕情。

可是幾分鐘之後,他突然大發雷霆,要求人把他的兩個女兒叫來。她們是狠心的女人,他詛咒憎惡她們。其實,他只是很想再見她們一面,他嘀咕著要到奧德薩去賺100萬給她們。最後彌留之際,他的身邊只有拉斯蒂涅和一位醫學科的學生,他摸著他們的頭,把他們當作自己的女兒,嘴裡說出最後的遺言:“啊,我的天使們!”可是真正的天使中只有但斐納在高老頭死後才姍姍來遲。

兩個女兒都不願出錢為他舉行葬禮,最後只能舉行三流葬禮。他的兩個女兒都沒有參加,奔喪的只有拉斯蒂涅和一個僕人。僕人念出墓誌銘讓高老頭安息:“一個從不口出惡言的和善好人,他從不麻煩別人,也沒傷害過任何人。”高老頭由一個麵粉商變為一個窮酸漢又由一個窮酸漢變為一個孤獨的靈魂,他的一生充滿了悲哀。

拉斯蒂涅看了看墳墓,那裡掩埋的不只是高老頭的軀體,也掩埋了他青年人的最後一滴純粹的淚。拉斯蒂涅將目光轉向墓地山丘下閃爍的巴黎燈火。那是他不斷追尋的上流社會的所在地,那紙醉金迷的世界,那花花綠綠的燈光,那華麗奢侈的生活,都在向他招手,呼喚著他。

拉斯蒂涅是當時紛紛從外省湧入巴黎尋出路的無數青年中的一個,那時的他還是一個稚氣未脫的青年,有一顆天真、正值、善良的心。他沒有非凡的才情,卻有足夠的機靈,懷揣著興家立業、光耀門楣的雄心,而實際處境卻是“心裡想著發財,袋裡空空如也,嘴裡吃著伏蓋媽媽的起碼飯菜,心裡愛著聖日耳曼的山珍海味,睡的是破床,想的是高樓大廈。”當他從窮酸的伏蓋公寓來到鮑賽昂夫人金碧輝煌的貴族府邸時,彷彿置身天堂,他的野心受到了極大刺激。“奢侈的慾望就像魔鬼般咬著他的心,攫取財富的狂熱煽動他的頭腦,黃金的飢渴使他口乾舌燥。”他決定要到上層社會尋找新生活。

通過鮑賽昂夫人的影響和引薦,拉斯蒂涅才認識了但斐納,她讓他知道了何為法國上層社會的奢靡,而高老頭之死徹底地埋葬了他的良心。他向上爬的經歷也是他精神毀滅的過程,金錢敗壞人性,誘人墮落的罪惡,物慾橫流的社會……

《高老頭》讀後感2

寒假裡我讀了巴爾扎克所著的《高老頭》,感觸很大。這部偉大的作品深刻揭示了當時法國社會的黑暗現實以及人與人之冷酷的金錢關係,讀來讓人震撼,同時也為巴爾扎克對社會的深刻揭露而慨嘆。

故事的主人公就是高里奧老頭和拉斯蒂涅,此外還包括伏脫冷和鮑賽昂夫人。這四個人各自有著不同的經歷,卻從不同角度反映出一個共同的社會現象——金錢對社會的決定性作用,它誘人墮落,它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冷酷無情,它導演出一幕又一幕的人間悲劇。高里奧原是麵粉商。為了讓兩個女兒攀上一門好親事,他把自己大部分財產分給了她們。

可是,兩個女兒眼裡只有錢,不過兩年,就把父親從自家趕出來,可憐的高老頭不得不去租住破舊的公寓。20年間,他把自己的心血和財產都給了兩個女兒,可最終卻像被榨乾了的檸檬殼一樣被女兒們丟棄。直到死,兩個女兒為參加舞會都不願見自己父親最後一面,讓他含恨而終。這樣的社會,哪兒還存在道德理想?金錢才是全社會的統治者,得之者勝,失之者敗。

而作品另一個主人公拉斯蒂涅,更是經歷了一個墮落的過程。在上層社會和下層社會生活所形成的強烈對比之下,他的性格慢慢發生了變化,貧富差距不斷刺激著他的慾望,最後抵不住金錢的誘惑,走上了資產階級野心家的道路。作品中所描寫的這些世態炎涼,讓人驚歎,促人深思。

我們不應當對生活過於苛求,應該珍惜好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對於錢,更應該有清醒的認識,其實我們擁有的最大財富在於擁有絢麗多彩的生命,認識到這點,我們才會活得更加坦蕩,更加快樂。

《高老頭》讀後感3

我輕輕地合上了這本書,想起了前不久在電視上看見的一件事……

有一名男子為了從母親那裡得到金錢,不惜用各種卑鄙的手段去騙取母親的血汗錢。有一次,他把母親每天早出晚歸、辛辛苦苦賺的積蓄全部花光,他依然向母親要錢,母親說沒有了,他不信,在他多次逼問下沒有結果後,他竟然把養育多年的母親殺死了……想到這兒,我不敢再想下去了。唉!人,為了金錢,寧可捨去最親的親人、親情。但我認為,金錢他雖然是一個好東西,但它不是什莫都可以買的來的。

這個故事以母親的母愛,襯托出金錢敗壞人心到了觸目驚心的地步,這是對現實社會從上到下赤裸裸的金錢關係發出了憤怒和譴責,這不禁使我想起了洪戰輝的故事。洪戰輝的母親因父親大腦有病,而離家出走。洪戰輝的家庭本身就不富裕,再加上父親撿回的小妹妹,對他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原來,洪戰輝不但要維持家庭生活,還要好好學習;現在,又有了一個小妹妹,生活負擔又重了許多,但他並沒有放棄。新聞報道後,許多好心人都來捐款幫助他,可謂是雪中送炭,但洪戰輝並沒有藥,他堅持要靠自己的力量來賺錢養家。他曾經說過這莫一句話:“我們是窮,但要窮得有骨氣!”這句話是多莫有力!

洪戰輝哥哥讓我知道了金錢並不是萬能的,也不是最珍貴的,還有比金錢更可貴的東西,那就是——親情。

《高老頭》讀後感4

有一種義無反顧的偉大叫愛;有一種毫無保留的無私叫愛;有一種傷痛欲絕的堅持叫愛。

讀完這本書,讓我感觸最深的還是高老頭那揪心的愛。

也許年幼的我,並不知道金錢的魅力,但高老頭的所作所為著實讓我感動,但與讓我懺悔讓我替他叫不值,雖然兒女是父母的心頭肉,天下沒有不愛自己子女的父母,可是高老頭對自己女兒的愛,愛我看來未免太過荒唐了。金錢真的可以買到一切嗎?我不知道,但我知道金錢並不是萬能的,靠金錢來維持的關係可以久遠嗎?

我覺得高里奧先生應從實際出發去愛她的女兒,而不是讓金錢隔膜了親情。看著他為女兒們付出那麼多,可結局卻要幾個酸窮的大學生來送終,我的心像是被什麼抽動了一般,隱隱作痛,我也不知道自己在痛什麼。或許在為高老頭叫不值,也或許在位天下所有的義務反顧、毫不保留的愛而屈服吧!

我覺得我們大家都應該讀一讀這本書,都應該反思一下自己對父母的無盡的、沒有結果的“勒索”。父母更應該反思一下,不要讓溺愛成為扼殺親情的毒藥。

我不知道金錢維持的關係能否久遠,也不知道是什麼讓這偉大的愛蒙上了一層陰影。一切的一切,我都不知道,但是我想我們大家都應該好好的想一下到底我們都遺失了什麼,到底又是誰弄髒了純潔的愛。

《高老頭》讀後感5

巴爾扎克的《高老頭》一向被稱為《人間喜劇》的序幕,曾被選為世界十大小說之一。這部小說出自19世紀法國偉大的批評現實主義作家巴爾扎克……

書中講述的是巴黎的一所公寓裡,住著一個名叫高里奧的老頭,他六年前住進了公寓,不知為什麼,他由最好的房間換到了最低等的房間,人也越來越瘦。最終,這個謎團被大學生拉斯蒂涅揭開了,原來,高老頭以前是個麵粉商,他為了自己的兩個女兒,賣了店鋪,把錢分給了她們,女兒得到了錢後,卻並不滿足,直到把父親的最後一分錢拿走才肯罷休,致使中風症發作。臨死前,高老頭想見女兒們最後一面,都被推辭了,而他只能在一張破床上孤苦伶仃地離開了人世。

文章中的另一個主人公是高老頭的一個朋友,一個原本善良的人,名字叫做拉斯蒂涅。後來也因禁不住上流社會和金錢的誘惑,蛻化成不顧一切去弄錢的野心家。

對於現在,過去的那個巴黎社會已不復存在。但其實,它那時種種的一切,仍潛伏在現在這個社會中。

讀完這本書讓我知道:沒有愛的人,到頭來,得到的,或許只是一間空空如也的金屋而已。我們不能讓金錢主宰我們的人生,不能讓金錢控制我們的命運。在做每一件事前,都要問問自己對不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否則將會受到譴責。

《高老頭》讀後感6

巴爾扎特一生塑造了兩千多個人物,每個形象都非常飽滿,人物刻畫沒有重樣的。他被譽為法國現代文學之父,我覺得實至名歸。《高老頭》這部作品是他及具有特色的代表作之一,所有愛好文學的人都讀過他的作品。

這個作品與狄更斯的《大衛·科波菲爾》有著異曲同工的表達。十九世紀的法國的社會同樣充斥著銅臭氣,金錢至上的惡劣風氣席捲整個法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只有靠金錢來維繫,就像高老頭與兩個女兒的父女關係。高老頭天真的認為,只要對她們好,給她們足夠的錢,她們就對她好。可惜事與願違,兩個女兒再榨乾了高老頭所有的錢後,露出了本質。這實在是太諷刺,父女間的關係都要靠金錢來維繫,何況社會上的其他關係呢?高老頭最後才幡然醒悟,說了那句經典名句:“一切的一切在赤裸裸的金錢面前顯得是那樣蒼白無力。”這句話點名了主題,表達了人與人之間那種赤裸裸的金錢關係。作者同樣傳遞給人們這樣一個資訊,就是告訴人們,除了金錢,人家還有親情,愛情,友情。儘管這樣,作者同樣告訴我們,社會還是有希望的。法國青年拉斯蒂涅在這個醜陋的社會風氣中依然保持著正義感,他代表著希望的種子。

高老頭的悲劇結果是個性使然,也是大環境導致的結果,所以存在必然性。他是金錢社會的體現者,也是金錢關係的犧牲品。金錢不是萬能的,如何正確樹立金錢觀是我最大的收穫,金錢不是唯一的,世界上有很多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

《高老頭》讀後感7

《高老頭》是法國19世紀偉大作家巴爾扎克的作品,它以局外人青年野心家拉斯蒂涅在巴黎社會所見所聞為觸發點,入木三分的刻畫了高里奧老頭的悲慘結局,揭示資本主義世界中人與人之間的赤裸裸的金錢關係。

高里奧老頭是倒賣糧食起家的暴發戶,對兩個女兒百般溺愛。不僅巨資陪嫁,使大女兒成為伯爵夫人,小女人嫁給銀行家。在她們婚後,為滿足女兒們揮霍無度的虛榮心,不斷降低自己的生活標準,變賣家產,直到山窮水盡。

然而,高老頭的愛並沒有得到女兒們的正面回饋,她們只會在需要用錢的時候找父親,一次又一次,毫無底線和原則。他毫無保留的付出,換來的卻是女兒們變本加厲的不孝:在父親發達時,左一句爸爸,右一句父親的哄著高老頭;落魄彌留之際的高老頭,迫切想見女兒們最後一面,可他的女兒們在忙著參加舞會、忙著應酬,抽不出時間來為父親端茶送水。最後的葬禮,只有幾個面熟的好心人出席。

如果說全文一定需要一個線索,那這個線索便是金錢。金錢不是萬惡之源,但人對待金錢的態度,在金錢的誘惑下暴露無遺的人性,卻可能成為最毫無情面的劊子手、最直擊人心的重磅炸彈。

高老頭的悲劇令人唏噓,尤其父女之間不平等的愛與付出的強烈反差讓人瞠目結舌。書本運用對比手法及細節描寫,生動刻畫了巴爾扎克特意指出的“真實到每個人都能在自己身上,抑或自己心裡,發現其中的某些成分。”

《高老頭》讀後感8

在金錢面前,人性的弱點將暴露無遺,並且活靈活現的醜態百出。

拉斯締涅睜開眼睛觀察由金錢統治的社會,看到了赤裸裸的現實“在富人那裡,法律形同虛設,道德軟弱無力。”他在財富里看到了血腥的掠奪。

高老頭的錢來的不仁不義,他是靠大革命期囤積麵粉,趁著飢謹以十倍的暴利出售發財的。他公然聲稱“錢就是革命”“有錢就有了一切”。

上流社會無所謂親情友情愛情,或許一切背叛與忠誠只取決於金錢。

在亮晃晃的金錢面前,門第也開始顯得蒼白。薄賽昂夫人的情人為了得到20萬的嫁妝竟然拋棄了她,和一個暴發戶的女兒結婚。

金錢是步入上流社會的總鑰匙。沃特漢對歐仁說:“賄賂收買隨處可見,雄才大略卻是風毛麟角。”“你會看到,有些女人出賣肉體,為的是跟某個貴族院議員的公子,到跑馬場中的中央大道上驅車兜風。你已經見到高老頭那可憐的傻瓜,不得不替女兒還債,女婿卻每年坐收五萬利息。”

金錢可以支配婚姻。有些女人為了控制丈夫,不惜把自己賣給丈夫。

然而,把愛情和金錢攪和在一起,難道不很醜惡嗎?

或許,錯不在於愛,而在於過分的以金錢為中心,對愛情、親情、的漠視。

在現實生活中,多少人經不住金錢的誘惑,做了金錢的奴隸。

《高老頭》讀後感9

拉下晚霞的簾,推開黃昏的窗,深吸一口氣,感慨人生滄桑。

偉大的父愛在金錢下是那般一文不值。

在那個年代,金錢是資本主義新時代的標記,而父愛只是過了時的宗法制殘留的感情。

對於金錢所腐蝕的父愛,剩下些什麼?嘆息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我未嘗想過,在金錢與父愛的抉擇中她們毅然選擇的是金錢。極端利己主義淹沒了一切道德原則。高老頭的財物被榨乾,終被拋棄,落得家破人亡。原來,金錢下的溺愛如此令人心碎。

他生前的光輝帶著痛苦與回憶,永遠藏在那座孤獨的墳墓中。

一味的順從只是悄然的放縱,換回的也終究只是背叛。

高老頭依舊堅持著,堅持一如既往愛著她們,沒有理由,也不存在是否值得,也許,在他心中,這便是愛。

故事發生在過去,而卻影響著未來。

放眼看看現在,都是獨生子女的我們,又何嘗不是在父母的溺愛下長大?同樣是愛,詮釋在不同的年代,又有何差異?同樣是子女,接受著相同的呵護,又有何分別?同樣是父母,給予這無私的關懷,又何異於高老頭的執迷不悟?

人們常說,這是社會風氣的產物。是呵,社會源於人,用於人,歸根到底這依然是人自身的問題!人性在某個方面的缺失,才是導致一切社會問題的罪首。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高老頭》讀後感10

在巴黎的一所公寓裡,住著一個名叫高里奧的老頭,他六年前住進了公寓,不知為什麼,他由最好的房間換到了最低等的房間,人也越來越瘦。終於,高老頭的變化之謎被窮大學生拉斯蒂涅揭開了。原來,高老頭以前是個麵粉商。他把自己全部的家產給女兒做嫁妝,只是希望在自己老去的時候,女兒們能照顧他。可是,女兒為金錢把高老頭趕出家門,把父親逼的病痛纏身。可高老頭知道女兒生活很好,心裡便是一種安慰,而女兒卻從不關心他。女兒在外面欠債,便向高老頭要錢,此時此刻他已經沒有所剩的錢了,只好重新買起掛麵,女兒以及女婿卻因與上流社會搭不上線甚至差太多了感到氣惱而羞辱,從來不想想那是父親生涯的全部,這真是太可悲了。直到高老頭臨死的時候,才明白女兒早已為了金錢早把自己拋到九霄雲外。高老頭想見女兒們最後一面,都被推辭掉了,而他就只能在一張破床上孤苦伶仃地離開了人世。自己的付出,換來的是自己痛苦的死去。可兩個女兒只認錢不認父,在迷人的外表下藏著一顆醜陋的心靈。

看完這本書,心情變的很凝重,好些時後腦袋變的空白,不知做何感想,實在是太可怕了,世界上真的有這種人嗎?不知道!有這種父母就有這種兒女,忽然對未來有點害怕,天下父母心啊!

《高老頭》讀後感11

《高老頭》這部世界名著出自法國十九世紀大作家巴爾扎特之筆,他以自己的生活體驗,通過細緻描寫,入木三分的刻畫了資本主義社會裡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係,讀了以後不禁使人掩卷沉思。

這是一部批判現實主義的時代小說,他濃縮了時代色彩,展現了當時社會裡人與人之間的虛偽、狡詐、殘忍。

這部小說最成功之處,我認為是作者形象的描寫了主人公高老頭的兩個女兒,他們在父愛的滋潤下,從小過著奢華的生活,長大後貪圖富貴、追求名利,便帶著父親精心準備的鉅額嫁妝,嫁給了有錢有權之士,進入了夢寐以求的上流社會中。從此,她們拋棄了父親,讓他孤苦一人過著寒酸的生活。直至高老頭臨死前哭天喊地的想見她們一面都感化不了她們的鐵石心腸,最終只能帶著遺憾離開人世。

巴爾扎特用他那鋒利的筆,把這兩個女人的卑鄙心理、虛偽的面孔、慘無人道的行為揭露的淋漓盡致。這兩個女人簡直就是當時社會中無數婦人的縮影。巴爾扎特以小見大的筆法用的恰到好處。

高老頭為女兒獻出了一切,乃至自己的生命。其實,他所做的這一切,只是想讓女兒們快樂的生活,這只是一個簡單的小小的願望而已,這也是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的心願。父母對孩子傾注了一生的心血,讓孩子茁壯成長,我們要記住一句話“你的笑容,永遠是父母最大的安慰。”

《高老頭》讀後感12

我讀了法國巴爾扎克寫的《高老頭》,裡面主要講了在19世紀的法國,高老頭有兩個女兒,在他的養育下一貫過著奢華的生活,兩個女兒一個喜歡高攀貴族,進入了上流社會,成了新貴雷斯伯爵太太;一個喜歡金錢,嫁給了銀行家,成為紐沁根夫人。但不久,這對寶貝女兒雙雙將父親趕出大門,讓他在破舊的伏蓋公寓過著寒酸的生活。

高老頭臨死之前哭天喊地地想見女兒一面,但兩位女兒並沒有去見高老頭。

讀了這本書,我覺得高老頭是一個很了不起的父親,他把自己全部的愛和財富給了女兒,是希望自己將來能有一個幸福的晚年生活,但女兒卻生在福中不知福,連起碼的道德都做不到,讓我又覺得高老頭這樣做太不值得了,他太可憐了。而那兩個女兒讓我覺得很可恨,也很為她們感到悲哀,自己的父親那麼愛她們,為她們創造了那麼好的條件,但女兒們卻從來都沒有想過,她們的父親為了女兒自己寧願過著清苦的生活,可真是冰冷血腸的大怪物!

不管以前還是現在,我們都要靠自己去努力,並且傳承中華美德,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合上書的最後一頁,我閉上眼睛,眼淚落了下來,不知這是第幾滴眼淚了,陽光下,這滴淚在那本書滾動著,發出奇異的光,彷彿在傾訴著這個悲慘的故事――《高老頭》。

《高老頭》讀後感13

讀過《高老頭》之後,我心裡忽生一個感慨——這個社會真現實。應該說這本書就是圍繞著“錢”來寫的,把“錢”途社會闡述的淋漓盡致。

高老頭的妻子早逝,因此他對他的兩個女兒很是疼愛,他把自己的心思都放在了這兩個女兒身上,傾盡全力的答應她們的要求,順從她們,溺愛她們。等到她們長大成人以後,一個嫁給了錢——一個銀行家,一個嫁給了官——一個男爵。高老頭幾乎把自己所有的財產都給了他的兩個女兒做嫁妝,然而他卻不料,隨著他錢的流逝,他的地位越來越低下,以至於到後來被兩個女兒雙雙趕出大門。可憐的`高老頭啊,他為了能讓自己的兩個女兒過上錦衣足食的日子而奉獻了自己的一生,即使這樣,他的兩個女兒也沒有被感動,而是對他冷眼相待,直到最後,他才醒悟過來,可是已經晚了。

高老頭悲慘的命運揭示了當時社會的黑暗,不過也正是他對這兩個女兒的過分溺愛導致了這樣的結果,導致了他的女兒只會用金錢來評價父親對於自己的價值。

放眼四周,我們身邊有好多這樣的父母,他們以為物質就能給孩子帶來最好的愛,其實不是這樣,金錢的愛只能是片面的愛,過分的溺愛也只能是畸形的愛,父母不僅要給孩子定量的物質享受,也要教會孩子什麼是孝,什麼是真正的回報。

《高老頭》讀後感14

書香浸潤著我的心靈。這個上午,我看了一本叫《高老頭》的書。這本書以1820年年初的巴黎為背景,通過寒酸的公寓和豪華的貴族沙龍不斷交替的主要舞臺,描繪了一幅巴黎社會物慾橫流的圖畫,堪稱當時法國社會的一面鏡子。

這本書中的主人公高老頭在大革命時期,妻子死後,他把全身心的愛注給了兩個女兒,卻不想兩個女兒成了徹頭徹尾的拜金主義,以致使自己成為了犧牲品。

講到拜金主義,讓我想到了上次呼吸作文學校組織我們去養老院看望那些孤寡老人,其中有些老人就是被他們信仰拜金主義的兒女所拋棄,不得不來到養老院。當我們走進養老院大門時,我們向老人們問好,一聲聲“爺爺奶奶,你們好!”老人們高興得像個孩子,他們的眼裡泛起了淚花。從他們高興的淚光裡我也看到了一絲淒涼,被自己兒女送到敬老院是多麼痛苦的事啊!人不能做金錢的奴隸,人一旦做了金錢的奴隸,就會遠離精神的富足和生命的意義。其實金錢之外還有很多美好的東西是用金錢買不到的,做人要有孝順之心和感恩之心。要學會感恩社會,孝順父母。

我敬佩高老頭不惜一切為女兒犧牲的精神,父愛是人世間珍貴的寶石。同時,我也唾棄兩個女兒的自私冷漠。難道我們不應淡泊名利,不做金錢的奴隸,去感受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嗎?只有如此,我們才能明白生活的真諦!

《高老頭》讀後感15

合上書,淚水就不停的流下來,一滴兩滴,這淚珠在書上滾動,發著奇異的光,彷彿在訴說著這個悲慘的故事——《高老頭》。

《高老頭》是19世紀法國著名作家巴爾扎克的著作之一,講述了一個淒涼的故事,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萬惡面孔。

高老頭這個好父親,他傾家蕩產、變賣公司擠出130萬元法幣,給兩個寶貝女兒各60萬元法幣,只給自己留下了10萬元法幣然後準備離開女兒,遠去他鄉,只為不拖累女兒們。可女兒們卻又盯上10萬元法幣……一個又一個迷局誘惑了高老頭,他被女兒們的甜言蜜語迷惑了,女兒們又乘機說自己遇到麻煩。哦,善良的高老頭,他看不出女兒們竟有如此心機,糊里糊塗把10萬元法幣給了她們女兒們得到法幣後平分了,就撕開了本來面目雙雙將他趕出大門……

看到著,我曾為女兒的行為感到憤怒,她們虛偽的面孔、卑鄙的心理、毫無人性的冰冷心腸都使我感到可怕。她們難道忘了父親養育之恩?忘了父親每天只吃幾片面包的身影?高老頭把一生心血都傾注在女兒身上——找最好的學校、家教老師……高老頭不會、我不會、沒人會想到。把父親給趕出家門的是親生女兒!巴爾扎克用辛辣的筆把女兒們可惡的真實面孔揭露的淋漓盡致,側面也反映出社會上的悲劇。

“第二天下午,高老頭的病情又加重了……臨死之前他哭天喊地想見女兒最後一面,可這絲毫不能打動女兒的冰冷心腸……”

讀到這,我終於明白女兒為什麼不願意來見高老頭,因為他以經沒錢了!

《高老頭》讀後感16

人本性的好壞不一定是一出生就被決定了的,剛開始他們的本性就如同一張未被玷汙的白紙漸漸地接觸的人多了,就像一支支畫筆一樣在上面塗鴉。

就好比《高老頭》這本書中的一個人物——歐也納,剛從大學畢業,踏入上流社會的“小毛孩”,立刻就被上流社會的紙醉金迷給引誘了。

本該靠著才華一步步過上人的生活,卻要靠著女人來過上腐爛的生活。自甘墮落地去當別人的情人,或許有人會認為那不是他的本意,他內心是好的,只不過被這個社會給影響了。

當然這不可否認有這樣的原因,但社會環境只是“誘因”,慾望才是“原罪”,如果他心裡沒有想過奢侈生活的慾望,又怎麼會讓他的表姐介紹他進入上流圈子。

因此,不能將所有的因素都歸咎於社會環境,本性是善良的,被環境汙染,但慾望是不會被影響,它會一天天壯大,從而影響至自己的心智。

在《高老頭》的前部分歐也納還有良知的,在高老頭生病的時候,他會去照顧他,甚至會騙一騙高老頭,讓他開心一點。最後,高老頭離世,歐也納也流乾淨了他最後一滴純潔的淚水。

於是歐也納,在追逐名利的道路上一去不返,失去了原有純潔的本性,慾望一天天侵蝕他的內心,再加上外界的干擾,也難怪他會這樣。其實人有慾望也是在所難免的,就是要看會不會迷失自我,為了慾望而失去本性,那未免太可悲了!所以我們在追求自己慾望的同時也要保持自己的本性。

《高老頭》讀後感17

《高老頭》是法國19世紀偉大的作家巴爾扎克的一部優秀的作品。它以一個被女兒趕出大門的老頭為線索,講述了一所名叫伏蓋公寓的一家旅館裡,在19個人身上發生的各種各樣的事情。它入木三分的刻畫了資本主義世界裡人與人之間裸的金錢關係。巴爾扎克在這本書中,有力地批判了19世紀的巴黎。還通過故事中人物付脫冷的話來講述整個繁華的巴黎背後的骯髒。

高老頭把一切的心血都傾注在女兒身上——給她們找最好的家庭教師,為她們找有教養的伴讀小姐……可是他的兩個女兒卻極其自殺、冷酷、無情。當高老頭的兩個女兒不缺錢時,她們就把自己的父親趕出家門;當她們缺錢時居然會厚著臉皮厚顏無恥地去乞求自己的父親。高老頭被逼得死去活來,患上突發性腦溢血去世了。高老頭臨死前哭天喊地的想見女兒一面,可就是等到高老頭死了下葬,他的兩個女兒一個都沒有出面。連下葬的費用,都是高老頭在伏蓋公寓的一個鄰居拉斯蒂涅出的錢。高老頭這兩個女兒卑鄙的心理,虛偽的面孔、毫無人性的冰冷心腸讓我感到厭惡和痛恨,她們難道忘了父親的養育之恩嗎?這是一種多麼不孝的行為啊!

“孝”是一種美德,無論古今中外。但事實上是“不孝”的人也不少。烏鴉也只反哺,更我們何況我們人呢?

《高老頭》讀後感18

昨天看完了巴爾扎克人間喜劇這部百科全書中的第一部《高老頭》,很好奇為何巴爾扎克以這麼一部作品作為他力圖營造的巨集大人間的開頭,這是一部悲慘的作品,人間喜劇就這麼從悲中開始了。

本書的故事情節倒不復雜,希望進入上流社會的年輕人歐也納碰巧和退休的麵粉商高老頭住在一個屋簷下,他誤打誤撞認識了高老頭的兩個女兒並被她們吸引,依託表姐的關係,他獲取了高老頭小女兒的芳心。但隨著他對於高老頭和他兩個女兒認識的加深,他看清了那兩個女兒對於父親的壓榨。在高老頭悲慘死去的同時,他也認識到了所謂巴黎上流社會的醜惡,也完成了他進入社會的啟蒙教育。

不過,本書給我印象更深的是歐也納這個人物,《高老頭》結尾處的幾句話暗示了巴爾扎克會讓他在人間喜劇的後面作品中繼續登場,說不定還是以他作為主線。這個人物是典型的懵懂無知的青年,他和我一般大,二十來歲,對這個社會充滿著各種各樣的期待,覺得自己有能力在這個社會混的很好,憑著自己的一腔熱情,一種衝動,再加上自己的年輕,帥氣,他開始施展自己的力量。投靠表姐,俘獲高老頭小女兒的芳心,向貧困的家庭要錢打扮自己,出入各種舞會等等,他覺得自己真的是前途無量。年輕人啊,這就是年輕人,不知道社會的黑暗,不知道所謂的上流社會其實也是那麼醜惡。好在他並沒有失去身上所有的良好品行,在高老頭臨死前無微不至的照料,高老頭的悲慘遭遇終於讓他有點醒悟了。

《高老頭》讀後感19

《高老頭》是法國著名作家巴爾扎克的小說。書中的主人公高老頭曾經是個麵粉商,他積攢了一大筆錢。他非常疼愛他的兩個女兒,對兩個女兒百依百順、有求必應,使她們過著十分優越的生活,有馬騎、有車乘,穿著華麗的衣服,並且給了兩個女兒每人豐厚的嫁妝,使得她們分別成了伯爵太太和銀行家太太,躋身於上流社會,讓人刮目相看。但為此卻花去了高老頭大部分的積蓄,自己僅留了很少一部分錢。

他的兩個女兒住在巴黎聖日爾曼高檔富人區,而高老頭卻蝸居在位於貧民區的伏蓋公寓中。當大學生拉斯蒂涅敲開高老頭的房門時,也不由地驚呆了。難道這就是兩位躋身上流社會闊太太的父親的住所嗎?屋內沒有窗簾,床上有的只是用伏蓋太太舊長裙改制的薄薄的蓋被,桌布由於房間潮溼,加上時間較久,早已斑駁脫落了。房間內除了床之外,一個缺了門的破櫃子和一張不像樣的桌子。

誰能相信這就是一個昔日麵粉商人的住處!但即便高老頭與他的兩個女兒生活有著天壤之別,但為了替女兒還債,為了女兒高達一千法郎的舞衫,他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節衣縮食,甚至變賣了僅存的唯一最值錢的金銀器具。他的兩個女兒就如同榨汁機似的,把高老頭給榨乾了,但高老頭卻無怨無悔,他對女兒的父愛是無私的,永恆不變的。

《高老頭》讀後感20

在巴黎的一所公寓裡,住著一名叫高里奧的老頭,他六年前住進了公寓,不知為什麼他由最好的房間換到了最差的房間,人也越來越瘦。終於,高老頭的變化之迷被窮大學生拉斯蒂溼揭開了。原來,高老頭是個麵粉商,在法國大革命中發了財,他異乎尋常地寵愛自己的女兒,他把無以復加的父愛傾注在女兒身上,以小培養了她們極度的虛榮心。他以每人八十萬法郎的嫁妝,使大女兒娜齊成了伯角夫人,使二女兒但斐納嫁給了銀行家紐心根。

為了不使女兒女婿喪失高貴的身份,他放棄麵粉生意,寄寓在伏蓋公寓裡,為了滿足女兒的虛榮心和金錢欲,他把自己所剩無幾的年金和僅有的一些金銀器具都消耗殆盡。當他消耗盡了所有的傢俬,再也炸不出油水的時候,卻被女兒們遺棄了。在彌留之際,他思念女兒,盼望見女兒最後一面,但終不能如願,帶著滿腔的怨恨離開了人世。

《高老頭》這部小說作者以高老頭和拉斯蒂溼兩個人物平行而又交叉的主要故事情節,反映了19世紀法國社會的複雜現象,同時又著力批評了人與人之間的金錢關係。故事在“伏蓋公寓”和貴夫人的“沙發”中展開。

高老頭在臨死前和拉斯蒂溼說的一句話對我的印象特別深刻:“錢可以買到一切,甚至能買到女兒。”可兩個女兒只認錢而不認父,在謎人的外表下藏著一顆醜陋的心靈。

巴兒扎克把兩個女兒的陰險、虛偽和高老頭的善良、純樸描寫得如此淋漓盡致,一批具有個性的人們——展現在人們面前。

《高老頭》讀後感21

小說本身就是拉斯蒂涅克認識社會及處世決竅和準則的過程。祂初巴黎是一茖單純善良的青年,但不久便發現,在"巴黎文明的戰場尙",祂需要更侑力的武器。投降與反抗經過多次較量之後,祂終於選擇了一條在祂看來是最侑把握的道路:高攀一位貴婦。後來,高老頭入土完成了祂的人格,人間的自私、無情和虛偽使祂淌幹了最後一滴眼淚,從此,任何力量也阻止不了祂向尙爬了。總的說,拉斯蒂涅克是用行動往尙爬的人,而高老頭則是在忍受中解體的人。

伏脫冷亦是小說中的一茖重要人物。祂與拉斯蒂涅克不同,在小說開始之際已經定型,只是隨著情節展開進一步暴露罷了。祂與拉斯蒂涅克的談話成了我們認識這茖神祕人物的鑰匙。祂認為世界是醜陋的,社會是腐朽的,人間是可憎的,因而,反叛是合情合理的。祂本人的慾望就是找一茖弟子,造就祂,讓祂向社會開戰。"啊!"祂對歐也納說道,"倘若您願意做我的學生,我將使您得一切。"伏脫冷超越一切社會準則,置"善""惡"於不顧,祂是罪惡精靈,魔鬼天使。說底,伏脫冷多少也侑點兒巴爾扎克本人的影子,如伏脫冷野心勃勃,蔑視法律和庸人;對年輕人善於頌,對女人總愛另眼相看。特別是,祂侑堅強的意志,幻想得權力,既愛享樂又要當強者,這些不都侑點像作者本人麼。

《高老頭》讀後感22

假期間,我讀了《高老頭》這本書。它揭示了巴黎上流社會的腐敗、人與人之間自私與貪婪。

這本書是從一個大學生—拉蒂斯涅的視角來看整個巴黎上流社會的。在這本書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苦役犯伏脫冷,他老奸巨猾,看透了社會的黑暗,他想反抗,於是從牢房裡逃脫,不擇手段地成為了一個富人。從此,他明白了一個道理:渾身汙泥坐在車上的都是正人君子;渾身汙泥搬著兩條腿走路的都是小偷強盜。偷不值錢的東西你就得坐牢,偷一二百萬你就是大名鼎鼎的二百萬先生。你看到這裡,肯定會奇怪:我為什麼對一個苦役犯印象深刻呢?殊不知,伏脫冷是本書中唯一一個頭腦清醒的人。他知道,要想高高在上,不先在地上爬,又怎麼行呢?

高老頭是個單純的父親,他全心全意地溺愛著女兒們,最後竟落得被女兒不管不問,暴屍街頭的下場,多麼令人痛心!女兒們榨乾最後的財產後就遺棄了生命垂危的高老頭,有個女兒為了一件裙衫竟從父親身上踏過!看到這裡,我憤怒了,這世上怎麼有如此沒良心的女兒?

可憐的鮑裡賽夫人,為了忠貞的愛情而隱居,不再接觸巴黎上流社會,我不明白愛情只是一種奪取財產的工具嗎?

這一切的一切是多麼令人反思,我深深地被這本書所震憾了。同時我想到了我們現在所處的社會,雖然我們身邊也有一些醜陋的現象在發生,但我相信社會上好人仍然多,只要人人都能奉獻出自己的愛心,少一些自私,少一些貪婪,這世界會變得更美好。

《高老頭》讀後感23

巴爾扎克是19世紀法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歐洲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和傑出代表。其代表作為《歐也妮·葛朗臺》和《高老頭》。這兩部作品都是塑造了一個吝嗇鬼典型。巴爾扎克選取了一系列富有典型意義的細節來表現他們的慳吝性格。

《歐也妮·葛朗臺》裡,老葛朗臺無疑是其中性格最鮮明的人物。貪婪和吝嗇是他的主要性格特徵。在他眼中,金錢高於一切,沒有錢,就什麼都完了。他對金錢的渴望和佔有慾幾乎達到了病態的程度,臨死之前還讓女兒把金幣鋪在桌上,長時間地盯著,這樣他才能感到舒心。

貪婪和吝嗇使老葛朗臺成了金錢的奴隸,變得冷酷無情。為了了金錢,不擇手段,甚至喪失了人的基本情感,絲毫不念父女之情和夫妻之愛:在他獲悉女兒把積蓄都給了夏爾之後,暴跳如雷,竟把她軟禁起來,喪失了人的情感,異化成一個只知道吞噬金幣的"巨蟒",並給自己的家庭和女兒帶來了沉重的苦難。

葛朗臺在瀕臨死神擁抱之際,“神甫把鍍金的十字架送到他脣邊,給他親吻基督像,他卻做了一個駭人的姿勢想把十字架抓在手裡”。葛朗臺誠然不是虔誠地信奉宗教,但由於對金錢的貪慾,使他很自然地希望死後還能有一個超塵脫世的世界會收納他。使我們即看到了葛朗臺至死不悟的守財奴靈魂,又看到了葛朗臺虛偽--宗教的存在,只是為了他的存在。

巴爾扎克通過《歐也妮·葛朗臺》,給我們展示了他們醜陋的金錢觀。

《高老頭》讀後感24

今日分享來自商貿公司安保部白志強。

讀了《高老頭》,我在思考:為什麼金錢有那麼大的魔力,讓那麼多人迷失了自己?金錢太可怕了,它讓多少人做出了多少不符合道德倫理荒謬的事情來?

有一位曾位居十大首富之一的人曾說過:“以前沒錢的時候,金錢對我是一大吸引。慢慢的,我擁有一億的資產。但我還想擁有更多,當我擁有十個億的時候,我發現金錢對我的吸引力沒有那麼大了。隨著金錢的增多,金錢在我眼裡就像白紙一樣。於是我便不斷地把錢捐出去,做些慈善事業。”這位富豪能正確的面對金錢,做到坦蕩從容,是一件多麼可貴的事情啊!

金錢固然是好事物,它能換來物質與精神上的享受與追求。但它同時也是殘害人的工具,高老頭用錢維繫與女兒的感情,卻孤身死在公寓裡,連女兒最後一面也沒見到。兩個女兒為了錢步入了上流社會,卻冷淡了親情,忘記了那種最無私的愛——父愛。在金錢面前,有的人拋棄了愛人,有的人親手毀滅了親情,他們又陷入了什麼?

生命本是應該發出光彩的,可是卻被一些東西捆住了。金錢也應該是一種價值,一種符號,它不應該成為人們衡量事物的尺度,它不應該成為人類犯罪的工具。

適度地喜歡錢是正常的,可是過度的迷戀就不太好了。生命是純潔的,是高貴的,它不允許任何玷汙它的東西來進入它。即使金錢也不行,不要讓生命陷入金錢的泥沼。在這個金錢社會裡,把握自己,堅守自己,生命將更加精彩。

《高老頭》讀後感25

《高老頭》以1819至1820年初的巴黎為背景,主要寫了兩個平行而有交叉的故事:退休麵條商高里奧老頭被女兒們拋棄,悲慘的死去;青年拉斯蒂涅在巴黎社會的腐蝕下走向歧途。小說同時還穿插了鮑賽昂夫人與伏脫冷的故事。作家通過寒酸的公寓和豪華的貴族沙龍這兩個舞臺描繪了一幅幅巴黎人慾橫流、極端醜惡的圖畫,展現了法國金融資產階級當政時期的金錢關係和金錢對人心的腐蝕,暴露了金錢勢力下資產階級的道德淪亡和人與人之間的冷酷無情,揭示了貴族階級的必然死亡,真實的反映了波旁王朝復辟時期的社會特徵。

高老頭是作者著重刻畫的人物,尤其是關於他愛的描寫。他原是個麵條商,大革命時期靠饑荒成為了暴發戶。妻子死後,他對兩個女兒極盡寵愛把全部的愛和希望都傾注在她們身上,滿足她們的一切要求,讓她們從小就過著揮霍無度的生活。並把財產給她們作陪嫁,自己卻住進寒酸的公寓。在兩個女兒的輪番搜刮下,高老頭“像檸檬一樣被榨乾了”,並被女婿拒之門外。一文不值的高老頭最後貧病交加地躺在伏蓋公寓的閣樓上等死,兩個女兒竟瞧都不瞧一眼。

這部小說像一面罪惡之鏡一樣映照出金錢對人的腐蝕和因此造成的社會的陰暗之處,像一幕舞臺劇一樣活靈活現,所以我愛讀它。

《高老頭》讀後感26

最近,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我一直想看的一本書——《高老頭》。我拿到書,就迫不及待的翻開來,津津有味的品味著。

《高老頭》是巴爾扎克的作品,故事發生在一座破舊的付蓋公寓的的七個房客身上。揭露、批判了金錢對社會的控制和罪惡。高老頭曾經是一位家產千萬、十分富有的麵粉商。過度疼愛女兒,極力滿足女兒的需要。然而當他兩個女兒進入上流社會,分別成為貴族太太銀行家太太時,卻榨乾父親所有的財產,使父親從一個富有的商人變成一個沒有人憐憫的窮光蛋。還將父親遺棄在付蓋公寓裡。高老頭最終在“錢能買到一切,買不到女兒”的呼號聲中,悽慘的死去了。

高老頭過度的寵溺女兒,到頭來卻讓自己落下了這樣的下場。我們生活中也不是有許多被家長寵壞的小孩嗎?很多孩子上國小五六年級了,連馬路都不會自己過。在家裡過著“小公主”、“小皇帝”、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家裡凡事都順著他們。愛,當然是偉大的,但愛的不當,往往會結出苦果。高老頭也不就是因為溺愛自己的女兒,而在死後差點連棺材都沒有。父母愛自己的子女,自然是人之常情。但愛絕不是隨他所欲,而是有原則的滿足他的要求。

“愛孩子們,這是母雞也會的。但是要善於教育他們,這卻是需要才能和廣博的生活知識的偉大的國家事業。”高爾基的話是多麼深刻。願天下的父母仔細領會高爾基的話,不要再盲目的寵溺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