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進行快速記敘

才智咖 人氣:1.42W

我們生活在一個資訊時代,人們交往頻繁,競爭激烈,快速記敘對於資訊交換、思想交流和業務往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那麼,如何進行快速記敘呢?以下是本站小編搜尋整理的相關方法,供參考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資訊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培訓網!

快”是時代的特點,快速記敘是時代的要求。現代中學生不掌握快速記敘的技巧,就不能適應未來工作、學習和生活的需要。

從國小到中學,寫得最多的就是記敘文了。記敘文在作文訓練中佔有極其重要的位置。可以說,是一切其他文體的基礎。說明離不了記敘,議論離不了記敘,日記中有大量的記敘,讀書筆記也要用到記敘。因此,記敘仍是中學生的基本功。我們如果能很快地解決快速記敘問題的關鍵,就能進一步解決快速說明和快速議論的問題。

那麼,怎樣快速記敘呢?快速記敘有什麼技巧呢?

1.找題眼,快速審題

題眼,就是題目中關鍵的字眼。它是題目的“重心”,內容的重點,一定要抓準、抓緊。例如,下面一組題目,它們雖只有一字之差,卻關係到文章的中心和重點的確定:

《一件好事》:著重寫生活中出現的好事。

《一件小事》:則著重捕捉生活中的小事。這件事可以是好事,也可以是頗受教訓的事,但都需要體現“以小見大”。

《一件喜事》:要求選擇生活中有關喜慶的事,必須突出喜悅的氣氛。

《一件趣事》:則要求選擇生活中有趣的事兒,重點突出內容的趣味性。

有的題目的題眼,只得就是範圍,題目限制的條件或規定的寫作界限一般有以下幾個方面:

數量範圍。問題在數量上限制寫作範圍,如《一件有意義的事》,只能寫一件;《中學生二三事》,不能只寫一件事,要選幾件事作為題材。

時間範圍。指題目中限定的時間,如《夏天的夜晚》,季節是在夏天,具體的時間是在夜晚,需要在“夏夜”中取材。又如《歡樂的教師節》,時間是9月10日,要求反映節日裡歡快的情景。

空間範圍。指題目中限定的地點。如《歡樂的校園》,只能寫校園內的.情況。

但是,大多數題是綜合性的。《我在這難忘的夜晚》,題眼是“難忘”,時間是“夜晚”,物件是“我”。又如《發生在家裡的一件趣事》,題眼是“趣”,寫作內容是“事”,地點是“在家裡”,數量是“一件”。題眼找準確了。命題也就解決了。

2.“過電影”,快速選材

審題之後,就要選材了。怎樣才能使頭腦裡平時積累的材料像波濤似地傾瀉而出呢?這裡,按快讀構思的步驟,介紹一種簡便而實用的辦法,即“過電影”。這種方法要靈活運用,不可生搬硬套。

當你開啟作文試卷,審清了題意,確定了寫作的中心思想後,首先跳入腦子裡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寫什麼”。這時,你就要擯棄一切雜念,忘記周圍的一切,進入一個充滿喜悅感的寫作情境之中。只有在自己腦子處於放鬆狀態下,平日貯存在記憶倉庫中的形象才會迅速地、連續地閃現在自己大腦的銀幕上。

在動筆前,可以根據題意的要求,聯絡自己的生活、學習實際,從以下三個方面過一過“電影”:

(1)讓相關的人或事“過電影”。例如,一次當場限時交卷的作文競賽,文題是《關懷》,一位參賽的同學是這樣回憶自己的構思過程的:“當時,我看到了這個題目,腦子裡就浮現了許多人的形象:有每天為一家人做飯、洗衣、買菜,晚上還要批改作業的媽媽;有對我嚴格要求、又打又疼我的爸爸;有堅持為宿舍打掃院子的鄰居老奶奶;有推著單車送同學上醫院的老師;有雨中送傘給老師的同學; 有扶送盲人上下車的汽車售票員;還有我在五年前一次迷路中,一位陌生的老爺爺的關懷……”

我們從這位同學的敘述中,可以感覺到:他打開了思路,各種各樣的“關心”的人和事像過電影一樣,在腦子裡連續出現。在這樣的情況下,有大量的材料可供選擇,寫作時就不會苦惱地咬筆頭了。

(2)讓事情的全過程“過電影”。有的作文題的寫作範圍交代得很明確,如《記一堂有趣的自然課》、《運動會上》、《一次物理小實驗》、《一次少先隊活動》、《快樂的星期天》、《在告別母親的時候》、《升學考試的前一天》等等。面對這樣的題目,除了大致確定寫作的物件外,重要的是回憶事情的全過程。如《一次團活動》,寫的內容是野餐。在動筆前,就要回憶這次活動的全過程:準備→出發→升灶→煮飯→炒菜→開餐→回家。在這個基礎上,再進一步確定重點,構思全文就會感到順理成章了。

(3)讓同類的範文“過電影”。在構思文章時,除了考慮“寫什麼”,還要考慮“怎樣寫”。當你審清題意,確定要寫的內容後,如果一時感到找不到適合的表現方法的話,不妨先在作文試題相近的範文裡回憶一下,想想人家是如何選材立意,佈局謀篇的。

3.“按快門”,快速構思

當生活中的形象在腦子裡一個接一個地“過電影”時,就要根據寫作要求,有選擇地捕捉它。這就好像一個攝影師站在遊船上,面對兩岸美麗的景點,不失時機地按下相機的塊門,搶拍那動人的鏡頭。那麼,在作文時,怎樣才能做到當機“按快門”呢?這裡,著重介紹三個要點:

(1)敘事要完整

要把事情說清楚,講明白,必須交待清楚來龍去脈。因此,一篇完整的敘事文章需要直接或間接地寫清楚以下六個問題:

什麼時間? ――時間

什麼地點? ――地點

什麼人蔘與其中? ――人物

原因是什麼? ――原因(經過)

結果怎麼樣? ――結束   時間、地點、人物、事情、原因、結果,這六點構成了敘事的“六要素”。

一般說來,一篇敘事文章應該六要素齊全,不能缺少某一項。但也有例外,有些文章作者故意省略原因、結果,不寫的目的在於給讀者留有思考的餘地,使讀者張開想象的翅膀,使文章耐人尋味;有些文章篇幅短小,是寫給知情人看的;有的文章若不交待某項“要素”,讀者也會明白的,在行文中就不一定把六要素一條不漏地全擺出來。

(2)過程要詳細

在記敘文的“六要素”中,事情發展的過程(即經過)應是文章中敘述的重點,只有把事情的過程具體地敘述出來,文章才有說服力,才會形象、生動。很多初學寫作的同學常常容易犯的一個毛病就是用概括的敘述來代替具體的描寫,因而文章顯得乾癟、空泛。一定注意剪裁佈局時不要忘記細節描寫。所謂細節描寫就是能充分表現主題的細微情節。有了細節描寫,文章才會有血有肉,豐滿生動起來。迅速地找到具有典型意義的細節著力描寫,這對刻畫人物、表現主題非常重要。如《七根火柴》中無名戰士犧牲前獻火柴的細節描寫具有撼人靈魂的藝術力量,充分表現了紅軍戰士的崇高品質,對革命事業的無限忠誠,既省去了大量的敘述,又突出了主題,使文章內容充實飽滿。

(3)次序要得當

做什麼事都得有個次序,寫文章也一樣,哪個在先,哪個在後,要有個合理的安排。如果手忙腳亂,弄得亂七八糟,別人看了就很不舒服。寫事的記敘文,一般有以下幾種安排方法:

1)以時間為順序。

即以時間的先後作為行文的次序,具體說來,有三類:

①順敘,即按照事件從頭至尾的次序來安排情節,塑造人物。這種方法,情節發展自然、順當,次序清晰、明瞭。如有一篇描寫豌豆的文章,作者就是按時間的先後寫了以下環節:

播種――一個星期後長出根鬚――又過兩天長出幼芽,開始長葉子――天冷後葉子變紅――初春時刻長到二十五公分――三月底長出花蕾――三、四天後小花怒放了――一週之後長了小小的豌豆――四月摘下豆粒飽滿的豆夾――沒多久葉子和莖焦枯。這樣按順序寫來,繁而不亂,讀者一目瞭然。

②倒敘。把某些發生在後面的情節或結局先擺出來,然後再追述先前的情節,這種寫法叫倒敘。倒敘的好處是引起懸念,讓人們急於知道結局是怎麼來的,從而津津有味地閱讀先前的情節,具有較強的藝術效果。如《貴重的硬幣》一方先寫弟弟拉燈太猛,燈繩端頭繫著的五分錢的硬幣掉了下來,受到爸爸的訓斥,弟弟很不理解,讀者至此自然引起共鳴,是啊,為什麼爸爸為這樣的小事就大動肝火呢?於是,作者趁此追述這枚硬幣的來歷,原來,這枚系在燈繩上的硬幣是牽動一家三代人感情的線索,奶奶用它照料過爺爺,爺爺用它關心過弟弟,怪不得爸爸那麼鄭重其事了。

③插敘。即在敘述主要情節時臨時間斷,插入另一件事,插完後,再繼續敘述主要情節,使情節更加豐富,人物表現更加豐滿。插敘要注意兩點:第一,插敘前後的情節要連貫。第二,用適當的過渡語引出或結束插敘。

2)以空間為順序。

即以事情發展的空間位置(上下、左右、內傷、遠近)來安排文章的材料,這種寫法一般用於靜上物或運動物的描寫上,能使事的輪廓清楚,有條不紊地表現出來。

3)以邏輯發展為順序。

即根據事情的開端、經過、結局來安排材料。比如,《我學會了滑焊冰》,作者先寫看到朋友在溜冰場上溜冰,心裡很羨慕,決心學會它。再寫跟朋友一起滑冰。接著寫教和學滑焊冰的具體經過。最後學會的高興心情,這就是按事情發展的邏輯順序來安排材料。

學習快速記人記事的方法,需要反覆實踐,不斷訓練,才能熟而生巧,形成寫作技能。

TAGS:記敘